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由中國海裝、華電福建公司、國電南自、華電電科院聯合研制的自主可控6.2MW海上風電主控系統國產化風機,在華電福清海壇海峽海上風電項目成功投運。
該機組的并網是繼2009年中國海裝與科凱前衛突破行業主控系統的“卡脖子”難題之后,再一次實現風電機組主控系統的國產化,彰顯了中國海裝在機組國產化道路上矢志不渝的信心與實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出席領導人氣候峰會中提出“中國將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經過“十三五”期間的發展,國內風電已取得長足發展,但作為我國可再生能源的核心組成部分,部分核心零部件仍存在一些卡脖子問題,自主可控也將是國家倡導的發展主旋律,促進我國風電高質量發展,風力發電機組的國產化是其必由之路。
此次投運的6.2MW國產化機組的主控系統采用國產CPU處理器和自主研發的編程軟件,軟件平臺滿足IEC 61131-3標準、NB/T 31043標準,通過總線整合優化技術分層技術的研究,保證系統時效管理更為有效;建立算法標準庫,固化模塊交互接口,解耦數據采集與數據存儲,重構主控軟件框架,較低的系統占有率大大提升運行效率;利用特征工況下轉速狀態識別,構建精準ECD工況特征量提取方法,采用全域變槳疊加控制技術,極限載荷降低10%以上。
華電福清海壇海峽海上風電項目位于世界三大風口之一,距離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約4海里,風大、水淺、浪急、海底地質條件復雜,上下機組受潮位影響嚴重,技術挑戰和作業風險均遠超其他海上風電項目。在調試期間,中國海裝各部門通力合作,制定機組靜調計劃、國產化改造計劃,上電動態計劃,在保證人員、物資充足情況下,最終圓滿達成了首臺國產化6.2MW樣機的并網發電。
華電福清海壇海峽海上風電項目規劃總裝機容量300MW,其中148.8MW為24臺中國海裝6.2MW機組,當前項目建設如火如荼,預計今年10月,剩余23臺6.2MW機組將全部并網發電。
近年來,中國海裝以面向風電行業關鍵技術、面向公司高質量發展主戰場為原則,瞄準自主可控和行業前沿技術,著力解決風電行業“卡脖子”問題。今年5月22日,與中國華能聯合研制的國產化海上風電機組成功下線,該機組一級部件100%國產,所有元器件級零件國產化率超過95%,首次實現了海上風電機組核心關鍵部件全國產化,標志著我國已掌握大型海上風電機組所有關鍵部件的研制技術。
立足未來,中國海裝將矢志不渝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堅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為我國實現“雙碳目標”和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強貢獻更多海裝智慧與力量。
該機組的并網是繼2009年中國海裝與科凱前衛突破行業主控系統的“卡脖子”難題之后,再一次實現風電機組主控系統的國產化,彰顯了中國海裝在機組國產化道路上矢志不渝的信心與實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出席領導人氣候峰會中提出“中國將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經過“十三五”期間的發展,國內風電已取得長足發展,但作為我國可再生能源的核心組成部分,部分核心零部件仍存在一些卡脖子問題,自主可控也將是國家倡導的發展主旋律,促進我國風電高質量發展,風力發電機組的國產化是其必由之路。
此次投運的6.2MW國產化機組的主控系統采用國產CPU處理器和自主研發的編程軟件,軟件平臺滿足IEC 61131-3標準、NB/T 31043標準,通過總線整合優化技術分層技術的研究,保證系統時效管理更為有效;建立算法標準庫,固化模塊交互接口,解耦數據采集與數據存儲,重構主控軟件框架,較低的系統占有率大大提升運行效率;利用特征工況下轉速狀態識別,構建精準ECD工況特征量提取方法,采用全域變槳疊加控制技術,極限載荷降低10%以上。
華電福清海壇海峽海上風電項目位于世界三大風口之一,距離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約4海里,風大、水淺、浪急、海底地質條件復雜,上下機組受潮位影響嚴重,技術挑戰和作業風險均遠超其他海上風電項目。在調試期間,中國海裝各部門通力合作,制定機組靜調計劃、國產化改造計劃,上電動態計劃,在保證人員、物資充足情況下,最終圓滿達成了首臺國產化6.2MW樣機的并網發電。
華電福清海壇海峽海上風電項目規劃總裝機容量300MW,其中148.8MW為24臺中國海裝6.2MW機組,當前項目建設如火如荼,預計今年10月,剩余23臺6.2MW機組將全部并網發電。
近年來,中國海裝以面向風電行業關鍵技術、面向公司高質量發展主戰場為原則,瞄準自主可控和行業前沿技術,著力解決風電行業“卡脖子”問題。今年5月22日,與中國華能聯合研制的國產化海上風電機組成功下線,該機組一級部件100%國產,所有元器件級零件國產化率超過95%,首次實現了海上風電機組核心關鍵部件全國產化,標志著我國已掌握大型海上風電機組所有關鍵部件的研制技術。
立足未來,中國海裝將矢志不渝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堅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為我國實現“雙碳目標”和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強貢獻更多海裝智慧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