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贛能股份(000899.SZ)發布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昱辰智慧擬在上饒市污水處理有限公司廠房屋頂建設容量約5MW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總投資約1996.98萬元。
資料顯示,昱辰智慧主要從事新能源、分布式能源建設與運營、非居民用水、電、壓縮空氣、熱、冷等綜合能源項目開發、合同能源管理、能源方案策劃及其他綜合能源服務等業務。
截至2021年6月30日,昱辰智慧已投產光伏項目為南昌高新區歐菲光15.7MW光伏發電項目及南昌華勤電子4.4MW屋頂分布式光伏項目,總裝機容量為20.1MW。目前,上述光伏發電項目發電、運營平穩,電費結算正常。
對于此次項目,贛能股份在公告中解釋稱,公司已明確戰略轉型方向,在發展傳統發電業務的同時投資發展光伏、風電、儲能、增量配電網等新能源產業。光伏發電項目是公司響應國家“雙碳”目標號召,實施新能源發展戰略的重點方向,項目的實施有利于公司進一步做大、做優公司新能源領域發展的規劃及產業布局,有利于提升公司效益,對公司未來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無其他重大影響。
贛能股份主營業務目前仍為火力發電,公司業績增長乏力,根據公司7月13日發布的業績預告,預計2021年上半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400萬元至8300萬元,同比下降49.12%至60.77%;基本每股收益0.0656元至0.0851元,
有觀點認為,近年來火電企業面臨機組負荷率低,發電小時數低,煤炭燃料價格波動難以預測,機組靈活性調節要求高等諸多嚴峻考驗,其生產經營壓力巨大。
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告訴記者,傳統火電廠業績增長乏力的具體原因主要是火電屬于成熟行業,依靠技術進步提升業績的空間十分有限,而新增裝機規模、提升上網電價又受政策制約因素較大。
當前的電力產能是整體平衡與結構性過剩、結構性短缺并存,后者主要體現在電源結構、季節結構與區域結構方面。火電廠轉型升級可以探索以大換小、以新換舊、熱電聯產以及與向新能源領域轉型等路徑。
柏文喜認為,在現有條件下,贛能股份以光伏業務作為增值業務和探索性業務是可以的,如果要大力發展和布局光伏業務在現有的廠區條件下顯然是不現實的,勢必要進行易地新建或者規模化并購。
2020年贛能股份布局了多個光伏項目,全年已建成投運的光伏發電裝機容量為73.4MW,其中包括:南昌高新區歐菲光園區屋頂光伏發電項目15.7MW、南昌華勤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4.4MW、余干縣九連崗50MW漁光互補光伏電站項目及公司抱子石水電廠3.3MW光伏發電項目。
8月3日,贛能股份(000899.SZ)發布公告,公司控股子贛能能源與凌峰售電達成戰略合作共識,依托雙方的項目資源,合作成立江西贛能凌峰新能源有限公司。合資公司圍繞出資方的售電業務客戶資源,以分布式光伏項目為起點,旨在打造成為集新能源項目開發、投資、建設、運營及運維服務等一體化的綜合能源服務商,助力公司戰略轉型,實現公司整體高質量發展。
火電企業轉型升級有哪些路徑可以探索?日前,北京特億陽光新能源總裁祁海珅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電力行業的時代已經在改變,已經由“單一生產”時代向“綜合服務”時代轉變了,火電廠如果再不積極轉型,除了剛需的電力配套產出外,很難再有大的業績增長空間了。
祁海珅認為,傳統發電企業應該對已有的存量客戶市場的用電需求進行深入挖掘,這些存量客戶就是財富或者說發展的基礎,需要做客戶價值的“重新”定義,發展“用電智慧化”服務,具體來講就是“數字智慧+用電服務”,這就需要發電企業長期且持續性的推進,戰略性的持續投入“服務”,與現有發電業務做好平衡,延伸服務業務、創新業務的轉型。
總之,發電生產只是企業生存基礎,而創新式服務才是發展未來,無論是“隔墻售電”還是“新型儲能行業”,都是積極選項。既然十四五已經提出了要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的建設,就要在新能源發電、新型儲能、能源互聯服務上下功夫,拓展新業務發展空間。
資料顯示,昱辰智慧主要從事新能源、分布式能源建設與運營、非居民用水、電、壓縮空氣、熱、冷等綜合能源項目開發、合同能源管理、能源方案策劃及其他綜合能源服務等業務。
截至2021年6月30日,昱辰智慧已投產光伏項目為南昌高新區歐菲光15.7MW光伏發電項目及南昌華勤電子4.4MW屋頂分布式光伏項目,總裝機容量為20.1MW。目前,上述光伏發電項目發電、運營平穩,電費結算正常。
對于此次項目,贛能股份在公告中解釋稱,公司已明確戰略轉型方向,在發展傳統發電業務的同時投資發展光伏、風電、儲能、增量配電網等新能源產業。光伏發電項目是公司響應國家“雙碳”目標號召,實施新能源發展戰略的重點方向,項目的實施有利于公司進一步做大、做優公司新能源領域發展的規劃及產業布局,有利于提升公司效益,對公司未來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無其他重大影響。
贛能股份主營業務目前仍為火力發電,公司業績增長乏力,根據公司7月13日發布的業績預告,預計2021年上半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400萬元至8300萬元,同比下降49.12%至60.77%;基本每股收益0.0656元至0.0851元,
有觀點認為,近年來火電企業面臨機組負荷率低,發電小時數低,煤炭燃料價格波動難以預測,機組靈活性調節要求高等諸多嚴峻考驗,其生產經營壓力巨大。
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告訴記者,傳統火電廠業績增長乏力的具體原因主要是火電屬于成熟行業,依靠技術進步提升業績的空間十分有限,而新增裝機規模、提升上網電價又受政策制約因素較大。
當前的電力產能是整體平衡與結構性過剩、結構性短缺并存,后者主要體現在電源結構、季節結構與區域結構方面。火電廠轉型升級可以探索以大換小、以新換舊、熱電聯產以及與向新能源領域轉型等路徑。
柏文喜認為,在現有條件下,贛能股份以光伏業務作為增值業務和探索性業務是可以的,如果要大力發展和布局光伏業務在現有的廠區條件下顯然是不現實的,勢必要進行易地新建或者規模化并購。
2020年贛能股份布局了多個光伏項目,全年已建成投運的光伏發電裝機容量為73.4MW,其中包括:南昌高新區歐菲光園區屋頂光伏發電項目15.7MW、南昌華勤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4.4MW、余干縣九連崗50MW漁光互補光伏電站項目及公司抱子石水電廠3.3MW光伏發電項目。
8月3日,贛能股份(000899.SZ)發布公告,公司控股子贛能能源與凌峰售電達成戰略合作共識,依托雙方的項目資源,合作成立江西贛能凌峰新能源有限公司。合資公司圍繞出資方的售電業務客戶資源,以分布式光伏項目為起點,旨在打造成為集新能源項目開發、投資、建設、運營及運維服務等一體化的綜合能源服務商,助力公司戰略轉型,實現公司整體高質量發展。
火電企業轉型升級有哪些路徑可以探索?日前,北京特億陽光新能源總裁祁海珅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電力行業的時代已經在改變,已經由“單一生產”時代向“綜合服務”時代轉變了,火電廠如果再不積極轉型,除了剛需的電力配套產出外,很難再有大的業績增長空間了。
祁海珅認為,傳統發電企業應該對已有的存量客戶市場的用電需求進行深入挖掘,這些存量客戶就是財富或者說發展的基礎,需要做客戶價值的“重新”定義,發展“用電智慧化”服務,具體來講就是“數字智慧+用電服務”,這就需要發電企業長期且持續性的推進,戰略性的持續投入“服務”,與現有發電業務做好平衡,延伸服務業務、創新業務的轉型。
總之,發電生產只是企業生存基礎,而創新式服務才是發展未來,無論是“隔墻售電”還是“新型儲能行業”,都是積極選項。既然十四五已經提出了要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的建設,就要在新能源發電、新型儲能、能源互聯服務上下功夫,拓展新業務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