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儲調峰、綠電15天,青海儲能應用全國領跑!
青海作為我國新能源發展富集之地,可再生能源裝機、發電量占比分別達到86.5%和86.2%,居全國前列。目前青海有太陽能資源35億千瓦,風能總儲量超過3億千瓦,水能資源接近2400萬千瓦,其中集中式光伏裝機達956萬千瓦,位居全國第一。
隨著可再生能源裝機和電量占比不斷提升,儲能作為穩定電力系統運行的重要手段,將越來越承擔系統調節和保障穩定的重要作用。有專家認為,無論是分布式光儲配套還是集中式可再生能源儲能協同,儲能與可再生能源的結合是全球乃至我國儲能技術應用的必然發展趨勢。而在青海相關政策與市場環境影響下,青海的儲能在今年實現了多個創新應用。
共享儲能
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以及魯能集團青海分公司、國電龍源青海分公司、國投新能源投資有限公司,各方就踐行共享儲能調峰輔助市場化交易達成共識,約定于4月21~30日將富余光伏與共享儲能開展試點交易,預計完成交易電量50萬~100萬千瓦時。這標志著青海共享儲能調峰輔助服務市場試點啟動。
此次試點共享儲能調峰由1家儲能企業與2家光伏發電企業參與,在歷時10天的試點期間累計充電量80.36萬千瓦時,放電量65.8萬千瓦時,儲能綜合轉換效率達到81.9%。據介紹,按試點產生數據推算,通過共享儲能調峰服務光伏電站年利用小時數可增加180小時,增加收益2250萬元人民幣。而根據近期試運行情況,充電價格為0.8元/千瓦時。據了解,截止到8月底共享儲能已經實現了充電接近500萬度。
共享儲能對電網調頻調峰、平衡輸出、緩解新能源發電電力波動等具有突出優勢,有助于解決新能源棄電問題,提升新能源消納能力,同時可以有效提高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水平。
國網青海電力公司調控中心主任方保民:“這是青海電力推動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在儲能領域以市場培育形成共享模式的一次積極探索,也是儲能技術在促進新能源消納方面的首次規模化應用。”
青海電力創新開展共享儲能應用研究,依托新能源大數據平臺建立儲能與電網互動的數據共享網絡,通過儲能商業化運營,有效緩解清潔能源高峰時段電力電量消納困難,實現了在服務模式和技術應用兩方面的創新。
參與助力綠電15天
6月9日0時至6月24日0時,青海實現連續15天全部以水、光、風等清潔能源供電,再次打破全清潔能源連續供電時長世界紀錄。數據顯示,“綠電15日”期間清潔能源累計供電量28.39億千瓦時,相當于減少燃煤129萬噸,減排二氧化碳232萬噸。這背后,除了青海良好的能源結構,還離不開電力輸送和儲能技術的支撐。
“綠電15日”期間,國網青海電力試點應用共享儲能輔助服務技術,使用區塊鏈技術,研究實施基于智能合約的儲能電站運行和交易模式,實現儲能電站充放電量的智能研判和智能結算。國網魯能集團青海新能源公司董事長李靜立介紹,作為“綠電15日”期間唯一一座參與共享儲能市場化交易的電站,魯能海西100兆瓦時儲能電站在“綠電15日”期間共計放電50.12萬千瓦時,有效發揮了對電網調頻調峰、平衡輸出、緩解新能源發電出力波動等作用。
儲能調峰輔助服務
6月18日,青海電力輔助服務市場化交易試運行在青海西寧啟動,《青海電力輔助服務市場運營規則(試行)》指出,發電企業、用戶側或電網側儲能設施,充電功率在10MW以上、持續充電時間2小時以上的儲能電站可作為市場主體參與調峰等輔助服務,電網調用儲能設施參與青海電網調峰價格暫定0.7元/千瓦時。
據報道,青海電力輔助服務市場化交易試點的啟動,實現了用市場化手段引導發電、儲能、售電、用電等環節參與輔助服務分擔共享機制,激勵清潔能源與新興產業技術發展,解決電網調峰和新能源消納矛盾,提高清潔能源消納能力。同時,還可進一步增強青海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水平,降低電網調峰壓力,拓展發電企業盈利模式,提高電力市場主體的市場意識和博弈能力。
智能供電 多站融合
據了解,青海省首座智能化供電所——尕讓供電所目前正在建設中,建設過程中,將在供電所屋頂安裝太陽能光伏板,通過邊緣計算技術,對管理區域內微電網、儲能設施、充電樁進行綜合優化控制,實現綜合能源效率、效益最優,讓客戶全面感知新能源應用及控制技術。供電所還將利用大數據分析出的數據,對尕讓地區5492戶客戶進行用電能耗、用電安全等分析,并實時監控能源消耗、安全用電情況,對能耗、安全發生異常的客戶,通過短信、微信公眾號等渠道向個人客戶自動推送異常信息,提供個性化新型服務。2020年投運后,該供電所將通過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配電網智能控制、清潔能源及儲能等智能化技術應用,實現“能源流、業務流、數據流”的“三流融合”。
用戶側與光儲充
根據青海發改委的《關于創新和完善促進綠色發展價格機制的實施意見》,將建立峰谷電價動態調整機制,進一步擴大銷售側峰谷電價執行范圍。利用峰谷電價差、輔助服務補償等市場化機制,促進儲能發展。據北極星儲能網了解此前青海峰谷電價差較高,可達0.6元以上,隨著今年兩次降電價政策之后,青海最新的峰谷電價情況如下表所示,峰谷電價差已降至0.4元。若根據用電需求動態調整峰谷電價,可能有利于用戶側儲能項目開展。
此外該意見還指出鼓勵電動汽車提供儲能服務,并通過峰谷價差獲得收益;并將在2025年底前實現對執行兩部制電價的電動汽車集中式充換電設施等免收基本電費。這種政策對于光儲充模式的發展也是利好消息,光儲充一方面可降低電動汽車充電時對電網的負荷沖擊,又可以進行削峰填谷等應用。
新項目研究帶來更多可能
日前,中國政府與世界銀行(WB)及全球環境基金(GEF)合作開展的可再生能源政策開發和示范推廣項目——中國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應用推廣項目(CDRESP),開始就“青海可再生能源發展行動方案項目” 開始進行咨詢服務采購,課題將研究分布式發電在青海的發展前景,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并分析如何通過協同發展分布式和集中式可再生能源,提高青海可再生能源應用比例,實現青海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應用。
此外,世界首條專門輸送清潔能源的青海至河南特高壓通道目前正在加快建設,預計建成后每年外送電量將超400億千瓦時。青海省海南州千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已于近日開啟招標,招標公告顯示該基地包含一區兩園共3000MW光伏,其中標段一工程光伏發電項目裝機容量共1200MW, 200MW光伏儲能系統。
華能青海發電有限公司還于近期發布了關于一次技術調頻技術改造項目招標,公告透露其將在新能源分公司下格爾木、共和、德令哈地區共10座光伏電站開展一次技術調頻技術改造項目。其實儲能系統因其具有快速響應的特性作為可以完善新能源的一次調頻能力,提升新能源的消納能力和電網的安全性、可靠性。
據了解青海儲能電站容量已達13.5萬千瓦時,在政策創建的適合良好市場環境中,青海的儲能技術應用還有很大的想象與發展空間。
青海作為我國新能源發展富集之地,可再生能源裝機、發電量占比分別達到86.5%和86.2%,居全國前列。目前青海有太陽能資源35億千瓦,風能總儲量超過3億千瓦,水能資源接近2400萬千瓦,其中集中式光伏裝機達956萬千瓦,位居全國第一。
隨著可再生能源裝機和電量占比不斷提升,儲能作為穩定電力系統運行的重要手段,將越來越承擔系統調節和保障穩定的重要作用。有專家認為,無論是分布式光儲配套還是集中式可再生能源儲能協同,儲能與可再生能源的結合是全球乃至我國儲能技術應用的必然發展趨勢。而在青海相關政策與市場環境影響下,青海的儲能在今年實現了多個創新應用。
共享儲能
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以及魯能集團青海分公司、國電龍源青海分公司、國投新能源投資有限公司,各方就踐行共享儲能調峰輔助市場化交易達成共識,約定于4月21~30日將富余光伏與共享儲能開展試點交易,預計完成交易電量50萬~100萬千瓦時。這標志著青海共享儲能調峰輔助服務市場試點啟動。
此次試點共享儲能調峰由1家儲能企業與2家光伏發電企業參與,在歷時10天的試點期間累計充電量80.36萬千瓦時,放電量65.8萬千瓦時,儲能綜合轉換效率達到81.9%。據介紹,按試點產生數據推算,通過共享儲能調峰服務光伏電站年利用小時數可增加180小時,增加收益2250萬元人民幣。而根據近期試運行情況,充電價格為0.8元/千瓦時。據了解,截止到8月底共享儲能已經實現了充電接近500萬度。
共享儲能對電網調頻調峰、平衡輸出、緩解新能源發電電力波動等具有突出優勢,有助于解決新能源棄電問題,提升新能源消納能力,同時可以有效提高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水平。
國網青海電力公司調控中心主任方保民:“這是青海電力推動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在儲能領域以市場培育形成共享模式的一次積極探索,也是儲能技術在促進新能源消納方面的首次規模化應用。”
青海電力創新開展共享儲能應用研究,依托新能源大數據平臺建立儲能與電網互動的數據共享網絡,通過儲能商業化運營,有效緩解清潔能源高峰時段電力電量消納困難,實現了在服務模式和技術應用兩方面的創新。
參與助力綠電15天
6月9日0時至6月24日0時,青海實現連續15天全部以水、光、風等清潔能源供電,再次打破全清潔能源連續供電時長世界紀錄。數據顯示,“綠電15日”期間清潔能源累計供電量28.39億千瓦時,相當于減少燃煤129萬噸,減排二氧化碳232萬噸。這背后,除了青海良好的能源結構,還離不開電力輸送和儲能技術的支撐。
“綠電15日”期間,國網青海電力試點應用共享儲能輔助服務技術,使用區塊鏈技術,研究實施基于智能合約的儲能電站運行和交易模式,實現儲能電站充放電量的智能研判和智能結算。國網魯能集團青海新能源公司董事長李靜立介紹,作為“綠電15日”期間唯一一座參與共享儲能市場化交易的電站,魯能海西100兆瓦時儲能電站在“綠電15日”期間共計放電50.12萬千瓦時,有效發揮了對電網調頻調峰、平衡輸出、緩解新能源發電出力波動等作用。
儲能調峰輔助服務
6月18日,青海電力輔助服務市場化交易試運行在青海西寧啟動,《青海電力輔助服務市場運營規則(試行)》指出,發電企業、用戶側或電網側儲能設施,充電功率在10MW以上、持續充電時間2小時以上的儲能電站可作為市場主體參與調峰等輔助服務,電網調用儲能設施參與青海電網調峰價格暫定0.7元/千瓦時。
據報道,青海電力輔助服務市場化交易試點的啟動,實現了用市場化手段引導發電、儲能、售電、用電等環節參與輔助服務分擔共享機制,激勵清潔能源與新興產業技術發展,解決電網調峰和新能源消納矛盾,提高清潔能源消納能力。同時,還可進一步增強青海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水平,降低電網調峰壓力,拓展發電企業盈利模式,提高電力市場主體的市場意識和博弈能力。
智能供電 多站融合
據了解,青海省首座智能化供電所——尕讓供電所目前正在建設中,建設過程中,將在供電所屋頂安裝太陽能光伏板,通過邊緣計算技術,對管理區域內微電網、儲能設施、充電樁進行綜合優化控制,實現綜合能源效率、效益最優,讓客戶全面感知新能源應用及控制技術。供電所還將利用大數據分析出的數據,對尕讓地區5492戶客戶進行用電能耗、用電安全等分析,并實時監控能源消耗、安全用電情況,對能耗、安全發生異常的客戶,通過短信、微信公眾號等渠道向個人客戶自動推送異常信息,提供個性化新型服務。2020年投運后,該供電所將通過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配電網智能控制、清潔能源及儲能等智能化技術應用,實現“能源流、業務流、數據流”的“三流融合”。
用戶側與光儲充
根據青海發改委的《關于創新和完善促進綠色發展價格機制的實施意見》,將建立峰谷電價動態調整機制,進一步擴大銷售側峰谷電價執行范圍。利用峰谷電價差、輔助服務補償等市場化機制,促進儲能發展。據北極星儲能網了解此前青海峰谷電價差較高,可達0.6元以上,隨著今年兩次降電價政策之后,青海最新的峰谷電價情況如下表所示,峰谷電價差已降至0.4元。若根據用電需求動態調整峰谷電價,可能有利于用戶側儲能項目開展。
此外該意見還指出鼓勵電動汽車提供儲能服務,并通過峰谷價差獲得收益;并將在2025年底前實現對執行兩部制電價的電動汽車集中式充換電設施等免收基本電費。這種政策對于光儲充模式的發展也是利好消息,光儲充一方面可降低電動汽車充電時對電網的負荷沖擊,又可以進行削峰填谷等應用。
新項目研究帶來更多可能
日前,中國政府與世界銀行(WB)及全球環境基金(GEF)合作開展的可再生能源政策開發和示范推廣項目——中國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應用推廣項目(CDRESP),開始就“青海可再生能源發展行動方案項目” 開始進行咨詢服務采購,課題將研究分布式發電在青海的發展前景,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并分析如何通過協同發展分布式和集中式可再生能源,提高青海可再生能源應用比例,實現青海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應用。
此外,世界首條專門輸送清潔能源的青海至河南特高壓通道目前正在加快建設,預計建成后每年外送電量將超400億千瓦時。青海省海南州千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已于近日開啟招標,招標公告顯示該基地包含一區兩園共3000MW光伏,其中標段一工程光伏發電項目裝機容量共1200MW, 200MW光伏儲能系統。
華能青海發電有限公司還于近期發布了關于一次技術調頻技術改造項目招標,公告透露其將在新能源分公司下格爾木、共和、德令哈地區共10座光伏電站開展一次技術調頻技術改造項目。其實儲能系統因其具有快速響應的特性作為可以完善新能源的一次調頻能力,提升新能源的消納能力和電網的安全性、可靠性。
據了解青海儲能電站容量已達13.5萬千瓦時,在政策創建的適合良好市場環境中,青海的儲能技術應用還有很大的想象與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