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國家能源局向各省市印發《關于報送“十四五”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工作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各地在5月30日前報送方案。
截至記者發稿前,已有內蒙古、陜西、安徽、遼寧、河南、甘肅、新疆、河北等八個省區相繼發文啟動報送工作,鼓勵“風光水火儲一體化”和“源網荷儲一體化”(以下簡稱“兩個一體化”)項目的開發建設。同時,各大能源企業“光儲、風光儲、風光水火儲”等一體化項目業務布局也一再提速。
地方獲得更多自主選擇權
在《通知》發布前,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能源局就曾于2020年8月聯合發布《關于開展“風光水火儲一體化”“源網荷儲一體化”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今年2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能源局又聯合發布《關于推進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
記者梳理發現,《指導意見》將《征求意見稿》中的“風光火儲、風光水儲”改為了“風光火(儲)、風光水(儲)”,這意味著儲能從“必選項”變為了“可選項”。
“可以看出國家希望把更多的選擇權交給地方,并不強調具體多種能源的組合形式。”中國新能源電力投融資聯盟秘書長彭澎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過分強調儲能會影響一體化基地的經濟性。”
另外,《指導意見》不再對棄電率進行政策性要求,更多地將決定權交給一體化項目的投資者,實現經濟可承受范圍內的自主決策;同時,強調“主動消納”——從“要我調”轉變為“我要調”。
“應該在項目經濟性的合理范圍之內來考慮消納的成本。如果全額消納的成本很高,更要在消納和發展之間找好平衡點。”多位業內人士表示,早期強調百分之百消納只會增加成本,并不利于“兩個一體化”項目的長遠發展。
對于近期備具爭議的“新能源電站要求配置儲能”的話題,主要原因在于市場機制不完善,從而導致了新能源配儲的盈利模式缺失。《指導意見》中提出,“國家能源局派出機構負責牽頭建立所在區域的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項目協調運營和利益共享機制”,能否解決儲能盈利問題?
“我認為這并沒有解決核心問題。當前,儲能完全作為成本存在,能否盈利還得看未來在電價中的安排。現在,國家能源局明確了抽水蓄能可以由輸配電價來傳導,但是并不放在輸配電價的成本審核中。未來,儲能大概率也會走這條道路。”彭澎說。
西部火電大省更具優勢
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發展是電力行業堅持系統觀念的內在要求,是實現電力系統高質量發展的客觀需要,是提升可再生能源開發消納水平和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的必然選擇,對于促進我國能源轉型和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通知》顯示,要統籌優化各類電力要素資源,原則上不占用系統調峰能力。因此在已啟動報送工作的省份中,內蒙古等多個省明確要求上報的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多能互補項目原則上不得占用大電網公共調峰資源。
上述要求意味著,企業在項目設計之初,就必須充分考慮項目完工后是否具有獨立運行能力,對投資企業的實力提出了挑戰。彭澎指出:“這對項目的技術實力、協調資源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真正能夠組織建設這些項目的肯定是大企業。或許,最后批下來的項目不會很多。”
在眾多已公布申報文件的省份中,哪些省份將在“風光水火儲一體化”和“源網荷儲一體化”的發展方面具備優勢呢?“我現在比較看好位于西部的火電大省。因為這些火電大省在轉型方面有基礎的發電負荷,反而會具備優勢。”彭澎表示,因為過去沒有碳減排壓力,所以火電盈利性更好,大家也對火電更加青睞,未來伴隨碳市場成本等方面的變化,很多省份的發展模式也會逐步發生轉變。
國有企業是投資主力
據了解,從年初至今,已經有多家企業與地方政府簽署“風光儲、風光水火儲”等一體化項目。從投資地點來說,土地資源、光照資源更為充足的“三北”地區深受企業喜愛。
在諸多企業中,中國能建布局較早,在2020年11月就與廣西貴港市覃塘區人民政府簽署“中電工程廣西覃塘區2000兆瓦風光儲一體化項目”投資開發框架協議。中國能建表示,將加大綜合能源、新能源、儲能、氫能等新業務發展力度,積極探索“風光水火儲一體化”“源網荷儲一體化”實施路徑。
記者梳理發現,除“風光儲、風光水火儲”等一體化項目之外,還有一些企業提出了“風光儲氫、風光熱儲、風光儲治、風光儲+設施農業”等新興產業應用類拓展項目。
“伴隨著消納空間逐步縮小,未來必須要向新的領域拓展,這也是最近儲氫、儲熱如此火熱的原因。”彭澎指出,“新的應用拓展模式當前討論居多,主要原因在于風電、光電的度電成本還需進一步下降。相信未來慢慢會有更新型的商業模式出現。但是,這個周期大概也要兩年以上。比如,配合氫能至少也得三四年之后才會實現,其整體經濟性才能夠在市場上具備一定的競爭力。”
另外,記者發現,華能集團、中國能建、大唐集團、三峽集團等能源央企是一體化項目投資的重要支撐,民營企業投資較少。日前,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政研室主任、新聞發言人金賢東在新聞發布會上指出:“支持民營企業以需求為導向,積極投資建設集中式或分布式新能源、大容量儲能設施,開展‘風光水火儲一體化’‘源網荷儲一體化’示范項目建設,通過規模化商用推動關鍵技術性能大幅提升、成本顯著下降,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發揮重要作用。”
截至記者發稿前,已有內蒙古、陜西、安徽、遼寧、河南、甘肅、新疆、河北等八個省區相繼發文啟動報送工作,鼓勵“風光水火儲一體化”和“源網荷儲一體化”(以下簡稱“兩個一體化”)項目的開發建設。同時,各大能源企業“光儲、風光儲、風光水火儲”等一體化項目業務布局也一再提速。
地方獲得更多自主選擇權
在《通知》發布前,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能源局就曾于2020年8月聯合發布《關于開展“風光水火儲一體化”“源網荷儲一體化”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今年2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能源局又聯合發布《關于推進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
記者梳理發現,《指導意見》將《征求意見稿》中的“風光火儲、風光水儲”改為了“風光火(儲)、風光水(儲)”,這意味著儲能從“必選項”變為了“可選項”。
“可以看出國家希望把更多的選擇權交給地方,并不強調具體多種能源的組合形式。”中國新能源電力投融資聯盟秘書長彭澎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過分強調儲能會影響一體化基地的經濟性。”
另外,《指導意見》不再對棄電率進行政策性要求,更多地將決定權交給一體化項目的投資者,實現經濟可承受范圍內的自主決策;同時,強調“主動消納”——從“要我調”轉變為“我要調”。
“應該在項目經濟性的合理范圍之內來考慮消納的成本。如果全額消納的成本很高,更要在消納和發展之間找好平衡點。”多位業內人士表示,早期強調百分之百消納只會增加成本,并不利于“兩個一體化”項目的長遠發展。
對于近期備具爭議的“新能源電站要求配置儲能”的話題,主要原因在于市場機制不完善,從而導致了新能源配儲的盈利模式缺失。《指導意見》中提出,“國家能源局派出機構負責牽頭建立所在區域的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項目協調運營和利益共享機制”,能否解決儲能盈利問題?
“我認為這并沒有解決核心問題。當前,儲能完全作為成本存在,能否盈利還得看未來在電價中的安排。現在,國家能源局明確了抽水蓄能可以由輸配電價來傳導,但是并不放在輸配電價的成本審核中。未來,儲能大概率也會走這條道路。”彭澎說。
西部火電大省更具優勢
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發展是電力行業堅持系統觀念的內在要求,是實現電力系統高質量發展的客觀需要,是提升可再生能源開發消納水平和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的必然選擇,對于促進我國能源轉型和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通知》顯示,要統籌優化各類電力要素資源,原則上不占用系統調峰能力。因此在已啟動報送工作的省份中,內蒙古等多個省明確要求上報的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多能互補項目原則上不得占用大電網公共調峰資源。
上述要求意味著,企業在項目設計之初,就必須充分考慮項目完工后是否具有獨立運行能力,對投資企業的實力提出了挑戰。彭澎指出:“這對項目的技術實力、協調資源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真正能夠組織建設這些項目的肯定是大企業。或許,最后批下來的項目不會很多。”
在眾多已公布申報文件的省份中,哪些省份將在“風光水火儲一體化”和“源網荷儲一體化”的發展方面具備優勢呢?“我現在比較看好位于西部的火電大省。因為這些火電大省在轉型方面有基礎的發電負荷,反而會具備優勢。”彭澎表示,因為過去沒有碳減排壓力,所以火電盈利性更好,大家也對火電更加青睞,未來伴隨碳市場成本等方面的變化,很多省份的發展模式也會逐步發生轉變。
國有企業是投資主力
據了解,從年初至今,已經有多家企業與地方政府簽署“風光儲、風光水火儲”等一體化項目。從投資地點來說,土地資源、光照資源更為充足的“三北”地區深受企業喜愛。
在諸多企業中,中國能建布局較早,在2020年11月就與廣西貴港市覃塘區人民政府簽署“中電工程廣西覃塘區2000兆瓦風光儲一體化項目”投資開發框架協議。中國能建表示,將加大綜合能源、新能源、儲能、氫能等新業務發展力度,積極探索“風光水火儲一體化”“源網荷儲一體化”實施路徑。
記者梳理發現,除“風光儲、風光水火儲”等一體化項目之外,還有一些企業提出了“風光儲氫、風光熱儲、風光儲治、風光儲+設施農業”等新興產業應用類拓展項目。
“伴隨著消納空間逐步縮小,未來必須要向新的領域拓展,這也是最近儲氫、儲熱如此火熱的原因。”彭澎指出,“新的應用拓展模式當前討論居多,主要原因在于風電、光電的度電成本還需進一步下降。相信未來慢慢會有更新型的商業模式出現。但是,這個周期大概也要兩年以上。比如,配合氫能至少也得三四年之后才會實現,其整體經濟性才能夠在市場上具備一定的競爭力。”
另外,記者發現,華能集團、中國能建、大唐集團、三峽集團等能源央企是一體化項目投資的重要支撐,民營企業投資較少。日前,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政研室主任、新聞發言人金賢東在新聞發布會上指出:“支持民營企業以需求為導向,積極投資建設集中式或分布式新能源、大容量儲能設施,開展‘風光水火儲一體化’‘源網荷儲一體化’示范項目建設,通過規模化商用推動關鍵技術性能大幅提升、成本顯著下降,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發揮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