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行業迅猛發展的同時,其產生的“電子垃圾”也在快速積累,電池板報廢后應該如何處理,全球迄今仍然沒有一個明確且統一的答案。
目前,在電子垃圾市場中,報廢太陽能電池板的數量和規模尚不起眼,但其增長速度卻是最快的。業界擔憂,隨著全球綠色轉型的加速和深入,太陽能應用越來越廣泛,屆時數量龐大的報廢電池板的處理將成為太陽能行業無法承受之重。
報廢規模持續擴大
國際可再生能源署(IRENA)指出,全球范圍內太陽能裝機量持續增長,但迄今并沒有大規模的太陽能電池板報廢計劃,如果再不改變這一情況,到2050年,全球至少將有7800萬噸的“太陽能電子垃圾”被丟棄,美國將貢獻其中的1000萬噸。
IRENA的預測可能還是保守的,根據聯合國的數據,雖然占全球71%人口的78個國家,都擁有某種類型的電子垃圾回收法規或政策,但2019年全球卻只有17.4%的電子垃圾被回收利用。這意味著垃圾填埋場是大批報廢電子產品的最終歸處。
《哈佛商業評論》指出,當前回收一塊太陽能電池板的成本大約為20-30美元,而將其送到垃圾填埋場的成本僅為1-2美元,這使得太陽能行業對于回收再利用一事并不上心。
事實上,太陽能電池板的報廢處理正在破壞太陽能發電的經濟效益,即便是在有補貼的情況下,廢棄太陽能電池板的處理也正在拉低太陽能的效益。《哈佛商業評論》預計,到2031年,太陽能電池板的實際廢棄量就將超過新裝量,到2035年,廢棄量則將是新裝量的2.56倍。
太陽能電池板的設計壽命通常為25-30年,從一定程度上而言,其價格和效率能夠左右消費者更換新電池板的速度。如果購買新的、更高效的太陽能電池板的成本足夠低,且太陽能上網電價足夠誘人,消費者都會選擇更換新的電池板,而非延長現有電池板的使用壽命,這意味著將有越來越多使用壽命尚未終結的電池板快速進入報廢和回收階段,這還只是家用住宅太陽能電池板使用情況,如果考慮擁有激勵機制的商業和公用事業規模太陽能項目,這樣的浪費和退役規模將無法估量。
回收體系尚不完善
在這樣的背景下,建立完善、合理的太陽能電池板回收體系至關重要。就全球來看,太陽能設備報廢監管較為復雜,一方面因為司法管轄區而異,另一方面則是對于此類電子垃圾的處理周期以及責任歸屬沒有明確劃分,目前最常見的監管機制是生產者延伸責任制和垃圾填埋場轉移政策。
業界普遍認為,只有降低回收問題的不確定性,才能更恰當地應對太陽能電池板報廢問題。例如,可通過激勵措施,敦促太陽能設備制造商提供帶有危險材料濃度的光伏組件標簽。
福布斯網指出,太陽能電池板的毒性對環境的影響比其它垃圾更為嚴重。太陽能電池板很脆弱,容易折斷,其中含有毒金屬,長期堆放在垃圾堆中會對公共環境和人類健康造成危害。
目前,太陽能主要是晶體硅電池和薄膜電池兩類技術路線,前者電池板的大部分主體是玻璃,但仍然含有微量有毒化合物如鎘和鉛;薄膜太陽能電池則是具有毒性和致癌性的碲化鎘。回收太陽能電池板時,需要將它們拆開以去除框架和接線盒中的玻璃和金屬部件,但由于剩余材料制成的產品很大程度上被降級為低價值產品,因此材料回收率通常在85%左右,導致回收需求并不具備吸引力。
此外,太陽能電池板設計也缺乏相關政策和法規支撐,導致回收既費錢又費力。部分國家已經將太陽能電池板歸類為危險廢物,危險廢物只能在指定的時間和經過選定的路線進行運輸,再算上拆除、運輸、專業處理等不可預見的成本,整體報廢價格并不便宜,無形中拉升了太陽能的使用成本,進而將極大削弱太陽能的行業競爭力。
政策法規支持不足
IRENA指出,只有擁有清晰的政策支持框架,才能催生“風光電力”設備回收和再利用的新行業,從而推動可觀經濟價值的創造。
除了太陽能,電動汽車和風電的設備回收也面臨極大挑戰。以美國為例,預計未來20年,將有超過72萬噸的巨型風機葉片進入垃圾填埋場。這些電子垃圾的絕對數量正在加速趕超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和其他電子產品產生的垃圾。
據了解,目前,歐洲的太陽能電池板制造商已經開始建立自己的報廢業務,并為廢棄的太陽能電池板回收和后續處理專門撥款。
美國在制定促進安全有效太陽能設備組件退役的綜合政策方面落后于歐洲國家,迄今仍未對這一問題予以重視,即便重修了《資源保護和回收法案》,仍然沒有將報廢太陽能電池板納入其中。
美國環保署數據顯示,美國每年傾倒近1.4億噸廢棄物,但該署認為“太陽能電子垃圾”的數量可以忽略不計。對此,有分析師警告稱,隨著太陽能產業的迅速發展,未來太陽能電池板的報廢速度將快于預期且規模更大。同時,不僅是美國,全球各國都應制定相關的回收激勵政策和措施,同時開發足夠多的回收基礎設施,只有創造一個有利可圖的回收市場,太陽能行業的清潔性和可持續性才能得到最佳體現。
目前,在電子垃圾市場中,報廢太陽能電池板的數量和規模尚不起眼,但其增長速度卻是最快的。業界擔憂,隨著全球綠色轉型的加速和深入,太陽能應用越來越廣泛,屆時數量龐大的報廢電池板的處理將成為太陽能行業無法承受之重。
報廢規模持續擴大
國際可再生能源署(IRENA)指出,全球范圍內太陽能裝機量持續增長,但迄今并沒有大規模的太陽能電池板報廢計劃,如果再不改變這一情況,到2050年,全球至少將有7800萬噸的“太陽能電子垃圾”被丟棄,美國將貢獻其中的1000萬噸。
IRENA的預測可能還是保守的,根據聯合國的數據,雖然占全球71%人口的78個國家,都擁有某種類型的電子垃圾回收法規或政策,但2019年全球卻只有17.4%的電子垃圾被回收利用。這意味著垃圾填埋場是大批報廢電子產品的最終歸處。
《哈佛商業評論》指出,當前回收一塊太陽能電池板的成本大約為20-30美元,而將其送到垃圾填埋場的成本僅為1-2美元,這使得太陽能行業對于回收再利用一事并不上心。
事實上,太陽能電池板的報廢處理正在破壞太陽能發電的經濟效益,即便是在有補貼的情況下,廢棄太陽能電池板的處理也正在拉低太陽能的效益。《哈佛商業評論》預計,到2031年,太陽能電池板的實際廢棄量就將超過新裝量,到2035年,廢棄量則將是新裝量的2.56倍。
太陽能電池板的設計壽命通常為25-30年,從一定程度上而言,其價格和效率能夠左右消費者更換新電池板的速度。如果購買新的、更高效的太陽能電池板的成本足夠低,且太陽能上網電價足夠誘人,消費者都會選擇更換新的電池板,而非延長現有電池板的使用壽命,這意味著將有越來越多使用壽命尚未終結的電池板快速進入報廢和回收階段,這還只是家用住宅太陽能電池板使用情況,如果考慮擁有激勵機制的商業和公用事業規模太陽能項目,這樣的浪費和退役規模將無法估量。
回收體系尚不完善
在這樣的背景下,建立完善、合理的太陽能電池板回收體系至關重要。就全球來看,太陽能設備報廢監管較為復雜,一方面因為司法管轄區而異,另一方面則是對于此類電子垃圾的處理周期以及責任歸屬沒有明確劃分,目前最常見的監管機制是生產者延伸責任制和垃圾填埋場轉移政策。
業界普遍認為,只有降低回收問題的不確定性,才能更恰當地應對太陽能電池板報廢問題。例如,可通過激勵措施,敦促太陽能設備制造商提供帶有危險材料濃度的光伏組件標簽。
福布斯網指出,太陽能電池板的毒性對環境的影響比其它垃圾更為嚴重。太陽能電池板很脆弱,容易折斷,其中含有毒金屬,長期堆放在垃圾堆中會對公共環境和人類健康造成危害。
目前,太陽能主要是晶體硅電池和薄膜電池兩類技術路線,前者電池板的大部分主體是玻璃,但仍然含有微量有毒化合物如鎘和鉛;薄膜太陽能電池則是具有毒性和致癌性的碲化鎘。回收太陽能電池板時,需要將它們拆開以去除框架和接線盒中的玻璃和金屬部件,但由于剩余材料制成的產品很大程度上被降級為低價值產品,因此材料回收率通常在85%左右,導致回收需求并不具備吸引力。
此外,太陽能電池板設計也缺乏相關政策和法規支撐,導致回收既費錢又費力。部分國家已經將太陽能電池板歸類為危險廢物,危險廢物只能在指定的時間和經過選定的路線進行運輸,再算上拆除、運輸、專業處理等不可預見的成本,整體報廢價格并不便宜,無形中拉升了太陽能的使用成本,進而將極大削弱太陽能的行業競爭力。
政策法規支持不足
IRENA指出,只有擁有清晰的政策支持框架,才能催生“風光電力”設備回收和再利用的新行業,從而推動可觀經濟價值的創造。
除了太陽能,電動汽車和風電的設備回收也面臨極大挑戰。以美國為例,預計未來20年,將有超過72萬噸的巨型風機葉片進入垃圾填埋場。這些電子垃圾的絕對數量正在加速趕超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和其他電子產品產生的垃圾。
據了解,目前,歐洲的太陽能電池板制造商已經開始建立自己的報廢業務,并為廢棄的太陽能電池板回收和后續處理專門撥款。
美國在制定促進安全有效太陽能設備組件退役的綜合政策方面落后于歐洲國家,迄今仍未對這一問題予以重視,即便重修了《資源保護和回收法案》,仍然沒有將報廢太陽能電池板納入其中。
美國環保署數據顯示,美國每年傾倒近1.4億噸廢棄物,但該署認為“太陽能電子垃圾”的數量可以忽略不計。對此,有分析師警告稱,隨著太陽能產業的迅速發展,未來太陽能電池板的報廢速度將快于預期且規模更大。同時,不僅是美國,全球各國都應制定相關的回收激勵政策和措施,同時開發足夠多的回收基礎設施,只有創造一個有利可圖的回收市場,太陽能行業的清潔性和可持續性才能得到最佳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