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鋰礦資源競爭白熱化,廢舊鋰電池卻留在垃圾場少人問津。
國際能源署(IEA)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全球范圍內金屬鋰回收率僅不到1%,而鈷、鎳這兩種重要電池金屬回收率則分別可達到35%、60%的水平。多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出現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還是與鈷、鎳相比,鋰回收“價值較低”。全球鋰市正熱,鋰資源是否能夠就此擺脫“被浪費”的命運?
回收市場“無人理”
據記者了解,在目前動力電池技術路線中,磷酸鐵鋰電池與三元電池占據絕對主導,但材料使用卻有一定差異。其中,三元電池主要有鎳、鈷、錳、鋰等金屬,因其能量密度較高、續航里程較好、低溫性能好等優勢,在近兩年的動力電池市場中占據核心地位,而磷酸鐵鋰電池則主要有磷、鐵、鋰等,因其安全性能較高、成本較低的優勢在今年“迎頭趕上”。
行業研究機構高工鋰電的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動力電池技術路線中,磷酸鐵鋰出貨量占比達到38%,三元電池占比約為62%,而今年上半年,磷酸鐵鋰電池出貨量更是接連上漲,今年5月磷酸鐵鋰電池單月產量甚至超過了三元電池,增長勢頭強勁。
與上游制造端的“火熱”局面不同,在鋰電池回收市場中,磷酸鐵鋰電池卻受到“冷落”。“現在三元電池回收率高得多,回收磷酸鐵鋰電池不多。”博萃循環總經理林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由于有價金屬含量不同,從目前市場行情來看,一噸廢舊磷酸鐵鋰電池價格也就3000元左右一噸,但是廢舊三元電池每噸價格可能達到2萬多一噸,同樣是處理一噸廢電池,肯定都是找價值大的。”
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教授陳永翀告訴記者:“從市場情況來看,磷酸鐵鋰回收面臨較大的問題。對于企業來說,鐵、鋰價值均相對較低,同時企業還需要處理磷這一可能污染環境的元素,回收磷酸鐵鋰電池大概只能做到‘不虧不賺’。”
鋰礦供求矛盾難解
“從目前磷酸鐵鋰技術路線來看,在回收過程中,通常需要酸堿等不同溶液浸泡處理,再將其中的鋰提煉出來,這一過程成本較高,同時也可能產生廢水污染,另外,在長達10多年的鋰電池使用過程中,很多元素難免互相混雜到一起,完全分離成本相對較高。”陳永翀告訴記者。
記者了解到,鋰電池內部結構較為復雜,包括有鋼殼或者鋁殼、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等,在垃圾分類中,通常被歸類為“有害垃圾”。多位業內人士告訴本報記者,如果大量退役鋰電池沒有進入合規的渠道實現回收或者梯次利用,不僅會存在安全風險,更可能造成環境污染。
事實上,在業內人士看來,“低值”廢舊鋰電池無人問津這一現象,并不只存在于磷酸鐵鋰電池市場之中,此前大規模使用的錳酸鋰電池也有類似的問題。據業內人士透露,更早大規模使用的錳酸鋰電池價值相對更低,在鋰市下行期間,甚至出現即使免費也少有人回收的局面。
但截至8月1日,電池級碳酸鋰價格漲破91000元/噸,較今年7月初再漲近10%,較去年同期更是翻倍。鋰價激增的背后,卻是全球鋰資源開發供不應求。
據IEA預測,到2040年,受到清潔能源轉型影響,全球鋰、鈷、鎳、銅等金屬消費量均將出現激增,其中鋰需求量將在當前基礎上漲40倍左右,從長期來看,僅依賴現有和在建鋰礦生產項目,到2030年將僅能夠滿足全球約50%的鋰需求,而從我國情況來看,目前超過一半鋰原料依賴進口。
政策護航必不可少
在業內看來,提高廢舊鋰電池中鋰回收效率,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鋰礦生產供應不足的緊張局面。光大證券發布的數據顯示,到2030年我國報廢磷酸鐵鋰電池將達到31.33萬噸,其中可梯次利用的鐵鋰電池可達25.06萬噸,而需要拆解回收的電池總量約為6.27萬噸,其中將能夠回收約0.28萬噸鋰金屬。
林曉表示:“現在鋰電池回收主要還是市場推動,尚沒有強制鋰電池回收的政策出臺,如果能在正規渠道、合規情況下大規模回收低值鋰電池,既能夠解決鋰資源‘回籠’的問題,也有望有效防范報廢鋰電池堆存的安全隱患。”
IEA也在其最新的報告中建議稱,未來廢棄鋰電池總量預計出現激增,這將帶來巨大的電池回收市場空間,各國政府部門應盡快出臺相關政策,推動這一領域發展。其中,促進廢舊電池高效收集和運輸、促進能夠簡化回收過程的電池產品研發設計等舉措都將起到積極作用。
另外,在業內人士看來,不斷提升鋰電池技術、改善電池結構也將是促進資源回收的一大重要途徑。陳永翀指出,現在電池結構使得電池回收存在困難,如果未來新型鋰電池開發能夠做到全生命周期活性材料不受其他元素污染,不僅方便分離,有利于降低回收成本,還能減少處理污染物的壓力。
國際能源署(IEA)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全球范圍內金屬鋰回收率僅不到1%,而鈷、鎳這兩種重要電池金屬回收率則分別可達到35%、60%的水平。多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出現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還是與鈷、鎳相比,鋰回收“價值較低”。全球鋰市正熱,鋰資源是否能夠就此擺脫“被浪費”的命運?
回收市場“無人理”
據記者了解,在目前動力電池技術路線中,磷酸鐵鋰電池與三元電池占據絕對主導,但材料使用卻有一定差異。其中,三元電池主要有鎳、鈷、錳、鋰等金屬,因其能量密度較高、續航里程較好、低溫性能好等優勢,在近兩年的動力電池市場中占據核心地位,而磷酸鐵鋰電池則主要有磷、鐵、鋰等,因其安全性能較高、成本較低的優勢在今年“迎頭趕上”。
行業研究機構高工鋰電的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動力電池技術路線中,磷酸鐵鋰出貨量占比達到38%,三元電池占比約為62%,而今年上半年,磷酸鐵鋰電池出貨量更是接連上漲,今年5月磷酸鐵鋰電池單月產量甚至超過了三元電池,增長勢頭強勁。
與上游制造端的“火熱”局面不同,在鋰電池回收市場中,磷酸鐵鋰電池卻受到“冷落”。“現在三元電池回收率高得多,回收磷酸鐵鋰電池不多。”博萃循環總經理林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由于有價金屬含量不同,從目前市場行情來看,一噸廢舊磷酸鐵鋰電池價格也就3000元左右一噸,但是廢舊三元電池每噸價格可能達到2萬多一噸,同樣是處理一噸廢電池,肯定都是找價值大的。”
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教授陳永翀告訴記者:“從市場情況來看,磷酸鐵鋰回收面臨較大的問題。對于企業來說,鐵、鋰價值均相對較低,同時企業還需要處理磷這一可能污染環境的元素,回收磷酸鐵鋰電池大概只能做到‘不虧不賺’。”
鋰礦供求矛盾難解
“從目前磷酸鐵鋰技術路線來看,在回收過程中,通常需要酸堿等不同溶液浸泡處理,再將其中的鋰提煉出來,這一過程成本較高,同時也可能產生廢水污染,另外,在長達10多年的鋰電池使用過程中,很多元素難免互相混雜到一起,完全分離成本相對較高。”陳永翀告訴記者。
記者了解到,鋰電池內部結構較為復雜,包括有鋼殼或者鋁殼、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等,在垃圾分類中,通常被歸類為“有害垃圾”。多位業內人士告訴本報記者,如果大量退役鋰電池沒有進入合規的渠道實現回收或者梯次利用,不僅會存在安全風險,更可能造成環境污染。
事實上,在業內人士看來,“低值”廢舊鋰電池無人問津這一現象,并不只存在于磷酸鐵鋰電池市場之中,此前大規模使用的錳酸鋰電池也有類似的問題。據業內人士透露,更早大規模使用的錳酸鋰電池價值相對更低,在鋰市下行期間,甚至出現即使免費也少有人回收的局面。
但截至8月1日,電池級碳酸鋰價格漲破91000元/噸,較今年7月初再漲近10%,較去年同期更是翻倍。鋰價激增的背后,卻是全球鋰資源開發供不應求。
據IEA預測,到2040年,受到清潔能源轉型影響,全球鋰、鈷、鎳、銅等金屬消費量均將出現激增,其中鋰需求量將在當前基礎上漲40倍左右,從長期來看,僅依賴現有和在建鋰礦生產項目,到2030年將僅能夠滿足全球約50%的鋰需求,而從我國情況來看,目前超過一半鋰原料依賴進口。
政策護航必不可少
在業內看來,提高廢舊鋰電池中鋰回收效率,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鋰礦生產供應不足的緊張局面。光大證券發布的數據顯示,到2030年我國報廢磷酸鐵鋰電池將達到31.33萬噸,其中可梯次利用的鐵鋰電池可達25.06萬噸,而需要拆解回收的電池總量約為6.27萬噸,其中將能夠回收約0.28萬噸鋰金屬。
林曉表示:“現在鋰電池回收主要還是市場推動,尚沒有強制鋰電池回收的政策出臺,如果能在正規渠道、合規情況下大規模回收低值鋰電池,既能夠解決鋰資源‘回籠’的問題,也有望有效防范報廢鋰電池堆存的安全隱患。”
IEA也在其最新的報告中建議稱,未來廢棄鋰電池總量預計出現激增,這將帶來巨大的電池回收市場空間,各國政府部門應盡快出臺相關政策,推動這一領域發展。其中,促進廢舊電池高效收集和運輸、促進能夠簡化回收過程的電池產品研發設計等舉措都將起到積極作用。
另外,在業內人士看來,不斷提升鋰電池技術、改善電池結構也將是促進資源回收的一大重要途徑。陳永翀指出,現在電池結構使得電池回收存在困難,如果未來新型鋰電池開發能夠做到全生命周期活性材料不受其他元素污染,不僅方便分離,有利于降低回收成本,還能減少處理污染物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