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過駁!”2月28日下午13時,在江蘇韓通贏吉重工有限公司碼頭,隨著一聲令下,荷載著國電投如東H7海上升壓站上部組塊的液壓小車開始沿著預定路線,緩慢駛向運輸船(如圖)。在漲潮及船舶排水的浮力作用下,一個小時后,這座總重約4000噸的“巨無霸”順利平移滾裝上船。
海上升壓站聯通海陸,是整個海上風電場的“核心”。國電投如東海上風電項目規劃總裝機規模800兆瓦,包含H4、H7兩座風電場,設計安裝2座220千伏海上升壓站。每座升壓站均由樁基礎、導管架和上部組塊三大部分組成,長、寬、高分別為54米、43.3米、17米,其中,上部組塊分為三層,凈重達3718噸。
國電投H4、H7兩座海上升壓站均由韓通贏吉承建,于去年4月份開始車間制作,建造周期為7個月。期間,該公司充分利用基地良好的硬件條件,采用“殼舾涂一體化”分段建造形式,將平臺建造、舾裝、涂裝三種不同類型的作業有機結合,較好地保證了升壓站分段模塊的完整性,減少了外場合攏過程和合攏后的工作量。“通過采用該建造模式,合攏后的電氣、暖通、消防、內舾裝各專業施工作業能做到同步協調進行,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南通海洋水建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陸洪兵告訴記者,如若海況允許,駁船從韓通贏吉碼頭抵達國電投H7海上風電場運輸時長約3天。升壓站抵達施工點位后,項目部將通過“新振浮7”5000噸浮吊將海上升壓站整體吊裝至已經建設好的基礎導管架上固定、安裝,整個過程預計需要兩天時間。
“待H7升壓站正式發運后,海洋水建將連續接載發運H4升壓站。”國家電投如東800MW海上風電聯合項目部(H4、H7)常務副經理王丙勇告訴記者,國電投如東海上風電項目共計劃布置200臺4兆瓦風力發電機組,目前,項目已完成5臺風機吊裝與60根單樁基礎施工,與此同時,陸上集控中心基本完工,海纜、陸纜敷設進展過半,整個項目預計4月初可進行倒送電并網,10月底完成全容量并網發電,全場并網后,年上網電量約為25億千瓦時,與相同發電量的常規燃煤火電機組相比,每年可節約標煤約76.8萬噸、減排二氧化碳163.2萬噸、減排二氧化硫2966噸,將為如東建成“海上三峽”、打造千億級綠色產業基地注入強勁動力。

海上升壓站聯通海陸,是整個海上風電場的“核心”。國電投如東海上風電項目規劃總裝機規模800兆瓦,包含H4、H7兩座風電場,設計安裝2座220千伏海上升壓站。每座升壓站均由樁基礎、導管架和上部組塊三大部分組成,長、寬、高分別為54米、43.3米、17米,其中,上部組塊分為三層,凈重達3718噸。
國電投H4、H7兩座海上升壓站均由韓通贏吉承建,于去年4月份開始車間制作,建造周期為7個月。期間,該公司充分利用基地良好的硬件條件,采用“殼舾涂一體化”分段建造形式,將平臺建造、舾裝、涂裝三種不同類型的作業有機結合,較好地保證了升壓站分段模塊的完整性,減少了外場合攏過程和合攏后的工作量。“通過采用該建造模式,合攏后的電氣、暖通、消防、內舾裝各專業施工作業能做到同步協調進行,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南通海洋水建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陸洪兵告訴記者,如若海況允許,駁船從韓通贏吉碼頭抵達國電投H7海上風電場運輸時長約3天。升壓站抵達施工點位后,項目部將通過“新振浮7”5000噸浮吊將海上升壓站整體吊裝至已經建設好的基礎導管架上固定、安裝,整個過程預計需要兩天時間。
“待H7升壓站正式發運后,海洋水建將連續接載發運H4升壓站。”國家電投如東800MW海上風電聯合項目部(H4、H7)常務副經理王丙勇告訴記者,國電投如東海上風電項目共計劃布置200臺4兆瓦風力發電機組,目前,項目已完成5臺風機吊裝與60根單樁基礎施工,與此同時,陸上集控中心基本完工,海纜、陸纜敷設進展過半,整個項目預計4月初可進行倒送電并網,10月底完成全容量并網發電,全場并網后,年上網電量約為25億千瓦時,與相同發電量的常規燃煤火電機組相比,每年可節約標煤約76.8萬噸、減排二氧化碳163.2萬噸、減排二氧化硫2966噸,將為如東建成“海上三峽”、打造千億級綠色產業基地注入強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