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7日,北京――德國萊茵TÜV集團宣布清潔發展機制(CDM)技術評審中心正式成立。目前,技術評審中心在兩位資深專家李利新博士和鄧翠萍女士的帶領下,全面投入使用。自10月進行試運行階段以來,技術評審中心在大中華區已受理清潔發展機制項目逾40宗;同時,也通過開展全球各地區的項目評審,對全球CDM業務的發展和CDM指定經營實體(DOE)的運作給予專業的技術支持。
綜合項目管理和技術評審周期是影響客戶選擇指定經營實體的關鍵要素,北京評審中心的成立大大地縮短了技術評審的周期,許多重要客戶對此感到非常滿意。德國萊茵TUV大中華區管理體系服務總監汪如順先生信心十足地表示:“毫無疑問,這意味著大中華區CDM業務將蘊涵廣闊的發展前景。隨著我們的業務不斷擴展,在2011-2012年我們必將搶占先機,從競爭對手手中贏取更多的市場份額。”
歷經5年多的努力,德國萊茵TÜV大中華區的CDM業務如今發展迅猛。截至目前,2010年的營業額已超過2,000萬元人民幣。在大中華區碳服務總經理Ramesh Nadarajah先生的領導下,分別位于北京、上海、香港和成都的16名CDM審核員,積極參與270多宗項目的審定和核查。數據顯示,大中華區業務量已占集團全球CDM業務總量的60%。此外,在東南亞、印度和東非三地,大中華區審核團隊也將攜手當地CDM專家們共同承擔審核業務。
“清潔發展機制技術評審中心在北京的成功設立,必將進一步提升我們在大中華區的市場地位;在已建立的CDM技術領域,德國萊茵TÜV的專業形象和知名度也會因此而大大增強。”Ramesh Nadarajah先生指出,“在即將到來的新財政年度里,我們深信技術評審中心將步入更大的發展階段,一如既往地為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服務!”,他總結道。
清潔發展機制概述及現狀
清潔發展機制是《京都議定書》中引入的一種靈活履約機制,允許發達國家在發展中國家投資溫室氣體減排項目,利用由此產生的排放減少量來履行自己在《京都議定書》中減排溫室氣體的承諾。“經核證的減排量”(CERs)用于衡量CDM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減排。每產生一單位CER相當于減少一噸二氧化碳排入大氣,可以為項目帶來部分資金流。因此,推行CDM意在促使技術向發展中國家轉移,為發展中國家帶來可持續發展資金。
2005年5月13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的CDM執行理事會將德國萊茵TÜV集團委任為DOE。現在,德國萊茵TÜV集團能夠提供和開展CDM清潔發展機制下所有行業的審定和核查服務。
CDM 項目涉及的行業眾多,普通的CDM溫室氣體減排項目包括
• 可再生能源利用
• 改善能源效率
• 市政和農業廢物處理等
2012年《京都議定書》即將到期,就當前國際形勢來看,CDM的未來仍不明朗。然而,隨著《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整體談判推進,將可能形成“后京都議定書”,為全球未來減排承諾和CDM下一步發展做好安排。《京都議定書》第16次締約方大會于今年11月29日至12月10日在墨西哥東部城市坎昆舉行。屆時,大會有望就“后京都協議”出臺一個更為清晰的指導方針。
毫無疑問,“后京都議定書”的內容一旦敲定,CDM的前景將是一片光明。目前,全球已登記注冊的CDM項目高達2500余宗,此數據將不斷增加。在這2500多宗項目中,中國登記的項目數量占總數的40%有多。在龐大的市場需求下,德國萊茵TÜV大中華區的CDM業務亦呈迅猛增長的態勢;隨著《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談判進程的逐步推進,CDM政策漸趨明朗,大中華區的CDM業務有望實現飛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