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充電樁+電動汽車,是農村出行的新路徑嗎?
近年來,為降低大氣污染,調整能源結構,改善農村居民用電條件,我國大力發展風電、光電,實施光伏入村扶貧工程。7月10日,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在人民日報發表了題為《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注入強勁動能》的文章,稱全國累計建成投運光伏扶貧電站2649萬千瓦,惠及全國1472個縣、138091個村、418萬貧困戶。至2015年,全國無電人口用電問題得到全面解決,全國平原地區基本實現農村機井動力電“村村通”,農網供電可靠率達到99%。
(來源:微信公眾號: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 ID:ChinaEV100)
電網通了,光電、風電來了,但農民用的電動汽車能不能使用光電、風電這些清潔能源,似乎還沒有引起更多關注。
云度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CEO林密認為,讓清潔的車使用清潔的電是個很好的想法。電動汽車用光電,就是清潔的去汲取能源,清潔的去使用能源,如果做起來將是一個非常好的循環。
重慶長安新能源汽車科技有限公司營銷服務中心副總經理隋全暉認為,新能源在農村也有生態運用,建設這樣的生態體系是個好方向,目前應該重點著眼在解決農民的生活和生產問題上。比如可以把電動汽車充電寶的功能利用起來,遇到晚上停電就可以用電動車解決家庭照明、做飯、看電視等問題。在生產方面,也可以讓電動車在田間地頭與一些農機具聯通,解決供電問題,形成一個可再生能源-電動車-生活、生產的生態是可能的。
江淮新能源乘用車公司副總經理、營銷公司總經理汪光玉則認為,現在讓電動車所用的電都來源于水電、風電、光電是比較難的。但可以充分發揮電動車具備的儲能功能,利用晚上低谷電來充電,電網需要的時候反充電,把電動車這種交通工具變成電網的一個儲能單元,讓農民享受到電動汽車帶給他們的實惠。
下鄉的電動車需要智能化功能嗎?
作為智能化的基礎平臺,近年來,電動汽車上的智能裝備越來越多,成為這種交通工具重要的賣點。2018年初,發改委發布了《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征求意見稿)》,提出到2020年,智能汽車新車占比達到50%以上,其中有條件自動駕駛(L3)以上占比10%以上的目標。2020年2月24日,發改委正式發布《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雖不再強調具體數字目標,但明確指出,智能汽車已成為全球汽車產業發展的戰略方向,發展智能汽車對我國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汽車將由單純的交通運輸工具逐漸轉變為智能移動空間和應用終端。到2025年,新車基本實現智能化。不過,在許多人眼里,智能汽車似乎還是城里人的專有,農村交通工具的智能化還很遙遠,賣到農村的電動車應該盡力壓縮成本,把不必要的智能裝備統統取消。
對此,林密持反對意見。他認為,農村市場真正的中流砥柱是縣以下地區的年輕人,這些人在任何產品線上都是消費的主流。他們智能化的應用,包括互聯網的應用,一點不比一二線城市青年差。抖音、網上銷售等工具應用的比城里人還多。有人舉出了拼多多的實例,成立于2015年的這家專注于C2M拼團購物的第三方社交電商平臺,通過“一起拼農貨”等活動,較好地解決了部分農產品價低傷農的問題,吸引了大批農村用戶入駐,迅速發展壯大,成為很有實力的著名的電商平臺。
林密認為,農村居民生活的智能化是必然的,但當前電動汽車上的智能配置應該集中在娛樂化方面,做好“三鍵一屏”。至于主動駕駛、被動駕駛、L2級別的初級輔助駕駛功能,暫時還沒有太大必要。
隋全暉認為,手機上有什么功能,車屏上就應該有什么功能。定義農用電動車的時候應該有數字空間和智能終端。因為農民的自由時間比城里上班族更多,所以車上的娛樂化功能很實用。
汪光玉認為,安全也很重要,電動車用了主被動安全裝置,有用戶反饋說,上高速公路以后感到很方便、安全。他認為,智能終端、數字空間和儲能單元,是農用電動汽車發展的重要深度所在。
共享出行能在農村發展起來嗎?
因為能夠減少交通工具總量、提高出行效率、減少排放污染等美好愿景,共享出行于幾年前以網約、出租、公交、拼車等多種新穎的形式興起于交通擁堵的大城市,并迅速向二三四線城市推廣。但在人口密度不高、交通密度不高、汽車普及程度也大不如城市的農村地區,共享出行能不能成為農民機動化出行、農村物流的新方式?
汪光玉指出,由于發展得不是很順利,這兩年有些共享汽車從大城市轉到中小城市和鄉村,呈現出三種業態。
第一種是租賃,既有以租代售的租賃,也有公路用車租賃,包括執法、巡邏等方面的用車。第二種業態是微公交,現在已經在一些地方發展起來,打通了村與村、村與鎮、村與縣城之間的聯絡。第三種業態是縣域出租。這種出租業態正進入油改電的轉換之中。電動車在中小城市家庭代步、租賃用車、微公交、出租、網約等業態都在興起。他告訴與會者,江淮新能源汽車每個月都能收到一定量的共享用車訂單。
林密告訴與會者,云度今年開始做共享出行這塊市場。他認為大城市汽車的共享有兩個大問題難解決,一個是尋找設置取還車點難的問題,第二個是信用問題。不過在農村這兩個問題都好解決。取還車點大多都設在村口,人們出行、回家都要從這里經過,取還車方便,場地費用也不高。村里人之間都很熟悉,很了解,信用不好的人不好混,所以不用擔心村民的信用問題。這種方式下需要做的是要有非常合理的車輛看護措施和合理的用車管理方法。
他指出,農村共享出行的主要形式是拼車模式。他認為,拼車出行特別適合農村市場,因為村里人大多沾親帶故,鄉里鄉親,出行時車輛所有人打個招呼,去到一個目的地的人就會搭伴通行 。
開云汽車創始人、董事長王超提出一個車企共同面臨的問題:農村出行,包括物流出行的定單量密度不夠。他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到村里去,有時找不到出租車,就要呼叫村里專門送人的人開車把你送到想去的地方,但這種車一般一周只有兩三單,專職司機養不活自己。不過他發現,已經有快遞公司進入到偏遠的鄉村了,但主要是可以不計成本的國家郵政公司,“三通一達”那樣的大物流公司還是難以見到,因為訂單量密度不支持現有的商業模式。他認為,鄉村版的貨拉拉這類生產力出行可以把資源效率最高化,更適合農村物流市場的現狀。
近年來,為降低大氣污染,調整能源結構,改善農村居民用電條件,我國大力發展風電、光電,實施光伏入村扶貧工程。7月10日,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在人民日報發表了題為《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注入強勁動能》的文章,稱全國累計建成投運光伏扶貧電站2649萬千瓦,惠及全國1472個縣、138091個村、418萬貧困戶。至2015年,全國無電人口用電問題得到全面解決,全國平原地區基本實現農村機井動力電“村村通”,農網供電可靠率達到99%。
(來源:微信公眾號: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 ID:ChinaEV100)
電網通了,光電、風電來了,但農民用的電動汽車能不能使用光電、風電這些清潔能源,似乎還沒有引起更多關注。
云度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CEO林密認為,讓清潔的車使用清潔的電是個很好的想法。電動汽車用光電,就是清潔的去汲取能源,清潔的去使用能源,如果做起來將是一個非常好的循環。
重慶長安新能源汽車科技有限公司營銷服務中心副總經理隋全暉認為,新能源在農村也有生態運用,建設這樣的生態體系是個好方向,目前應該重點著眼在解決農民的生活和生產問題上。比如可以把電動汽車充電寶的功能利用起來,遇到晚上停電就可以用電動車解決家庭照明、做飯、看電視等問題。在生產方面,也可以讓電動車在田間地頭與一些農機具聯通,解決供電問題,形成一個可再生能源-電動車-生活、生產的生態是可能的。
江淮新能源乘用車公司副總經理、營銷公司總經理汪光玉則認為,現在讓電動車所用的電都來源于水電、風電、光電是比較難的。但可以充分發揮電動車具備的儲能功能,利用晚上低谷電來充電,電網需要的時候反充電,把電動車這種交通工具變成電網的一個儲能單元,讓農民享受到電動汽車帶給他們的實惠。
下鄉的電動車需要智能化功能嗎?
作為智能化的基礎平臺,近年來,電動汽車上的智能裝備越來越多,成為這種交通工具重要的賣點。2018年初,發改委發布了《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征求意見稿)》,提出到2020年,智能汽車新車占比達到50%以上,其中有條件自動駕駛(L3)以上占比10%以上的目標。2020年2月24日,發改委正式發布《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雖不再強調具體數字目標,但明確指出,智能汽車已成為全球汽車產業發展的戰略方向,發展智能汽車對我國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汽車將由單純的交通運輸工具逐漸轉變為智能移動空間和應用終端。到2025年,新車基本實現智能化。不過,在許多人眼里,智能汽車似乎還是城里人的專有,農村交通工具的智能化還很遙遠,賣到農村的電動車應該盡力壓縮成本,把不必要的智能裝備統統取消。
對此,林密持反對意見。他認為,農村市場真正的中流砥柱是縣以下地區的年輕人,這些人在任何產品線上都是消費的主流。他們智能化的應用,包括互聯網的應用,一點不比一二線城市青年差。抖音、網上銷售等工具應用的比城里人還多。有人舉出了拼多多的實例,成立于2015年的這家專注于C2M拼團購物的第三方社交電商平臺,通過“一起拼農貨”等活動,較好地解決了部分農產品價低傷農的問題,吸引了大批農村用戶入駐,迅速發展壯大,成為很有實力的著名的電商平臺。
林密認為,農村居民生活的智能化是必然的,但當前電動汽車上的智能配置應該集中在娛樂化方面,做好“三鍵一屏”。至于主動駕駛、被動駕駛、L2級別的初級輔助駕駛功能,暫時還沒有太大必要。
隋全暉認為,手機上有什么功能,車屏上就應該有什么功能。定義農用電動車的時候應該有數字空間和智能終端。因為農民的自由時間比城里上班族更多,所以車上的娛樂化功能很實用。
汪光玉認為,安全也很重要,電動車用了主被動安全裝置,有用戶反饋說,上高速公路以后感到很方便、安全。他認為,智能終端、數字空間和儲能單元,是農用電動汽車發展的重要深度所在。
共享出行能在農村發展起來嗎?
因為能夠減少交通工具總量、提高出行效率、減少排放污染等美好愿景,共享出行于幾年前以網約、出租、公交、拼車等多種新穎的形式興起于交通擁堵的大城市,并迅速向二三四線城市推廣。但在人口密度不高、交通密度不高、汽車普及程度也大不如城市的農村地區,共享出行能不能成為農民機動化出行、農村物流的新方式?
汪光玉指出,由于發展得不是很順利,這兩年有些共享汽車從大城市轉到中小城市和鄉村,呈現出三種業態。
第一種是租賃,既有以租代售的租賃,也有公路用車租賃,包括執法、巡邏等方面的用車。第二種業態是微公交,現在已經在一些地方發展起來,打通了村與村、村與鎮、村與縣城之間的聯絡。第三種業態是縣域出租。這種出租業態正進入油改電的轉換之中。電動車在中小城市家庭代步、租賃用車、微公交、出租、網約等業態都在興起。他告訴與會者,江淮新能源汽車每個月都能收到一定量的共享用車訂單。
林密告訴與會者,云度今年開始做共享出行這塊市場。他認為大城市汽車的共享有兩個大問題難解決,一個是尋找設置取還車點難的問題,第二個是信用問題。不過在農村這兩個問題都好解決。取還車點大多都設在村口,人們出行、回家都要從這里經過,取還車方便,場地費用也不高。村里人之間都很熟悉,很了解,信用不好的人不好混,所以不用擔心村民的信用問題。這種方式下需要做的是要有非常合理的車輛看護措施和合理的用車管理方法。
他指出,農村共享出行的主要形式是拼車模式。他認為,拼車出行特別適合農村市場,因為村里人大多沾親帶故,鄉里鄉親,出行時車輛所有人打個招呼,去到一個目的地的人就會搭伴通行 。
開云汽車創始人、董事長王超提出一個車企共同面臨的問題:農村出行,包括物流出行的定單量密度不夠。他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到村里去,有時找不到出租車,就要呼叫村里專門送人的人開車把你送到想去的地方,但這種車一般一周只有兩三單,專職司機養不活自己。不過他發現,已經有快遞公司進入到偏遠的鄉村了,但主要是可以不計成本的國家郵政公司,“三通一達”那樣的大物流公司還是難以見到,因為訂單量密度不支持現有的商業模式。他認為,鄉村版的貨拉拉這類生產力出行可以把資源效率最高化,更適合農村物流市場的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