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風電的施工和運營可能對海洋環境造成的影響是公眾關心的熱點,其中包括海上風電場對海洋的水文動力環境、地形地貌環境、沖淤環境、鳥類生態環境、生物生態環境、聲環境和電磁環境等的影響。目前我國對于海上風電電磁輻射影響的研究較少,本研究收集并整理多年來國內外海上風電電磁輻射對海洋生物影響的研究成果,以期為我國海上風電的發展提供技術支持,并為相關研究奠定基礎。
海上風電機組、升壓站和海底電纜是海上風電主要的電磁輻射影響來源。風電機組和升壓站均位于海面上,且不同介質電磁輻射的衰減很快,對海洋生物的影響較小。因此,有可能對海洋生物產生電磁輻射影響的主要是海上風電的輸電電纜。同時,由于電纜絕緣屏蔽外殼接地,屏蔽了電場,電纜外部主要是磁場輻射,且海底電纜產生的磁場主要來源于保護層中的鐵磁性材料和自身的加載電流。
圖1 典型海上風電場布局
海底電纜的電磁輻射
1海底電纜的基本結構
根據導體結構,海底電纜可分為單芯電纜和三芯電纜,我國海上風電的電纜大多數采用三芯電纜。三芯電纜的優點包括:電纜本身可加鋼帶鎧裝,防外力破壞的能力強,占地面積小,可敷設在各種管材中,雖然施工較困難,但總體施工時間較短;缺點包括:受電纜盤和自身重量的限制,電纜一般不能太長,運輸不方便,太粗的電纜敷設時較困難,不易彎曲,載流量比相同截面的單芯電纜小。
2海底電纜內部的電磁場模擬
海底電纜的傳輸方式(交流或直流)、材料、電力傳輸特性和海水電導率等因素都將對其電磁環境產生一定的影響。電纜輸電線路是靜止的磁耦合回路,其負序阻抗和正序阻抗是相等的,即對稱運行狀態和不對稱運行狀態的阻抗相同。對正(負)序電流來說,其產生的磁場主要集中在導線附近的空間內,在遠離導線處的空間將急劇衰減。交變磁場在金屬屏蔽層產生感應電勢,在屏蔽層及其接地點之間產生感應電壓,其中線芯三相電流的向量和為0,感應電壓也為0。
就曾有相關研究人員指出電纜外部屏蔽層的電場強度已下降到10~17V/m的量級,由于電纜內部是時變的電壓和電流,由時變電場產生的磁場在電纜外部已經很小。
3海底電纜外部的電磁場模擬
利物浦大學智能監控中心提供了工業標準的13kV海底電纜外部的磁場分布,電纜埋深為1m,且隨著距離的增加,電磁場由電纜中心的最大值迅速降低,在電纜外1m的范圍內,電纜產生的磁場強度已降低至10-6T。根據科學家的探測和研究,地球磁場強度約為(0.3~0.6)×10-4T,因此電纜外部的磁場在很短距離以外的影響已較小。
一些科學家研究三芯海底電纜的電磁輻射。假設:平均水深為20m,海砂層厚11m,電纜埋在海床以下1m處;電纜的相間電壓為135kV有效交流電壓,每一相的交流電流為700A。
圖2 三芯海底電纜的布置
營運中的海上風電場電纜使用的三相電纜,每一相導體中均存在120°的相位差,使得周圍導體產生變化的磁場。模擬結果顯示:盡管電纜的護套提供了良好的電場屏蔽,但無法屏蔽磁場,因此電纜外部存在一定的磁場;由于海水和海砂具有不同的電導率,仿真得到的電流密度在海水和海砂之間的界面呈現不連續狀態,在觀測半徑相等的情況下,海水中的電流密度約為海砂中的5倍,因此電纜外部的感應強度為10-10~10-5T。
電磁輻射對海洋生物的影響
海洋大型風電場長距離鋪設的海底電纜所產生的高電壓和大電流將對海洋生態環境產生影響,如當電流產生磁場時,洄游魚類等海洋生物將受到影響。研究表明:某些海洋生物具有磁敏感性,磁場可能會影響其運動方向;海底電纜可能破壞或影響遷徙魚類的地磁模式,且足夠強度的磁場還會影響海洋生物的生殖和發育等生理過程。
1電磁輻射對海洋魚類的影響
電磁場會對海洋魚類的行為產生影響。早在20世紀70年代俄羅斯學者就已證明河流中的魚類從電線下方通過時會有反應,并猜測這是磁力的影響。也有相關學者在黑暗的水族箱中用不同強度的人工電磁場刺激日本鰻鱺(Anguilla japonica),并通過心電圖監測日本鰻鱺的磁敏感性,結果表明日本鰻鱺對12.663μT的EW向水平地磁場產生反應,相當于鹿兒島SN向水平地磁場強度的0.38倍,因此日本鰻鱺無論是在海中還是河中都是磁敏感的。
還有學者在八角形槽中測試歐洲銀鰻(Anguilla anguilla)的磁性取向,結果表明單只鰻魚的方向在2個磁場之間顯著不同,即鰻魚對磁場有反應。后續又在八角形行為箱中施加不同的磁場,在8d內記錄黃鰻(Anguilla rostrata)的位置,結果表明磁場的變化會引起黃鰻行動方向的改變。丹麥能源公司在Nysted海上風電場進行調查,發現有些穿越電纜線路的魚類遷移受到影響,但并非完全受阻。Gill等采用圍隔實驗的方法,證明底棲板鰓魚類會對海底電纜釋放的相關類型和強度的電磁場做出反應。我國相關學者研究海上風電磁場對12種海洋生物的存活率和行為的影響,結果表明:1.00mT(電纜處)強度磁場對黑鯛(Sparus macrocephalus)的存活率和行為有一定的影響,并初步判斷距離電纜1.2m外(磁場強度約為0.20 mT)的位置為海洋魚類對海上風電磁場的耐受范圍;文蛤(Mercenaria mercenaria Linnaeus)等貝類對磁場的耐受性較好,海上風電磁場對其存活率沒有影響;在風電正常運營的情況下,底棲生物的存活率也未出現明顯差異。
同時,電磁場會對海洋魚類的生理造成一定的影響。就有相關學者研究溪紅點鮭(Salvelinus fontinalis)在磁場中暴露的影響:該磁場由亥姆霍茲線圈產生,最大磁通密度為40μT,頻率為1Hz,200ms開,800ms關;通過特定的放射免疫測定法估算褪黑激素濃度,結果表明與對照組相比,MF暴露顯著增加夜間松果體(P<0.001)和血清(P<0.01)褪黑激素水平。其他研究結果也表明,低值的恒定磁場暴露能減緩鱒(Salmo trutta)和虹鱒(oncorhynchus mykiss)的胚胎發育。此外,還有人在實驗室實驗中發現,當歐洲鲇(Silurus glanis)暴露于強度持續為0.4~0.6T的磁場中時,其生物量下降率和死亡率升高。
2電磁輻射對其他海洋生物的影響
我國學者唐超等人研究射頻電磁輻射(RF-EMF)、極低頻電磁場(ELF-EMF)和交變電場(AEF)3種典型電磁環境脅迫對銅綠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細胞氧化應激的影響作用。研究結果表明:縱肋織紋螺(Nassarius variciferus)的回避行為受磁場影響明顯,即在24h之內,4.05mT和0.90mT磁場暴露條件下的縱肋織紋螺分別有8.30%和3.30%逃離實驗缸,其余均分布于實驗缸邊緣;磁場暴露下黑褐新糠蝦(Neomysisawatschensis)的存活率有所降低,且在4.05mT時表現尤為明顯,存活率與對照組相比顯著降低(10.53%)。也有國外學者的研究結果表明,肯普的雷德利海龜(Lepidochelys kempi)、綠海龜(Chelomina mydas)和海龜(Caretta caretta)都利用地球磁場進行定位并遷移。還有學者通過實驗結果證明,在排除其他因素干擾的情況下,多刺龍蝦(Panulirus argus)也利用磁場進行定位。
結語
海上風電項目用海會造成海洋空間的破碎化,制約海域未來開發利用活動。海上風電場占用生境對鳥類遷徙、海水水質和底棲生物的影響,海底電纜的電磁輻射影響是海上風電場工程建設亟須重點關注的環境問題,目前尚未有科學有力的結論,為此仍須開展大量的基礎研究和監測工作。
海上風電機組、升壓站和海底電纜是海上風電主要的電磁輻射影響來源。風電機組和升壓站均位于海面上,且不同介質電磁輻射的衰減很快,對海洋生物的影響較小。因此,有可能對海洋生物產生電磁輻射影響的主要是海上風電的輸電電纜。同時,由于電纜絕緣屏蔽外殼接地,屏蔽了電場,電纜外部主要是磁場輻射,且海底電纜產生的磁場主要來源于保護層中的鐵磁性材料和自身的加載電流。
圖1 典型海上風電場布局
海底電纜的電磁輻射
1海底電纜的基本結構
根據導體結構,海底電纜可分為單芯電纜和三芯電纜,我國海上風電的電纜大多數采用三芯電纜。三芯電纜的優點包括:電纜本身可加鋼帶鎧裝,防外力破壞的能力強,占地面積小,可敷設在各種管材中,雖然施工較困難,但總體施工時間較短;缺點包括:受電纜盤和自身重量的限制,電纜一般不能太長,運輸不方便,太粗的電纜敷設時較困難,不易彎曲,載流量比相同截面的單芯電纜小。
2海底電纜內部的電磁場模擬
海底電纜的傳輸方式(交流或直流)、材料、電力傳輸特性和海水電導率等因素都將對其電磁環境產生一定的影響。電纜輸電線路是靜止的磁耦合回路,其負序阻抗和正序阻抗是相等的,即對稱運行狀態和不對稱運行狀態的阻抗相同。對正(負)序電流來說,其產生的磁場主要集中在導線附近的空間內,在遠離導線處的空間將急劇衰減。交變磁場在金屬屏蔽層產生感應電勢,在屏蔽層及其接地點之間產生感應電壓,其中線芯三相電流的向量和為0,感應電壓也為0。
就曾有相關研究人員指出電纜外部屏蔽層的電場強度已下降到10~17V/m的量級,由于電纜內部是時變的電壓和電流,由時變電場產生的磁場在電纜外部已經很小。
3海底電纜外部的電磁場模擬
利物浦大學智能監控中心提供了工業標準的13kV海底電纜外部的磁場分布,電纜埋深為1m,且隨著距離的增加,電磁場由電纜中心的最大值迅速降低,在電纜外1m的范圍內,電纜產生的磁場強度已降低至10-6T。根據科學家的探測和研究,地球磁場強度約為(0.3~0.6)×10-4T,因此電纜外部的磁場在很短距離以外的影響已較小。
一些科學家研究三芯海底電纜的電磁輻射。假設:平均水深為20m,海砂層厚11m,電纜埋在海床以下1m處;電纜的相間電壓為135kV有效交流電壓,每一相的交流電流為700A。
圖2 三芯海底電纜的布置
營運中的海上風電場電纜使用的三相電纜,每一相導體中均存在120°的相位差,使得周圍導體產生變化的磁場。模擬結果顯示:盡管電纜的護套提供了良好的電場屏蔽,但無法屏蔽磁場,因此電纜外部存在一定的磁場;由于海水和海砂具有不同的電導率,仿真得到的電流密度在海水和海砂之間的界面呈現不連續狀態,在觀測半徑相等的情況下,海水中的電流密度約為海砂中的5倍,因此電纜外部的感應強度為10-10~10-5T。
電磁輻射對海洋生物的影響
海洋大型風電場長距離鋪設的海底電纜所產生的高電壓和大電流將對海洋生態環境產生影響,如當電流產生磁場時,洄游魚類等海洋生物將受到影響。研究表明:某些海洋生物具有磁敏感性,磁場可能會影響其運動方向;海底電纜可能破壞或影響遷徙魚類的地磁模式,且足夠強度的磁場還會影響海洋生物的生殖和發育等生理過程。
1電磁輻射對海洋魚類的影響
電磁場會對海洋魚類的行為產生影響。早在20世紀70年代俄羅斯學者就已證明河流中的魚類從電線下方通過時會有反應,并猜測這是磁力的影響。也有相關學者在黑暗的水族箱中用不同強度的人工電磁場刺激日本鰻鱺(Anguilla japonica),并通過心電圖監測日本鰻鱺的磁敏感性,結果表明日本鰻鱺對12.663μT的EW向水平地磁場產生反應,相當于鹿兒島SN向水平地磁場強度的0.38倍,因此日本鰻鱺無論是在海中還是河中都是磁敏感的。
還有學者在八角形槽中測試歐洲銀鰻(Anguilla anguilla)的磁性取向,結果表明單只鰻魚的方向在2個磁場之間顯著不同,即鰻魚對磁場有反應。后續又在八角形行為箱中施加不同的磁場,在8d內記錄黃鰻(Anguilla rostrata)的位置,結果表明磁場的變化會引起黃鰻行動方向的改變。丹麥能源公司在Nysted海上風電場進行調查,發現有些穿越電纜線路的魚類遷移受到影響,但并非完全受阻。Gill等采用圍隔實驗的方法,證明底棲板鰓魚類會對海底電纜釋放的相關類型和強度的電磁場做出反應。我國相關學者研究海上風電磁場對12種海洋生物的存活率和行為的影響,結果表明:1.00mT(電纜處)強度磁場對黑鯛(Sparus macrocephalus)的存活率和行為有一定的影響,并初步判斷距離電纜1.2m外(磁場強度約為0.20 mT)的位置為海洋魚類對海上風電磁場的耐受范圍;文蛤(Mercenaria mercenaria Linnaeus)等貝類對磁場的耐受性較好,海上風電磁場對其存活率沒有影響;在風電正常運營的情況下,底棲生物的存活率也未出現明顯差異。
同時,電磁場會對海洋魚類的生理造成一定的影響。就有相關學者研究溪紅點鮭(Salvelinus fontinalis)在磁場中暴露的影響:該磁場由亥姆霍茲線圈產生,最大磁通密度為40μT,頻率為1Hz,200ms開,800ms關;通過特定的放射免疫測定法估算褪黑激素濃度,結果表明與對照組相比,MF暴露顯著增加夜間松果體(P<0.001)和血清(P<0.01)褪黑激素水平。其他研究結果也表明,低值的恒定磁場暴露能減緩鱒(Salmo trutta)和虹鱒(oncorhynchus mykiss)的胚胎發育。此外,還有人在實驗室實驗中發現,當歐洲鲇(Silurus glanis)暴露于強度持續為0.4~0.6T的磁場中時,其生物量下降率和死亡率升高。
2電磁輻射對其他海洋生物的影響
我國學者唐超等人研究射頻電磁輻射(RF-EMF)、極低頻電磁場(ELF-EMF)和交變電場(AEF)3種典型電磁環境脅迫對銅綠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細胞氧化應激的影響作用。研究結果表明:縱肋織紋螺(Nassarius variciferus)的回避行為受磁場影響明顯,即在24h之內,4.05mT和0.90mT磁場暴露條件下的縱肋織紋螺分別有8.30%和3.30%逃離實驗缸,其余均分布于實驗缸邊緣;磁場暴露下黑褐新糠蝦(Neomysisawatschensis)的存活率有所降低,且在4.05mT時表現尤為明顯,存活率與對照組相比顯著降低(10.53%)。也有國外學者的研究結果表明,肯普的雷德利海龜(Lepidochelys kempi)、綠海龜(Chelomina mydas)和海龜(Caretta caretta)都利用地球磁場進行定位并遷移。還有學者通過實驗結果證明,在排除其他因素干擾的情況下,多刺龍蝦(Panulirus argus)也利用磁場進行定位。
結語
海上風電項目用海會造成海洋空間的破碎化,制約海域未來開發利用活動。海上風電場占用生境對鳥類遷徙、海水水質和底棲生物的影響,海底電纜的電磁輻射影響是海上風電場工程建設亟須重點關注的環境問題,目前尚未有科學有力的結論,為此仍須開展大量的基礎研究和監測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