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換電設施對新能源汽車的保障和促進作用不言而喻。但建樁難、找樁難、充電慢,一直制約著新能源汽車的大規模推廣應用;而平臺多、接入難、盈利難,則成為了困擾充換電運營商的難題。”11月20日上午,國網電動汽車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全生明在主持“百萬樁接入”主題發布活動時表示,為貫徹中央“新基建”戰略部署,破解行業發展難題,國網積極推動“百萬樁”接入工程,加速構建“全國一張網”,成功實現我國充換電網絡建設里程碑式突破。
據介紹,截至2020年11月18日,國家電網公司智慧車聯網平臺已接入充電樁超103萬個,覆蓋全國273個城市,標志著我國已經搭建起全球覆蓋面最廣、數量最多、服務能力最強的充電樁網絡。
充換電業務是落實“新基建”
重要抓手
“目前,國家電網自營充電樁14萬個,個人充電樁38萬根,接入公共充電設施超54萬個,占全國總量的90%以上。”國網電動汽車公司副總經理闕詩豐在發布會上介紹,電動汽車的充換電業務是落實新基建、強國戰略,更是維護國家能源安全的重要舉措。國網公司已建成高速公路快充站2003座、城市公共站7027座、專用充電站3476座,縣域城市充換電設施3.5萬個。預計2020年底,將建造個人有序共享樁5萬根,到2021年底,超30%的普通個人充電樁將升級為智能有序共享的充電設施,徹底解決居民充電難題。
據闕詩豐介紹,國網已建設成覆蓋“兩縱一橫”的全國岸電運營服務平臺,超600套岸電設施接入,實現了長江沿線、京杭運河、沿海流域3000多公里航道全覆蓋。自岸電運營服務平臺應用以來,累計替代燃油1500余噸,減少各類氣體排放物5800噸。
電動汽車規模化發展
機遇和挑戰并存
“車聯網平臺匯聚百萬根充電樁,電動汽車銷量實現年產百萬臺,形勢非常好。”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表示,要更加關注能源和車實時互動,這是新階段發展的關鍵。
“電動汽車規模化發展,在帶來巨大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巨大挑戰。”國網電動汽車公司副總經理王文指出,從機遇看,預計到2040年,我國電動汽車保有量將達到3億輛,銷量占比50%到60%,年用電量將增加2.68萬億度,占全社會用電量占比17%,日充電功率可達5.87億千瓦,占2040年新能源裝機量18.81億千瓦的31%。
王文認為,在電動汽車充電被有序引導后,可最大化電網設備利用率,降低負荷峰谷差,節約系統投資近70%。同時,3億輛電動汽車的動力電池電量可達到200多億度,為電網提供120億度儲能、400GW的調節能力,可用于調峰、調頻、需求響應、綠電交易、緊急備用等,助推電網清潔化運行。
王文同時表示,電動汽車的同時充電特性會進一步加劇區域電網峰谷差,電網調節難度加大,單純增容升級線路會使全社會電力投資翻倍,增加終端用戶的用電成本。
用戶側供需互動規模
日益增大
中國工程院院士、全球能源互聯網研究院院長湯廣福認為,面向未來,用戶側的供需互動、互聯互通規模將越來越大,我們既是生產者也是消費者,電動車用不完的電,還可以供給電網。
新能源汽車平均月使用率接近80%,這個數據突出反映了新能源車的使用強度大大高于燃油車,也說明新能源車后續的發展和生命潛力巨大。”國網電動汽車公司總經理沈建新表示,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更是推進綠色發展的重要舉措。
據沈建新介紹,2019年,公共充電樁充電量達69.2億度,2020年預計突破100億度,預計到2025年,充電量將突破1000億度。
“預計到2030年,每天移動儲能的電池將達到5億千瓦時,基本接近當前全社會用電量的十分之一左右。”沈建新表示,通過大數據分析可以判斷,未來電動汽車作為移動的儲能電網,將促進電網更高效。電動汽車與電網的互聯互通、互聯互動,可以幫助電網用電負荷,削峰填谷,消納可再生能源,也為電網調頻調峰以及輔助服務提供強有力的移動電源技術支撐和場景支撐。
對此,全生明強調,國網電動汽車公司將不斷創新充換電技術和商業模式,推動行業標準建立與完善,使新能源汽車的充換電更快速、更方便,使新能源汽車與能源互聯網的互動更智能、更高效。將繼續以充換電設施為基礎、車聯網平臺為主導,積極推動新能源產業鏈深入合作,推動交通與能源產業融合發展,全力打造全新產業生態。
據介紹,截至2020年11月18日,國家電網公司智慧車聯網平臺已接入充電樁超103萬個,覆蓋全國273個城市,標志著我國已經搭建起全球覆蓋面最廣、數量最多、服務能力最強的充電樁網絡。
充換電業務是落實“新基建”
重要抓手
“目前,國家電網自營充電樁14萬個,個人充電樁38萬根,接入公共充電設施超54萬個,占全國總量的90%以上。”國網電動汽車公司副總經理闕詩豐在發布會上介紹,電動汽車的充換電業務是落實新基建、強國戰略,更是維護國家能源安全的重要舉措。國網公司已建成高速公路快充站2003座、城市公共站7027座、專用充電站3476座,縣域城市充換電設施3.5萬個。預計2020年底,將建造個人有序共享樁5萬根,到2021年底,超30%的普通個人充電樁將升級為智能有序共享的充電設施,徹底解決居民充電難題。
據闕詩豐介紹,國網已建設成覆蓋“兩縱一橫”的全國岸電運營服務平臺,超600套岸電設施接入,實現了長江沿線、京杭運河、沿海流域3000多公里航道全覆蓋。自岸電運營服務平臺應用以來,累計替代燃油1500余噸,減少各類氣體排放物5800噸。
電動汽車規模化發展
機遇和挑戰并存
“車聯網平臺匯聚百萬根充電樁,電動汽車銷量實現年產百萬臺,形勢非常好。”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表示,要更加關注能源和車實時互動,這是新階段發展的關鍵。
“電動汽車規模化發展,在帶來巨大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巨大挑戰。”國網電動汽車公司副總經理王文指出,從機遇看,預計到2040年,我國電動汽車保有量將達到3億輛,銷量占比50%到60%,年用電量將增加2.68萬億度,占全社會用電量占比17%,日充電功率可達5.87億千瓦,占2040年新能源裝機量18.81億千瓦的31%。
王文認為,在電動汽車充電被有序引導后,可最大化電網設備利用率,降低負荷峰谷差,節約系統投資近70%。同時,3億輛電動汽車的動力電池電量可達到200多億度,為電網提供120億度儲能、400GW的調節能力,可用于調峰、調頻、需求響應、綠電交易、緊急備用等,助推電網清潔化運行。
王文同時表示,電動汽車的同時充電特性會進一步加劇區域電網峰谷差,電網調節難度加大,單純增容升級線路會使全社會電力投資翻倍,增加終端用戶的用電成本。
用戶側供需互動規模
日益增大
中國工程院院士、全球能源互聯網研究院院長湯廣福認為,面向未來,用戶側的供需互動、互聯互通規模將越來越大,我們既是生產者也是消費者,電動車用不完的電,還可以供給電網。
新能源汽車平均月使用率接近80%,這個數據突出反映了新能源車的使用強度大大高于燃油車,也說明新能源車后續的發展和生命潛力巨大。”國網電動汽車公司總經理沈建新表示,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更是推進綠色發展的重要舉措。
據沈建新介紹,2019年,公共充電樁充電量達69.2億度,2020年預計突破100億度,預計到2025年,充電量將突破1000億度。
“預計到2030年,每天移動儲能的電池將達到5億千瓦時,基本接近當前全社會用電量的十分之一左右。”沈建新表示,通過大數據分析可以判斷,未來電動汽車作為移動的儲能電網,將促進電網更高效。電動汽車與電網的互聯互通、互聯互動,可以幫助電網用電負荷,削峰填谷,消納可再生能源,也為電網調頻調峰以及輔助服務提供強有力的移動電源技術支撐和場景支撐。
對此,全生明強調,國網電動汽車公司將不斷創新充換電技術和商業模式,推動行業標準建立與完善,使新能源汽車的充換電更快速、更方便,使新能源汽車與能源互聯網的互動更智能、更高效。將繼續以充換電設施為基礎、車聯網平臺為主導,積極推動新能源產業鏈深入合作,推動交通與能源產業融合發展,全力打造全新產業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