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電力規劃設計總院在寧夏銀川組織國網寧夏電力有限公司和寧夏發展改革委相關人員召開座談會,針對寧夏—湖南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發展示范工程規劃項目提出下一步研究方向和建議意見。
今年以來,國網寧夏電力結合寧夏經濟社會發展要求和寧夏電網發展實際,致力于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供應體系,打造新能源高質量就地消納、大范圍優化配置的“雙樣板”,為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作出新貢獻。
■實現“兩個全國第一”
2020年寧夏新能源最大出力達1121萬千瓦。寧夏人均新能源裝機容量接近3.8千瓦,排名全國第一;寧夏發電總裝機容量達5800萬千瓦,人均總裝機容量8千瓦,排名全國第一。亮眼的數據,得益于新能源云平臺的建設工作。
2019年4月,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在國網寧夏電力正式啟動國網新能源云試點建設工作。同年10月,試點工作通過國家電網公司驗收。國網寧夏電力在新能源云流程設置、功能設計、數據接入、業務貫通、深化應用等方面先行先試,率先實現了“三全”(全流程一站式并網服務、全域新能源在線消納計算、全程跟蹤式電價補貼申報)應用,為新能源云建設實施及推廣提供經驗。
“光伏項目的接入審批過程一目了然,我們可以實時了解辦理進度。”中民光扶(寧夏)投資有限公司企業計劃經營部主任喬木說。2020年8月,該公司申請把企業新投產的光伏項目接入國網新能源云平臺。項目自申請接入開始,所有提資、申報手續均在該平臺完成。
截至目前,寧夏已有近200家新能源企業上云,各項業務實現不見面、網上辦、早并網、早發電、早收益。
國網寧夏電力還創新引入了新能源超短期預測、輸電斷面穩控、風光火有功協調等技術,深挖“發、輸、變”潛力,提升新能源消納能力。
2021年4月28日10時34分,寧夏電網新能源發電電力達1478萬千瓦,占當時發電電力的59.45%,創歷史新高。
■推進“兩個一體化”
2月4日,國網寧夏電力啟動“風光儲輸一體化”及“源網荷儲一體化”示范工程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項目,加快寧夏第三條直流外送通道——寧夏至華中(湖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規劃建設。為了項目順利實施,該公司成立“兩個一體化”示范工程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課題攻關小組,從規劃、運行、儲能、市場四個方向開展研究工作,為寧夏電力外送提供技術支撐。
今年初,國網寧夏電力向寧夏自治區黨委政府建議建設寧夏至華中(湖南)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助力寧夏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探索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路徑。
“新增直流線路投運后,可從根本上解決寧夏新能源消納難題,促進新能源發展和環境改善,保障受電端電力安全供應。”國網寧夏電力副總工程師、發展策劃部主任閆志彬介紹,這條直流線路與前兩條最大的區別是以輸送新能源為主,新能源電量比例目標超過50%。
5月22日,寧夏、湖南兩省區共同簽署了《能源合作備忘錄》,推動實施“寧電入湘”工程,共建中西部新能源基地,打造新能源省際合作典范。
“按照國家電網公司統一部署,通過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我們將著力打造寧夏新能源就地消納和新能源大范圍優化配置的‘雙樣板’,推動寧夏經濟增長由高碳傳統產業向低碳新興產業轉型。”國網寧夏電力董事長、黨委書記衣立東說。
■“十四五”力爭實現“兩個50%”
2020年,寧夏自治區黨委政府把清潔能源作為九大重點特色產業之一,通過規劃引導等措施高標準建設國家新能源綜合示范區。由于配套產業鏈條短、電力消納空間受限、龍頭企業實力弱等問題突出,“十四五”時期寧夏新能源消納形勢仍較為嚴峻。只有健全新能源全產業鏈,推動“風光水火儲”一體化開發、能源生產消費一體化變革,才能實現寧夏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
“十四五”時期,國網寧夏電力計劃打造堅強送端電網,建成以寧夏為起點的第三條直流外送通道,加快推進750千伏主網架形成“品”字形結構,進一步擴大電力外送規模。
到2025年,國網寧夏電力將初步建成省級能源互聯網,助力寧夏基本建成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確保自治區清潔能源裝機容量超過4500萬千瓦,實現“兩個50%”(裝機占比超過50%,發電量占比超過50%);非水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比重提高至28%;直流通道外送能力達2200萬千瓦,外送電量為1000億千瓦時。
(張海濱 周序鵬)
今年以來,國網寧夏電力結合寧夏經濟社會發展要求和寧夏電網發展實際,致力于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供應體系,打造新能源高質量就地消納、大范圍優化配置的“雙樣板”,為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作出新貢獻。
■實現“兩個全國第一”
2020年寧夏新能源最大出力達1121萬千瓦。寧夏人均新能源裝機容量接近3.8千瓦,排名全國第一;寧夏發電總裝機容量達5800萬千瓦,人均總裝機容量8千瓦,排名全國第一。亮眼的數據,得益于新能源云平臺的建設工作。
2019年4月,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在國網寧夏電力正式啟動國網新能源云試點建設工作。同年10月,試點工作通過國家電網公司驗收。國網寧夏電力在新能源云流程設置、功能設計、數據接入、業務貫通、深化應用等方面先行先試,率先實現了“三全”(全流程一站式并網服務、全域新能源在線消納計算、全程跟蹤式電價補貼申報)應用,為新能源云建設實施及推廣提供經驗。
“光伏項目的接入審批過程一目了然,我們可以實時了解辦理進度。”中民光扶(寧夏)投資有限公司企業計劃經營部主任喬木說。2020年8月,該公司申請把企業新投產的光伏項目接入國網新能源云平臺。項目自申請接入開始,所有提資、申報手續均在該平臺完成。
截至目前,寧夏已有近200家新能源企業上云,各項業務實現不見面、網上辦、早并網、早發電、早收益。
國網寧夏電力還創新引入了新能源超短期預測、輸電斷面穩控、風光火有功協調等技術,深挖“發、輸、變”潛力,提升新能源消納能力。
2021年4月28日10時34分,寧夏電網新能源發電電力達1478萬千瓦,占當時發電電力的59.45%,創歷史新高。
■推進“兩個一體化”
2月4日,國網寧夏電力啟動“風光儲輸一體化”及“源網荷儲一體化”示范工程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項目,加快寧夏第三條直流外送通道——寧夏至華中(湖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規劃建設。為了項目順利實施,該公司成立“兩個一體化”示范工程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課題攻關小組,從規劃、運行、儲能、市場四個方向開展研究工作,為寧夏電力外送提供技術支撐。
今年初,國網寧夏電力向寧夏自治區黨委政府建議建設寧夏至華中(湖南)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助力寧夏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探索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路徑。
“新增直流線路投運后,可從根本上解決寧夏新能源消納難題,促進新能源發展和環境改善,保障受電端電力安全供應。”國網寧夏電力副總工程師、發展策劃部主任閆志彬介紹,這條直流線路與前兩條最大的區別是以輸送新能源為主,新能源電量比例目標超過50%。
5月22日,寧夏、湖南兩省區共同簽署了《能源合作備忘錄》,推動實施“寧電入湘”工程,共建中西部新能源基地,打造新能源省際合作典范。
“按照國家電網公司統一部署,通過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我們將著力打造寧夏新能源就地消納和新能源大范圍優化配置的‘雙樣板’,推動寧夏經濟增長由高碳傳統產業向低碳新興產業轉型。”國網寧夏電力董事長、黨委書記衣立東說。
■“十四五”力爭實現“兩個50%”
2020年,寧夏自治區黨委政府把清潔能源作為九大重點特色產業之一,通過規劃引導等措施高標準建設國家新能源綜合示范區。由于配套產業鏈條短、電力消納空間受限、龍頭企業實力弱等問題突出,“十四五”時期寧夏新能源消納形勢仍較為嚴峻。只有健全新能源全產業鏈,推動“風光水火儲”一體化開發、能源生產消費一體化變革,才能實現寧夏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
“十四五”時期,國網寧夏電力計劃打造堅強送端電網,建成以寧夏為起點的第三條直流外送通道,加快推進750千伏主網架形成“品”字形結構,進一步擴大電力外送規模。
到2025年,國網寧夏電力將初步建成省級能源互聯網,助力寧夏基本建成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確保自治區清潔能源裝機容量超過4500萬千瓦,實現“兩個50%”(裝機占比超過50%,發電量占比超過50%);非水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比重提高至28%;直流通道外送能力達2200萬千瓦,外送電量為1000億千瓦時。
(張海濱 周序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