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在馬來西亞馬六甲市附近的一座工業園,建筑工人正忙著為臺灣最大的平板制造商友達光電(AU Optronics)建造一座世界一流的工廠。2013年竣工后,它將成為世界上同類工廠中最大的一個。這座耗資13億美元的工廠不會制造友達光電廣為人知的電視屏幕或電腦顯示器,而是將與美國SunPower公司合資生產用于發電的高效太陽能電池。
亞洲科技企業正紛紛投資于太陽能產業,上述馬來西亞工廠只是其中一例。這種新興趣表明,大型科技集團相信,全球太陽能產業正處在經濟突破的開端。現金充裕的韓國和臺灣公司的進入,可能還會引發這個支離破碎的產業實現整合。
全球最大代工芯片生產商臺積電(TSMC)2009年收購了臺灣最大太陽能電池制造商茂迪(Motech)20%的股份,如今正在臺灣建設其首座太陽能電池廠。而韓國的三星(Samsung)去年表示,該公司計劃在未來十年向太陽能電池產業投資60億美元。世界最大代工電子產品制造商、臺灣的鴻海(Hon Hai)也已表示,該公司正考慮投資太陽能電池產業。
歐洲光伏產業協會(European Photovoltaic Industry Association)和綠色和平組織(Greenpeace)本月聯合發布的一份報告稱,到2015年,全球太陽能產業的年投資額可能會在目前340億歐元(460億美元)的基礎上翻一番,達到700億歐元。
過去幾年,太陽能產業增長迅猛,新裝機容量翻了一番,從2009年的約7000兆瓦提高到了去年的1.5萬兆瓦。按每兆瓦4美元的平均價格計算,市場規模接近600億美元。但太陽能的商業可行性仍然有賴于作為最大太陽能市場的德國和意大利等國政府提供的補貼。
分析人士和企業高管認為,太陽能的廣泛應用只有在達到“電網平價”(grid parity)時才會出現,即太陽能發電成本降低到與傳統發電方式相當的水平。
友達光電太陽能事業群副總經理陳建斌(James Chen)稱,歐洲在三年內可以達到電網平價。他表示:“在這兩三年中,產業(結構)仍會發生很多動態變化,不過之后市場就會更為成熟。如果我們等到那時候再進入市場就太晚了。”
陳建斌指出,習慣于管理大規模生產活動和復雜供應鏈的大型科技制造企業的參與,可能會讓成本以更快的速度下降。他說:“許多太陽能公司對于一些生產概念并不熟悉,比如如何提高產量,或降低成本的最佳方式,因為他們往往是致力于研發的初創企業。”
三星負責太陽能業務的執行副總裁崔昌植(Choi Changsik)稱,除了技術以外,三星在“生產力、設備創新能力及差異化供應鏈管理”方面的實力將使三星具有一定的優勢。
和友達光電一樣,臺積電也想實現在這個新業務領域的縱向整合。臺積電財務長何麗梅(Lora Ho)稱,臺積電將在歐洲發展自己的客戶群。她說:“我們在歐洲已有銷售,已經準備好建立(客戶)網絡。”
在這些新投資到來之際,由于政府削減補貼導致供過于求,太陽能產業預計將迎來艱苦的一年。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分析師蘇尼爾 古普塔(Sunil Gupta)表示,他預計太陽能產業的發貨量今年將出現有史以來的首次下降,降幅達到12%。其他多數分析師預計會出現緩慢增長,而不是實實在在的下降。
瑞信(Credit Suisse)分析師Darryl Cheng表示,從長遠來看,太陽能產業的整合是不可避免的。他說:“隨著市場規模逐漸變大,成功的企業將需要規模經濟。在單打獨斗的太陽能企業未來可能會面臨更激烈的競爭環境。”但在太陽能產業去年實現盈利后,今年增長的放緩可能還不夠嚴峻,不足以引發大規模的整合。
亞洲科技企業正紛紛投資于太陽能產業,上述馬來西亞工廠只是其中一例。這種新興趣表明,大型科技集團相信,全球太陽能產業正處在經濟突破的開端。現金充裕的韓國和臺灣公司的進入,可能還會引發這個支離破碎的產業實現整合。
全球最大代工芯片生產商臺積電(TSMC)2009年收購了臺灣最大太陽能電池制造商茂迪(Motech)20%的股份,如今正在臺灣建設其首座太陽能電池廠。而韓國的三星(Samsung)去年表示,該公司計劃在未來十年向太陽能電池產業投資60億美元。世界最大代工電子產品制造商、臺灣的鴻海(Hon Hai)也已表示,該公司正考慮投資太陽能電池產業。
歐洲光伏產業協會(European Photovoltaic Industry Association)和綠色和平組織(Greenpeace)本月聯合發布的一份報告稱,到2015年,全球太陽能產業的年投資額可能會在目前340億歐元(460億美元)的基礎上翻一番,達到700億歐元。
過去幾年,太陽能產業增長迅猛,新裝機容量翻了一番,從2009年的約7000兆瓦提高到了去年的1.5萬兆瓦。按每兆瓦4美元的平均價格計算,市場規模接近600億美元。但太陽能的商業可行性仍然有賴于作為最大太陽能市場的德國和意大利等國政府提供的補貼。
分析人士和企業高管認為,太陽能的廣泛應用只有在達到“電網平價”(grid parity)時才會出現,即太陽能發電成本降低到與傳統發電方式相當的水平。
友達光電太陽能事業群副總經理陳建斌(James Chen)稱,歐洲在三年內可以達到電網平價。他表示:“在這兩三年中,產業(結構)仍會發生很多動態變化,不過之后市場就會更為成熟。如果我們等到那時候再進入市場就太晚了。”
陳建斌指出,習慣于管理大規模生產活動和復雜供應鏈的大型科技制造企業的參與,可能會讓成本以更快的速度下降。他說:“許多太陽能公司對于一些生產概念并不熟悉,比如如何提高產量,或降低成本的最佳方式,因為他們往往是致力于研發的初創企業。”
三星負責太陽能業務的執行副總裁崔昌植(Choi Changsik)稱,除了技術以外,三星在“生產力、設備創新能力及差異化供應鏈管理”方面的實力將使三星具有一定的優勢。
和友達光電一樣,臺積電也想實現在這個新業務領域的縱向整合。臺積電財務長何麗梅(Lora Ho)稱,臺積電將在歐洲發展自己的客戶群。她說:“我們在歐洲已有銷售,已經準備好建立(客戶)網絡。”
在這些新投資到來之際,由于政府削減補貼導致供過于求,太陽能產業預計將迎來艱苦的一年。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分析師蘇尼爾 古普塔(Sunil Gupta)表示,他預計太陽能產業的發貨量今年將出現有史以來的首次下降,降幅達到12%。其他多數分析師預計會出現緩慢增長,而不是實實在在的下降。
瑞信(Credit Suisse)分析師Darryl Cheng表示,從長遠來看,太陽能產業的整合是不可避免的。他說:“隨著市場規模逐漸變大,成功的企業將需要規模經濟。在單打獨斗的太陽能企業未來可能會面臨更激烈的競爭環境。”但在太陽能產業去年實現盈利后,今年增長的放緩可能還不夠嚴峻,不足以引發大規模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