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最受關注的概念之一莫過于“新基建”。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國家對“新基建”的重視程度顯著提升。與傳統基建不同,“新基建”是指以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為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本質上是信息數字化的基礎設施。主要包括七大領域:5G基建、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
特高壓成為“新基建”的七大領域之一,我們該如何看待“新基建”時代電網企業背后蘊藏的新動能?
特高壓產業成提質振興“排頭兵”
作為“新基建”的“排頭兵”,特高壓屬于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提質振興的主攻方向,投資超預期。3月18日,特高壓概念股繼續走強,通達股份、通光線纜、中環裝備漲停。
3月11日,國家電網公司董事長毛偉明在視頻連線聽取特高壓裝備企業復工復產情況時指出,年初公司初步安排電網投資超4000億元,可帶動社會投資8000多億元,整體規模將達到1.2萬億元。
國家電網公司最新編制的《2020年特高壓和跨省500千伏及以上交直流項目前期工作計劃》顯示,南陽-荊門-長沙、南昌-長沙、武漢-荊門、駐馬店-武漢、武漢-南昌5條特高壓交流工程計劃在今年3月至12月間獲得核準批復。白鶴灘-江蘇、白鶴灘-浙江兩條特高壓直流工程分別計劃今年6月和今年12月獲得核準批復。除特高壓項目外,國網公司還披露了一批提升特高壓通道效率效益等重點項目的前期工作計劃。
對此,國家電網副總工程師朱光超說,中國的風電、太陽能、煤炭主要集中在北部和西北部,水電主要集中在西南部。而中國的用電負荷主要在中東部。需要超長距離的電力輸送,而特高壓技術和設施構建起中國能源運輸大通道,是一項重要能源基礎設施網絡,正好滿足此項需求。
此外,據南方電網公司介紹,目前昆柳龍直流工程7個作業點都已全面復工,工程的科技攻關也在同步緊張推進。昆柳龍直流工程是我國首個特高壓多端混合直流工程,也是國家防治大氣污染的重點項目,主要將云南清潔水電送往廣東、廣西,促進云南清潔能源的消納,實現資源優化配置,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數字化技術讓電網運營監控更智能
“新基建”與傳統基建區別就在于更注重硬核科技。這次疫情更加凸顯數字化技術在“新基建”中的應用,如大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等,這也是建設能源互聯網的需求。
“電能量數據平臺+計量自動化系統使電網運營監控更智能。”南方電網運營監控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依托廣州電能量數據平臺和廣州供電局計量自動化系統,廣州供電局運營監控中心利用數字化信息平臺的配變終端和電表告警、用電異常監測和配電運行分析等功能開展負荷綜合分析、負載率查詢和遠程拉合閘管理。相比過去依靠用戶電話報障和現場巡檢,依托數字化系統的復電機制大大節省了運維人力、物力,同時也減少了客戶停電時間。
據了解,通過“云大物移智”等科技手段的應用,提升了智能變電站遠方巡視維護、倒閘操作、事故處理的覆蓋率、準確率和及時率。值得一提的是,“機器人+視頻系統+傳感器綜合組網”的室內站智能巡視解決方案,解決了室內站設備室多、布局分散的特點,實現了日常巡視人工替代率100%,巡視維護人工總替代率90.4%。
共享充電樁市場受關注
3月16日,國家電網董事長毛偉明強調,要加快研究推動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建設。此前,南方電網電動汽車公司也宣稱:“吹響‘新基建’號角,南網電動誠邀合作伙伴”。
中國充電樁建設現狀如何呢?可以用嚴重不足和分布不均衡來概括。據統計,2019年全國充電基礎設施增量為41.1萬臺,同比增加18.1%,新增新能源汽車與充電樁車樁比達到2.9∶1。截至2019年12月,中國充電樁保有量達到121.9萬臺,其中公共充電樁51.6萬臺,私人充電樁70.3萬臺,車樁比約為3.4∶1,遠低于《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指南(2015-2020)》規劃的1∶1的指標。從區域分布來看,廣東、江蘇、北京、上海充電樁保有量較高,均高于5萬臺,緊隨其后的是山東、浙江、安徽等地區,全國前10個省份建設的公共充電樁占比近74%。
目前,國家電網車聯網平臺已形成全球覆蓋最廣充電網絡,累計接入充電樁45.7萬個,覆蓋全國總量85%以上。這一平臺與南方電網、普天新能源、特來電、星星充電等21家運營商實現互聯互通。該公司稱,其以智慧充電、智慧出行、智慧能源構筑的“智慧服務”體系,可以讓電動汽車用戶實現“一個APP,走遍全中國”。
另外,貴州、海南等省公布的基礎設施類重點項目清單中,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高鐵、新型信息通信等已經成為基礎設施類中的重點。如貴州就提出要推動5G規模商用,加快智慧停車場建設,完成信息基礎設施投資140億元以上,城市停車場投資60億元以上等。從2020年開始,海南將對全省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分批給予建設運營補貼。
有機構預測稱,2020年,國內充電樁設備市場空間為1165億元,2025年將達到2378億元,將成為“新基建”備受關注的重要領域。
特高壓成為“新基建”的七大領域之一,我們該如何看待“新基建”時代電網企業背后蘊藏的新動能?
特高壓產業成提質振興“排頭兵”
作為“新基建”的“排頭兵”,特高壓屬于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提質振興的主攻方向,投資超預期。3月18日,特高壓概念股繼續走強,通達股份、通光線纜、中環裝備漲停。
3月11日,國家電網公司董事長毛偉明在視頻連線聽取特高壓裝備企業復工復產情況時指出,年初公司初步安排電網投資超4000億元,可帶動社會投資8000多億元,整體規模將達到1.2萬億元。
國家電網公司最新編制的《2020年特高壓和跨省500千伏及以上交直流項目前期工作計劃》顯示,南陽-荊門-長沙、南昌-長沙、武漢-荊門、駐馬店-武漢、武漢-南昌5條特高壓交流工程計劃在今年3月至12月間獲得核準批復。白鶴灘-江蘇、白鶴灘-浙江兩條特高壓直流工程分別計劃今年6月和今年12月獲得核準批復。除特高壓項目外,國網公司還披露了一批提升特高壓通道效率效益等重點項目的前期工作計劃。
對此,國家電網副總工程師朱光超說,中國的風電、太陽能、煤炭主要集中在北部和西北部,水電主要集中在西南部。而中國的用電負荷主要在中東部。需要超長距離的電力輸送,而特高壓技術和設施構建起中國能源運輸大通道,是一項重要能源基礎設施網絡,正好滿足此項需求。
此外,據南方電網公司介紹,目前昆柳龍直流工程7個作業點都已全面復工,工程的科技攻關也在同步緊張推進。昆柳龍直流工程是我國首個特高壓多端混合直流工程,也是國家防治大氣污染的重點項目,主要將云南清潔水電送往廣東、廣西,促進云南清潔能源的消納,實現資源優化配置,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數字化技術讓電網運營監控更智能
“新基建”與傳統基建區別就在于更注重硬核科技。這次疫情更加凸顯數字化技術在“新基建”中的應用,如大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等,這也是建設能源互聯網的需求。
“電能量數據平臺+計量自動化系統使電網運營監控更智能。”南方電網運營監控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依托廣州電能量數據平臺和廣州供電局計量自動化系統,廣州供電局運營監控中心利用數字化信息平臺的配變終端和電表告警、用電異常監測和配電運行分析等功能開展負荷綜合分析、負載率查詢和遠程拉合閘管理。相比過去依靠用戶電話報障和現場巡檢,依托數字化系統的復電機制大大節省了運維人力、物力,同時也減少了客戶停電時間。
據了解,通過“云大物移智”等科技手段的應用,提升了智能變電站遠方巡視維護、倒閘操作、事故處理的覆蓋率、準確率和及時率。值得一提的是,“機器人+視頻系統+傳感器綜合組網”的室內站智能巡視解決方案,解決了室內站設備室多、布局分散的特點,實現了日常巡視人工替代率100%,巡視維護人工總替代率90.4%。
共享充電樁市場受關注
3月16日,國家電網董事長毛偉明強調,要加快研究推動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建設。此前,南方電網電動汽車公司也宣稱:“吹響‘新基建’號角,南網電動誠邀合作伙伴”。
中國充電樁建設現狀如何呢?可以用嚴重不足和分布不均衡來概括。據統計,2019年全國充電基礎設施增量為41.1萬臺,同比增加18.1%,新增新能源汽車與充電樁車樁比達到2.9∶1。截至2019年12月,中國充電樁保有量達到121.9萬臺,其中公共充電樁51.6萬臺,私人充電樁70.3萬臺,車樁比約為3.4∶1,遠低于《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指南(2015-2020)》規劃的1∶1的指標。從區域分布來看,廣東、江蘇、北京、上海充電樁保有量較高,均高于5萬臺,緊隨其后的是山東、浙江、安徽等地區,全國前10個省份建設的公共充電樁占比近74%。
目前,國家電網車聯網平臺已形成全球覆蓋最廣充電網絡,累計接入充電樁45.7萬個,覆蓋全國總量85%以上。這一平臺與南方電網、普天新能源、特來電、星星充電等21家運營商實現互聯互通。該公司稱,其以智慧充電、智慧出行、智慧能源構筑的“智慧服務”體系,可以讓電動汽車用戶實現“一個APP,走遍全中國”。
另外,貴州、海南等省公布的基礎設施類重點項目清單中,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高鐵、新型信息通信等已經成為基礎設施類中的重點。如貴州就提出要推動5G規模商用,加快智慧停車場建設,完成信息基礎設施投資140億元以上,城市停車場投資60億元以上等。從2020年開始,海南將對全省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分批給予建設運營補貼。
有機構預測稱,2020年,國內充電樁設備市場空間為1165億元,2025年將達到2378億元,將成為“新基建”備受關注的重要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