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太陽能電池是選擇非結晶硅(a-Si)、二硒化銅、銦、鎵(CIGS)或碲化鎘(CdTe)等半導體材料作為光能的吸收劑和轉換器,將半導體材料放在玻璃、塑膠等廉價襯底材料上制成太陽能電池。因此,薄膜電池相對晶硅電池具有質量輕、價格便宜等優勢,而使用柔性底材的薄膜電池還具有可折疊,攜帶方便等特點。
BIPV推動
薄膜電池第二波高速發展
2008年至2009年上半年期間,因多晶硅價格高昂,替代效應下薄膜電池取得了迅速的發展。2009年下半年后,多晶硅價格大幅下滑,晶硅電池轉換效率穩步提升,薄膜電池的發展放緩。我們認為光伏行業正逐步向技術多元化,晶硅、薄膜、聚光技術的博弈不再局限于成本的比拼,各技術可以在各自的優勢應用領域上拓展市場空間。未來光伏建筑一體化(BIPV)的推廣,將推動薄膜電池的第二波高速發展。
BIPV是將光伏發電方陣安裝在建筑的維護結構外表面來提供電力,而玻璃幕墻是目前主要的應用領域。薄膜電池具有質量輕,透光性較好,柔韌性好,易于與建筑材料集成的特點,在建筑一體化(BIPV)領域具有顯著的應用優勢。BIPV可以有效地利用建筑物幕墻,不占用額外的地面空間,節省土地資源。同時,BIPV就地發電、就地使用,節約電網投資并減少輸電、分電的損耗。這些優點使得BIPV系統成為光伏發電的重要潛在市場。中國在2009年就出臺了《太陽能光電建筑應用財政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對城市建筑一體化應用和農村及偏遠地區建筑光電利用給予財政補貼。未來隨著建筑節能的推廣和用戶側發電上網和補貼政策的出臺,BIPV面臨巨大的發展空間,薄膜電池也將迎來第二波高速發展。
非晶硅電池占主導
CIGS前景誘人
非晶硅薄膜電池(a-Si)、銅銦鎵硒電池(CIGS)、碲化鎘(CdTe)是三種主流的薄膜太陽能電池。其中,非晶硅薄膜電池以較低的成本、簡單的生產工藝以及靈活的應用方式,一直處于重要地位,而中國內地和臺灣地區正是全球非晶硅電池的主要生產基地。中國有超過20家非晶硅薄膜電池廠商,共約1.1GW產能,其中800MW的轉換效率為6%-7%,300MW的轉換效率高于8.5%,最高的轉換效率可以達到9%-10%,生產成本為約0.8美元/瓦。中國在非晶硅薄膜電池方面具有品牌和規模優勢,非晶硅電池仍是目前中國發展薄膜電池的主要方向。
CdTe薄膜電池方面,美國First Solar一枝獨秀。其碲化鎘電池的轉換效率已達11%,成本降低至0.76美元/瓦。First Solar的產能在2010年就達到約1.4GW,預計2011年、2012年分別達到2.1GW 、2.7GW。在工藝、技術、市場份額和規模效應等方面,First Solar已經占據了絕對優勢,國內企業難以有較大發展。目前國內介入CdTe電池的企業僅三家,且均未實現大規模量產。
CIGS薄膜電池方面,雖然目前全球有上百家企業從事CIGS技術的研發,但突破技術和設備瓶頸,能夠生產大面積組件的企業不多。技術相對成熟,單機年產量超過10MW的生產線更少,目前僅有如Johanna Solar(德國)、Wurth Solar(德國)、Global Solar(美國)、Showa Shell(日本)、Honda Soltec(日本)等公司。CIGS的工藝和設備要求復雜,國際上尚未形成標準生產工藝和技術壟斷企業。中國企業有望通過自主創新,引進設備或與國外設備企業合作等形式加快CIGS薄膜電池的產業化。例如,孚日引進Johanna的60MW生產線,哈高科與美國普尼合作研發CIGS的生產工藝。目前,CIGS的試驗室轉換效率已達20%,接近晶硅電池的試驗室轉換效率。但大規模商業量產和明顯技術優勢尚未出現,使國內企業通過走自主創新路線,掌握核心技術,從事高附加價值的太陽能電池制造的構想成為可能。CIGS 技術前景誘人,成為未來薄膜電池的投資亮點。
隨著BIPV應用的推廣,薄膜電池第二波高速發展在望。中國發展薄膜太陽能電池仍以非晶硅電池為主,而CIGS技術前景誘人,成為未來的投資亮點。建議投資者重點關注上市公司:拓日新能、孚日股份、哈高科。 (國海證券研究所綠色能源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