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碳達峰、碳中和等目標指引下,光伏產業變得更加如火如荼,一些上市公司不斷加碼擴產,另一些公司則跨界進入該領域。
星帥爾(002860)2月25日晚間拋出一紙收購公告,公司擬以現金收購王春霞、黃山亙樂源企業管理合伙企業持有的黃山富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51%的股權,交易總價確定為3060萬元(含稅)。
富樂新能源的主要產品為光伏組件,目前光伏組件產能為每年350兆瓦,這意味著所屬行業為電氣機械制造的星帥爾將業務觸角伸向了光伏領域。
跨界進入光伏領域
星帥爾2017年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公司的主營業務為各種類型的制冷壓縮機用熱保護器、起動器、密封接線柱,以及小家電用溫度控制器和中小型、微型電機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所屬行業為“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
經營業績方面,2020年前三季度,星帥爾實現營業收入6.7億元、同比增長30%;歸屬母公司凈利潤8885萬元,同比下降21.83%。
從收購標的看,富樂新能源成立于2017年03月29日,注冊資本為1000萬,經營范圍:新能源技術開發、技術轉讓;EVA膠膜材料、太陽能組件生產、銷售;太陽能電站和分布式電站設計、安裝;自營和代理各類商品及技術的進出口業務。
股權結構方面,自然人王春霞為富樂新能源控股股東,持股比例為88.50%,此外黃山亙樂源企業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持有前者11.5%股份。雖然成立時間尚不足4年,但天眼查顯示,富樂新能源有7條光伏領域的專利信息。
公告披露,富樂新能源的主要產品為光伏組件,產品終端應用為集中式發電站、分布式電站,并以集中式發電站為主,目前光伏組件產能為每年350兆瓦。富樂新能源引用具有國內領先水平的全自動生產技術和設備,有利地保證了產品質量和競爭優勢;光伏產品銷售國內外,目前加拿大HELIENE公司是富樂新能源的主要客戶。
近年來,我國相繼出臺多項政策文件鼓勵綠色低碳經濟發展,以節能環保、清潔生產、清潔能源等為重點率先突破,隨著國家對清潔綠色能源的大力支持,光伏產業迅速增長。
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星帥爾籌劃跨界進入該領域。公司表示,光伏已經是一個短期產值見效快,中期技術創新迭代,遠期利潤回報堅實的行業。未來公司將通過控股富樂新能源進入市場空間巨大的光伏行業,符合國家綠色產業導向,有利于更好地實現公司長期發展。
不過,星帥爾亦提示風險稱,交易完成后,公司與富樂新能源需要在研發體系、營銷體系、治理結構、財務體系等方面進行整合,目前公司已經做出了整合計劃,但能否順利的實施整合及實現發展規劃,仍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
多家上市公司跨界
近期,光伏產業頻頻受到國家政策的支持。國務院近日發布的《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指導意見》指出,要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大力推動風電、光伏發電發展,因地制宜發展水能、地熱能、海洋能、氫能、生物質能、光熱發電。
另一方面,在碳達峰、碳中和等目標指引下,光伏行業迎來了新一輪的擴產潮。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2月初發布的《中國光伏產業發展路線圖(2020年版)》顯示,2020年全國新增光伏并網裝機容量48.2GW,同比上升60.1%。累計光伏并網裝機容量達到253GW,新增和累計裝機容量均為全球第一。全年光伏發電量為2605億千瓦時,約占全國全年總發電量的3.5%。與此同時,預計2021年光伏新增裝機量超過55GW,累計裝機有望達到約308GW。
也正是在這一背景下,不少上市公司選擇跨界投資光伏產業。2月18日晚間,鈞達股份(002865)發布公告稱,公司擬使用1.5億元增資弘業新能源,增資后公司持有標的公司12%股權。
鈞達股份表示,通過增資方式對標的公司參股,能夠讓公司作為股東參與到光伏產業公司的經營過程中,有利于公司對光伏領域的探索,推動公司逐步實現業務的轉型升級。
去年12月,剛剛易主的*ST海源(002529)拋出了大手筆投資光伏產業的計劃。
公告稱,公司擬在江蘇省高郵經濟開發區設立項目公司,投資建設10GW高效光伏電池和10GW高效組件生產項目。項目公司注冊資本不低于10億元,項目總投資約為105億元。
*ST海源是一家集研究開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復合材料輕量化制品及新型智能機械裝備企業,本次投資也被視為公司在變更實控人后的跨界動作。
星帥爾(002860)2月25日晚間拋出一紙收購公告,公司擬以現金收購王春霞、黃山亙樂源企業管理合伙企業持有的黃山富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51%的股權,交易總價確定為3060萬元(含稅)。
富樂新能源的主要產品為光伏組件,目前光伏組件產能為每年350兆瓦,這意味著所屬行業為電氣機械制造的星帥爾將業務觸角伸向了光伏領域。
跨界進入光伏領域
星帥爾2017年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公司的主營業務為各種類型的制冷壓縮機用熱保護器、起動器、密封接線柱,以及小家電用溫度控制器和中小型、微型電機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所屬行業為“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
經營業績方面,2020年前三季度,星帥爾實現營業收入6.7億元、同比增長30%;歸屬母公司凈利潤8885萬元,同比下降21.83%。
從收購標的看,富樂新能源成立于2017年03月29日,注冊資本為1000萬,經營范圍:新能源技術開發、技術轉讓;EVA膠膜材料、太陽能組件生產、銷售;太陽能電站和分布式電站設計、安裝;自營和代理各類商品及技術的進出口業務。
股權結構方面,自然人王春霞為富樂新能源控股股東,持股比例為88.50%,此外黃山亙樂源企業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持有前者11.5%股份。雖然成立時間尚不足4年,但天眼查顯示,富樂新能源有7條光伏領域的專利信息。
公告披露,富樂新能源的主要產品為光伏組件,產品終端應用為集中式發電站、分布式電站,并以集中式發電站為主,目前光伏組件產能為每年350兆瓦。富樂新能源引用具有國內領先水平的全自動生產技術和設備,有利地保證了產品質量和競爭優勢;光伏產品銷售國內外,目前加拿大HELIENE公司是富樂新能源的主要客戶。
近年來,我國相繼出臺多項政策文件鼓勵綠色低碳經濟發展,以節能環保、清潔生產、清潔能源等為重點率先突破,隨著國家對清潔綠色能源的大力支持,光伏產業迅速增長。
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星帥爾籌劃跨界進入該領域。公司表示,光伏已經是一個短期產值見效快,中期技術創新迭代,遠期利潤回報堅實的行業。未來公司將通過控股富樂新能源進入市場空間巨大的光伏行業,符合國家綠色產業導向,有利于更好地實現公司長期發展。
不過,星帥爾亦提示風險稱,交易完成后,公司與富樂新能源需要在研發體系、營銷體系、治理結構、財務體系等方面進行整合,目前公司已經做出了整合計劃,但能否順利的實施整合及實現發展規劃,仍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
多家上市公司跨界
近期,光伏產業頻頻受到國家政策的支持。國務院近日發布的《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指導意見》指出,要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大力推動風電、光伏發電發展,因地制宜發展水能、地熱能、海洋能、氫能、生物質能、光熱發電。
另一方面,在碳達峰、碳中和等目標指引下,光伏行業迎來了新一輪的擴產潮。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2月初發布的《中國光伏產業發展路線圖(2020年版)》顯示,2020年全國新增光伏并網裝機容量48.2GW,同比上升60.1%。累計光伏并網裝機容量達到253GW,新增和累計裝機容量均為全球第一。全年光伏發電量為2605億千瓦時,約占全國全年總發電量的3.5%。與此同時,預計2021年光伏新增裝機量超過55GW,累計裝機有望達到約308GW。
也正是在這一背景下,不少上市公司選擇跨界投資光伏產業。2月18日晚間,鈞達股份(002865)發布公告稱,公司擬使用1.5億元增資弘業新能源,增資后公司持有標的公司12%股權。
鈞達股份表示,通過增資方式對標的公司參股,能夠讓公司作為股東參與到光伏產業公司的經營過程中,有利于公司對光伏領域的探索,推動公司逐步實現業務的轉型升級。
去年12月,剛剛易主的*ST海源(002529)拋出了大手筆投資光伏產業的計劃。
公告稱,公司擬在江蘇省高郵經濟開發區設立項目公司,投資建設10GW高效光伏電池和10GW高效組件生產項目。項目公司注冊資本不低于10億元,項目總投資約為105億元。
*ST海源是一家集研究開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復合材料輕量化制品及新型智能機械裝備企業,本次投資也被視為公司在變更實控人后的跨界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