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相繼發布《2020年新能源汽車標準化工作要點》和《2020年智能網聯汽車標準化工作要點》。我從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的角度,提一些想法和建議。現將這篇文稿的主要內容分享給各位讀者。
開展兩項標準化工作
比以往技術發展階段更重要
首先從需求角度看,發展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更需要抓緊開展標準化工作。因為在以往的技術發展階段,我們總體上處于“跟跑”階段,國際上已建立相對完善的標準化體系,我們的主要工作是學習、應用,工作方向也主要是“采標”、“貫標”。
而在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方面,我們總體上處于“并跑”階段,目前國際上關于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絡汽車標準化體系還不完善,僅僅依靠學習國際先進標準是不夠的,我們必須抓緊自己的標準化工作,才能滿足我們發展的需要。
標準化工作的內容重點也有所不同。在“跟跑”階段,產品認證標準是國家級和行業級標準的重點。至于研發、實驗、生產過程中的標準,則依賴于引進國外先進生產技術的過程完成,并未列入行業標準化工作重點。而在“并跑”階段,這需要我們全面開展標準化相關工作,既要重視參與國際標準制定,重視產品認證標準制定,更要重視大量在技術研究實驗、產品開發生產過程中需要的標準,其中大量是行業標準、團體標準和企業標準。
其次從標準制定能力來看,中國汽車產業也比以往任何階段有更強的能力。原因也很簡單:在“并跑”階段,我們有大量的技術研究試驗、產品開發認證、制造工藝流程制定的實踐,有能力制定各個層面的標準,甚至國際產品認證標準。
舉例說明,前幾年,中國汽車產業就曾制定電動大客車安全標準,并被國際標準化組織采納為國際標準。原因是全世界90%以上的電動大客車在中國開發、生產和應用,在這方面我們走在世界前列,所以就有能力制定國際標準。
兩項標準化工作
應注重頂層設計和產業協同
之所以要重視頂層設計和產業協同,是因為新能源汽車和智能能源汽車屬于重大技術進步,有原本不屬于汽車技術重點的新技術融合進入,又有代表這些新技術的相關產業進入汽車行業。
與傳統汽車相比,在新能源汽車方面,電化學技術成為汽車技術的重點領域,電動汽車的控制管理系統由封閉轉為開放,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要求有很大提高,汽車產品的應用還會和智能電網深度融合;在智能網聯汽車方面,又有人工智能技術、現代通訊技術、車路協同等新技術成為汽車技術新的重點領域,汽車會成為一個移動的能量源和信息源。因此,在標準化工作的初期,就需要有很好的頂層設計,有相關產業和技術的良好協同。
各相關行業需要放棄以往獨自發展的固有思路,對于不同行業和技術之間的主導權的爭奪和利益的博弈,也應該放在次要的地位。只有產業和技術發展了以后,主導權和利益才有真正的意義。好在工業化和信息化部是眾多制造產業的綜合管理部門,可以為產業間的融合和協作創造更好的條件。
研究、試驗、生產、應用過程
是做好標準化工作的土壤和基礎
業內有一種說法:三流企業造產品,二流企業研究技術,一流企業定標準。這種說法并不完全,關鍵在于割裂了產品、技術和標準之間的關系,似乎是對于產品、技術和標準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
實際上,標準不是想不想去制定的問題,而是要有深厚的技術積累、豐富的研究生產實踐才能去制定。一流企業之所以可以定標準,是因為它在這些領域領先于行業。
另外,在企業內部,引進別人的標準和自己制定標準的流程是不同的。制定標準一定要源于自己的研究、試驗、生產和應用實踐。
標準化工作
要注重國際接軌
對標準化工作,業內或多或少有一種“皇帝輪流做,今年到我家”的看法,比較注重標準制定工作的主導性,忽視與國際接軌,甚至強調要與國外不同,以利于形成技術壁壘。
在當前的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發展過程中,我們屬于“并跑”階段,而并沒有達到“領跑”階段。在很多方面,我們的技術還不夠先進,還不夠完善,非常需要學習國際的先進經驗,因此要注重國際接軌。即使到了“領跑”階段,我們也需要注重國際接軌,讓我們的新技術新產品可以在更廣范圍內使用,有利于中國汽車產業走出去。
說到底,在世界范圍內的汽車技術標準統一,有利于世界汽車發展。把標準化工作國際接軌,理解為只有利于發達國家,不利于中國是狹隘的。設立技術壁壘,對于保護相對落后的國內產業有一定作用。但中國正在走向汽車強國,我們的技術和產品走出去,將成為我們越來越重要的任務,所以我們目前的主要任務是破除壁壘而不是設立壁壘。
另外,在標準國際化方面,汽車產業與通信產業有所不同。通信是區域性的產業,中國注重制定自己獨立的標準,對于發展中國的通信事業起到了重大作用。汽車是全球性產業,不應片面追求標準獨立,這樣不利于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
開展兩項標準化工作
比以往技術發展階段更重要
首先從需求角度看,發展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更需要抓緊開展標準化工作。因為在以往的技術發展階段,我們總體上處于“跟跑”階段,國際上已建立相對完善的標準化體系,我們的主要工作是學習、應用,工作方向也主要是“采標”、“貫標”。
而在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方面,我們總體上處于“并跑”階段,目前國際上關于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絡汽車標準化體系還不完善,僅僅依靠學習國際先進標準是不夠的,我們必須抓緊自己的標準化工作,才能滿足我們發展的需要。
標準化工作的內容重點也有所不同。在“跟跑”階段,產品認證標準是國家級和行業級標準的重點。至于研發、實驗、生產過程中的標準,則依賴于引進國外先進生產技術的過程完成,并未列入行業標準化工作重點。而在“并跑”階段,這需要我們全面開展標準化相關工作,既要重視參與國際標準制定,重視產品認證標準制定,更要重視大量在技術研究實驗、產品開發生產過程中需要的標準,其中大量是行業標準、團體標準和企業標準。
其次從標準制定能力來看,中國汽車產業也比以往任何階段有更強的能力。原因也很簡單:在“并跑”階段,我們有大量的技術研究試驗、產品開發認證、制造工藝流程制定的實踐,有能力制定各個層面的標準,甚至國際產品認證標準。
舉例說明,前幾年,中國汽車產業就曾制定電動大客車安全標準,并被國際標準化組織采納為國際標準。原因是全世界90%以上的電動大客車在中國開發、生產和應用,在這方面我們走在世界前列,所以就有能力制定國際標準。
兩項標準化工作
應注重頂層設計和產業協同
之所以要重視頂層設計和產業協同,是因為新能源汽車和智能能源汽車屬于重大技術進步,有原本不屬于汽車技術重點的新技術融合進入,又有代表這些新技術的相關產業進入汽車行業。
與傳統汽車相比,在新能源汽車方面,電化學技術成為汽車技術的重點領域,電動汽車的控制管理系統由封閉轉為開放,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要求有很大提高,汽車產品的應用還會和智能電網深度融合;在智能網聯汽車方面,又有人工智能技術、現代通訊技術、車路協同等新技術成為汽車技術新的重點領域,汽車會成為一個移動的能量源和信息源。因此,在標準化工作的初期,就需要有很好的頂層設計,有相關產業和技術的良好協同。
各相關行業需要放棄以往獨自發展的固有思路,對于不同行業和技術之間的主導權的爭奪和利益的博弈,也應該放在次要的地位。只有產業和技術發展了以后,主導權和利益才有真正的意義。好在工業化和信息化部是眾多制造產業的綜合管理部門,可以為產業間的融合和協作創造更好的條件。
研究、試驗、生產、應用過程
是做好標準化工作的土壤和基礎
業內有一種說法:三流企業造產品,二流企業研究技術,一流企業定標準。這種說法并不完全,關鍵在于割裂了產品、技術和標準之間的關系,似乎是對于產品、技術和標準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
實際上,標準不是想不想去制定的問題,而是要有深厚的技術積累、豐富的研究生產實踐才能去制定。一流企業之所以可以定標準,是因為它在這些領域領先于行業。
另外,在企業內部,引進別人的標準和自己制定標準的流程是不同的。制定標準一定要源于自己的研究、試驗、生產和應用實踐。
標準化工作
要注重國際接軌
對標準化工作,業內或多或少有一種“皇帝輪流做,今年到我家”的看法,比較注重標準制定工作的主導性,忽視與國際接軌,甚至強調要與國外不同,以利于形成技術壁壘。
在當前的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發展過程中,我們屬于“并跑”階段,而并沒有達到“領跑”階段。在很多方面,我們的技術還不夠先進,還不夠完善,非常需要學習國際的先進經驗,因此要注重國際接軌。即使到了“領跑”階段,我們也需要注重國際接軌,讓我們的新技術新產品可以在更廣范圍內使用,有利于中國汽車產業走出去。
說到底,在世界范圍內的汽車技術標準統一,有利于世界汽車發展。把標準化工作國際接軌,理解為只有利于發達國家,不利于中國是狹隘的。設立技術壁壘,對于保護相對落后的國內產業有一定作用。但中國正在走向汽車強國,我們的技術和產品走出去,將成為我們越來越重要的任務,所以我們目前的主要任務是破除壁壘而不是設立壁壘。
另外,在標準國際化方面,汽車產業與通信產業有所不同。通信是區域性的產業,中國注重制定自己獨立的標準,對于發展中國的通信事業起到了重大作用。汽車是全球性產業,不應片面追求標準獨立,這樣不利于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