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業未來的變量有很多,包括顆粒硅、大硅片和異質結等,任何一項新技術的成熟落地,都會帶來一個新時代,都會有王者的崛起和英雄落幕,離我們最近的產業變革機會,當屬大硅片。
當今的硅片市場可以說是隆基、中環兩家的天下。雙雄爭霸的局面下,182mm、210mm誰將主宰市場成為行業內爭論不休的焦點。
回顧歷史,2012年前存在100-156mm等多種形狀、尺寸的硅片,行業標準不統一。2015年由五家廠家統一標準為156.75毫米(即M2硅片),M2硅片成為了行業主流標準,市占率達到85%。2019年6月,隆基推出166毫米硅片,將硅片尺寸推到當前產業鏈的冗余極限;2019年8月,中環推出210毫米的大硅片,將大尺寸推到了極致,實現了三個否定(否定現有產品、否定現有技術、否定現有自我)。不久,晶科能源在綜合考慮光伏電池的安裝、運輸、組件功率和效率、上下游的協同性以后提出了182(M10)毫米的硅片,并得到了晶澳和隆基的積極響應。硅片大型化帶來顯著的單瓦成本降低已經成為行業共識,210尺寸可能在未來數年都是光伏硅片的最大尺寸。
且不論誰終將執掌乾坤,大硅片趨勢已成為業內共識。無論是“隆基派”主推的182mm,“中環派”力捧的210mm,大尺寸硅片不僅僅打開了LCOE成本下跳的通道,更是扣響了新一輪產能淘汰的發令槍。
筆者預測,中環股份將成為最大贏家,210mm將獨占市場鰲頭。
首先,中環股份已經把210的良品率做到和166相當(良率97%以上),210相對182已經從“性價比劣勢”變為“性價比相當”;
其次,182規格是一個封閉的體系,隆基、晶科、晶澳以垂直一體化模式推動產業發展,210是一個開放的體系,通過各環節的專業化,將最大程度的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從各生產環節來看,210相對182的單爐拉棒產量提升15%以上,單臺切片機產量提升5%以上,電池片設備投資下降20%,電池生產效率提升25%以上,電池生產成本降低0.02元/W,高密度封裝提升組件效率0.5%;
對于地面電站,系統成本可降低約0.1元/w,LCOE 降低2-3%,210組件的系統支架使用量減少15%,基礎樁使用量減少17%,線纜使用量減少11%,且在運輸安裝上更有優勢,整體降本顯著。
下游資本投向也再一次印證了這一趨勢。
下游光伏組件龍頭企業天合光能最近用“真金白銀”站隊:簽下210大硅片的百億元采購長期合同。這是尚在“襁褓”中的210大硅片首個行業巨大訂單。
M10陣營的隆基、晶科和晶澳選擇182尺寸的重要原因是因為避免存量資產的大幅減值,而天合光能、東方日升、愛旭和通威等廠商歷史包袱較小自然選擇了更有前途的210方向。天合光能已經在浙江義烏、江蘇宿遷、江蘇鹽城建設了三大210超級工廠,2020年底210組件產能將超過22GW,2021年210組件產能超過50GW;東方日升2021年擁有16GW的210組件產能、13GW的210電池產能;通威2010年四季度定增募集59.43億元用于投資建設眉山二期(7.5GW)和金堂一期(7.5GW)等兩個210大尺寸電池項目。下游的紛紛加碼,已經說明了210勢不可擋,2021年210組件產能將達到85GW。
從終端需求來看,中環股份目前的210硅片意向訂單已經超過50GW,目前已經不是新產品推廣問題,而且210產能能否續得上的問題,說明210產品的瓶頸在供給端,2021年必定是210硅片和組件爆發的一年。
210硅片的“新勢力”也在2020年紛紛崛起,京運通和上機數控紛紛開始宣布自己要投產210硅片。按照規劃產能來看,光伏硅片產能在2021年是嚴重供大于求的,跌價是在所難免的,但筆者認為2021年硅片價格會發生嚴重分化,210會供不應求,166及以下的尺寸硅片會大幅跌價,210硅片存在結構性的機會。
為什么不看好京運通和上機數控做大尺寸硅片?硅片環節精確的說是材料行業,并不是單純的加工制造行業,門檻顯著高于電池片和組件環節,所以才能長期保持雙寡頭的競爭格局和顯著高于其他環節的毛利率。材料行業需要長期的工藝和經驗積累,并不是購置設備就能把產品做好的。
在京運通、上機數控和中環之中,顯然中環的硅片技術積淀最深厚,而且210產能可以突破40-50GW,產能規模可以碾壓京運通和上機數控,而且從硅料的供應來看,2021年的全球硅料只能對應170GW的硅片,硅料肯定優先保證大廠的供應,所以從硅料的供應和210硅片的技術難度,筆者相對更看好中環股份。
2020年是中環股份特殊的一年,TCL集團通過混改成為了中環股份的實控人,中環股份內部開始發生了不一樣變化。TCL的掌門人李東升是何許人也?想必大家還記得當初叱咤風云的電視機四巨頭——TCL、康佳、長虹和創維,如今只有李東升帶領的TCL轉型成功,依然在中國家電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TCL的入主把中環股份最后的“國企鐐銬”給解除了,2021年是中環股份爆發的元年。
中環股份已經開始工業4.0轉型,未來3-5年人員數量會降低50%,其目前的人均生產效率和生產成本已經可以和隆基股份PK,只是之前的國企體制導致公司資本結構、融資手段不如隆基靈活,財務報表把中環實力掩蓋了,對比一下隆基和中環的現金流量表,才發現中環的霸氣外露。
中環在沈老大的帶領下過去的每一次變革都精準踩對了節奏,包括金剛線切割產業化、多晶轉單晶、硅片大型化、P型轉N型、疊瓦組件、異質結和IBC電池技術等,中環的技術布局和產業視野是具備的,在TCL優秀的管理基因驅動下,中環的競爭力將被充分釋放。
TCL在投資中環之前曾委派咨詢機構入駐中環盡調,得出來的結論是中環的管理團隊比TCL管理團隊優秀;TCL入主以后沒有更換一個高管,沒有委派一個財務,充分體現了TCL對中環的信任及企業的規范運作。目前中環在在實行競聘上崗和薪酬調整,不久的將來,將會進行股權激勵,實現股東和管理層利益充分綁定。未來兩年中環處在資本擴張周期,光伏硅片從2020年的50GW擴大到2021年的80GW,其中210超過50%,半導體8寸片從30萬片/月到105萬片/月,12寸片從2萬片/月到60萬片/月,按此推算,中環的終極市值應該是滬硅產業+隆基股份,對比如今的940億市值顯然低估。
中環未來的規劃是做大硅片和組件環節,電池片配套對應硅片20%的產能,股權激勵落地興許是中環下一波升浪的起點。
毋庸置疑,硅片大尺寸之爭進入白熱化階段,2021年將是光伏大硅片的元年。
當今的硅片市場可以說是隆基、中環兩家的天下。雙雄爭霸的局面下,182mm、210mm誰將主宰市場成為行業內爭論不休的焦點。
回顧歷史,2012年前存在100-156mm等多種形狀、尺寸的硅片,行業標準不統一。2015年由五家廠家統一標準為156.75毫米(即M2硅片),M2硅片成為了行業主流標準,市占率達到85%。2019年6月,隆基推出166毫米硅片,將硅片尺寸推到當前產業鏈的冗余極限;2019年8月,中環推出210毫米的大硅片,將大尺寸推到了極致,實現了三個否定(否定現有產品、否定現有技術、否定現有自我)。不久,晶科能源在綜合考慮光伏電池的安裝、運輸、組件功率和效率、上下游的協同性以后提出了182(M10)毫米的硅片,并得到了晶澳和隆基的積極響應。硅片大型化帶來顯著的單瓦成本降低已經成為行業共識,210尺寸可能在未來數年都是光伏硅片的最大尺寸。
且不論誰終將執掌乾坤,大硅片趨勢已成為業內共識。無論是“隆基派”主推的182mm,“中環派”力捧的210mm,大尺寸硅片不僅僅打開了LCOE成本下跳的通道,更是扣響了新一輪產能淘汰的發令槍。
筆者預測,中環股份將成為最大贏家,210mm將獨占市場鰲頭。
首先,中環股份已經把210的良品率做到和166相當(良率97%以上),210相對182已經從“性價比劣勢”變為“性價比相當”;
其次,182規格是一個封閉的體系,隆基、晶科、晶澳以垂直一體化模式推動產業發展,210是一個開放的體系,通過各環節的專業化,將最大程度的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從各生產環節來看,210相對182的單爐拉棒產量提升15%以上,單臺切片機產量提升5%以上,電池片設備投資下降20%,電池生產效率提升25%以上,電池生產成本降低0.02元/W,高密度封裝提升組件效率0.5%;
對于地面電站,系統成本可降低約0.1元/w,LCOE 降低2-3%,210組件的系統支架使用量減少15%,基礎樁使用量減少17%,線纜使用量減少11%,且在運輸安裝上更有優勢,整體降本顯著。
下游資本投向也再一次印證了這一趨勢。
下游光伏組件龍頭企業天合光能最近用“真金白銀”站隊:簽下210大硅片的百億元采購長期合同。這是尚在“襁褓”中的210大硅片首個行業巨大訂單。
M10陣營的隆基、晶科和晶澳選擇182尺寸的重要原因是因為避免存量資產的大幅減值,而天合光能、東方日升、愛旭和通威等廠商歷史包袱較小自然選擇了更有前途的210方向。天合光能已經在浙江義烏、江蘇宿遷、江蘇鹽城建設了三大210超級工廠,2020年底210組件產能將超過22GW,2021年210組件產能超過50GW;東方日升2021年擁有16GW的210組件產能、13GW的210電池產能;通威2010年四季度定增募集59.43億元用于投資建設眉山二期(7.5GW)和金堂一期(7.5GW)等兩個210大尺寸電池項目。下游的紛紛加碼,已經說明了210勢不可擋,2021年210組件產能將達到85GW。
從終端需求來看,中環股份目前的210硅片意向訂單已經超過50GW,目前已經不是新產品推廣問題,而且210產能能否續得上的問題,說明210產品的瓶頸在供給端,2021年必定是210硅片和組件爆發的一年。
210硅片的“新勢力”也在2020年紛紛崛起,京運通和上機數控紛紛開始宣布自己要投產210硅片。按照規劃產能來看,光伏硅片產能在2021年是嚴重供大于求的,跌價是在所難免的,但筆者認為2021年硅片價格會發生嚴重分化,210會供不應求,166及以下的尺寸硅片會大幅跌價,210硅片存在結構性的機會。
為什么不看好京運通和上機數控做大尺寸硅片?硅片環節精確的說是材料行業,并不是單純的加工制造行業,門檻顯著高于電池片和組件環節,所以才能長期保持雙寡頭的競爭格局和顯著高于其他環節的毛利率。材料行業需要長期的工藝和經驗積累,并不是購置設備就能把產品做好的。
在京運通、上機數控和中環之中,顯然中環的硅片技術積淀最深厚,而且210產能可以突破40-50GW,產能規模可以碾壓京運通和上機數控,而且從硅料的供應來看,2021年的全球硅料只能對應170GW的硅片,硅料肯定優先保證大廠的供應,所以從硅料的供應和210硅片的技術難度,筆者相對更看好中環股份。
2020年是中環股份特殊的一年,TCL集團通過混改成為了中環股份的實控人,中環股份內部開始發生了不一樣變化。TCL的掌門人李東升是何許人也?想必大家還記得當初叱咤風云的電視機四巨頭——TCL、康佳、長虹和創維,如今只有李東升帶領的TCL轉型成功,依然在中國家電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TCL的入主把中環股份最后的“國企鐐銬”給解除了,2021年是中環股份爆發的元年。
中環股份已經開始工業4.0轉型,未來3-5年人員數量會降低50%,其目前的人均生產效率和生產成本已經可以和隆基股份PK,只是之前的國企體制導致公司資本結構、融資手段不如隆基靈活,財務報表把中環實力掩蓋了,對比一下隆基和中環的現金流量表,才發現中環的霸氣外露。
中環在沈老大的帶領下過去的每一次變革都精準踩對了節奏,包括金剛線切割產業化、多晶轉單晶、硅片大型化、P型轉N型、疊瓦組件、異質結和IBC電池技術等,中環的技術布局和產業視野是具備的,在TCL優秀的管理基因驅動下,中環的競爭力將被充分釋放。
TCL在投資中環之前曾委派咨詢機構入駐中環盡調,得出來的結論是中環的管理團隊比TCL管理團隊優秀;TCL入主以后沒有更換一個高管,沒有委派一個財務,充分體現了TCL對中環的信任及企業的規范運作。目前中環在在實行競聘上崗和薪酬調整,不久的將來,將會進行股權激勵,實現股東和管理層利益充分綁定。未來兩年中環處在資本擴張周期,光伏硅片從2020年的50GW擴大到2021年的80GW,其中210超過50%,半導體8寸片從30萬片/月到105萬片/月,12寸片從2萬片/月到60萬片/月,按此推算,中環的終極市值應該是滬硅產業+隆基股份,對比如今的940億市值顯然低估。
中環未來的規劃是做大硅片和組件環節,電池片配套對應硅片20%的產能,股權激勵落地興許是中環下一波升浪的起點。
毋庸置疑,硅片大尺寸之爭進入白熱化階段,2021年將是光伏大硅片的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