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龍源電力達坂城一期等4個風電項目261MW風力發電機組設備采購公開招標中標候選人公示發布,三一重能預中標,中標價格為2390元/kw(新疆區域)。
最低價不中標為什么:中標最低價不等于評標最低價
三一投標單價為2390元/kW;高出第二中標候選人遠景116元/kW,又一次破除了最低價中標的慣例,實際上我們行業人士都非常清楚,投標報價實際上都要經過客戶的各項評標指標進行權益系數進行加權,最后招標人會給出一個評標價格以確定中標候選人。而這個評標價格這里面包含的因素非常廣泛,對于風機招標而言,主要涉及到單位千瓦造價,度電成本這幾個主要平價指標。比如:
單機容量:這個會影響到風電場的機位數量,單機容量更大會部分的降低建安費用(機位征地費用、塔筒的費用,混凝土的費用等),這對降低風電場單位造價是有利的;
單位掃風面積:如果機型的葉輪直徑不夠大,也會部分的降低發電量。在同等單機容量的情況下,葉輪直徑大會提升發電量, 葉輪直徑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會加大風機載荷,增加塔筒和基礎的費用,這可能在投標報價的評標過程中都會產生消極的影響。
額外配置:有的機型箱變置頂,會降低箱變的征地和施工及電纜的費用;
機型硬件參數:有的機型同等容量,機艙的重量存在較大差異,會影響風機的吊裝設備選型,越重的風機肯定在吊裝費用方面會不利于評標價格的下降。
商業合作模式:在項目風資源等方面有合作,能為客戶帶來額外的價值,這也是非最低價中標的經典商業合作模式。通過選擇預中標人的風機機型方案,獲得額外的風資源項目,同時預中標人機型方案也能滿足招標人的項目基本收益,對于招標人而言可能招標項目多付出了極小的代價,但獲得了招標人的整體收益,這對雙方絕對是雙贏的局面。
要想獲得最低評標價格,就必須在機型投標方面做出選擇,不一定是投標越大的機型就越好,越大機型其發電量在同等的風資源條件下,發電量少于相對單機容量小的機型,這個機型方案的基礎,那就需要風機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做出機型需求的判斷,開發出未來市場需求的最佳機型。
大兆瓦風機價格開始趨穩:2400-2500元/kw波動
很顯然,近兩個月以來,風機價格持續下降,6月份國家能源公布的兩個大基地項目的中標人價格已經突破到2369元/kw(中車)和2350元/kw(遠景),這兩個項目分別是內蒙古巴彥淖爾大基地項目和吉林乾安大基地項目,這次三一重能的2390元/kw中標價格(盡管不是最低價),是新疆達坂城項目。這三個項目是上半年典型的三北(新疆,內蒙和東北)項目,整體平均價格已經突破2400元/kw,從中標價格來看已經屬于典型的低價中標。
同樣在6月份公布的吉電入魯國家能源的長嶺項目中標結果顯示,東北項目價格依舊在2500元/kw的左右浮動,中標的金風科技、明陽智能價格分別為2508元/kw(20萬千瓦)、2477元/kw(30萬千瓦),依舊維持低價。華能的吉魯大安項目帶塔筒中標價格分別為3218元/kw和3231元/kw,剔除塔筒(按當前11000元/ton的塔筒價格分析,塔筒價值600-700元/kw)價格也基本在2500元/kw附近。
大兆瓦風機價格何去何從?
今天,行業媒體再次提前報出行業價格:中國風電(中國協合)65萬千瓦云南大基地項目風機開標價格,兩個標段均價為2467元/kw和2469元/kw,最低價均被行業龍頭明陽爆出:2300元/kw,有意思的是遠景能源在兩個標段中都爆出了標段最高價2593元/kw和2668元/kw。
再看今天的中國風電的開標價格,雖然在2300-2700元/kw之間波動,但市場的平均投標價格已經趨穩2400-2500元/kw。
而這一切價格的下降和趨穩,其基礎來源于行業技術競爭的結果,同時競爭也加劇了行業的市場格局。
主機企業競爭格局變化:技術創新競爭加劇的結果體現
上半年公開中標統計結果表明,平價時代的風電主機競爭格局已經發生改變。從前幾天金風科技連中兩個大型標的(147萬千瓦)合計的統計結果分析,遠景、運達、三一、金風、明陽和中車株洲所拿下中標容量前六位置(數據不全,但最低都在3GW以上,最高接近5GW,但能基本體現中標的絕大部分結果準確性),而這前六的風機廠家排名并不是2020年廠家的排名(遠景第二、運達第五、三一第七、金風和明陽第一和第二,中車株洲所第八)。
當然這個半年中標結果并不代表半年的裝機結果,但從風電的開發建設流程來看,最遲在未來1年左右,這個中標結果會逐步改變現有的實際裝機結果排名,沒有中標量,何來裝機量呢!這個結果的出現,實際上是行業企業各自對市場未來的市場需求判斷和自身技術研發創新的動作體現。三一、明陽等企業在今年的多輪項目招標中創出了新低價,在2020年的3101元/kw帶塔筒的中標價中拉開了序幕,到最近國投甘肅北大橋第七項目2360元/kw帶塔筒中標,一再刷新行業對價格的認知,在多次認為不可能的投標報價中,價格屢屢下降,并未按行業有些樂觀者認為的高價原材料行情下的價格復蘇發展。
技術創新進度提速:持續低價的重要保證
就在建黨百周年之前:
中車株洲所的5.X-175機型成功吊裝完成
東方電氣的6MW-172機型成功并網,
運達的的6.25-175機型成功吊裝完成,
金風科技的6MW機型也在新疆前幾天默默吊裝完成
三一則已經悄悄完成了5MW機型的GL認證。
這一切都說明了一個問題,大機型的研發進度在加速,技術創新的競爭在無形中已經在展開。我們不能傳統的認為搞幾個大兆瓦機型就是基礎創新,而是基于市場需求的機型研發,包括機型容量,葉輪直徑,產品成本,風機用料,以及風機平臺建設。
應該說VESTAS是風機平臺化的元老,到目前為止,VESTAS一直按照2、4、6MW的陸上平臺機型進行開發,從2020年的5.2MW到5.6MW,到最近的6MW,都開始批量,而這一切的基礎就是基于平臺化,一方面產業鏈區域成熟,成本下降,另外一方面產品可靠性得到驗證,趨于穩定,這對客戶而言就是可靠性的保證。
設計決定成本,作者多次提到這個降本的核心問題。設計源頭決定了產品的主要成本,在大型化、平臺化的技術創新路上,中國風機已經開始引領全球的價格潮流。目前國內的風機大型化部分還是簡單的容量大型化,估計在產業鏈的成熟度和產品可靠性方面還需要時間驗證。
當然,我們國內的主機企業學習速度非常快,絕大多數的大兆瓦風機都是基于平臺化開發,這也就出現了三一、明陽持續低價引領市場的投標價格,這次明陽的2300元/kw中國風電元年項目投標,更加驗證了這種技術引領市場價格的趨勢。
主動技術創新相當于主動降低,主動降本相當于獲得了市場主動權,包括上海電氣、三一重能、明陽智能、金風科技和運達股份2021年以來多次最低價出現開標價格,也是基于在當時機型的設計降本的自信,而這個做法,也是未來風機行業競爭實力的體現。
最低價不中標為什么:中標最低價不等于評標最低價
三一投標單價為2390元/kW;高出第二中標候選人遠景116元/kW,又一次破除了最低價中標的慣例,實際上我們行業人士都非常清楚,投標報價實際上都要經過客戶的各項評標指標進行權益系數進行加權,最后招標人會給出一個評標價格以確定中標候選人。而這個評標價格這里面包含的因素非常廣泛,對于風機招標而言,主要涉及到單位千瓦造價,度電成本這幾個主要平價指標。比如:
單機容量:這個會影響到風電場的機位數量,單機容量更大會部分的降低建安費用(機位征地費用、塔筒的費用,混凝土的費用等),這對降低風電場單位造價是有利的;
單位掃風面積:如果機型的葉輪直徑不夠大,也會部分的降低發電量。在同等單機容量的情況下,葉輪直徑大會提升發電量, 葉輪直徑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會加大風機載荷,增加塔筒和基礎的費用,這可能在投標報價的評標過程中都會產生消極的影響。
額外配置:有的機型箱變置頂,會降低箱變的征地和施工及電纜的費用;
機型硬件參數:有的機型同等容量,機艙的重量存在較大差異,會影響風機的吊裝設備選型,越重的風機肯定在吊裝費用方面會不利于評標價格的下降。
商業合作模式:在項目風資源等方面有合作,能為客戶帶來額外的價值,這也是非最低價中標的經典商業合作模式。通過選擇預中標人的風機機型方案,獲得額外的風資源項目,同時預中標人機型方案也能滿足招標人的項目基本收益,對于招標人而言可能招標項目多付出了極小的代價,但獲得了招標人的整體收益,這對雙方絕對是雙贏的局面。
要想獲得最低評標價格,就必須在機型投標方面做出選擇,不一定是投標越大的機型就越好,越大機型其發電量在同等的風資源條件下,發電量少于相對單機容量小的機型,這個機型方案的基礎,那就需要風機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做出機型需求的判斷,開發出未來市場需求的最佳機型。
大兆瓦風機價格開始趨穩:2400-2500元/kw波動
很顯然,近兩個月以來,風機價格持續下降,6月份國家能源公布的兩個大基地項目的中標人價格已經突破到2369元/kw(中車)和2350元/kw(遠景),這兩個項目分別是內蒙古巴彥淖爾大基地項目和吉林乾安大基地項目,這次三一重能的2390元/kw中標價格(盡管不是最低價),是新疆達坂城項目。這三個項目是上半年典型的三北(新疆,內蒙和東北)項目,整體平均價格已經突破2400元/kw,從中標價格來看已經屬于典型的低價中標。
同樣在6月份公布的吉電入魯國家能源的長嶺項目中標結果顯示,東北項目價格依舊在2500元/kw的左右浮動,中標的金風科技、明陽智能價格分別為2508元/kw(20萬千瓦)、2477元/kw(30萬千瓦),依舊維持低價。華能的吉魯大安項目帶塔筒中標價格分別為3218元/kw和3231元/kw,剔除塔筒(按當前11000元/ton的塔筒價格分析,塔筒價值600-700元/kw)價格也基本在2500元/kw附近。
大兆瓦風機價格何去何從?
今天,行業媒體再次提前報出行業價格:中國風電(中國協合)65萬千瓦云南大基地項目風機開標價格,兩個標段均價為2467元/kw和2469元/kw,最低價均被行業龍頭明陽爆出:2300元/kw,有意思的是遠景能源在兩個標段中都爆出了標段最高價2593元/kw和2668元/kw。
再看今天的中國風電的開標價格,雖然在2300-2700元/kw之間波動,但市場的平均投標價格已經趨穩2400-2500元/kw。
而這一切價格的下降和趨穩,其基礎來源于行業技術競爭的結果,同時競爭也加劇了行業的市場格局。
主機企業競爭格局變化:技術創新競爭加劇的結果體現
上半年公開中標統計結果表明,平價時代的風電主機競爭格局已經發生改變。從前幾天金風科技連中兩個大型標的(147萬千瓦)合計的統計結果分析,遠景、運達、三一、金風、明陽和中車株洲所拿下中標容量前六位置(數據不全,但最低都在3GW以上,最高接近5GW,但能基本體現中標的絕大部分結果準確性),而這前六的風機廠家排名并不是2020年廠家的排名(遠景第二、運達第五、三一第七、金風和明陽第一和第二,中車株洲所第八)。
當然這個半年中標結果并不代表半年的裝機結果,但從風電的開發建設流程來看,最遲在未來1年左右,這個中標結果會逐步改變現有的實際裝機結果排名,沒有中標量,何來裝機量呢!這個結果的出現,實際上是行業企業各自對市場未來的市場需求判斷和自身技術研發創新的動作體現。三一、明陽等企業在今年的多輪項目招標中創出了新低價,在2020年的3101元/kw帶塔筒的中標價中拉開了序幕,到最近國投甘肅北大橋第七項目2360元/kw帶塔筒中標,一再刷新行業對價格的認知,在多次認為不可能的投標報價中,價格屢屢下降,并未按行業有些樂觀者認為的高價原材料行情下的價格復蘇發展。
技術創新進度提速:持續低價的重要保證
就在建黨百周年之前:
中車株洲所的5.X-175機型成功吊裝完成
東方電氣的6MW-172機型成功并網,
運達的的6.25-175機型成功吊裝完成,
金風科技的6MW機型也在新疆前幾天默默吊裝完成
三一則已經悄悄完成了5MW機型的GL認證。
這一切都說明了一個問題,大機型的研發進度在加速,技術創新的競爭在無形中已經在展開。我們不能傳統的認為搞幾個大兆瓦機型就是基礎創新,而是基于市場需求的機型研發,包括機型容量,葉輪直徑,產品成本,風機用料,以及風機平臺建設。
應該說VESTAS是風機平臺化的元老,到目前為止,VESTAS一直按照2、4、6MW的陸上平臺機型進行開發,從2020年的5.2MW到5.6MW,到最近的6MW,都開始批量,而這一切的基礎就是基于平臺化,一方面產業鏈區域成熟,成本下降,另外一方面產品可靠性得到驗證,趨于穩定,這對客戶而言就是可靠性的保證。
設計決定成本,作者多次提到這個降本的核心問題。設計源頭決定了產品的主要成本,在大型化、平臺化的技術創新路上,中國風機已經開始引領全球的價格潮流。目前國內的風機大型化部分還是簡單的容量大型化,估計在產業鏈的成熟度和產品可靠性方面還需要時間驗證。
當然,我們國內的主機企業學習速度非常快,絕大多數的大兆瓦風機都是基于平臺化開發,這也就出現了三一、明陽持續低價引領市場的投標價格,這次明陽的2300元/kw中國風電元年項目投標,更加驗證了這種技術引領市場價格的趨勢。
主動技術創新相當于主動降低,主動降本相當于獲得了市場主動權,包括上海電氣、三一重能、明陽智能、金風科技和運達股份2021年以來多次最低價出現開標價格,也是基于在當時機型的設計降本的自信,而這個做法,也是未來風機行業競爭實力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