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越南經濟的快速增長,電力消費需求不斷擴大,可再生能源在當地電力市場領域的需求也在逐步提升。作為東南亞地區風力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風力發電是越南政府優先扶持發展的領域,越南正在成為全球新能源開發的熱門市場。
中國風電企業憑借著自身雄厚的技術實力,積極進軍越南風電市場,在越南市場上表現出了較強的競爭力。2021年初,東方電氣集團連續斬獲越南宏秀陸上風電項目,長海3、長海4海上風電總承包項目合同。1月16日,由中國能建葛洲壩國際公司承建的越南金甌1號350MW風電項目正式開工,該項目是目前越南最大的潮間帶風電項目,同時也是越南最大的海上風電項目。
針對行業內的關切,記者對包括華電福新張文忠等有越南考察交流經歷的行業專家進行了采訪,對越南風電開發的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等問題進行了梳理。
風電裝機容量持續快速增長
越南地形南北狹長,東有漫長的海岸線,西有起伏的山丘,風資源豐富的區域分布較廣。所考察的幾個場址地面約100米高處年平均風速6.2-7.2m/s,風資源品位略遜于我國內蒙古、新疆等I類資源區,整體上優于我國與之毗鄰的云南省和廣西自治區,具有較高的開發價值。且場址多位于灘涂、低山丘陵地區,地形較開闊,工程地質條件較好,距海港較近,運輸施工條件優于云南、廣西的大部分項目。
越南人口眾多,經濟增長較快,用電需求旺盛,目前仍處于缺電狀態,國家實現能源自給的愿望強烈,電價具有吸引力。越南實行的是固定電價,而非國內之前的補貼制電價。2021年10月31日前并網的風電可享受8.5美分(不含稅,下同)的上網電價。業內人士預測,2022年12月31日前并網的風電電價為7.02美分,2023年12月31日前并網的為6.8美分左右。
到2019年底,越南的風電裝機容量為470MW。受2021年電價下調預期的影響,目前出現了搶在2021年10月31日前投產的“搶裝潮”,預計2020-2021年合計的投產規模在2GW以上,屆時越南的風電裝機總容量有望突破3GW。該國目前列入規劃的裝機規模已達7GW,正在討論擬納入下一批規劃的裝機規模為6.4GW。因此,2022-2023年,越南風電仍有望保持快速增長。
EPC和主機供應為中企主攻方向
越南風電項目早期開發商多為活躍在越南政商界的本土企業家,憑借其資訊和人脈方面的優勢,“搜資源、進規劃、跑批文”,是控制了項目資源的寡頭,由于握有相對稀缺的資源,又有較高的電價,因而在合作談判中處于比較主動的地位。但因缺乏資金、技術,高電價又有截止日期,所以必須與大的投資商合作,故俗稱“小業主”。
投資商(最終業主)具備較強的低成本資金籌措能力和專業的管理團隊,能夠出資建設并運營風電項目,控制風險,獲得投資收益。
EPC承包商承擔著項目的設計施工等整體建設任務,通常兼有前期的技術支持和部分墊資功能。在越南風電建設領域,活躍的EPC隊伍基本上是中資國有企業:如中電建華東院、中南院、中能建中南院、葛洲壩、廣東院、中交建、東方電氣等。這些企業在越南工程領域扎根多年,有常駐團隊,并掌握部分目前越南市場上稀缺的施工設備資源。跟蹤項目較早,是“小業主”的技術顧問。在項目前期開發階段做了大量深入的工作,因此對于項目的落地開工有著重要的催化劑作用。
主機供應商主要提供評估風能資源、提供設備和相關技術服務。目前在越南派駐團隊的中國主機供應商有金風科技、遠景能源、明陽智能、運達股份等。由于裝機方案是項目經濟性的關鍵,中國風電開發的快速推進帶動了整機的迭代升級和成本下降,主機商也就成了“小業主”、EPC和業主不可或缺的幫手。
三大投資人陣容各具長短板
近年來,越南的風電開發引起了當地和周邊國家投資者的極大興趣,當前越南風電投資領域的主力有本土、泰新(泰國、新加坡等東盟國家)和中資三個陣容,三個陣容的投資商各有其優勢和短板。
“小業主”有個別企業落實了融資如設備來源國的出口信貸等,就會選擇優質資源加以開發,建成轉讓或持有。本土投資人近水樓臺,有附加成本低和資源好的優勢,如果有足夠資本金和融資支持,其他投資者是無法與之競爭的,可以等其建成后,如急于收回投資,則可相機收購。但往往隨著項目逐漸成熟,如各項批文、征地等一一落實直至建成投運,本土投資人在不同階段要求的溢價將逐步遞增。
來自泰國、新加坡的投資人通常是上市能源公司或基金管理機構,有反應迅速、出手快的優勢,也能搶占相對較好的資源,但受技術能力和設備資源的局限,項目潛力很難充分挖掘,對風電場運營規律的認識也不夠深入。
中方投資人通常是國內的大型發電企業如央企或省屬能源企業,優勢在于可以用較本土投資人成本更低的融資、用性價比高的國產機組及服務更優的中方總包,實現建設方案的充分優化,達到更有競爭力的度電成本,從而給予較泰新投資人更好的溢價,在資源開發上有更多的優勢。
優勢互補,抱團出海
風電是我國新能源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一個戰略重點,風電“走出去”有利于展示中國的風電技術和實力,體現中資企業的綠色環保形象。同時,項目采用中國風電設備有利于帶動國內風電設備、設計、施工、資金“走出去”,增強民族品牌的影響力。
風力發電作為一種清潔的可再生能源,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減碳、減排不分國界,在當前全球能源轉型的大背景下, 中國風電“走出去”能夠進一步滿足當地對綠色電力和可持續發展的需求,越南市場對東南亞區域也具有輻射和引領作用。
風起云涌的越南風電已經成為中國風電海外業務的新戰場,目前在越南開展業務的中資企業包括各大電力央企、地方電力企業、設計總包單位和主機企業團隊。作為同一陣容的投資商,中資企業應開展深層次的合作,發揮各自特長,共同構建競爭優勢,獲取并快速實施項目開發。
一是確立目標,明確定位,提高反應和決策速度。向市場釋放清晰的信號,爭取更多的合作機會。
二是努力降低資金成本,在控制風險的同時,適當降低收益預期,以分享達成互利合作。
三是結成項目開發聯盟,優勢互補,抱團出海。以上下游協作和資源貫通,營造“拓項目、優方案、提效益”的競爭優勢,協調協作,避免惡性競爭。
四是加大海上風電合作力度。越南有著漫長的海岸線,正在規劃發展海上風電業務,并有望成為未來海上風電潛在的重要市場,中資企業在海上風電基礎設施及相關配套體系建設方面有較多的合作空間。
中國風電企業憑借著自身雄厚的技術實力,積極進軍越南風電市場,在越南市場上表現出了較強的競爭力。2021年初,東方電氣集團連續斬獲越南宏秀陸上風電項目,長海3、長海4海上風電總承包項目合同。1月16日,由中國能建葛洲壩國際公司承建的越南金甌1號350MW風電項目正式開工,該項目是目前越南最大的潮間帶風電項目,同時也是越南最大的海上風電項目。
針對行業內的關切,記者對包括華電福新張文忠等有越南考察交流經歷的行業專家進行了采訪,對越南風電開發的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等問題進行了梳理。
風電裝機容量持續快速增長
越南地形南北狹長,東有漫長的海岸線,西有起伏的山丘,風資源豐富的區域分布較廣。所考察的幾個場址地面約100米高處年平均風速6.2-7.2m/s,風資源品位略遜于我國內蒙古、新疆等I類資源區,整體上優于我國與之毗鄰的云南省和廣西自治區,具有較高的開發價值。且場址多位于灘涂、低山丘陵地區,地形較開闊,工程地質條件較好,距海港較近,運輸施工條件優于云南、廣西的大部分項目。
越南人口眾多,經濟增長較快,用電需求旺盛,目前仍處于缺電狀態,國家實現能源自給的愿望強烈,電價具有吸引力。越南實行的是固定電價,而非國內之前的補貼制電價。2021年10月31日前并網的風電可享受8.5美分(不含稅,下同)的上網電價。業內人士預測,2022年12月31日前并網的風電電價為7.02美分,2023年12月31日前并網的為6.8美分左右。
到2019年底,越南的風電裝機容量為470MW。受2021年電價下調預期的影響,目前出現了搶在2021年10月31日前投產的“搶裝潮”,預計2020-2021年合計的投產規模在2GW以上,屆時越南的風電裝機總容量有望突破3GW。該國目前列入規劃的裝機規模已達7GW,正在討論擬納入下一批規劃的裝機規模為6.4GW。因此,2022-2023年,越南風電仍有望保持快速增長。
EPC和主機供應為中企主攻方向
越南風電項目早期開發商多為活躍在越南政商界的本土企業家,憑借其資訊和人脈方面的優勢,“搜資源、進規劃、跑批文”,是控制了項目資源的寡頭,由于握有相對稀缺的資源,又有較高的電價,因而在合作談判中處于比較主動的地位。但因缺乏資金、技術,高電價又有截止日期,所以必須與大的投資商合作,故俗稱“小業主”。
投資商(最終業主)具備較強的低成本資金籌措能力和專業的管理團隊,能夠出資建設并運營風電項目,控制風險,獲得投資收益。
EPC承包商承擔著項目的設計施工等整體建設任務,通常兼有前期的技術支持和部分墊資功能。在越南風電建設領域,活躍的EPC隊伍基本上是中資國有企業:如中電建華東院、中南院、中能建中南院、葛洲壩、廣東院、中交建、東方電氣等。這些企業在越南工程領域扎根多年,有常駐團隊,并掌握部分目前越南市場上稀缺的施工設備資源。跟蹤項目較早,是“小業主”的技術顧問。在項目前期開發階段做了大量深入的工作,因此對于項目的落地開工有著重要的催化劑作用。
主機供應商主要提供評估風能資源、提供設備和相關技術服務。目前在越南派駐團隊的中國主機供應商有金風科技、遠景能源、明陽智能、運達股份等。由于裝機方案是項目經濟性的關鍵,中國風電開發的快速推進帶動了整機的迭代升級和成本下降,主機商也就成了“小業主”、EPC和業主不可或缺的幫手。
三大投資人陣容各具長短板
近年來,越南的風電開發引起了當地和周邊國家投資者的極大興趣,當前越南風電投資領域的主力有本土、泰新(泰國、新加坡等東盟國家)和中資三個陣容,三個陣容的投資商各有其優勢和短板。
“小業主”有個別企業落實了融資如設備來源國的出口信貸等,就會選擇優質資源加以開發,建成轉讓或持有。本土投資人近水樓臺,有附加成本低和資源好的優勢,如果有足夠資本金和融資支持,其他投資者是無法與之競爭的,可以等其建成后,如急于收回投資,則可相機收購。但往往隨著項目逐漸成熟,如各項批文、征地等一一落實直至建成投運,本土投資人在不同階段要求的溢價將逐步遞增。
來自泰國、新加坡的投資人通常是上市能源公司或基金管理機構,有反應迅速、出手快的優勢,也能搶占相對較好的資源,但受技術能力和設備資源的局限,項目潛力很難充分挖掘,對風電場運營規律的認識也不夠深入。
中方投資人通常是國內的大型發電企業如央企或省屬能源企業,優勢在于可以用較本土投資人成本更低的融資、用性價比高的國產機組及服務更優的中方總包,實現建設方案的充分優化,達到更有競爭力的度電成本,從而給予較泰新投資人更好的溢價,在資源開發上有更多的優勢。
優勢互補,抱團出海
風電是我國新能源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一個戰略重點,風電“走出去”有利于展示中國的風電技術和實力,體現中資企業的綠色環保形象。同時,項目采用中國風電設備有利于帶動國內風電設備、設計、施工、資金“走出去”,增強民族品牌的影響力。
風力發電作為一種清潔的可再生能源,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減碳、減排不分國界,在當前全球能源轉型的大背景下, 中國風電“走出去”能夠進一步滿足當地對綠色電力和可持續發展的需求,越南市場對東南亞區域也具有輻射和引領作用。
風起云涌的越南風電已經成為中國風電海外業務的新戰場,目前在越南開展業務的中資企業包括各大電力央企、地方電力企業、設計總包單位和主機企業團隊。作為同一陣容的投資商,中資企業應開展深層次的合作,發揮各自特長,共同構建競爭優勢,獲取并快速實施項目開發。
一是確立目標,明確定位,提高反應和決策速度。向市場釋放清晰的信號,爭取更多的合作機會。
二是努力降低資金成本,在控制風險的同時,適當降低收益預期,以分享達成互利合作。
三是結成項目開發聯盟,優勢互補,抱團出海。以上下游協作和資源貫通,營造“拓項目、優方案、提效益”的競爭優勢,協調協作,避免惡性競爭。
四是加大海上風電合作力度。越南有著漫長的海岸線,正在規劃發展海上風電業務,并有望成為未來海上風電潛在的重要市場,中資企業在海上風電基礎設施及相關配套體系建設方面有較多的合作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