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4個月建設,位于福建廈門翔安區的中航鋰電A6項目主體結構,6月10日順利封頂。作為廈門市實施“大招商、招大商”戰略后首個落地的投資百億元量級的高科技工業項目,將成為福建省發展新能源、打造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的“橋頭堡”。
從2月10日正式開工,直至完成主體結構最后一塊屋面板混凝土澆筑,承建方中建三局廈門分公司的建設者在疫情考驗下提前7日完工,實現了疫情防控和項目建設目標的“雙勝利”。
“項目開工伊始,我們就遇到了新冠肺炎疫情,但時間不等人。”項目副經理任自超回憶道,“幾個月來,團隊步穩蹄疾,迅速成立防疫工作小組,嚴格按照預案要求執行防疫工作,購買防疫物資、安置返崗工人,在科學防治的同時,多措并舉推進項目建設。”
施工機械持續作業,各類車輛來回穿梭。通過復工審核后,中建三局廈門分公司的465名職工及工友迅速集結上崗,在統籌做好項目疫情防控和現場安全生產的同時,采取交叉施工、平行施工等方式,順利推進項目主體結構封頂。
據悉,中航鋰電新型動力鋰電池生產線項目總投資100億元人民幣,分兩期建設,按照行業領先的標準,建設高度智能、綠色環保的先進電池和電源系統標桿產業基地,達產后可形成年產20GWh的產能,該項目為廈門市構建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填補了關鍵環節。
從2月10日正式開工,直至完成主體結構最后一塊屋面板混凝土澆筑,承建方中建三局廈門分公司的建設者在疫情考驗下提前7日完工,實現了疫情防控和項目建設目標的“雙勝利”。
“項目開工伊始,我們就遇到了新冠肺炎疫情,但時間不等人。”項目副經理任自超回憶道,“幾個月來,團隊步穩蹄疾,迅速成立防疫工作小組,嚴格按照預案要求執行防疫工作,購買防疫物資、安置返崗工人,在科學防治的同時,多措并舉推進項目建設。”
施工機械持續作業,各類車輛來回穿梭。通過復工審核后,中建三局廈門分公司的465名職工及工友迅速集結上崗,在統籌做好項目疫情防控和現場安全生產的同時,采取交叉施工、平行施工等方式,順利推進項目主體結構封頂。
據悉,中航鋰電新型動力鋰電池生產線項目總投資100億元人民幣,分兩期建設,按照行業領先的標準,建設高度智能、綠色環保的先進電池和電源系統標桿產業基地,達產后可形成年產20GWh的產能,該項目為廈門市構建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填補了關鍵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