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7月9日報道日媒稱,時下,被稱為“后鋰電池”而備受期待的全固態電池的實用化競爭已拉開帷幕。
據日本經濟新聞網站報道,豐田計劃在2021年內公開使用固態電池的試制車。德國大眾則與美國新興企業合作,計劃于2024年前后開始生產可大幅延長純電動汽車續航距離的電池。面對在現有電池生產規模上占據很高份額的中韓企業,日德企業正面臨考驗。
大眾的電池系統開發部門負責人弗蘭克·布洛梅認為,全固態電池是鋰離子電池開發的“最終章”。目前大眾正在與美國硅谷初創企業Quantum Scape合作開發全固態電池。
全固態電池與使用電解液的鋰電池相比,不易發生短路,起火風險小,且單位重量的能量密度比現有鋰電池高,在電池尺寸相同的情況下,可以延長純電動汽車的續航距離。
Quantum Scape的全固態電池使用金屬鋰作為負極,續航距離能比鋰電池延長1.8倍,達到730公里。充電15分鐘即可達到總電量的80%。據悉這種電池不易劣化,在行駛38萬公里之后,電池容量仍能保持最初的80%。
作為過渡至純電動汽車的王牌,大眾正在汲取新興企業的相關技術,加緊推進全固態電池的實用化。
此外,德國寶馬也宣布,擴大對其投資的美國電池初創企業Solid Power的出資規模,計劃于2022年采購測試用電池,2025年之前開始對配備全固態電池的車輛進行路測,2030年之前上市。
報道評論稱,雖然德國汽車廠商發起了猛烈的攻勢,但日本豐田已擁有豐富的技術積累——該公司已在電池技術領域獲得了超過1000項專利。豐田目前正在討論,將在2021年內公開發布其搭載固態電池的試驗性電動車。據計算,在與現有電池尺寸相同的情況下,豐田開發的全固態電池可使續航距離延長至2倍以上。
此外,日產汽車也將于2020年代后半期將全固態電池推向實用化。日產專務執行董事平井俊弘表示,“要推進大型車的純電動化,今后需要采用這種技術”。
目前,推廣全固態電池的一大挑戰是,其成本比鋰電池高4倍以上。據美國福特汽車估算,目前純電動汽車用鋰電池的成本為每千瓦時約合1.3萬日元,到2030年將降低到1萬日元以下。另一方面,日本新能源產業技術綜合開發機構(NEDO)在與豐田合作的項目中提出目標:通過推動技術向量產化方向發展,到2025年把全固態電池的成本降至每千瓦時1.5萬日元,2030年降至1萬日元,達到與鋰電池同等的水平。
降低成本的技術開發競爭已經開始。總部位于美國硅谷的新興企業Sakuu Corporation掌握了利用3D打印機制作全固態電池的技術,該企業表示“我們能以競爭產品一半的成本進行生產”。日本零部件制造商武藏精密工業已向該公司出資。
據日本經濟新聞網站報道,豐田計劃在2021年內公開使用固態電池的試制車。德國大眾則與美國新興企業合作,計劃于2024年前后開始生產可大幅延長純電動汽車續航距離的電池。面對在現有電池生產規模上占據很高份額的中韓企業,日德企業正面臨考驗。
大眾的電池系統開發部門負責人弗蘭克·布洛梅認為,全固態電池是鋰離子電池開發的“最終章”。目前大眾正在與美國硅谷初創企業Quantum Scape合作開發全固態電池。
全固態電池與使用電解液的鋰電池相比,不易發生短路,起火風險小,且單位重量的能量密度比現有鋰電池高,在電池尺寸相同的情況下,可以延長純電動汽車的續航距離。
Quantum Scape的全固態電池使用金屬鋰作為負極,續航距離能比鋰電池延長1.8倍,達到730公里。充電15分鐘即可達到總電量的80%。據悉這種電池不易劣化,在行駛38萬公里之后,電池容量仍能保持最初的80%。
作為過渡至純電動汽車的王牌,大眾正在汲取新興企業的相關技術,加緊推進全固態電池的實用化。
此外,德國寶馬也宣布,擴大對其投資的美國電池初創企業Solid Power的出資規模,計劃于2022年采購測試用電池,2025年之前開始對配備全固態電池的車輛進行路測,2030年之前上市。
報道評論稱,雖然德國汽車廠商發起了猛烈的攻勢,但日本豐田已擁有豐富的技術積累——該公司已在電池技術領域獲得了超過1000項專利。豐田目前正在討論,將在2021年內公開發布其搭載固態電池的試驗性電動車。據計算,在與現有電池尺寸相同的情況下,豐田開發的全固態電池可使續航距離延長至2倍以上。
此外,日產汽車也將于2020年代后半期將全固態電池推向實用化。日產專務執行董事平井俊弘表示,“要推進大型車的純電動化,今后需要采用這種技術”。
目前,推廣全固態電池的一大挑戰是,其成本比鋰電池高4倍以上。據美國福特汽車估算,目前純電動汽車用鋰電池的成本為每千瓦時約合1.3萬日元,到2030年將降低到1萬日元以下。另一方面,日本新能源產業技術綜合開發機構(NEDO)在與豐田合作的項目中提出目標:通過推動技術向量產化方向發展,到2025年把全固態電池的成本降至每千瓦時1.5萬日元,2030年降至1萬日元,達到與鋰電池同等的水平。
降低成本的技術開發競爭已經開始。總部位于美國硅谷的新興企業Sakuu Corporation掌握了利用3D打印機制作全固態電池的技術,該企業表示“我們能以競爭產品一半的成本進行生產”。日本零部件制造商武藏精密工業已向該公司出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