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保持快速發展態勢,產業溢出效應巨大,有效促進了信息網絡、充電設施、原材料、半導體等相關產業的協同融合發展。日前,新能源汽車充電樁被納入新基建,成為下一階段國家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將為我國新能源汽車再添新推動力。
新能源汽車溢出效應巨大
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正在駛入發展的“快車道”,產銷總體趨勢依然向好。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2019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120.6萬輛,連續兩年超過百萬輛,新能源汽車銷量占整車總體銷量的4.7%。
新能源汽車是與實體經濟有著深度融合的產業之一,具有巨大的產業帶動作用,是推動經濟發展方向轉變、促進經濟增長的戰略性產業。目前,北京、上海、山東、遼寧、浙江、湖南等地都在計劃圍繞新能源汽車產業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規劃建設集整車制造、研發、零部件、應用等產業鏈一體化的產業基地。
新能源汽車產業溢出效應同樣巨大。隨著5G等技術投入使用,帶來的催化效應日益明顯,加速了網聯、智能化趨勢與新能源汽車的融合。
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指出,汽車電動化是新一輪汽車革命的序幕,汽車綠色化、網聯化、智能化和共享化趨勢將充分釋放未來汽車經濟潛力。
吉利汽車集團副總裁楊學良也表示,下一階段汽車新能源化和智能網聯化將是吉利重點發力方向。近年來,吉利對新能源汽車的投資累計超過300億元,帝豪、領克系列多款自主新能源、網聯智能汽車產品取得了良好的市場表現。
瑞薩電子中國Automotive Solution事業部高級專家黃延球則指出:“區別于傳統燃油汽車,新能源汽車中使用的有特色的半導體芯片包括用于控制動力系統和能量系統的微控制器/微處理器、驅動電機轉動的高壓功率器件(IGBT)、多種高低壓系統之間的隔離通信器件,以及用于監測和充放電池系統的模擬前端采集芯片(AFE)等。”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普及和增長,汽車本身以及充電樁等設備對半導體產品的需求量也隨著大增。中國市場的需求就可達到幾百億元到上千億元的規模。
此外,新能源汽車是中國汽車產業發展的巨大機遇,能源的供給、傳輸和消費是保障新能源汽車長期發展的關鍵問題。通過有效的頂層規劃與建設,不僅可以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持續發展,也將為智慧能源打開前進的通道。
中國工程院院士、世界電動車協會創始主席陳清泉指出,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的發展不應僅僅局限于汽車產業鏈層面,還應當與智慧能源的建設聯合起來共同考慮。
他認為,新能源汽車不僅僅是交通工具,也是能源、信息、人文的載體,要實現建設新能源汽車強國的目標,就需要充分利用新能源汽車的優勢,做到交通網、能源網、信息網、人文網“四網融合”,最大程度地發揮新能源汽車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南瑞集團公司電網事業部總經理羅劍波認為,建設泛在電力物聯網將為電網運行更安全、管理更精益、投資更精準、服務更優質開辟一條新路,同時也可以充分發揮電網獨特優勢,開拓數字經濟這一巨大藍海市場。
未來10年充電樁存在6300萬缺口
當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面臨的問題也非常突出,其中最明顯的就是充電樁等基礎設施仍然不足。這也是此次新能源汽車充電樁被列入新基建的主要原因。
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充電基礎設施增量為41.1萬臺,同比增加18.1%,新增新能源汽車與充電樁車樁比約為2.9∶1。截至2019年12月,我國充電樁保有量達到121.9萬臺,其中公共充電樁51.6萬臺,私人充電樁70.3萬臺,車樁比約為3.4∶1。
工信部于2019年發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征求意見稿)指出,計劃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占比將達到新車銷量的25%。預計到203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將達到6420萬輛。根據車樁比1∶1的建設目標,未來10年,我國充電樁建設仍然存在6300萬只的缺口。
對此,奇點汽車副總裁趙強指出,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剛需日漸擴展,目前的網絡鋪設進度和密度還滿足不了需求。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直接影響著新能源車推廣。然而,受市場需求及產業鏈逐步成熟的影響,新能源汽車行業爆發以來,充電基礎設施結構性供給不足、整體規模滯后等因素依舊成為制約新能源車發展的核心要素。
電池百人會理事長于清教也指出,目前充電樁還存在標準不統一、在線結算模塊不統一;壞樁率過高,重數量不重質量;布局不合理,電價高,服務費高等問題,這些均嚴重影響充電基礎設施的利用效率。
特來電新能源有限公司品牌宣傳總監趙健對未來幾年充電基礎設施的布局是樂觀的,他認為,充電樁納入新基建重要領域應該是個必然,也一定會集合行政、社會、企業、市場等資源加快產業的優化布局。
以大數據為基礎 推進充電樁建設
如何合理布局進行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的建設呢?
趙健認為,技術創新非常重要。新基建的建設過程中應當重視新技術的開發和引入來提升充電樁運營效率。充電樁是一個智能化的產品,技術迭代要求高,同時要具備能源互聯和數據互聯的屬性。而充電運營運維,更需要龐大的團隊和技術要求。
英飛凌科技大中華區電源管理及多元化市場事業部總監梁錦鵬也指出,新基建中重點投資的新能源汽車充電樁項目,指的是引入數字化技術,將充電樁與通信、云計算、智能電網和車聯網等有機結合在一起,以增強服務并提高利用率。
他認為,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建設應當以大數據為基礎,可以提供增值服務并提高投資回報。對于設備和電力系統,需要增強整體的電源效率和可靠性,以提高運營效率,并減少維護成本。新的政策支持和補貼可以重點集中在上述領域,促進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的發展。
在整個新能源汽車產業大環境下,用戶對充電需求越來越高。充電樁運營商的專業化、智能化能力逐漸凸顯,只有安全充電、專業運維,才能滿足市場需求。
趙健認為,通過對車輛的數據、電池的數據、BMS的數據、充電的數據等綜合采集、清洗、分析,形成針對車型、用戶的健康模型,在云端大數據監控中,出現異常情況,可以啟動保護機制。只有充電網才能夠具備能源的管理能力。
同時,通過雙向充電放電,削峰填谷,提升電網的柔性,讓電網削峰填谷,在低谷充電能夠切實降低國網和用戶成本,提升經濟效益,并且消納棄風、棄水、棄光,實現環境友好和社會效益。
新能源汽車溢出效應巨大
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正在駛入發展的“快車道”,產銷總體趨勢依然向好。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2019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120.6萬輛,連續兩年超過百萬輛,新能源汽車銷量占整車總體銷量的4.7%。
新能源汽車是與實體經濟有著深度融合的產業之一,具有巨大的產業帶動作用,是推動經濟發展方向轉變、促進經濟增長的戰略性產業。目前,北京、上海、山東、遼寧、浙江、湖南等地都在計劃圍繞新能源汽車產業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規劃建設集整車制造、研發、零部件、應用等產業鏈一體化的產業基地。
新能源汽車產業溢出效應同樣巨大。隨著5G等技術投入使用,帶來的催化效應日益明顯,加速了網聯、智能化趨勢與新能源汽車的融合。
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指出,汽車電動化是新一輪汽車革命的序幕,汽車綠色化、網聯化、智能化和共享化趨勢將充分釋放未來汽車經濟潛力。
吉利汽車集團副總裁楊學良也表示,下一階段汽車新能源化和智能網聯化將是吉利重點發力方向。近年來,吉利對新能源汽車的投資累計超過300億元,帝豪、領克系列多款自主新能源、網聯智能汽車產品取得了良好的市場表現。
瑞薩電子中國Automotive Solution事業部高級專家黃延球則指出:“區別于傳統燃油汽車,新能源汽車中使用的有特色的半導體芯片包括用于控制動力系統和能量系統的微控制器/微處理器、驅動電機轉動的高壓功率器件(IGBT)、多種高低壓系統之間的隔離通信器件,以及用于監測和充放電池系統的模擬前端采集芯片(AFE)等。”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普及和增長,汽車本身以及充電樁等設備對半導體產品的需求量也隨著大增。中國市場的需求就可達到幾百億元到上千億元的規模。
此外,新能源汽車是中國汽車產業發展的巨大機遇,能源的供給、傳輸和消費是保障新能源汽車長期發展的關鍵問題。通過有效的頂層規劃與建設,不僅可以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持續發展,也將為智慧能源打開前進的通道。
中國工程院院士、世界電動車協會創始主席陳清泉指出,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的發展不應僅僅局限于汽車產業鏈層面,還應當與智慧能源的建設聯合起來共同考慮。
他認為,新能源汽車不僅僅是交通工具,也是能源、信息、人文的載體,要實現建設新能源汽車強國的目標,就需要充分利用新能源汽車的優勢,做到交通網、能源網、信息網、人文網“四網融合”,最大程度地發揮新能源汽車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南瑞集團公司電網事業部總經理羅劍波認為,建設泛在電力物聯網將為電網運行更安全、管理更精益、投資更精準、服務更優質開辟一條新路,同時也可以充分發揮電網獨特優勢,開拓數字經濟這一巨大藍海市場。
未來10年充電樁存在6300萬缺口
當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面臨的問題也非常突出,其中最明顯的就是充電樁等基礎設施仍然不足。這也是此次新能源汽車充電樁被列入新基建的主要原因。
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充電基礎設施增量為41.1萬臺,同比增加18.1%,新增新能源汽車與充電樁車樁比約為2.9∶1。截至2019年12月,我國充電樁保有量達到121.9萬臺,其中公共充電樁51.6萬臺,私人充電樁70.3萬臺,車樁比約為3.4∶1。
工信部于2019年發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征求意見稿)指出,計劃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占比將達到新車銷量的25%。預計到203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將達到6420萬輛。根據車樁比1∶1的建設目標,未來10年,我國充電樁建設仍然存在6300萬只的缺口。
對此,奇點汽車副總裁趙強指出,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剛需日漸擴展,目前的網絡鋪設進度和密度還滿足不了需求。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直接影響著新能源車推廣。然而,受市場需求及產業鏈逐步成熟的影響,新能源汽車行業爆發以來,充電基礎設施結構性供給不足、整體規模滯后等因素依舊成為制約新能源車發展的核心要素。
電池百人會理事長于清教也指出,目前充電樁還存在標準不統一、在線結算模塊不統一;壞樁率過高,重數量不重質量;布局不合理,電價高,服務費高等問題,這些均嚴重影響充電基礎設施的利用效率。
特來電新能源有限公司品牌宣傳總監趙健對未來幾年充電基礎設施的布局是樂觀的,他認為,充電樁納入新基建重要領域應該是個必然,也一定會集合行政、社會、企業、市場等資源加快產業的優化布局。
以大數據為基礎 推進充電樁建設
如何合理布局進行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的建設呢?
趙健認為,技術創新非常重要。新基建的建設過程中應當重視新技術的開發和引入來提升充電樁運營效率。充電樁是一個智能化的產品,技術迭代要求高,同時要具備能源互聯和數據互聯的屬性。而充電運營運維,更需要龐大的團隊和技術要求。
英飛凌科技大中華區電源管理及多元化市場事業部總監梁錦鵬也指出,新基建中重點投資的新能源汽車充電樁項目,指的是引入數字化技術,將充電樁與通信、云計算、智能電網和車聯網等有機結合在一起,以增強服務并提高利用率。
他認為,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建設應當以大數據為基礎,可以提供增值服務并提高投資回報。對于設備和電力系統,需要增強整體的電源效率和可靠性,以提高運營效率,并減少維護成本。新的政策支持和補貼可以重點集中在上述領域,促進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的發展。
在整個新能源汽車產業大環境下,用戶對充電需求越來越高。充電樁運營商的專業化、智能化能力逐漸凸顯,只有安全充電、專業運維,才能滿足市場需求。
趙健認為,通過對車輛的數據、電池的數據、BMS的數據、充電的數據等綜合采集、清洗、分析,形成針對車型、用戶的健康模型,在云端大數據監控中,出現異常情況,可以啟動保護機制。只有充電網才能夠具備能源的管理能力。
同時,通過雙向充電放電,削峰填谷,提升電網的柔性,讓電網削峰填谷,在低谷充電能夠切實降低國網和用戶成本,提升經濟效益,并且消納棄風、棄水、棄光,實現環境友好和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