對于2020年新能源總裝機剛突破1600萬千瓦的三峽集團來說,想要實現這一目標,就意味著“十四五”期間,新能源裝機容量需要在現有基礎上增長4—5倍。在眾多央國企瘋搶風光資源的當下,三峽集團面臨的挑戰難度不小。
風電先行
三峽集團成立于1993年9月27日,前身是“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2009年9月27日,更名為“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2008年10月,經國務院批準,中國水利投資集團公司并入三峽集團,并于2010年6月更名為“中國三峽新能源公司”;2011年4月,經三峽集團批準,長江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又并入中國三峽新能源公司;2015年6月,合并后的企業正式改制為“中國三峽新能源有限公司(下稱‘三峽新能源’)”。
三峽集團的新能源轉型之旅,從2010年開始。彼時,第三代“掌門人”曹廣晶明確提出,三峽集團要積極開發風電等新能源,并將風電培育成集團公司第二支柱產業。三峽新能源公司力爭用3-5年時間實現整體上市。
之所以鐘情風電,可能和三峽集團很早就涉足風電領域有關。資料顯示,早在1999年,三峽新能源便以股權投資的方式進入了風機主要零部件制造領域,并成為了當時金風科技的最大權益股東。可惜直到2016年,其風電累計裝機量仍未擠進中國前十。
2016年11月,國家能源局發布《風電發展“十三五”規劃》,明確提出要重點推動江蘇、浙江、福建、廣東等省的海上風電建設。這讓時任三峽集團董事長的盧純看到了彎道超車的可能。隨后,他開啟了以副部級身份親自拜訪各省主要領導的先河,并借此與福建、山東、江蘇、廣東等省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掀起了風電“新圈地運動”。在盧純和其繼任者雷鳴山的努力下,截至2019年底,三峽集團的海上風電累計裝機容量排名全國第二。
發力光伏
相比風電,三峽集團涉足光伏業務要更晚且項目開展不多。資料顯示,三峽新能源首個光伏項目是2012年并網的格爾木項目,隨后兩年拿下了陜西渭南和銅川領跑示范項目、內蒙古達拉特領跑示范項目等。不過其后在光伏領域就很少見到它的身影。直到雷鳴山出現,這一現象才有了根本改觀。
2018年8月,雷鳴山接替盧純,繼任三峽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上任一年后,為了補強之前的光伏短板,在1個月的時間里,雷鳴山密集拜會了青海、寧夏、西藏等省市自治區政府領導。
2020年,三峽集團在光伏領域的表現更加活躍,不僅競標拿下了眾多大型電站項目,而且還通過成立合資公司和注資的形式,進入了分布式和鈣鈦礦組件生產環節。
頻繁發力之后,2020年,三峽集團新能源新增裝機超500萬千瓦,總裝機突破1600萬千瓦。其中,風電裝機突破900萬千瓦,光伏裝機突破700萬千瓦。
2021年3月11日,雷鳴山在接受央廣“中國之聲”采訪時透露,三峽集團力爭于2023年率先實現碳達峰,2040年實現碳中和。這也是首家宣布碳中和時間表的電力央企。
面對提前20年實現碳中和的巨大壓力,三峽集團在新能源市場上的表現更加活躍。
并購電站
2021年1月22日,三峽集團子公司三峽國際宣布,下屬的三峽歐洲公司順利完成對西班牙Daylight光伏電站項目的交割。不但實現了三峽集團國際清潔能源投資業務的“十四五”開門紅,也讓三峽集團首次進入西班牙這個歐洲最大的光伏市場。同時,這也是中國能源企業第一次獨立進入西班牙發電市場。據了解,該項目包含13座光伏電站,總裝機57.2萬千瓦,是西班牙境內最大的光伏運營資產包項目之一。
8月12日,繼Daylight光伏項目后,三峽歐洲公司在西班牙又收購了包含11座風電站和1座光伏電站,總裝機40.49萬千瓦的Horus項目。
海外并購的同時,國內的光伏電站并購也從未停止。
2021年3月31日,三峽集團下屬的三峽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收購了河南協鑫新能源及蘇州協鑫新能源旗下,總并網容量約為321MW的6座已營運光伏電站的50%股權,收購額約為人民幣3.65億元;時隔一天,兩家公司旗下總并網容量約為469MW的另外5座已營運光伏電站再次被收購,收購價約13.9億元。
5月21日,又通過下屬子公司湖北新能源,收購了晶科科技下屬的左云晶科和江蘇旭強持有的150MW光伏電站的100%股權,股權轉讓價合計約4.68億元。
12月24日,三峽能源與浙江正泰電器股份有限公司達成協議,擬收購正泰下屬公司杭州泰景光伏發電有限公司持有的,裝機容量合計為254.37MW光伏電站的100%股權,收購價16,482.99萬元。
至此,2021年,三峽能源已收購光伏電站1599.27MW。
收購股權
光伏電站之外,2021年6月10日,三峽新能源(股票簡稱“三峽能源”)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以227億元的募資規模成為我國電力行業有史以來最大的IPO。
有了更多資本助力的三峽集團,在股權收購上同樣不遺余力。
在歐美市場,通過競標收購葡萄牙國家電力公司股權,三峽集團快速進入歐洲清潔能源市場以及巴西等電力市場,實現國際化經營“借船出海”。
在國內,通過旗下被股民稱為“電茅”的長江電力,持續在A股市場對電力同行進行增持。
2月5日,申能股份發布公告,股東長江電力增持74.3萬股,此次增持后,長江電力累計持有公司5%股份。申能股份披露的簡式權益變動報告書顯示,長江電力在境內、境外擁有湖北能源、廣州發展、上海電力、三峽水利、國投電力、川投能源、桂冠電力、秘魯路德斯公司達到或超過該上市公司已發行股份5%。
6月15日晚間,北京控股發布公告,北京市國資委作為北控集團全資控股股東,與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達成初步共識,通過引入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作為北控集團的戰略投資者,進一步深化股權合作。
12月6日,三峽能源發布公告稱,旗下控股子公司三峽鄂爾多斯市能源有限公司與億利資源集團有限公司簽署股份轉讓協議,擬以 4.55元/股的價格受讓其持有的億利潔能股份有限公司共計39780萬股、占總股本11.17%的無限售流通股股份,轉讓價款合計180999萬元。
加碼上游
在上游制造環節,三峽集團同樣在持續加碼,除通過基金公司相對控股一道新能源外,還與陽光新能源等成立合資平臺公司,主營儲能系統研發以及儲能、風電、光伏電站的開發建設運營;與水利水電第四工程局、錦匯集團、林洋能源等成立合資公司,開發光伏、風電、IDC、儲能、綜合能源、微網、換電站等。
多方運作之下,2021年11月,三峽集團宣布,總裝機容量已達1.01億千瓦,相當于4.5個三峽電站裝機容量總和,是我國第六家邁入這道門檻的發電企業。其中,清潔能源裝機容量超過9600萬千瓦,占比約96%,位居全國第一。水電裝機約74GW,風電約11.78GW,太陽能發電約9.7GW。
盡管總裝機量已經有成為第六大發電集團的趨勢,但即便與裝機量最少的大唐集團1.59億千瓦相比,大概也需要數年時間才能與之等量齊觀。革命尚未成功,三峽集團還需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