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風電運營商節能風電發布2020年度財報。作為主營風電售電業務的A股上市風電運營商,節能風電發布的年度財報成為風電產業鏈末端的一面鏡子。透過這面鏡子,我們可以窺見目前國內風電運營商可能存在的一些共性問題。
受益裝機規模增加,營收能力持續增長
2020年,節能風電新增風電裝機規模為899.75MW,累計裝機規模為4005.25MW,占市場份額的1.43%;新增風電并網規模301MW,累計并網規模為3159.7MW;新增上網電量5.77億瓦時,累計上網電量65.41億瓦時,占市場份額的1.40%。
分省份看,新疆(799MW)、河北(693.5MW)和甘肅(748.5MW)成為節能風電主要布局的省份,另外,青海(298.5MW)、蒙西(198.5MW)、澳洲(175MW)、四川(101.2MW)、湖北(96MW)和蒙東(49.5MW)成為目前節能風電布局的省份。
在新增風電裝機的推動下,節能風電2020年度售電業務的營收也在穩步增長。
營業數據方面,節能風電2020年營業收入為26.67億元,同比增長7.23%;毛利潤為13.9億元,同比增長6.9%;歸屬凈利潤為6.18億元,同比增長5.78%;扣非凈利潤為6.05億元,同比增長7.80%。整體來看,2020年度節能風電營業能力保持穩定增長。
風力發電業務是節能風電唯一的收入來源,2020年,該業務毛利率為52.16%,同比去年下降0.3個百分點。
資產數據方面,節能風電2020年資產進步幅度較大。歸屬上市股東凈資產為9.83億元,同比增長33.68%;總資產為33.08億元,同比增長40.73%。
同時,節能風電仍在進一步提高風電項目建設的力度,財報數據顯示,2020年,節能風電在建工程累計84.48億元,同比增長52.23億元。在建風電項目遍布河北、甘肅、青海、蒙東、蒙西、湖北、廣西、四川、河南、陜西、湖南、山西、山東、廣東等省份,累計在建2320MW,創歷年來新高。
補貼延遲、置換,收款壓力逐年增加
雖然節能風電在不斷新建風電項目,擴張風電版圖,但孱弱的收款能力始終成為企業發展揮之不去的陰影。
財報數據顯示,雖然節能風電賬面營收能力有所提高,但實際上企業入賬金額表現不佳。財報數據顯示,企業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13.97億元,同比減少11.23%。2020年,節能風電應收票據及應收賬款為35.91億元,同比增長10.16億元;應收賬款周轉天數為400.92天,同比增長83.14天;兩項數據均在逐年增長,反映出企業賬款回收遇到了困難。
資料顯示,2020年,節能風電前五名客戶銷售額達243,939.25萬元,占年度銷售總額的79.41%,該部分客戶能否及時收到國家能源局下發的風電補貼,并兌付給節能風電,將影響到后者的應收賬款周轉情況。
如下圖所示,近五個財務周期以來,節能風電應收票據及賬款、應收賬款周轉天數都在迅速增加,這和我國可再生能源補貼撥付滯后、進入資金補貼目錄延遲等有一定關聯。
這部分風電開發商應當受到的補貼除了延遲下發外,在政策的指引下,還存在另一種“以補貼換指標”的折中方式。
2021年3月初,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2021年風電、光伏發電開發建設有關事項的通知(征求意見稿)》,明確優先鼓勵保障性并網規模與減補金額相掛鉤,原則上各省應有不少于三分之一的保障性并網規模定向用于存在欠補的企業以減補獲得保障性并網資格。
換句話說,該政策將拖欠的補貼置換為平價項目的新指標,對風電開發商此前應獲補貼進行置換。
對風電開發商來說,過去真金白銀的補貼將在未來置換成為平價項目的“路條”,能夠入賬的不再成為實打實的補貼,而成為風電項目開發權。單從企業財務角度看存在一定的負面影響。
有的放矢解決問題,多管齊下提高經營效益
除了補貼可能不再獲得外,由于電源建設速度高于輸變電線路的建設速度導致的棄風限電情況的持續,風機磨損、折舊導致的風機可利用率的下滑也在影響節能風電的經營能力。
資料顯示,2018年、2019年及2020年,節能風電因“棄風限電”所損失的潛在發電量分別為 111,321萬千瓦時、104,561萬千瓦時、89,753萬千瓦時,分別占當期全部可發電量(即境內實際發電量與“棄風限電”損失電量之和)的16.92%、15.55%、6.52%。
具體而言,節能風電棄風限電情況多出現在新疆、甘肅、內蒙古等區域,這些地區風能資源豐富,但不論是當地消納能力或向外輸送消納能力均有限,從而導致了棄風限電情況的頻發。
2020年,全國平均棄風率為3%,節能風電因棄風限電導致的損失電量為6.52%,高于全國平均水平,這對節能風電下一步風電項目建設選址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據了解,目前節能風電在湖北、廣西、河南、四川等已有項目的區域開發后續項目,在山東、湖南、吉林等區域 開展風電項目前期踏勘和測風工作,擴大資源儲備。
另外,河北、新疆、甘肅、青海、蒙東、蒙西、四川、湖北八大區域中,風機可利用率均下降0.07~8.81個百分點,僅有境外區域風機可利用率上升1.11個百分點。
針對這種情況,節能風電2020年投入了大量的資金用于研發。
財報數據顯示,2020年,節能風電研發投入為1313.49萬元,占當年營業收入的0.49%,同比劇增213.76%。
據介紹,該項目資金被投用于建立中國節能風電研究院,針對陸上風電時代的全面到來,節能風電積極開展風機發電效能提升核心技術研究。
同時,也響應了國家能源局啟動老舊風電項目技改升級的號召。
國家能源局《關于2021年風電、光伏發電開發建設有關事項的通知(征求意見稿)》明確,遵循企業自愿原則,鼓勵業主單位通過技改、置換等方式,重點開展單機容量小于1.5兆瓦的風電機組技改升級。鼓勵地方開展試點,在試點基礎上,國家出臺政策,地方制定具體細則并組織實施,促進風電產業提質增效和循環發展的號召。
據了解,節能風電目前鉆研于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對風電場生產運維數據及其它技術數據分析研究,研發構建風電場大數據挖掘分析應用智能平臺,優化提升風電機組發電效能,并做好預防性檢修指導及突發重大故障預警工作,提升風電場生產運維管理水平。
受益裝機規模增加,營收能力持續增長
2020年,節能風電新增風電裝機規模為899.75MW,累計裝機規模為4005.25MW,占市場份額的1.43%;新增風電并網規模301MW,累計并網規模為3159.7MW;新增上網電量5.77億瓦時,累計上網電量65.41億瓦時,占市場份額的1.40%。
分省份看,新疆(799MW)、河北(693.5MW)和甘肅(748.5MW)成為節能風電主要布局的省份,另外,青海(298.5MW)、蒙西(198.5MW)、澳洲(175MW)、四川(101.2MW)、湖北(96MW)和蒙東(49.5MW)成為目前節能風電布局的省份。
在新增風電裝機的推動下,節能風電2020年度售電業務的營收也在穩步增長。
營業數據方面,節能風電2020年營業收入為26.67億元,同比增長7.23%;毛利潤為13.9億元,同比增長6.9%;歸屬凈利潤為6.18億元,同比增長5.78%;扣非凈利潤為6.05億元,同比增長7.80%。整體來看,2020年度節能風電營業能力保持穩定增長。
風力發電業務是節能風電唯一的收入來源,2020年,該業務毛利率為52.16%,同比去年下降0.3個百分點。
資產數據方面,節能風電2020年資產進步幅度較大。歸屬上市股東凈資產為9.83億元,同比增長33.68%;總資產為33.08億元,同比增長40.73%。
同時,節能風電仍在進一步提高風電項目建設的力度,財報數據顯示,2020年,節能風電在建工程累計84.48億元,同比增長52.23億元。在建風電項目遍布河北、甘肅、青海、蒙東、蒙西、湖北、廣西、四川、河南、陜西、湖南、山西、山東、廣東等省份,累計在建2320MW,創歷年來新高。
補貼延遲、置換,收款壓力逐年增加
雖然節能風電在不斷新建風電項目,擴張風電版圖,但孱弱的收款能力始終成為企業發展揮之不去的陰影。
財報數據顯示,雖然節能風電賬面營收能力有所提高,但實際上企業入賬金額表現不佳。財報數據顯示,企業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13.97億元,同比減少11.23%。2020年,節能風電應收票據及應收賬款為35.91億元,同比增長10.16億元;應收賬款周轉天數為400.92天,同比增長83.14天;兩項數據均在逐年增長,反映出企業賬款回收遇到了困難。
資料顯示,2020年,節能風電前五名客戶銷售額達243,939.25萬元,占年度銷售總額的79.41%,該部分客戶能否及時收到國家能源局下發的風電補貼,并兌付給節能風電,將影響到后者的應收賬款周轉情況。
如下圖所示,近五個財務周期以來,節能風電應收票據及賬款、應收賬款周轉天數都在迅速增加,這和我國可再生能源補貼撥付滯后、進入資金補貼目錄延遲等有一定關聯。
這部分風電開發商應當受到的補貼除了延遲下發外,在政策的指引下,還存在另一種“以補貼換指標”的折中方式。
2021年3月初,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2021年風電、光伏發電開發建設有關事項的通知(征求意見稿)》,明確優先鼓勵保障性并網規模與減補金額相掛鉤,原則上各省應有不少于三分之一的保障性并網規模定向用于存在欠補的企業以減補獲得保障性并網資格。
換句話說,該政策將拖欠的補貼置換為平價項目的新指標,對風電開發商此前應獲補貼進行置換。
對風電開發商來說,過去真金白銀的補貼將在未來置換成為平價項目的“路條”,能夠入賬的不再成為實打實的補貼,而成為風電項目開發權。單從企業財務角度看存在一定的負面影響。
有的放矢解決問題,多管齊下提高經營效益
除了補貼可能不再獲得外,由于電源建設速度高于輸變電線路的建設速度導致的棄風限電情況的持續,風機磨損、折舊導致的風機可利用率的下滑也在影響節能風電的經營能力。
資料顯示,2018年、2019年及2020年,節能風電因“棄風限電”所損失的潛在發電量分別為 111,321萬千瓦時、104,561萬千瓦時、89,753萬千瓦時,分別占當期全部可發電量(即境內實際發電量與“棄風限電”損失電量之和)的16.92%、15.55%、6.52%。
具體而言,節能風電棄風限電情況多出現在新疆、甘肅、內蒙古等區域,這些地區風能資源豐富,但不論是當地消納能力或向外輸送消納能力均有限,從而導致了棄風限電情況的頻發。
2020年,全國平均棄風率為3%,節能風電因棄風限電導致的損失電量為6.52%,高于全國平均水平,這對節能風電下一步風電項目建設選址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據了解,目前節能風電在湖北、廣西、河南、四川等已有項目的區域開發后續項目,在山東、湖南、吉林等區域 開展風電項目前期踏勘和測風工作,擴大資源儲備。
另外,河北、新疆、甘肅、青海、蒙東、蒙西、四川、湖北八大區域中,風機可利用率均下降0.07~8.81個百分點,僅有境外區域風機可利用率上升1.11個百分點。
針對這種情況,節能風電2020年投入了大量的資金用于研發。
財報數據顯示,2020年,節能風電研發投入為1313.49萬元,占當年營業收入的0.49%,同比劇增213.76%。
據介紹,該項目資金被投用于建立中國節能風電研究院,針對陸上風電時代的全面到來,節能風電積極開展風機發電效能提升核心技術研究。
同時,也響應了國家能源局啟動老舊風電項目技改升級的號召。
國家能源局《關于2021年風電、光伏發電開發建設有關事項的通知(征求意見稿)》明確,遵循企業自愿原則,鼓勵業主單位通過技改、置換等方式,重點開展單機容量小于1.5兆瓦的風電機組技改升級。鼓勵地方開展試點,在試點基礎上,國家出臺政策,地方制定具體細則并組織實施,促進風電產業提質增效和循環發展的號召。
據了解,節能風電目前鉆研于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對風電場生產運維數據及其它技術數據分析研究,研發構建風電場大數據挖掘分析應用智能平臺,優化提升風電機組發電效能,并做好預防性檢修指導及突發重大故障預警工作,提升風電場生產運維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