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國新辦發布《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為新能源再添一把火。內容提到,加速發展綠氫制取、儲運和應用等氫能產業鏈技術裝備,促進氫能燃料電池技術鏈、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發展。近年來,我國大力發展氫能源,在氫的制取、儲運等環節有一定突破,同時也在不斷推進氫燃料電池車的應用。
氫能產業迎發展快速期
氫能被視為全球最具發展潛力的清潔能源之一。近年來,氫能產業的熱度逐年攀升。而此前國家出臺的《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等重要文件中,明確提及要大力發展氫燃料汽車。到2030年,我國要實現氫燃料電池汽車保有量200萬輛的目標。此外,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曾預測到2030年,我國氫能汽車產業產值有望突破萬億元大關。
氫能產業鏈包括制氫、儲運、加氫站、氫燃料電池應用等多個環節,已初步建立起氫能全產業鏈,其中制氫端我國擁有豐富的氫能供給,約占全球氫能供給三分之一。
另外,各地也在推動氫能產業的發展,從各省市規劃看,“綜合能源發展”是氫能產業發展重點,氫能成為傳統能源清潔化利用的重點技術方向。雖然多數各地區將氫能產業定位于早期階段,但在產業布局上已十分重視。今年以來,廣東、北京、上海、山東、貴州等地陸續布氫能產業相關規劃,廣州、浙江等地正在建及已建成液氫工廠、加氫站等。當前氫能產業鏈已初具雛形未來,我國將建立完善加氫基礎設施的管理規范。
其中,在氫能產業鏈中游,燃料電池系統供應商龍頭億華通值得關注。
專注產業化布局
8月10日,在新三板蟄伏4年的億華通登陸科創板,其前身為孵化于清華大學的北京清能華通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億華通所處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的中游,即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及電堆行業,主營氫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旗下子公司神力科技則生產電堆。
根據其招股說明書,氫燃料電池汽車目前處于產業化的初期階段。2017年、 2018年和2019年,中國氫燃料電池汽車銷量分別為1272輛、1527輛和2737輛, 而新能源汽車銷量分別達到77.7萬輛、125.6萬輛和120.6萬輛,總體而言氫燃料電池汽車在新能源汽車中的滲透率仍然較低,產業化進程明顯滯后于純電動汽車。
2018年,億華通建成投產我國首條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燃料電池發動機生產線,率先實現燃料電池發動機量產,具備年產2000臺的產能。而后,又進-步突破系統集成商的身份,實現了電堆的自主生產。
億華通此次上市擬公開發行不超過2265萬股,募集資金12億元。募集資金計劃投向億華通燃料電池發動機生產基地建設二期工程和面向冬奧的燃料電池發動機研發等項目。項目建設完成后,可形成年產30kW、60kW系列燃料電池發動機8000臺的規模。這相當于其2019年產能的4倍,對于整個行業來說也并不是個小數目,已是去年全國燃料電池汽車銷量的近3倍。
根據招股書,億華通2019年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產能為2000套,產量為601套,產能利用率為30.05%。同年,其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銷量為498套。統計顯示,2019年億華通公司氫燃料電池汽車系統出貨量位居全行業第二,國產電堆使用數量為全國第一。
值得注意的是,據愛企查數據顯示,億華通董事長張國強目前控股73.68%,旗下還有北京清佰華通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鴻蒙華通能源集團有限公司等與行業相關的公司,注冊地址都在張家口,北京這些氫能產業聚集區附近。
競爭格局,國產化正在提高
燃料電池相關產業包括上游的制氫與加氫站設備建設,我國在這方面的代表企業有厚普股份、鴻達興業、濱化股份等。而下游則主要是各大車企,我國的上汽、濰柴、宇通等在燃料電池車領域布局較為深入。
而一臺燃料電池車上的最關鍵技術則是燃料電池系統以及反應堆相關產業鏈。國燃料電池產業鏈已初具雛形,燃料電池產業國產化程度快速提升,電堆產業鏈國產化程度達到50%,系統關鍵零部件國產化程度達到70%左右,其他核心零部件也處于快速追趕進程。細分來看,我國已掌握大部分零部件的核心技術,各環節均有不少優質企業,但仍缺乏量產經驗。目前我國企業較為擅長的環節包括:系統集成、質子交換膜、催化劑、儲氫瓶。而根據行業空間測算,價值量較高的環節包括:系統集成、電堆、膜電極、儲氫瓶和氫氣供應。
動力系統:燃料電池動力系統由于集成了電堆與氣體循環系統,價值量最高,行業空間也最大。目前國內布局這一環節的企業也最多,比較有代表性的企業包括本公司億華通和重塑科技。由于燃料電池系統集成的工作基本上等同于動力總成,因此,國內不少整車企業在這一方面也有布局,包括上汽、濰柴、宇通、福田等。
電堆:電堆為燃料電池系統最為核心的部分,國內電堆目前主要依賴進口,自主研發電堆的機構雖然較多,但是能夠作出成熟產品的鳳毛麟角。目前國內電堆走在前列的包含:上汽、神力。上市公司中,濰柴動力和大洋電機通過與巴拉德的戰略合作布局較為領先,濰柴除購買巴拉德股權外,也購買其產品專利,且也組建了專門的團隊從事燃料電池的研究。此外,雪人股份參股 Hydrogenics,也間接參與電堆環節。然而,電堆環節最純正的標的還是巴拉德與 Hydrogenics,國內電堆目前主要從這兩家采購。尤其是巴拉德與國內的廣東國鴻合資在國內建廠,國鴻從巴拉德采購膜電極回國組裝。另外雄韜股份、雪人股份、全柴動力也在電堆領域有所布局。高工產研氫電研究所(GGII)通過調研及推算,巴拉德營收依舊排名第一;國鴻依靠技術引進和強大的市場運作能力,2018年營收僅次于巴拉德。
質子交換膜:質子交換膜方面,目前質子交換膜單價極高,同時,其降成本空間也非常之大,當未來能夠達到足夠量之后,其價格也極有可能與當前鋰電隔膜價格相當。根據測算,當前該環節市場空間月1.3億元,未來年產5萬臺和50萬臺的情景下,行業空間分別約為10億和25億。國內質子交換膜環節的核心標的為東岳集團(0189.HK),公司目前已有量產產線,只待行業放量。另外科恒股份已對外供應膜電極的涂覆設備,也是為數不多正式對外供應設備的企業之一
雖然技術一直在涌出,但薄弱的基礎設施建設嚴重制約了氫能及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北京目前僅建有一座由億華通運營的永豐加氫站,全市燃料電池汽車能源補給皆依賴此站,氫能基礎設施建設迫在眉睫。為推動加氫站建設,中石化與億華通已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在氫氣供應、車輛加氫、加氫站運營等方面展開全面深入合作。
未來產業協同化的情況會出現的越來越多,國內企業都將爭先突破技術壟斷,而億華通作為該領域的佼佼者,在政策風行正盛的情況下,或將迎來高增長期。
氫能產業迎發展快速期
氫能被視為全球最具發展潛力的清潔能源之一。近年來,氫能產業的熱度逐年攀升。而此前國家出臺的《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等重要文件中,明確提及要大力發展氫燃料汽車。到2030年,我國要實現氫燃料電池汽車保有量200萬輛的目標。此外,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曾預測到2030年,我國氫能汽車產業產值有望突破萬億元大關。
氫能產業鏈包括制氫、儲運、加氫站、氫燃料電池應用等多個環節,已初步建立起氫能全產業鏈,其中制氫端我國擁有豐富的氫能供給,約占全球氫能供給三分之一。
另外,各地也在推動氫能產業的發展,從各省市規劃看,“綜合能源發展”是氫能產業發展重點,氫能成為傳統能源清潔化利用的重點技術方向。雖然多數各地區將氫能產業定位于早期階段,但在產業布局上已十分重視。今年以來,廣東、北京、上海、山東、貴州等地陸續布氫能產業相關規劃,廣州、浙江等地正在建及已建成液氫工廠、加氫站等。當前氫能產業鏈已初具雛形未來,我國將建立完善加氫基礎設施的管理規范。
其中,在氫能產業鏈中游,燃料電池系統供應商龍頭億華通值得關注。
專注產業化布局
8月10日,在新三板蟄伏4年的億華通登陸科創板,其前身為孵化于清華大學的北京清能華通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億華通所處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的中游,即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及電堆行業,主營氫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旗下子公司神力科技則生產電堆。
根據其招股說明書,氫燃料電池汽車目前處于產業化的初期階段。2017年、 2018年和2019年,中國氫燃料電池汽車銷量分別為1272輛、1527輛和2737輛, 而新能源汽車銷量分別達到77.7萬輛、125.6萬輛和120.6萬輛,總體而言氫燃料電池汽車在新能源汽車中的滲透率仍然較低,產業化進程明顯滯后于純電動汽車。
2018年,億華通建成投產我國首條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燃料電池發動機生產線,率先實現燃料電池發動機量產,具備年產2000臺的產能。而后,又進-步突破系統集成商的身份,實現了電堆的自主生產。
億華通此次上市擬公開發行不超過2265萬股,募集資金12億元。募集資金計劃投向億華通燃料電池發動機生產基地建設二期工程和面向冬奧的燃料電池發動機研發等項目。項目建設完成后,可形成年產30kW、60kW系列燃料電池發動機8000臺的規模。這相當于其2019年產能的4倍,對于整個行業來說也并不是個小數目,已是去年全國燃料電池汽車銷量的近3倍。
根據招股書,億華通2019年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產能為2000套,產量為601套,產能利用率為30.05%。同年,其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銷量為498套。統計顯示,2019年億華通公司氫燃料電池汽車系統出貨量位居全行業第二,國產電堆使用數量為全國第一。
值得注意的是,據愛企查數據顯示,億華通董事長張國強目前控股73.68%,旗下還有北京清佰華通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鴻蒙華通能源集團有限公司等與行業相關的公司,注冊地址都在張家口,北京這些氫能產業聚集區附近。
競爭格局,國產化正在提高
燃料電池相關產業包括上游的制氫與加氫站設備建設,我國在這方面的代表企業有厚普股份、鴻達興業、濱化股份等。而下游則主要是各大車企,我國的上汽、濰柴、宇通等在燃料電池車領域布局較為深入。
而一臺燃料電池車上的最關鍵技術則是燃料電池系統以及反應堆相關產業鏈。國燃料電池產業鏈已初具雛形,燃料電池產業國產化程度快速提升,電堆產業鏈國產化程度達到50%,系統關鍵零部件國產化程度達到70%左右,其他核心零部件也處于快速追趕進程。細分來看,我國已掌握大部分零部件的核心技術,各環節均有不少優質企業,但仍缺乏量產經驗。目前我國企業較為擅長的環節包括:系統集成、質子交換膜、催化劑、儲氫瓶。而根據行業空間測算,價值量較高的環節包括:系統集成、電堆、膜電極、儲氫瓶和氫氣供應。
動力系統:燃料電池動力系統由于集成了電堆與氣體循環系統,價值量最高,行業空間也最大。目前國內布局這一環節的企業也最多,比較有代表性的企業包括本公司億華通和重塑科技。由于燃料電池系統集成的工作基本上等同于動力總成,因此,國內不少整車企業在這一方面也有布局,包括上汽、濰柴、宇通、福田等。
電堆:電堆為燃料電池系統最為核心的部分,國內電堆目前主要依賴進口,自主研發電堆的機構雖然較多,但是能夠作出成熟產品的鳳毛麟角。目前國內電堆走在前列的包含:上汽、神力。上市公司中,濰柴動力和大洋電機通過與巴拉德的戰略合作布局較為領先,濰柴除購買巴拉德股權外,也購買其產品專利,且也組建了專門的團隊從事燃料電池的研究。此外,雪人股份參股 Hydrogenics,也間接參與電堆環節。然而,電堆環節最純正的標的還是巴拉德與 Hydrogenics,國內電堆目前主要從這兩家采購。尤其是巴拉德與國內的廣東國鴻合資在國內建廠,國鴻從巴拉德采購膜電極回國組裝。另外雄韜股份、雪人股份、全柴動力也在電堆領域有所布局。高工產研氫電研究所(GGII)通過調研及推算,巴拉德營收依舊排名第一;國鴻依靠技術引進和強大的市場運作能力,2018年營收僅次于巴拉德。
質子交換膜:質子交換膜方面,目前質子交換膜單價極高,同時,其降成本空間也非常之大,當未來能夠達到足夠量之后,其價格也極有可能與當前鋰電隔膜價格相當。根據測算,當前該環節市場空間月1.3億元,未來年產5萬臺和50萬臺的情景下,行業空間分別約為10億和25億。國內質子交換膜環節的核心標的為東岳集團(0189.HK),公司目前已有量產產線,只待行業放量。另外科恒股份已對外供應膜電極的涂覆設備,也是為數不多正式對外供應設備的企業之一
雖然技術一直在涌出,但薄弱的基礎設施建設嚴重制約了氫能及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北京目前僅建有一座由億華通運營的永豐加氫站,全市燃料電池汽車能源補給皆依賴此站,氫能基礎設施建設迫在眉睫。為推動加氫站建設,中石化與億華通已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在氫氣供應、車輛加氫、加氫站運營等方面展開全面深入合作。
未來產業協同化的情況會出現的越來越多,國內企業都將爭先突破技術壟斷,而億華通作為該領域的佼佼者,在政策風行正盛的情況下,或將迎來高增長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