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三一重能承諾客戶項目實現100%風電機組交付。在疫情防控和“吊裝小高峰”雙重挑戰下,將不可能變成可能,全體三一重能人創造了奇跡。這背后,是集團高層的戰略部署,是葉片輕木采購人員的異國堅守,是商務保供人員的資源保障,是物流運輸人員的辛苦付出,是配套服務人員的全力支持,更是項目團隊在風場一線的沖鋒陷陣……今天揭開百分百交付背后的冰山一角,講一個三一重能項目經理朱超的故事。
三一重能項目經理朱超
01
“爸爸,你什么時候回來啊?”
——“爸爸,你什么時候回來啊?”
——“等項目完成,爸爸就回去了。在家好好聽媽媽的話。”
朱超的三口之家
這段對話來自三一重能河南雅高項目、山西靈丘項目經理朱超和他5歲大的兒子。朱超老家在四川,今年項目緊,為了把疫情耽誤的時間和工程進度搶回來,他已經連續8個月沒休假也沒回家了。每次和家里視頻兒子都會這么問,他每次也都笑著哄著孩子這么答。可一掛斷視頻,臉上掛著的笑也難掩對家庭的虧欠之感。老婆孩子的生日,家里的大小事,這一年自己都沒顧得上。
“今年一定要保質保量完成交付、保證客戶的項目如期并網,無論什么困難都必須克服。”領導的指令還在耳邊回響。
公司的重托,他的肩上責任重大;客戶的催促,他也沒時間去顧及家里。主動放棄休假的他,帶著團隊在風場一線奔波著。當人生的天平向事業傾斜時,家庭自然也就輕了。
“今年閏四月,算上陽歷生日, 3個生日都是在路上過的,挺特別的經歷。其實這不算什么,今年我們很多同事也都主動放棄了休假,當公司需要,當客戶需要,我們就要能頂上去。”當談起自己今年的工作感悟時,朱超這樣說道。
朝辭雅高,暮至靈丘,在兩個項目間奔波對朱超來說是常事。溝通協調、運輸調度、交付吊裝、調試并網,他得協調好一切資源來保障順利交付。有時候為了加快推進項目進度,客戶一個電話,晚上12點仍照常起來開會。
“今年的工作節奏很快。不過三一人做事講求的是‘疾慢如仇’,就是要快速響應客戶。在外面,我們每個人的一言一行代表的不是個人,而是三一的品牌和形象。”朱超說道。
在疫情防控大環境下,今年做項目,要經過重重考驗。進入村莊需要通行證,與人接觸需要健康證明,車輛也需要防疫消毒;由于風電設備屬于特殊運輸,需要清障,一個個石墩子,一個個路燈,拆除待車輛完工后再恢復;協調運輸,協調緊缺的導引車資源……一切都為了項目,為了快速響應客戶需求,為了保障客戶利益。
02
“老板,能給做一碗面嗎?”
風電葉片運輸
“老板,能給做一碗面嗎?”河南平頂山蒼頭村的小面館來了七八個戴著口罩的小伙子,帶頭的就是朱超。
三月的河南山上,仍是寒風凜冽。未見太陽就出門,如今日已西斜,長期忙碌的人已習慣了隨遇而安。可這次,他們并沒有那么幸運,一路上都沒找到吃飯的地兒。找了好久,才發現這么一家店門半掩的小飯館。
一切要從年初的路勘說起。風機設備下高速后運輸到機位點,如何選擇最優路徑,既能保障運輸又能節省清障成本,這是一個技術活兒。路勘是關鍵。
疫情復工復產后,為了保障設備順利運輸進場,朱超團隊提出了5種運輸路線方案都被領導否掉了。為找到更優路徑,保障如期運輸,朱超帶領團隊一大早就出發了。30公里的路勘,是他們今天的工作目標。不知不覺已經下午三點了,咕咕叫的肚子提醒大家原來沒有吃午飯。
20.png
蒼頭村離縣城還有很遠,來回得兩個多小時,如此一來今天任務肯定完不成了。可村子里有小飯館也沒有開,這可怎么辦?在四下找尋之后,朱超敲開了一家半掩著的小飯館門。抱著試一試的態度請老板給做一碗面,眼神里滿是懇求。
看著又冷又餓的他們,并未開門營業的老板二話沒說就去做飯去了。不一會兒功夫,一碗碗熱騰騰的面端了上來,這也讓大家感動得熱淚盈眶。
面很家常,但這碗面成了他們吃過最好吃的面;天很冷,今天卻成了他們最暖和的一天。
三一重能項目經理朱超
01
“爸爸,你什么時候回來啊?”
——“爸爸,你什么時候回來啊?”
——“等項目完成,爸爸就回去了。在家好好聽媽媽的話。”
朱超的三口之家
這段對話來自三一重能河南雅高項目、山西靈丘項目經理朱超和他5歲大的兒子。朱超老家在四川,今年項目緊,為了把疫情耽誤的時間和工程進度搶回來,他已經連續8個月沒休假也沒回家了。每次和家里視頻兒子都會這么問,他每次也都笑著哄著孩子這么答。可一掛斷視頻,臉上掛著的笑也難掩對家庭的虧欠之感。老婆孩子的生日,家里的大小事,這一年自己都沒顧得上。
“今年一定要保質保量完成交付、保證客戶的項目如期并網,無論什么困難都必須克服。”領導的指令還在耳邊回響。
公司的重托,他的肩上責任重大;客戶的催促,他也沒時間去顧及家里。主動放棄休假的他,帶著團隊在風場一線奔波著。當人生的天平向事業傾斜時,家庭自然也就輕了。
“今年閏四月,算上陽歷生日, 3個生日都是在路上過的,挺特別的經歷。其實這不算什么,今年我們很多同事也都主動放棄了休假,當公司需要,當客戶需要,我們就要能頂上去。”當談起自己今年的工作感悟時,朱超這樣說道。
朝辭雅高,暮至靈丘,在兩個項目間奔波對朱超來說是常事。溝通協調、運輸調度、交付吊裝、調試并網,他得協調好一切資源來保障順利交付。有時候為了加快推進項目進度,客戶一個電話,晚上12點仍照常起來開會。
“今年的工作節奏很快。不過三一人做事講求的是‘疾慢如仇’,就是要快速響應客戶。在外面,我們每個人的一言一行代表的不是個人,而是三一的品牌和形象。”朱超說道。
在疫情防控大環境下,今年做項目,要經過重重考驗。進入村莊需要通行證,與人接觸需要健康證明,車輛也需要防疫消毒;由于風電設備屬于特殊運輸,需要清障,一個個石墩子,一個個路燈,拆除待車輛完工后再恢復;協調運輸,協調緊缺的導引車資源……一切都為了項目,為了快速響應客戶需求,為了保障客戶利益。
02
“老板,能給做一碗面嗎?”
風電葉片運輸
“老板,能給做一碗面嗎?”河南平頂山蒼頭村的小面館來了七八個戴著口罩的小伙子,帶頭的就是朱超。
三月的河南山上,仍是寒風凜冽。未見太陽就出門,如今日已西斜,長期忙碌的人已習慣了隨遇而安。可這次,他們并沒有那么幸運,一路上都沒找到吃飯的地兒。找了好久,才發現這么一家店門半掩的小飯館。
一切要從年初的路勘說起。風機設備下高速后運輸到機位點,如何選擇最優路徑,既能保障運輸又能節省清障成本,這是一個技術活兒。路勘是關鍵。
疫情復工復產后,為了保障設備順利運輸進場,朱超團隊提出了5種運輸路線方案都被領導否掉了。為找到更優路徑,保障如期運輸,朱超帶領團隊一大早就出發了。30公里的路勘,是他們今天的工作目標。不知不覺已經下午三點了,咕咕叫的肚子提醒大家原來沒有吃午飯。
20.png
蒼頭村離縣城還有很遠,來回得兩個多小時,如此一來今天任務肯定完不成了。可村子里有小飯館也沒有開,這可怎么辦?在四下找尋之后,朱超敲開了一家半掩著的小飯館門。抱著試一試的態度請老板給做一碗面,眼神里滿是懇求。
看著又冷又餓的他們,并未開門營業的老板二話沒說就去做飯去了。不一會兒功夫,一碗碗熱騰騰的面端了上來,這也讓大家感動得熱淚盈眶。
面很家常,但這碗面成了他們吃過最好吃的面;天很冷,今天卻成了他們最暖和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