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由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發起成立的中國綜合能源服務產業創新發展聯盟、中電聯售電與綜合能源服務分會聯合舉辦的中國綜合能源服務產業高峰論壇暨云博會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隆重召開。
當天下午,國網綜合能源服務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任偉理,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董事、總經理王繼業,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副總經理孫華東,寧德時代副董事長、聯合創始人黃世霖,明陽智能副總裁王利民,北京索英電氣董事長王仕城參加了“儲能與綜合能源服務”分論壇圓桌沙龍。
本次圓桌沙龍主題為“儲能場景與技術”,共進行了三個重要議題。
在“‘十四五‘期間,儲能在綜合能源行業當中的定位、布局和創新方向問題”這個議題中,任偉理提出,能源的轉型靠電力,電力的發展靠儲能。
“原來老提互聯網+,實際上我認為未來的世界一定是儲能+,我認為未來儲能在整個國民經濟轉型發展中、在整個能源變革中它的作用你怎么說都不過分,并且儲能它會顛覆一些傳統的生活方式、傳統的生產方式。”任偉理說。
在他看來,電未來一定清潔、可再生的,風、光、生物制、海上風電、垃圾發電等這些可再生轉化成電。
而在儲能場景應用議題中,任偉理則提出,“只要把不用的東西用了、把廢物給他利用了,一定是沒有錯的,只要從事變廢為寶都是好行當,永遠的好行當”。
就儲能行業是“政策引導還是市場引導”問題上,任偉理則認為,政策就在路上,并且走的越來越快。
任偉理還認為,隨著新技術、新材料、信息通訊技術融合支撐,綜合能源服務是可以把所有東西都包括在這里邊,并且中國有后發優勢,中國在這個行業上領先世界。
在他看來,在綜合能源服務發展的過程中,儲能將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
以下是所有嘉賓發言實錄:
議題一:在“十四五”期間,儲能在綜合能源行業當中的定位、布局和創新方向問題
王繼業(主持人):今天討論三個議題,第一個議題就是《在“十四五”期間,儲能在綜合能源行業當中的定位、布局和創新方向問題》。
現在正處于“十三五”收官時間內,我們發現儲能在五年中經歷了探索,也做了豐富的實驗,當然成果也非常豐碩,現在進入初步的商業化階段,儲能對于能源轉型關鍵作用也在“十三五”得到顯現和初步驗證。今年又是“十四五”規劃編制年從國家層面進行頂層設計,對儲能行業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也對儲能市場和產業產生深遠的影響。
“十四五”期間,綜合能源服務市場快速建立、發展,為突破現有市場機制,建立適應儲能發展的環境,儲能在綜合能源市場當中如何定位?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應該怎樣布局?儲能技術發展和電網技術協同,儲能企業以及相關企業應該著眼什么創新之路?這都是大家非常關注的問題,下面有請幾個嘉賓進行探討。首先請我王仕城總在設備研發供應角度發表自己的見解。
王仕城:綜合能源是電力轉型的一個方向,儲能是綜合能源提升的基礎,支撐綜合能源清潔、高效、穩定運行的技術支撐,在未來創新方向上邊,我們從技術角度來看,主要有三個方面:
第一個是裝備技術創新,讓儲能更好支撐電力系統和綜合能源發展;第二個是商業模式創新,讓儲能更好應用;第三個體制機制創新,讓儲能能夠發展障礙打破更健康。
回到技術創新本身來看,這里邊可能會有一些幾個問題需要關注。一是目前怎么樣讓系統更安全,就是打消大家使用的疑慮;二是我們在安全基礎上邊,要讓使用成本降下來,每一次響應成本或者固定成本真正降下來;三是非常重要的一點是從技術角度看,BCS也好、整個電力管理系統也好,是不是真正準備好了我們應對“十四五”改造和向計劃極電站準備,最終讓大型儲能電站和傳統電站有相當的技術水平,甚至更高,比如能夠做全站統一啟動、統一清洗、快速一致響應。
大家經常看到我們儲能要助力新能源發展,什么時候通過我們儲能真正讓新能源電站成為可信的、主力能源,那么我們工作就取得長足的進步,我們儲能整個產業發展就進入更廣闊的天地。
王繼業(主持人):王總的觀點,首先是對電網的服務,我作為電網人非常歡迎你的觀點,同時關注商業價值,更關注于技術,就是我們面向“十四五”到底儲能技術有沒有做好準備?我非常贊同他的觀點,還有安全方面。下面有請王利民,王總從明陽發展規劃發表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王利民:據權威機構預測,截至到“十三五”末非水可再生能源裝機達到4.8億千瓦,“十四五”提升到11億千瓦,這么大的發展空間,必定造成電網調峰能力不足更加凸現,反過來說對儲能創造非常好的發展空間。
我認為儲能從小規模試點到大規模示范,在“十四五”期間會成為標配,并且成為調節電力平衡、促進綜合能源健康發展新生的主力軍,這是我們對儲能在“十四五”定位的認識。
對于布局來講,我們是這樣考慮,首先希望從行業來講,規劃的時候能夠把儲能在國家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當中能有很大的比重,按照標配的設想,“十四五”期間增加大概6億千瓦新能源,按照5%-10%配比,大概儲能有三千萬到六千萬空間,不管企業怎么想,國家必須有明確的指標。
作為行業產業鏈上下游,可以分為三部分,一部分產品研制單位包括電池研制、控制系統的研制、還有中間服務商設計、咨詢、施工、運輸這些,后端就是投資運營,不同角色它的布局想法也是不一樣。
我們想電池對于前端產品研制企業重點降本,怎么降低成本?應該選擇在技術密集區、靠近原材料場地,或者重點儲能市場來做布局。
作為我們開發企業,我們重點布局在哪里?就是新能源占比比較高的地區,另外負荷比較高,但是電網當中低溫結構比較復雜的地區,這是我們布局考量。
王繼業(主持人):謝謝王總,從規劃的角度來洞察未來儲能的空間十分必要的,“十四五”新能源將達到6億,在“十四五”末期整個新能源要達到10個億,以風和光為主,這客觀上給儲能帶來巨大的空間,王董事長提出的電網為的調峰是我們儲能配置的需求,另外技術創新十分關鍵。
下面有請寧德時代黃世霖董事長從儲能制造和綜合業務角度講一講。
黃世霖:寧德時代從事儲能尤其電網儲能很長時間了,如果從“十四五”角度來看,國家面對能源轉型升級的需求,同時裴總講的國家政策也在引導這樣,趨勢來看,清潔能源比例肯定會越來越高,同時大家在用電方式習慣變化很大,因為現在全國在做電動化進程不斷提升起來,這個狀態下邊作為綜合能源服務工作來講,就會越來越受到很多挑戰。
在這樣情況下邊,在“十四五”期間,儲能的技術變成非常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一個技術,不管抽氣、變換其他方式儲能,池能變成非常重要的必須電。
從電化學儲能發展來看,這幾年有幾個趨勢明顯,第一做過十多年示范項目,逐漸轉向能不能商業化運營的方式;還有一個趨勢從很小幾百千瓦時或者幾兆瓦時,現在談百兆瓦時,系統從小到大的趨勢在發展。
所以“十四五”來講,第一個定位非常高,甚至到國家能源戰略層面,第二技術創新來講,我們要開發適合商業化運行、適合現在市場需求的技術,比如長壽命、高效率、高安全可靠的技術出來,把成本降下來。
最重要的一個,儲能進入商業化運營里邊它是新來者,所以需要創新的運營模式和價格機制,來促進和引導產業的正確發展,從我們公司角度來講,作為儲能產品制造者,我們是延著這樣一條路在往前發展。
王繼業(主持人):寧德時代作為電化學代表性企業,黃董事長對于未來還是很有期待的,上述三個嘉賓都談到電池的可靠、安全和壽命,我們感覺到這也是今天話題當中創新之路一個重要的路徑。我們也注意到寧德時代最近有大手筆動作,注入全國各地準備投大型的儲能,還有成立合資公司,期待你們成功。
下面有請中國電力研究院孫華東從電網角度談談儲能,我們知道一直以來儲能業界聲音和更多探討都是儲能本體,今天議題都在系統角度和電網角度談一談,這些都是非常寶貴的信息和技術探討,我們聽聽孫院長的見解。
孫華東:我來自中國電科院,電科院是國家電網公司直屬的科研機構,在過去十多年當中,我們針對電化學需求分析、包括檢測、標準等開展大量的研究,下面主要從應用角度來談談我的一些觀點。
第一個關于定位,我認為剛才大家談到,特別是裴總和其他五位專家談到非常認同,總體來講儲能未來應用分兩大類,一個電量、能量型儲能,主要解決未來調峰的問題,減少棄風棄光棄水,同時應對高峰期供電問題。隨著我們國家日后曲線越來越不平衡,峰谷差距越來越大,超過5%負荷超過幾十小時,儲能也應對尖峰負荷可靠性,延緩投資、總體達到電力穩定。
第二個功率性,解決短時間內集中功率釋放,提高電壓頻率調節能力、滿足大電網安全穩定需求。儲能也是很好短時間內提供支撐重要的手段,這是儲能第二個定位,兩個定位是儲能未來發展兩大需求。
針對未來“十四五”電網發展需求,關于儲能大家有很多設想,上周國家電網公司剛剛召開“十四五”電網規劃的管理委員會,也剛剛通過國家電網“十四五”規劃,其中有一個專題報告就是儲能報告,由中電科院牽頭完成的。
我個人認為未來布局儲能路徑的時候,可能從需求角度有幾個:
一是電源側有兩類場景,大家都提到今年7月1號剛剛頒布電力系統安全導則,設計兩年,幾百人參與其中,我本人也是這個導則主要起草者之一,全文都是強制性標準,其中導則明確提到高比例新能源裝機地區,為新能源廠站提出要求,廠站提供慣量頻率調節能力和電壓調節能力,實現路徑可以風電也可以儲能,西北地區可以安裝儲能裝置,實現調峰目的,大量減少新能源。另外江蘇、浙江、廣東規劃大量的海上風電,達到消納海上風電的場景。這是第一類電源側。
二是負荷側分布式發電。今天提到在用戶側分布式光伏等結合綜合能源的利用,也可以很好起到消納新能源,降低壓力曲線,同時提高新能源消納能力。
三是電網側。電網側儲能既可以關注電源側、也可以關注用電側,可以很好實現調峰調頻,同時可以作為安全穩定設施做,比如新疆到鄭州,如果增加儲能可以提高安全性。通過配置儲能也可能增加輸電能力、增長安全性、增加效率。
四是個人建議在一些區域實行儲能云平臺,也就是達到聚沙成塔作用,很好把電源側、電網側不同電壓儲能匯集起來,實現儲能共享,進一步發揮儲能效果。
王繼業(主持人):謝謝華東院長,網儲問題也是電網和電力研究單位下一步研究重點。本次作為會議的主辦方、承辦單位國網綜能集團,這幾年在綜合能源方面發展迅速,綜能集團是國網新興方向編制單位,也是系統集成龍頭企業,目前發展情況和未來規劃布局,我們請任偉理董事長給大家介紹一下。
任偉理:非常感謝大家在百忙之中參加今天上午論壇和今天下午分論壇,今天也是我收獲比較大、學習比較多的一天,感覺到走對行了,確實是綜合能源是未來大發展的、朝陽的、無限的行業。
今天上午國家電網公司副總工程師、中國工程院院士郭劍波提了一個能源轉型要靠電力,電力的發展要靠綜合能源。實際上剛才聽了各位專家在標準上、產品上、示范工程上、技術上各個方面實踐經驗,我感覺應該把郭院士的話改一改,能源的轉型靠電力,電力的發展靠儲能。
原來老提互聯網+,實際上我認為未來的世界一定是儲能+,儲能+手機,手機就不用充電寶了;儲能+炊具就可以隨時做飯、隨時可以燒烤了;儲能+飛機就是電動飛機;儲能+四個輪子車一個沙發,就是電動車,我認為未來儲能在整個國民經濟轉型發展中、在整個能源變革中它的作用你怎么說都不過分,并且儲能它會顛覆一些傳統的生活方式、傳統的生產方式。
上午有嘉賓發表“新煤炭、新電力、新智聯”的觀點,新煤炭是什么意思?現在用煤炭產生電,未來可以用電產生石油、產生煤炭,未來顛覆人們觀念一些東西就在儲能方面。
電未來一定清潔、可再生的,風、光、生物制、海上風電、垃圾發電等這些可再生轉化成電,正是因為有了儲能,這些再生能源轉化的電就可以存下來,不夠可以釋放出來,多了存下來,化石能源轉化成電能,我感覺到至少在習總書記說的2060年肯定會成為現實,我期待著爭取在2030年或者2035年變成現實。
我是學管理的,好多時候需要跨界融合,過去老說電力行業是夕陽產業、夕陽行業,但現在不是了。
原來我老說人類失去聯想,世界將會怎樣?今后是人類失去儲能,世界將會怎樣,我感覺不怎么樣,人類有了儲能更加廣泛互聯、更加生活美好,也能實現國家電網公司“為美好生活充電、為美麗中國賦能”目標,這次論壇也是第一次,以后每年舉辦一次,目的形成生態圈,然后把產學研用、金融等等聚在一起形成一個生態,然后助力習總書記“兩山理論”的實現,助力人們期待的藍天白云、青山綠水凈土的實現,我是感覺到這些都不是夢,因為有儲能、因為新時代、因為有在座都不是夢。
王繼業(主持人):我們聽任總發表見解就增強信心,對儲能這么高的調門恐怕還不多,任總觀點提出儲能+,作為儲能產業來講,應該樹立這樣理念,敢于嚴謹、敢于通過洞察下決心做一件事情,這就是卓越企業家精神,我想在座每位都受益于企業家精神。
上述五位嘉賓解讀和介紹中,回答儲能發展中基本問題和方向。總的來看,儲能在能源體系下是不可或缺的要素,發展儲能是能源變革當中物理性支撐。在這里,儲能制造、綜合能源、電網系統等使儲能規劃布局、創新方向基礎因素,也是發展的驅動因素。
議題二:儲能場景
王繼業(主持人): 我們進入第二個議題儲能場景,場景問題一直是核心問題,一直是大家反復探索和實踐的問題,不同技術路線也對應不同場景,一個問題出來了,在不同綜合能源服務場景當中,怎樣才是儲能應用最優解?在當前環境下回到現實,是否具備切實可行的商業模式,下面請幾位嘉賓分別談一下自己的想法。
王仕城:關于儲能產品大概回到幾個方面:
一個是用戶這一側。大量電動汽車增加,會導致什么?為了解決里程焦慮,增加大量快充和超級快充,“十四五”期間有6億千瓦充電要求,這樣功率對我們配電網絡,特別是城市配電網絡提出挑戰。
我們認為儲能可能是解決快充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當然也有專家會提出,未來怎樣超級充電站或者快充電同時變成VDG解決電網互動的智能儲能終端,也是方向的問題,這是用戶側。
另外一點大家一直關注的,我們推出儲能一個產品,就是跟新能源配合,最近比較熱的話題就是在新能源,特別是風光領域配儲能,在這個場景下我們認為可能比較合適解決方案是在新能源匯集站增加規模化儲能。
這樣的話相比在單站一是容量總體小一點,第二減少棄風棄光以外,還可以儲能性能足夠情況下,可以做無功支撐、電壓支撐,這是新能源電站切入儲能帶來最大挑戰,同時可以解決像調頻調峰輔助服務,增加輔助收入,通過這樣配置方式轉移,可以讓儲能電站有獨立的收益,有輔助服務額外收益,總體可以提升儲能電站投資回收,這樣有可能既解決新能源問題,又解決電網安穩支撐要求,同時讓有可能獨立第三方投入,像任總介入進來,真正做好做大。
王利民:關于儲能應用場景和應用模式,前面兩位主講嘉賓已經列舉非常清楚,三個場景17個項應用模式,雖然這個模式看起來很多,實際上背后價值邏輯,一個就是政策驅動、一個市場價值驅動。
政策驅動又分兩類,第一類政策強勢,有些省份出臺相關政策,按照新能源裝機規模按比例配置儲能,這個不存在商業模式就是強行要求;第二類就是政策扶持,涉及到五個政策,各個省陸續出臺關于儲能電量補償機制、輔助服務的補償機制、關于考核偏差的機制、還有原有峰谷電價、兩步式電價,大部分圍繞這種政策制定的。
市場驅動主要體現利用儲能解決新電損失,另外利用儲能提高設備利用率,前端這一塊我們認為在激勵機制,政策扶持這一塊看到很大場景,未來可以考慮共享儲能,盡可能更多享受政策、更多創造價值,只有把原網很多環節一并考慮,共享儲能應該是很好的解決方式。
黃世霖:在我看來儲能它的主要作用是一個綜合能源服務的手段和平臺,它最終的目的就是儲能這種東西,怎么能夠使著我們電力行業增加它更好服務屬性、創作效益,為能源價格得到很好的下降。
因為我們國內和國外有很大的不同,國內有一個非常堅強的大一統電網,所以儲能來講,就變成怎樣為電網適合未來大家用電和能源轉型智能化,包括清潔能源多起來以后,去提供這樣一種技術服務手段。
國外來講不一樣,它是分散,所以我們在國內前十幾年大家在做示范性探索,強行把它分成源網和儲能應用,大家都在嘗試不同的應用場景。
進入“十四五”,可能需要團結任總周圍,怎樣把儲能東西圍繞著綜合能源服務目的,去探索它的應用場景,所以現在來講,將來有可能光儲電站、風儲電站、也有可能儲存電站、也有可能5G電站、數字中心終極目標提供更好的服務給各行各業,只要有利于提升能源服務這一塊東西來講,我們儲能都可以很好的應用場景。
王繼業(主持人):場景無論怎么好,離不開投資回報,這里邊價格是一個因素,我我們非常關注儲能價格問題,近年來有光伏價格在迅速下降,也給大家很多信心,請問黃董事長,電池什么時候給“白菜價”?
黃世霖:王院長提了非常重要的問題,現在你看各行各業,尤其電力行業都說儲能是很好的技術,但是大家都不愿意掏錢做投資,體制內人好像收不回來,體制外人投資非常風險,為什么叫好又不投資?就是儲能這種技術價值沒有辦法有一個很好的體現出來這樣東西。
我舉一個例子,可能稍微離電網這邊遠一點點東西大家更能理解,比如我們電動車,大家都在抱怨電動汽車一次購買成本太高了,但是大家沒有看到我電動汽車在整個使用過程里邊,我省下多少錢?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比如說我們傳統燃油汽車跑100公里大概要花10升油,基本上要花60塊,但是如果我們在北京跑電動車的話,你怎么跑大概百公里花20度電,20度電以北京狀態來講,一度電花一塊充電,所以電動車和傳統燃油車,每跑100公里就省40塊,如果是出租車的話,一天至少跑200公里,所以就省下80塊,一個月就是2400塊。
現在電池不賣給你,我租給你,從省下2400塊拿出1200塊作為租金,我電池如果賣一套5萬或者6萬,很快就收回來成本,這個角度來講,我們儲能也有這樣的特點,如果大家細算這樣,如果電池壽命夠長、系統效率夠高,如果提供服務夠好的話,電池以現在價格,儲能實際上是效益相當好的東西。
從我們企業角度來看,現在鋰電池成本還會往下降,只是到了哪個時間點是非常好的盈利點,現在差一個模式。
王繼業(主持人):黃總一算長期賬,意味著暫時不能降價,我們慢慢期待,下面請華東院長談。
孫華東:關于儲能應用場景不同細分,有多有少,儲能本身是功率吸收和釋放把時間轉移了,實際上把能量做時間轉移,通過時間轉移再加上儲能帶著有功、無功四個象限可以調節,最終解決幾個問題,第一個能量問題,比如調峰;還有涉及電力平衡問題,就是調頻問題;第三電壓穩定,解決用電安全問題。
我概括通過儲能三大類問題可以帶來好處,新能源消納、變電容量節省等等有一系列好處。我是學技術,有一個天然樸素想法,誰受益誰掏錢。
我建議盡可能把這些儲能納入市場機制,通過市場交易或者現貨市場,讓這些投資得到有效回報,構建很好的儲能應用生態,進一步促進儲能技術和產業發展。
調節儲能應用,有一類可以進入交易機制,還有一類沒法進入交易機制,建議政府或者監管部門,可以把這些儲能投資或者責任主體、或者業主主體,還有一類為安全,國內十多年沒有發生大的安全事件,儲能投資對公共安全是很大的好處,這類應該誰投資?應該整個社會進入電價成本等等。
通過幾個想法,誰受益誰掏錢,進一步提出幾點建議,我們進入交易機制、責任主體是誰、公共部分誰承擔等等,捋一捋大家思路,進一步推動儲能在未來能源電力轉型當中處于好的生態建立,進一步促進儲能技術和產業發展。
王繼業(主持人):謝謝華東院長,電網越來越需要儲能,在美國儲能和電網已經成為一個參與供給和參與交易的大型發電主體,太平洋電力400千瓦參與供電,南澳洲500千瓦,在停電的時候一下頂上去,電網加儲能是必要的東西,我們任總說就是儲能+,所有都得加,更需要。請任總講一下。
任偉理:我的理解是變廢為寶,把沒用的東西、有價值的東西最后把價值挖掘出來,這就是習總書記說的“高質量發展”,那么儲能實際上它就是要把一些棄的風、棄的光、棄的水用起來。
但是人們要吃飯,然后要解決環境問題,就必須在沒有政策的時候創作政策也要干,我現在在手里已經儲存了超過6GW儲能電站,已經在福建開工,1.3GW工程,引導地方給政策。
大同2GW儲能電站,大同配多少風電?1GW光伏,你把資源給我,我給你建,你不給我,我就不建。反正相互促成事情,咱們不能等,道理應該講清楚,他也聽明白、咱也講清楚,這也是互利共贏。
只要把不用的東西用了、把廢物給他利用了,一定是沒有錯的,只要從事變廢為寶都是好行當,永遠的好行當。
王繼業(主持人):儲能場景和最優解就在任總觀點中,按照三個要素,有沒有量、有沒有價、到底有沒有功率平衡,是漫長的過程,最有利解釋就是任總說的,只要往前走,這個場景一定能夠得到我們想象的,或者我們想要達到的一個目的,即使不能到位也在路途上。
議題三:政策引導還是市場引導
王繼業(主持人):下面進入第三個議題,前兩個問題幾位嘉賓談到當前政策對于儲能可持續發展和不斷創新有引導作用,政策是關鍵,在我國現有市場環境下,通過哪種路徑能夠更快、更好地建立大規模儲能市場、加快各類儲能技術的創新升級、實現我國儲能行業的蓬勃發展?是由政府主導,通過各類政策的引導推動儲能的快速發展,還是由儲能行業的各參與方主導,通過市場化的方式尋找到儲能發展的平衡點?在這里希望各位談談對政策改革的建議和借鑒,還是請王仕城董事長先來。
王仕城:政策方面作為民營企業不好談太多,但是有一些自己的感悟。從整個產業角度來講,儲能產業一定是政策先行,至少是政策要給產業的發展留下一個比較寬松的環境,而不是動則這個不行、那個不讓,這是第一點。
產業真正想要發展起來,一定是行業自身通過市場行為,讓自己通過不斷迭代前行,讓自身的行業能力和競爭力提升起來,然后真正找到和當下的環境相適宜的切入點,隨著大的市場往前共同推進。
所以產業政策是前面關鍵點,自身發展也是非常重要的,這里邊我們在想,當下可能有一些比較有意思的地方。
儲能在很多場景尤其電網相關,往往是公共服務品,目前好像不太容易提公共服務,能不能通過市場化手段,讓它能夠有獨立的身份,包括服務或者其他方面按效果付費的方式,讓這個政策邊界對我們影響縮小。
這就是我們市場的機制要探討。非常重要的一點,規模化儲能可能需要行業從業者一起呼吁政府在這方面或者推動、或者開口子,讓儲能電站作為獨立市場主體能夠存在下去,能夠按照公平或者相對公平的交易的規則,讓儲能電站能夠參與服務、相關交易當中去,這樣的話產業才有可能真正快速迭代起來,加上資本進入,這個市場就可以正循環。
王利民:儲能至少三年內以市場需求為引導,但關鍵作用還是政府政策推動,因為工作不同,我們從業者可能做各自的推動,政策推動最好的抓手就是做示范項目,因為示范項目推進過程中遇到這樣那樣問題,特別是政策上問題,比如推進現代能源光伏數字化、定制化研究,因為當地沒有儲能相關政策、也沒有很高的電價差,就用原有風光項目補充儲能收益問題,國家雖然有政策,但是執行的時候執行下去,如果按照全額收購、保證電價模型計算經濟模型,如果這個不成立,后邊儲能受到很大的挑戰。
當然我們有技術上處理,更希望推進當中,尤其我們行業投入,電網、綜合能源集團能夠引領行業,尤其示范項目政策管理起到助推或者引領作用,我們會積極響應。
黃世霖:儲能的發展是由我們市場主體人來推動還是由國家政策來引導呢?實際上我個人覺得它并不矛盾,因為早期上邊來講,過去差不多有15年時間,儲能國家也有一些政策出來,企業主體基本上都在做很多很多示范項目,這些示范項目一個對技術驗證和開發,另外對各種各樣盈利模式進行不同的嘗試。
在這個過程中,包括國家對“十二五”一直到“十三五”,都有儲能相關的科技創新項目大家去做,現在到了“十四五”,經過過去十多年不同探索,“十四五”一個很重要的工作,如何能夠讓主管部門給儲能可預期的政策,儲能投下去未來十年、二十年收益是什么,不要有沒有預期樣子,大家做起來就很困難了。
從我們企業角度來講,有兩個目標,如果走市場化發展,電動汽車一定做到比傳統燃油車還便宜、更好用、更舒適,儲能上邊來講一定助力清潔能源,將來出來不僅是清潔能源,而且是便宜、優質的清潔能源。
中午有一個同事已經說了,中東那個地方光伏電價1.3美分,差不多發電一毛,這時候配上儲能就是優質、清潔、便宜的電,青海也是2.3毛,如果配一定儲能可以跟火電競爭的。
尤其我們國家2019年石油對外依存度已經達到73%,如果貿易戰圍堵嚴重,能源是有一定風險的,從這個角度來講,除了我們把技術東西做好,各種功能東西搞好,成本降下來,然后大家一起呼吁政府給我們比較好可預期政策環境。我個人感覺最近跟主管部門有蠻多溝通,個人感覺“十四五”會有很多政策從任總這里出來。
孫華東:關于未來儲能發展,在政府部門或者企業、或者行業起主導作用,這個問題,未來儲能發展當中,我認為政府和企業都應該參與其中,可能從不同緯度上邊大家發揮作用是不一樣的,有的起很重要的作用,有的是起參與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4年6月13號提出“四個革命”,分別是消費革命、供給革命、技術革命和體制革命,消費革命和供給革命是從能源兩個場景提的,但是技術革命和體制革命應該從產業發展兩個緯度。
從未來儲能技術角度,大家要有共識,還是未來企業或者行業起主導作用,我們政府應該起引導或者輔助作用,但是對于政策機制、體制,毫無疑問當然應該政府起重要作用,但是我們企業行業應該參與其中。
剛剛專家提到通過試點示范發現問題,及時反饋,更好讓政府出臺好的機制和政策,才能引導儲能技術和產業的發展。
我的總體結論,從不同緯度我們政府和企業、行業應該發揮各自不同的優勢和特點,共同促進儲能的發展,也特別同意剛才幾位專家提到,隨著未來能源電力發展,特別是在“十四五”時期,應該說對儲能需求越來越迫切。
去年底儲能非水可再生能源裝機達到4.1億,超越20%裝機,從不同渠道得到,“十四五”末期新能源發展比例和速度也會更快,比例也會更大,這就為未來儲能提出更大需求,更需要政府和行業共同努力,也需要在座各位共同努力,促進未來儲能技術和體制發展,進一步促進國家綠色低碳發展,來提升能源轉型成功,為美好生活添磚加瓦,為建設綠色國家貢獻力量。
任偉理:政策就在路上,并且走的越來越快。在儲能方面的政策,大家要堅信政策就在路上,在到達咱們手上之前怎么辦?剛才說了風、光、儲等就是綜合起來,國家電網公司做綜合能源服務,在供電上一定非常專業、非常優勢,但是就供電論供電,你供電比別人供電省多少錢、效率提升多少,不可能,你是比別人省,但你省不多,就要進行供電、供熱、供冷、供氣之間的互聯互通。
實際上,對咱們企業來講,一定把其他資源和儲能方方面面連上,賺錢、不賺錢的,就跟原來小的時候白面沒有,吃黑面吃不下去,就弄其他參合吃,好的東西供缺的東西,等著政策春風,大家都發芽,政策來了就成長了。
我想一定想辦法,不能就儲能說儲能,一定要拓展思路,儲能的政策在路上,越來越近,儲能未來是改變中國進而改變世界,儲能未來是中國領先于世界的一個主要的產業。
在中國產業方面,領先世界的不多,但是咱們風、光領先世界,那么2060年碳排放,然后中和,怎么中和?就是要化石能源不要去發電,用可再生能源,而可再生這樣一種靠天吃飯一定不會是咱們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的,天不聽你的,怎么辦?人一定勝天的辦法就是儲能。
王繼業(主持人):謝謝任總,政策在路上,給大家信心和希望。這里邊對于儲能來講,大家都談到儲量空間、還有功率平衡的技術要有要求,再有投資要有回報,當然這些都在路上,這里邊現在有一個問題,目前新能源快速發展一定給儲能帶來好處,現在新能源新的要求,到2025年風和光達到10億,就現在新能源政策來講,圍繞一個核心棄電率5%,客觀上看到這個指標對電網約束考核,我們沒有意見,同時也是對新能源發展制約,還是對儲能空間的限制。
這是我的觀點,假如把這個指標適當放寬,對新能源加大市場空間,儲能是不是有更大的空間,新能源能夠有更大的發展,儲能也能發展,電網協同也得到發展,業態現在是以飽消納,可能變成促發展,也是經濟內循環一種模式。任總同不同意?
任偉理:我感覺到假如電可以存下來、能量能存下來,未來好多都會改變,因為每一次重大的革命性的變革,實際都是能源的變革,毫無疑問包括咱們人的變革,從小孩長大這么高,就是你吃進去的東西讓你長大,當取之不解大自然能量用之不盡的,我感覺以后種莊稼不需要土地,莊稼為什么長?是光合作用,二十年之后一定吃過豬肉看不到豬跑,并且你吃的豬肉跟正兒八經養的豬更健康,人造的把不好都不要了,我感覺未來世界變革就是能源的變革,能源變革會帶來巨大的變化。
為什么綜合能源服務,國家非常重視,綜合能源服務一定會寫入國家“十四五”戰略規劃之中,現在得到消息是這樣。
中國走向綜合能源服務,以后一定領先世界,以國內循環為主、國際國內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的發展格局,我認為綜合能源服務是隨著新技術、新材料、信息通訊技術融合支撐,可以把所有東西都包括在這里邊,并且中國有后發優勢,中國在這個行業上領先世界,美麗的、富強的中國夢一定能實現。
我感覺儲能是綜合能源服務里邊最最重要的,中國把綜合能源服務作為國家戰略,你消納不消納國家都要大力發展,來倒逼各個方面新技術、新模式出現,這是一定一定的。
王繼業(主持人):五位嘉賓的解讀對于儲能快速發展推動力和發展方式給出他們的觀點,我們都看到任何一個行業發展都是在政策、技術、商業模式幾項因素綜合推動下,才能健康發展。
在市場環境下,隨著儲能經濟特性不斷優化、技術的研發、模式的創新和機制的改革,我想儲能在綜合能源領域里場景一定越來越廣泛、發展模式一定越來越健康,發展速度一定會大幅度提升。
今天各位嘉賓跟大家分享大量卓越的見解和觀點,這些觀點一定在“十四五”儲能推進當中體現重要的價值,也一定有助于我們儲能各位企業家、各位相關的產業人士在未來儲能事業當中有所借鑒和注意。
下面讓我們以熱烈掌聲感謝各位嘉賓高屋建瓴和智慧分享。今天圓桌會議到此結束,我們在這里還要感謝各位的關注和聆聽,也感謝本次會議贊助方,佳節來臨之即,我受主辦方委托,向大家表示節日祝福,祝大家國慶之初雙節快樂、家庭幸福,明年產業高峰論壇我們再相聚,謝謝大家!
(根據演講速記整理,未經演講人審核)
當天下午,國網綜合能源服務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任偉理,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董事、總經理王繼業,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副總經理孫華東,寧德時代副董事長、聯合創始人黃世霖,明陽智能副總裁王利民,北京索英電氣董事長王仕城參加了“儲能與綜合能源服務”分論壇圓桌沙龍。
本次圓桌沙龍主題為“儲能場景與技術”,共進行了三個重要議題。
在“‘十四五‘期間,儲能在綜合能源行業當中的定位、布局和創新方向問題”這個議題中,任偉理提出,能源的轉型靠電力,電力的發展靠儲能。
“原來老提互聯網+,實際上我認為未來的世界一定是儲能+,我認為未來儲能在整個國民經濟轉型發展中、在整個能源變革中它的作用你怎么說都不過分,并且儲能它會顛覆一些傳統的生活方式、傳統的生產方式。”任偉理說。
在他看來,電未來一定清潔、可再生的,風、光、生物制、海上風電、垃圾發電等這些可再生轉化成電。
而在儲能場景應用議題中,任偉理則提出,“只要把不用的東西用了、把廢物給他利用了,一定是沒有錯的,只要從事變廢為寶都是好行當,永遠的好行當”。
就儲能行業是“政策引導還是市場引導”問題上,任偉理則認為,政策就在路上,并且走的越來越快。
任偉理還認為,隨著新技術、新材料、信息通訊技術融合支撐,綜合能源服務是可以把所有東西都包括在這里邊,并且中國有后發優勢,中國在這個行業上領先世界。
在他看來,在綜合能源服務發展的過程中,儲能將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
以下是所有嘉賓發言實錄:
議題一:在“十四五”期間,儲能在綜合能源行業當中的定位、布局和創新方向問題
王繼業(主持人):今天討論三個議題,第一個議題就是《在“十四五”期間,儲能在綜合能源行業當中的定位、布局和創新方向問題》。
現在正處于“十三五”收官時間內,我們發現儲能在五年中經歷了探索,也做了豐富的實驗,當然成果也非常豐碩,現在進入初步的商業化階段,儲能對于能源轉型關鍵作用也在“十三五”得到顯現和初步驗證。今年又是“十四五”規劃編制年從國家層面進行頂層設計,對儲能行業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也對儲能市場和產業產生深遠的影響。
“十四五”期間,綜合能源服務市場快速建立、發展,為突破現有市場機制,建立適應儲能發展的環境,儲能在綜合能源市場當中如何定位?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應該怎樣布局?儲能技術發展和電網技術協同,儲能企業以及相關企業應該著眼什么創新之路?這都是大家非常關注的問題,下面有請幾個嘉賓進行探討。首先請我王仕城總在設備研發供應角度發表自己的見解。
王仕城:綜合能源是電力轉型的一個方向,儲能是綜合能源提升的基礎,支撐綜合能源清潔、高效、穩定運行的技術支撐,在未來創新方向上邊,我們從技術角度來看,主要有三個方面:
第一個是裝備技術創新,讓儲能更好支撐電力系統和綜合能源發展;第二個是商業模式創新,讓儲能更好應用;第三個體制機制創新,讓儲能能夠發展障礙打破更健康。
回到技術創新本身來看,這里邊可能會有一些幾個問題需要關注。一是目前怎么樣讓系統更安全,就是打消大家使用的疑慮;二是我們在安全基礎上邊,要讓使用成本降下來,每一次響應成本或者固定成本真正降下來;三是非常重要的一點是從技術角度看,BCS也好、整個電力管理系統也好,是不是真正準備好了我們應對“十四五”改造和向計劃極電站準備,最終讓大型儲能電站和傳統電站有相當的技術水平,甚至更高,比如能夠做全站統一啟動、統一清洗、快速一致響應。
大家經常看到我們儲能要助力新能源發展,什么時候通過我們儲能真正讓新能源電站成為可信的、主力能源,那么我們工作就取得長足的進步,我們儲能整個產業發展就進入更廣闊的天地。
王繼業(主持人):王總的觀點,首先是對電網的服務,我作為電網人非常歡迎你的觀點,同時關注商業價值,更關注于技術,就是我們面向“十四五”到底儲能技術有沒有做好準備?我非常贊同他的觀點,還有安全方面。下面有請王利民,王總從明陽發展規劃發表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王利民:據權威機構預測,截至到“十三五”末非水可再生能源裝機達到4.8億千瓦,“十四五”提升到11億千瓦,這么大的發展空間,必定造成電網調峰能力不足更加凸現,反過來說對儲能創造非常好的發展空間。
我認為儲能從小規模試點到大規模示范,在“十四五”期間會成為標配,并且成為調節電力平衡、促進綜合能源健康發展新生的主力軍,這是我們對儲能在“十四五”定位的認識。
對于布局來講,我們是這樣考慮,首先希望從行業來講,規劃的時候能夠把儲能在國家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當中能有很大的比重,按照標配的設想,“十四五”期間增加大概6億千瓦新能源,按照5%-10%配比,大概儲能有三千萬到六千萬空間,不管企業怎么想,國家必須有明確的指標。
作為行業產業鏈上下游,可以分為三部分,一部分產品研制單位包括電池研制、控制系統的研制、還有中間服務商設計、咨詢、施工、運輸這些,后端就是投資運營,不同角色它的布局想法也是不一樣。
我們想電池對于前端產品研制企業重點降本,怎么降低成本?應該選擇在技術密集區、靠近原材料場地,或者重點儲能市場來做布局。
作為我們開發企業,我們重點布局在哪里?就是新能源占比比較高的地區,另外負荷比較高,但是電網當中低溫結構比較復雜的地區,這是我們布局考量。
王繼業(主持人):謝謝王總,從規劃的角度來洞察未來儲能的空間十分必要的,“十四五”新能源將達到6億,在“十四五”末期整個新能源要達到10個億,以風和光為主,這客觀上給儲能帶來巨大的空間,王董事長提出的電網為的調峰是我們儲能配置的需求,另外技術創新十分關鍵。
下面有請寧德時代黃世霖董事長從儲能制造和綜合業務角度講一講。
黃世霖:寧德時代從事儲能尤其電網儲能很長時間了,如果從“十四五”角度來看,國家面對能源轉型升級的需求,同時裴總講的國家政策也在引導這樣,趨勢來看,清潔能源比例肯定會越來越高,同時大家在用電方式習慣變化很大,因為現在全國在做電動化進程不斷提升起來,這個狀態下邊作為綜合能源服務工作來講,就會越來越受到很多挑戰。
在這樣情況下邊,在“十四五”期間,儲能的技術變成非常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一個技術,不管抽氣、變換其他方式儲能,池能變成非常重要的必須電。
從電化學儲能發展來看,這幾年有幾個趨勢明顯,第一做過十多年示范項目,逐漸轉向能不能商業化運營的方式;還有一個趨勢從很小幾百千瓦時或者幾兆瓦時,現在談百兆瓦時,系統從小到大的趨勢在發展。
所以“十四五”來講,第一個定位非常高,甚至到國家能源戰略層面,第二技術創新來講,我們要開發適合商業化運行、適合現在市場需求的技術,比如長壽命、高效率、高安全可靠的技術出來,把成本降下來。
最重要的一個,儲能進入商業化運營里邊它是新來者,所以需要創新的運營模式和價格機制,來促進和引導產業的正確發展,從我們公司角度來講,作為儲能產品制造者,我們是延著這樣一條路在往前發展。
王繼業(主持人):寧德時代作為電化學代表性企業,黃董事長對于未來還是很有期待的,上述三個嘉賓都談到電池的可靠、安全和壽命,我們感覺到這也是今天話題當中創新之路一個重要的路徑。我們也注意到寧德時代最近有大手筆動作,注入全國各地準備投大型的儲能,還有成立合資公司,期待你們成功。
下面有請中國電力研究院孫華東從電網角度談談儲能,我們知道一直以來儲能業界聲音和更多探討都是儲能本體,今天議題都在系統角度和電網角度談一談,這些都是非常寶貴的信息和技術探討,我們聽聽孫院長的見解。
孫華東:我來自中國電科院,電科院是國家電網公司直屬的科研機構,在過去十多年當中,我們針對電化學需求分析、包括檢測、標準等開展大量的研究,下面主要從應用角度來談談我的一些觀點。
第一個關于定位,我認為剛才大家談到,特別是裴總和其他五位專家談到非常認同,總體來講儲能未來應用分兩大類,一個電量、能量型儲能,主要解決未來調峰的問題,減少棄風棄光棄水,同時應對高峰期供電問題。隨著我們國家日后曲線越來越不平衡,峰谷差距越來越大,超過5%負荷超過幾十小時,儲能也應對尖峰負荷可靠性,延緩投資、總體達到電力穩定。
第二個功率性,解決短時間內集中功率釋放,提高電壓頻率調節能力、滿足大電網安全穩定需求。儲能也是很好短時間內提供支撐重要的手段,這是儲能第二個定位,兩個定位是儲能未來發展兩大需求。
針對未來“十四五”電網發展需求,關于儲能大家有很多設想,上周國家電網公司剛剛召開“十四五”電網規劃的管理委員會,也剛剛通過國家電網“十四五”規劃,其中有一個專題報告就是儲能報告,由中電科院牽頭完成的。
我個人認為未來布局儲能路徑的時候,可能從需求角度有幾個:
一是電源側有兩類場景,大家都提到今年7月1號剛剛頒布電力系統安全導則,設計兩年,幾百人參與其中,我本人也是這個導則主要起草者之一,全文都是強制性標準,其中導則明確提到高比例新能源裝機地區,為新能源廠站提出要求,廠站提供慣量頻率調節能力和電壓調節能力,實現路徑可以風電也可以儲能,西北地區可以安裝儲能裝置,實現調峰目的,大量減少新能源。另外江蘇、浙江、廣東規劃大量的海上風電,達到消納海上風電的場景。這是第一類電源側。
二是負荷側分布式發電。今天提到在用戶側分布式光伏等結合綜合能源的利用,也可以很好起到消納新能源,降低壓力曲線,同時提高新能源消納能力。
三是電網側。電網側儲能既可以關注電源側、也可以關注用電側,可以很好實現調峰調頻,同時可以作為安全穩定設施做,比如新疆到鄭州,如果增加儲能可以提高安全性。通過配置儲能也可能增加輸電能力、增長安全性、增加效率。
四是個人建議在一些區域實行儲能云平臺,也就是達到聚沙成塔作用,很好把電源側、電網側不同電壓儲能匯集起來,實現儲能共享,進一步發揮儲能效果。
王繼業(主持人):謝謝華東院長,網儲問題也是電網和電力研究單位下一步研究重點。本次作為會議的主辦方、承辦單位國網綜能集團,這幾年在綜合能源方面發展迅速,綜能集團是國網新興方向編制單位,也是系統集成龍頭企業,目前發展情況和未來規劃布局,我們請任偉理董事長給大家介紹一下。
任偉理:非常感謝大家在百忙之中參加今天上午論壇和今天下午分論壇,今天也是我收獲比較大、學習比較多的一天,感覺到走對行了,確實是綜合能源是未來大發展的、朝陽的、無限的行業。
今天上午國家電網公司副總工程師、中國工程院院士郭劍波提了一個能源轉型要靠電力,電力的發展要靠綜合能源。實際上剛才聽了各位專家在標準上、產品上、示范工程上、技術上各個方面實踐經驗,我感覺應該把郭院士的話改一改,能源的轉型靠電力,電力的發展靠儲能。
原來老提互聯網+,實際上我認為未來的世界一定是儲能+,儲能+手機,手機就不用充電寶了;儲能+炊具就可以隨時做飯、隨時可以燒烤了;儲能+飛機就是電動飛機;儲能+四個輪子車一個沙發,就是電動車,我認為未來儲能在整個國民經濟轉型發展中、在整個能源變革中它的作用你怎么說都不過分,并且儲能它會顛覆一些傳統的生活方式、傳統的生產方式。
上午有嘉賓發表“新煤炭、新電力、新智聯”的觀點,新煤炭是什么意思?現在用煤炭產生電,未來可以用電產生石油、產生煤炭,未來顛覆人們觀念一些東西就在儲能方面。
電未來一定清潔、可再生的,風、光、生物制、海上風電、垃圾發電等這些可再生轉化成電,正是因為有了儲能,這些再生能源轉化的電就可以存下來,不夠可以釋放出來,多了存下來,化石能源轉化成電能,我感覺到至少在習總書記說的2060年肯定會成為現實,我期待著爭取在2030年或者2035年變成現實。
我是學管理的,好多時候需要跨界融合,過去老說電力行業是夕陽產業、夕陽行業,但現在不是了。
原來我老說人類失去聯想,世界將會怎樣?今后是人類失去儲能,世界將會怎樣,我感覺不怎么樣,人類有了儲能更加廣泛互聯、更加生活美好,也能實現國家電網公司“為美好生活充電、為美麗中國賦能”目標,這次論壇也是第一次,以后每年舉辦一次,目的形成生態圈,然后把產學研用、金融等等聚在一起形成一個生態,然后助力習總書記“兩山理論”的實現,助力人們期待的藍天白云、青山綠水凈土的實現,我是感覺到這些都不是夢,因為有儲能、因為新時代、因為有在座都不是夢。
王繼業(主持人):我們聽任總發表見解就增強信心,對儲能這么高的調門恐怕還不多,任總觀點提出儲能+,作為儲能產業來講,應該樹立這樣理念,敢于嚴謹、敢于通過洞察下決心做一件事情,這就是卓越企業家精神,我想在座每位都受益于企業家精神。
上述五位嘉賓解讀和介紹中,回答儲能發展中基本問題和方向。總的來看,儲能在能源體系下是不可或缺的要素,發展儲能是能源變革當中物理性支撐。在這里,儲能制造、綜合能源、電網系統等使儲能規劃布局、創新方向基礎因素,也是發展的驅動因素。
議題二:儲能場景
王繼業(主持人): 我們進入第二個議題儲能場景,場景問題一直是核心問題,一直是大家反復探索和實踐的問題,不同技術路線也對應不同場景,一個問題出來了,在不同綜合能源服務場景當中,怎樣才是儲能應用最優解?在當前環境下回到現實,是否具備切實可行的商業模式,下面請幾位嘉賓分別談一下自己的想法。
王仕城:關于儲能產品大概回到幾個方面:
一個是用戶這一側。大量電動汽車增加,會導致什么?為了解決里程焦慮,增加大量快充和超級快充,“十四五”期間有6億千瓦充電要求,這樣功率對我們配電網絡,特別是城市配電網絡提出挑戰。
我們認為儲能可能是解決快充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當然也有專家會提出,未來怎樣超級充電站或者快充電同時變成VDG解決電網互動的智能儲能終端,也是方向的問題,這是用戶側。
另外一點大家一直關注的,我們推出儲能一個產品,就是跟新能源配合,最近比較熱的話題就是在新能源,特別是風光領域配儲能,在這個場景下我們認為可能比較合適解決方案是在新能源匯集站增加規模化儲能。
這樣的話相比在單站一是容量總體小一點,第二減少棄風棄光以外,還可以儲能性能足夠情況下,可以做無功支撐、電壓支撐,這是新能源電站切入儲能帶來最大挑戰,同時可以解決像調頻調峰輔助服務,增加輔助收入,通過這樣配置方式轉移,可以讓儲能電站有獨立的收益,有輔助服務額外收益,總體可以提升儲能電站投資回收,這樣有可能既解決新能源問題,又解決電網安穩支撐要求,同時讓有可能獨立第三方投入,像任總介入進來,真正做好做大。
王利民:關于儲能應用場景和應用模式,前面兩位主講嘉賓已經列舉非常清楚,三個場景17個項應用模式,雖然這個模式看起來很多,實際上背后價值邏輯,一個就是政策驅動、一個市場價值驅動。
政策驅動又分兩類,第一類政策強勢,有些省份出臺相關政策,按照新能源裝機規模按比例配置儲能,這個不存在商業模式就是強行要求;第二類就是政策扶持,涉及到五個政策,各個省陸續出臺關于儲能電量補償機制、輔助服務的補償機制、關于考核偏差的機制、還有原有峰谷電價、兩步式電價,大部分圍繞這種政策制定的。
市場驅動主要體現利用儲能解決新電損失,另外利用儲能提高設備利用率,前端這一塊我們認為在激勵機制,政策扶持這一塊看到很大場景,未來可以考慮共享儲能,盡可能更多享受政策、更多創造價值,只有把原網很多環節一并考慮,共享儲能應該是很好的解決方式。
黃世霖:在我看來儲能它的主要作用是一個綜合能源服務的手段和平臺,它最終的目的就是儲能這種東西,怎么能夠使著我們電力行業增加它更好服務屬性、創作效益,為能源價格得到很好的下降。
因為我們國內和國外有很大的不同,國內有一個非常堅強的大一統電網,所以儲能來講,就變成怎樣為電網適合未來大家用電和能源轉型智能化,包括清潔能源多起來以后,去提供這樣一種技術服務手段。
國外來講不一樣,它是分散,所以我們在國內前十幾年大家在做示范性探索,強行把它分成源網和儲能應用,大家都在嘗試不同的應用場景。
進入“十四五”,可能需要團結任總周圍,怎樣把儲能東西圍繞著綜合能源服務目的,去探索它的應用場景,所以現在來講,將來有可能光儲電站、風儲電站、也有可能儲存電站、也有可能5G電站、數字中心終極目標提供更好的服務給各行各業,只要有利于提升能源服務這一塊東西來講,我們儲能都可以很好的應用場景。
王繼業(主持人):場景無論怎么好,離不開投資回報,這里邊價格是一個因素,我我們非常關注儲能價格問題,近年來有光伏價格在迅速下降,也給大家很多信心,請問黃董事長,電池什么時候給“白菜價”?
黃世霖:王院長提了非常重要的問題,現在你看各行各業,尤其電力行業都說儲能是很好的技術,但是大家都不愿意掏錢做投資,體制內人好像收不回來,體制外人投資非常風險,為什么叫好又不投資?就是儲能這種技術價值沒有辦法有一個很好的體現出來這樣東西。
我舉一個例子,可能稍微離電網這邊遠一點點東西大家更能理解,比如我們電動車,大家都在抱怨電動汽車一次購買成本太高了,但是大家沒有看到我電動汽車在整個使用過程里邊,我省下多少錢?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比如說我們傳統燃油汽車跑100公里大概要花10升油,基本上要花60塊,但是如果我們在北京跑電動車的話,你怎么跑大概百公里花20度電,20度電以北京狀態來講,一度電花一塊充電,所以電動車和傳統燃油車,每跑100公里就省40塊,如果是出租車的話,一天至少跑200公里,所以就省下80塊,一個月就是2400塊。
現在電池不賣給你,我租給你,從省下2400塊拿出1200塊作為租金,我電池如果賣一套5萬或者6萬,很快就收回來成本,這個角度來講,我們儲能也有這樣的特點,如果大家細算這樣,如果電池壽命夠長、系統效率夠高,如果提供服務夠好的話,電池以現在價格,儲能實際上是效益相當好的東西。
從我們企業角度來看,現在鋰電池成本還會往下降,只是到了哪個時間點是非常好的盈利點,現在差一個模式。
王繼業(主持人):黃總一算長期賬,意味著暫時不能降價,我們慢慢期待,下面請華東院長談。
孫華東:關于儲能應用場景不同細分,有多有少,儲能本身是功率吸收和釋放把時間轉移了,實際上把能量做時間轉移,通過時間轉移再加上儲能帶著有功、無功四個象限可以調節,最終解決幾個問題,第一個能量問題,比如調峰;還有涉及電力平衡問題,就是調頻問題;第三電壓穩定,解決用電安全問題。
我概括通過儲能三大類問題可以帶來好處,新能源消納、變電容量節省等等有一系列好處。我是學技術,有一個天然樸素想法,誰受益誰掏錢。
我建議盡可能把這些儲能納入市場機制,通過市場交易或者現貨市場,讓這些投資得到有效回報,構建很好的儲能應用生態,進一步促進儲能技術和產業發展。
調節儲能應用,有一類可以進入交易機制,還有一類沒法進入交易機制,建議政府或者監管部門,可以把這些儲能投資或者責任主體、或者業主主體,還有一類為安全,國內十多年沒有發生大的安全事件,儲能投資對公共安全是很大的好處,這類應該誰投資?應該整個社會進入電價成本等等。
通過幾個想法,誰受益誰掏錢,進一步提出幾點建議,我們進入交易機制、責任主體是誰、公共部分誰承擔等等,捋一捋大家思路,進一步推動儲能在未來能源電力轉型當中處于好的生態建立,進一步促進儲能技術和產業發展。
王繼業(主持人):謝謝華東院長,電網越來越需要儲能,在美國儲能和電網已經成為一個參與供給和參與交易的大型發電主體,太平洋電力400千瓦參與供電,南澳洲500千瓦,在停電的時候一下頂上去,電網加儲能是必要的東西,我們任總說就是儲能+,所有都得加,更需要。請任總講一下。
任偉理:我的理解是變廢為寶,把沒用的東西、有價值的東西最后把價值挖掘出來,這就是習總書記說的“高質量發展”,那么儲能實際上它就是要把一些棄的風、棄的光、棄的水用起來。
但是人們要吃飯,然后要解決環境問題,就必須在沒有政策的時候創作政策也要干,我現在在手里已經儲存了超過6GW儲能電站,已經在福建開工,1.3GW工程,引導地方給政策。
大同2GW儲能電站,大同配多少風電?1GW光伏,你把資源給我,我給你建,你不給我,我就不建。反正相互促成事情,咱們不能等,道理應該講清楚,他也聽明白、咱也講清楚,這也是互利共贏。
只要把不用的東西用了、把廢物給他利用了,一定是沒有錯的,只要從事變廢為寶都是好行當,永遠的好行當。
王繼業(主持人):儲能場景和最優解就在任總觀點中,按照三個要素,有沒有量、有沒有價、到底有沒有功率平衡,是漫長的過程,最有利解釋就是任總說的,只要往前走,這個場景一定能夠得到我們想象的,或者我們想要達到的一個目的,即使不能到位也在路途上。
議題三:政策引導還是市場引導
王繼業(主持人):下面進入第三個議題,前兩個問題幾位嘉賓談到當前政策對于儲能可持續發展和不斷創新有引導作用,政策是關鍵,在我國現有市場環境下,通過哪種路徑能夠更快、更好地建立大規模儲能市場、加快各類儲能技術的創新升級、實現我國儲能行業的蓬勃發展?是由政府主導,通過各類政策的引導推動儲能的快速發展,還是由儲能行業的各參與方主導,通過市場化的方式尋找到儲能發展的平衡點?在這里希望各位談談對政策改革的建議和借鑒,還是請王仕城董事長先來。
王仕城:政策方面作為民營企業不好談太多,但是有一些自己的感悟。從整個產業角度來講,儲能產業一定是政策先行,至少是政策要給產業的發展留下一個比較寬松的環境,而不是動則這個不行、那個不讓,這是第一點。
產業真正想要發展起來,一定是行業自身通過市場行為,讓自己通過不斷迭代前行,讓自身的行業能力和競爭力提升起來,然后真正找到和當下的環境相適宜的切入點,隨著大的市場往前共同推進。
所以產業政策是前面關鍵點,自身發展也是非常重要的,這里邊我們在想,當下可能有一些比較有意思的地方。
儲能在很多場景尤其電網相關,往往是公共服務品,目前好像不太容易提公共服務,能不能通過市場化手段,讓它能夠有獨立的身份,包括服務或者其他方面按效果付費的方式,讓這個政策邊界對我們影響縮小。
這就是我們市場的機制要探討。非常重要的一點,規模化儲能可能需要行業從業者一起呼吁政府在這方面或者推動、或者開口子,讓儲能電站作為獨立市場主體能夠存在下去,能夠按照公平或者相對公平的交易的規則,讓儲能電站能夠參與服務、相關交易當中去,這樣的話產業才有可能真正快速迭代起來,加上資本進入,這個市場就可以正循環。
王利民:儲能至少三年內以市場需求為引導,但關鍵作用還是政府政策推動,因為工作不同,我們從業者可能做各自的推動,政策推動最好的抓手就是做示范項目,因為示范項目推進過程中遇到這樣那樣問題,特別是政策上問題,比如推進現代能源光伏數字化、定制化研究,因為當地沒有儲能相關政策、也沒有很高的電價差,就用原有風光項目補充儲能收益問題,國家雖然有政策,但是執行的時候執行下去,如果按照全額收購、保證電價模型計算經濟模型,如果這個不成立,后邊儲能受到很大的挑戰。
當然我們有技術上處理,更希望推進當中,尤其我們行業投入,電網、綜合能源集團能夠引領行業,尤其示范項目政策管理起到助推或者引領作用,我們會積極響應。
黃世霖:儲能的發展是由我們市場主體人來推動還是由國家政策來引導呢?實際上我個人覺得它并不矛盾,因為早期上邊來講,過去差不多有15年時間,儲能國家也有一些政策出來,企業主體基本上都在做很多很多示范項目,這些示范項目一個對技術驗證和開發,另外對各種各樣盈利模式進行不同的嘗試。
在這個過程中,包括國家對“十二五”一直到“十三五”,都有儲能相關的科技創新項目大家去做,現在到了“十四五”,經過過去十多年不同探索,“十四五”一個很重要的工作,如何能夠讓主管部門給儲能可預期的政策,儲能投下去未來十年、二十年收益是什么,不要有沒有預期樣子,大家做起來就很困難了。
從我們企業角度來講,有兩個目標,如果走市場化發展,電動汽車一定做到比傳統燃油車還便宜、更好用、更舒適,儲能上邊來講一定助力清潔能源,將來出來不僅是清潔能源,而且是便宜、優質的清潔能源。
中午有一個同事已經說了,中東那個地方光伏電價1.3美分,差不多發電一毛,這時候配上儲能就是優質、清潔、便宜的電,青海也是2.3毛,如果配一定儲能可以跟火電競爭的。
尤其我們國家2019年石油對外依存度已經達到73%,如果貿易戰圍堵嚴重,能源是有一定風險的,從這個角度來講,除了我們把技術東西做好,各種功能東西搞好,成本降下來,然后大家一起呼吁政府給我們比較好可預期政策環境。我個人感覺最近跟主管部門有蠻多溝通,個人感覺“十四五”會有很多政策從任總這里出來。
孫華東:關于未來儲能發展,在政府部門或者企業、或者行業起主導作用,這個問題,未來儲能發展當中,我認為政府和企業都應該參與其中,可能從不同緯度上邊大家發揮作用是不一樣的,有的起很重要的作用,有的是起參與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4年6月13號提出“四個革命”,分別是消費革命、供給革命、技術革命和體制革命,消費革命和供給革命是從能源兩個場景提的,但是技術革命和體制革命應該從產業發展兩個緯度。
從未來儲能技術角度,大家要有共識,還是未來企業或者行業起主導作用,我們政府應該起引導或者輔助作用,但是對于政策機制、體制,毫無疑問當然應該政府起重要作用,但是我們企業行業應該參與其中。
剛剛專家提到通過試點示范發現問題,及時反饋,更好讓政府出臺好的機制和政策,才能引導儲能技術和產業的發展。
我的總體結論,從不同緯度我們政府和企業、行業應該發揮各自不同的優勢和特點,共同促進儲能的發展,也特別同意剛才幾位專家提到,隨著未來能源電力發展,特別是在“十四五”時期,應該說對儲能需求越來越迫切。
去年底儲能非水可再生能源裝機達到4.1億,超越20%裝機,從不同渠道得到,“十四五”末期新能源發展比例和速度也會更快,比例也會更大,這就為未來儲能提出更大需求,更需要政府和行業共同努力,也需要在座各位共同努力,促進未來儲能技術和體制發展,進一步促進國家綠色低碳發展,來提升能源轉型成功,為美好生活添磚加瓦,為建設綠色國家貢獻力量。
任偉理:政策就在路上,并且走的越來越快。在儲能方面的政策,大家要堅信政策就在路上,在到達咱們手上之前怎么辦?剛才說了風、光、儲等就是綜合起來,國家電網公司做綜合能源服務,在供電上一定非常專業、非常優勢,但是就供電論供電,你供電比別人供電省多少錢、效率提升多少,不可能,你是比別人省,但你省不多,就要進行供電、供熱、供冷、供氣之間的互聯互通。
實際上,對咱們企業來講,一定把其他資源和儲能方方面面連上,賺錢、不賺錢的,就跟原來小的時候白面沒有,吃黑面吃不下去,就弄其他參合吃,好的東西供缺的東西,等著政策春風,大家都發芽,政策來了就成長了。
我想一定想辦法,不能就儲能說儲能,一定要拓展思路,儲能的政策在路上,越來越近,儲能未來是改變中國進而改變世界,儲能未來是中國領先于世界的一個主要的產業。
在中國產業方面,領先世界的不多,但是咱們風、光領先世界,那么2060年碳排放,然后中和,怎么中和?就是要化石能源不要去發電,用可再生能源,而可再生這樣一種靠天吃飯一定不會是咱們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的,天不聽你的,怎么辦?人一定勝天的辦法就是儲能。
王繼業(主持人):謝謝任總,政策在路上,給大家信心和希望。這里邊對于儲能來講,大家都談到儲量空間、還有功率平衡的技術要有要求,再有投資要有回報,當然這些都在路上,這里邊現在有一個問題,目前新能源快速發展一定給儲能帶來好處,現在新能源新的要求,到2025年風和光達到10億,就現在新能源政策來講,圍繞一個核心棄電率5%,客觀上看到這個指標對電網約束考核,我們沒有意見,同時也是對新能源發展制約,還是對儲能空間的限制。
這是我的觀點,假如把這個指標適當放寬,對新能源加大市場空間,儲能是不是有更大的空間,新能源能夠有更大的發展,儲能也能發展,電網協同也得到發展,業態現在是以飽消納,可能變成促發展,也是經濟內循環一種模式。任總同不同意?
任偉理:我感覺到假如電可以存下來、能量能存下來,未來好多都會改變,因為每一次重大的革命性的變革,實際都是能源的變革,毫無疑問包括咱們人的變革,從小孩長大這么高,就是你吃進去的東西讓你長大,當取之不解大自然能量用之不盡的,我感覺以后種莊稼不需要土地,莊稼為什么長?是光合作用,二十年之后一定吃過豬肉看不到豬跑,并且你吃的豬肉跟正兒八經養的豬更健康,人造的把不好都不要了,我感覺未來世界變革就是能源的變革,能源變革會帶來巨大的變化。
為什么綜合能源服務,國家非常重視,綜合能源服務一定會寫入國家“十四五”戰略規劃之中,現在得到消息是這樣。
中國走向綜合能源服務,以后一定領先世界,以國內循環為主、國際國內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的發展格局,我認為綜合能源服務是隨著新技術、新材料、信息通訊技術融合支撐,可以把所有東西都包括在這里邊,并且中國有后發優勢,中國在這個行業上領先世界,美麗的、富強的中國夢一定能實現。
我感覺儲能是綜合能源服務里邊最最重要的,中國把綜合能源服務作為國家戰略,你消納不消納國家都要大力發展,來倒逼各個方面新技術、新模式出現,這是一定一定的。
王繼業(主持人):五位嘉賓的解讀對于儲能快速發展推動力和發展方式給出他們的觀點,我們都看到任何一個行業發展都是在政策、技術、商業模式幾項因素綜合推動下,才能健康發展。
在市場環境下,隨著儲能經濟特性不斷優化、技術的研發、模式的創新和機制的改革,我想儲能在綜合能源領域里場景一定越來越廣泛、發展模式一定越來越健康,發展速度一定會大幅度提升。
今天各位嘉賓跟大家分享大量卓越的見解和觀點,這些觀點一定在“十四五”儲能推進當中體現重要的價值,也一定有助于我們儲能各位企業家、各位相關的產業人士在未來儲能事業當中有所借鑒和注意。
下面讓我們以熱烈掌聲感謝各位嘉賓高屋建瓴和智慧分享。今天圓桌會議到此結束,我們在這里還要感謝各位的關注和聆聽,也感謝本次會議贊助方,佳節來臨之即,我受主辦方委托,向大家表示節日祝福,祝大家國慶之初雙節快樂、家庭幸福,明年產業高峰論壇我們再相聚,謝謝大家!
(根據演講速記整理,未經演講人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