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西北探索出特色的區域省間調峰輔助服務市場,首次建立虛擬儲能模式,鼓勵自備電廠走進市場。在不新增儲能設施的情況下,運用市場手段,靈活轉換自備企業用電、發電兩種角色,產生新能源靈活存取電的儲能效果,單日成交電量約100萬千瓦時。自備電廠參與電網調峰邁出了重要一步。
古老的絲綢之路,從長安出發,穿祁連,出陽關,沿著河西走廊,連綴起敦煌、哈密等古道重鎮,向中亞延伸。如今,就在這條古老的路徑之畔,西北乃至全國最大的幾個千萬千瓦級風電和光伏基地,如同新絲路上璀璨的明珠,將清潔的電能通過電網銀線灑向神州大地。
近十年來,西北新能源裝機增大近45倍,成為全國首個新能源滲透率突破100%的地區。國網西北分部綜合施策、多措并舉,先后建立“大電網備用統籌”“新能源柔性調度”多項國內首創機制,圓滿完成了新能源消納任務。
但隨著新能源裝機規模持續攀升,新能源消納進入“深水區”。面臨這一困局,西北分部再出奇招,建立了西北區域省間調峰輔助服務市場,助力新能源消納戰役再創佳績。2019年截止6月底,西北新能源累計發電768.4億千瓦時,新能源利用率從83%提升至90%以上,提升近8個百分點,西北人民每用的4度電中,就有1度是風力和光伏發電。
破局:未雨綢繆 亮點頻出
“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在新發展理念驅動下,西北電力發展綠色轉型加速,風電、光伏等新能源迎來爆發式大規模發展。大發展帶來新難題,新能源的隨機性、波動性強為電力系統調頻、調峰帶來極大的壓力,新能源消納困難、棄電率一度居高不下,成為困擾著西北電網安全運行和新能源健康發展的難題。國網西北分部敏銳地意識到,發揮大電網平臺優勢,實現區域內資源優化配置,是提升西北新能源消納能力的必由之路。
結合西北電網運行特點,西北分部未雨綢繆,大膽創新,在“兩個細則”輔助服務項目的基礎上,歷時一年的研究測算,建立了具有西北特色的區域省間調峰輔助服務市場。不同于國內其他調峰輔助服務市場,西北區域調峰市場體有三大創新亮點:
創新亮點一:首次將水電作為主體納入市場,根據黃河上中游大型水庫運行特點,設計了“水電豐枯雙向參與”方式。在豐、枯期根據水電發電差異性,靈活轉換水電機組的市場角色。同時,結合其梯級調節特性,機組以“群”模式參與市場,實現梯級水電柔性、高效、節能調整。
創新亮點二:首次建立虛擬儲能模式,鼓勵自備電廠走進市場。在不新增儲能設施的情況下,運用市場手段,靈活轉換自備企業用電、發電兩種角色,產生新能源靈活存取電的儲能效果,單日成交電量約100萬千瓦時。自備電廠參與電網調峰邁出了重要一步。
創新亮點三:首次采用“深調電量發電權替代”的結算方式,實現深調電量日清月結,簡化流程,推動市場化。
2018年11月28日,西北區域省間調峰輔助服務市場正式開始試運行。從此,西北電力市場化建設步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出招:成效顯著 多方多贏
西北地區幅員遼闊,各省的風光資源天然具備一定的“時空差異”特性。區域調峰市場的建立,最大化的提升了區域內資源優化配置的能力,是新能源消納戰役中出奇制勝的關鍵一招。
試運行以來,區域市場中各主體的市場意識逐步增強,主動競價、積極參與,市場運行平穩、有序,成效顯著。
成效一:新能源消納戰果頗豐。截止6月底,市場規模居國內區域市場之首,占比超過50%,累計實現新能源減棄增發20.66億千瓦時(月均超過3億千瓦時),西北新能源棄電率由此下降2.5個百分點(其中最大的是甘肅省,新能源棄電率下降6個百分點),節約了煤炭消費58.47萬噸,減排二氧化碳144.31萬噸、二氧化硫0.29萬噸、氮氧化物0.30萬噸,有效促進了大氣質量的改善,階段性打贏了藍天保衛戰。
成效二:各方主體實現共贏。通過區域調峰市場這一區域共享平臺,水電機組在電量平衡情況下,突破了過去的調峰“0收益”;火電機組通過市場獲取了合理的調峰收益,助力發電企業減虧甚至扭虧為盈,企業盈利模式得以轉變;自備電廠首次參與市場化調峰并獲取收益,開啟自備調峰新模式。
成效三:市場正向激勵作用凸顯。在市場的引導和激勵下,火電企業機組靈活性改造由被動變為主動,由緩慢變為加速,以便更好的參與市場,獲取更高的調峰收益。目前,西北網內大容量火電機組的平均深調能力已達35%額定容量,其中秦嶺電廠已達到了20%額定容量的深調能力。自備電廠以蘭鋁為榜樣,參與市場積極性高漲。市場正發揮積極的正向激勵作用,形成良性循環。
成效四:有效促進各電源的協調發展。新能源快速發展對傳統能源產生沖擊,一方面擠占了傳統火電的發電空間,在煤價居高不下的情況下火電企業虧損面進一步擴大,另一方面,電網安全和新能源消納需要傳統火電提供支撐。如何協調發展,市場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區域輔助服務市場通過市場化補償,讓火電調峰價值和貢獻得到認可和兌現,助力火電轉變發展模式,更好地適應新的能源格局和發展形態,同時推動新能源消納提升,實現不同電源的協調發展,保障電網安全和能源安全。
實踐證明,西北區域省間調峰輔助服務市場的建立和良好運營,是共同推動西北能源科學發展的重要舉措,是貫徹落實中發9號文及其配套文件精神的具體體現。極大地促進了西北區域新能源消納和能源資源優化配置。隨著市場化改革的進一步深入,區域調峰市場還將進一步釋放產能,實現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同步提升。
展望:百花齊放 精彩待續
區域調峰市場取得的重大成功,給新疆、陜北等消納“重災區”的新能源企業打了一劑強心針,各企業紛紛表示希望盡快參與市場,為企業扭虧轉盈提供機遇。西北分部已根據陜北地區網架加強計劃部署了新能源參與市場的相關工作,同時也多次赴新疆能監機構匯報商議新疆地區企業參與市場事宜,以助力新疆地區新能源消納工作。
后續,西北電力輔助服務市場還將從建立備用輔助服務市場、擴大自備電廠虛擬儲能規模、增設調峰市場品種和主體等方面繼續深化發展,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釋放市場動能。
好風憑借力。新時代能源革命一日千里,國網西北分部將充分發揮地區風電、光伏資源豐富的得天獨厚優勢,加快電力市場建設,做好市場組織,為促進西北新能源消納,服務能源綠色轉型,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古老的絲綢之路,從長安出發,穿祁連,出陽關,沿著河西走廊,連綴起敦煌、哈密等古道重鎮,向中亞延伸。如今,就在這條古老的路徑之畔,西北乃至全國最大的幾個千萬千瓦級風電和光伏基地,如同新絲路上璀璨的明珠,將清潔的電能通過電網銀線灑向神州大地。
近十年來,西北新能源裝機增大近45倍,成為全國首個新能源滲透率突破100%的地區。國網西北分部綜合施策、多措并舉,先后建立“大電網備用統籌”“新能源柔性調度”多項國內首創機制,圓滿完成了新能源消納任務。
但隨著新能源裝機規模持續攀升,新能源消納進入“深水區”。面臨這一困局,西北分部再出奇招,建立了西北區域省間調峰輔助服務市場,助力新能源消納戰役再創佳績。2019年截止6月底,西北新能源累計發電768.4億千瓦時,新能源利用率從83%提升至90%以上,提升近8個百分點,西北人民每用的4度電中,就有1度是風力和光伏發電。
破局:未雨綢繆 亮點頻出
“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在新發展理念驅動下,西北電力發展綠色轉型加速,風電、光伏等新能源迎來爆發式大規模發展。大發展帶來新難題,新能源的隨機性、波動性強為電力系統調頻、調峰帶來極大的壓力,新能源消納困難、棄電率一度居高不下,成為困擾著西北電網安全運行和新能源健康發展的難題。國網西北分部敏銳地意識到,發揮大電網平臺優勢,實現區域內資源優化配置,是提升西北新能源消納能力的必由之路。
結合西北電網運行特點,西北分部未雨綢繆,大膽創新,在“兩個細則”輔助服務項目的基礎上,歷時一年的研究測算,建立了具有西北特色的區域省間調峰輔助服務市場。不同于國內其他調峰輔助服務市場,西北區域調峰市場體有三大創新亮點:
創新亮點一:首次將水電作為主體納入市場,根據黃河上中游大型水庫運行特點,設計了“水電豐枯雙向參與”方式。在豐、枯期根據水電發電差異性,靈活轉換水電機組的市場角色。同時,結合其梯級調節特性,機組以“群”模式參與市場,實現梯級水電柔性、高效、節能調整。
創新亮點二:首次建立虛擬儲能模式,鼓勵自備電廠走進市場。在不新增儲能設施的情況下,運用市場手段,靈活轉換自備企業用電、發電兩種角色,產生新能源靈活存取電的儲能效果,單日成交電量約100萬千瓦時。自備電廠參與電網調峰邁出了重要一步。
創新亮點三:首次采用“深調電量發電權替代”的結算方式,實現深調電量日清月結,簡化流程,推動市場化。
2018年11月28日,西北區域省間調峰輔助服務市場正式開始試運行。從此,西北電力市場化建設步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出招:成效顯著 多方多贏
西北地區幅員遼闊,各省的風光資源天然具備一定的“時空差異”特性。區域調峰市場的建立,最大化的提升了區域內資源優化配置的能力,是新能源消納戰役中出奇制勝的關鍵一招。
試運行以來,區域市場中各主體的市場意識逐步增強,主動競價、積極參與,市場運行平穩、有序,成效顯著。
成效一:新能源消納戰果頗豐。截止6月底,市場規模居國內區域市場之首,占比超過50%,累計實現新能源減棄增發20.66億千瓦時(月均超過3億千瓦時),西北新能源棄電率由此下降2.5個百分點(其中最大的是甘肅省,新能源棄電率下降6個百分點),節約了煤炭消費58.47萬噸,減排二氧化碳144.31萬噸、二氧化硫0.29萬噸、氮氧化物0.30萬噸,有效促進了大氣質量的改善,階段性打贏了藍天保衛戰。
成效二:各方主體實現共贏。通過區域調峰市場這一區域共享平臺,水電機組在電量平衡情況下,突破了過去的調峰“0收益”;火電機組通過市場獲取了合理的調峰收益,助力發電企業減虧甚至扭虧為盈,企業盈利模式得以轉變;自備電廠首次參與市場化調峰并獲取收益,開啟自備調峰新模式。
成效三:市場正向激勵作用凸顯。在市場的引導和激勵下,火電企業機組靈活性改造由被動變為主動,由緩慢變為加速,以便更好的參與市場,獲取更高的調峰收益。目前,西北網內大容量火電機組的平均深調能力已達35%額定容量,其中秦嶺電廠已達到了20%額定容量的深調能力。自備電廠以蘭鋁為榜樣,參與市場積極性高漲。市場正發揮積極的正向激勵作用,形成良性循環。
成效四:有效促進各電源的協調發展。新能源快速發展對傳統能源產生沖擊,一方面擠占了傳統火電的發電空間,在煤價居高不下的情況下火電企業虧損面進一步擴大,另一方面,電網安全和新能源消納需要傳統火電提供支撐。如何協調發展,市場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區域輔助服務市場通過市場化補償,讓火電調峰價值和貢獻得到認可和兌現,助力火電轉變發展模式,更好地適應新的能源格局和發展形態,同時推動新能源消納提升,實現不同電源的協調發展,保障電網安全和能源安全。
實踐證明,西北區域省間調峰輔助服務市場的建立和良好運營,是共同推動西北能源科學發展的重要舉措,是貫徹落實中發9號文及其配套文件精神的具體體現。極大地促進了西北區域新能源消納和能源資源優化配置。隨著市場化改革的進一步深入,區域調峰市場還將進一步釋放產能,實現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同步提升。
展望:百花齊放 精彩待續
區域調峰市場取得的重大成功,給新疆、陜北等消納“重災區”的新能源企業打了一劑強心針,各企業紛紛表示希望盡快參與市場,為企業扭虧轉盈提供機遇。西北分部已根據陜北地區網架加強計劃部署了新能源參與市場的相關工作,同時也多次赴新疆能監機構匯報商議新疆地區企業參與市場事宜,以助力新疆地區新能源消納工作。
后續,西北電力輔助服務市場還將從建立備用輔助服務市場、擴大自備電廠虛擬儲能規模、增設調峰市場品種和主體等方面繼續深化發展,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釋放市場動能。
好風憑借力。新時代能源革命一日千里,國網西北分部將充分發揮地區風電、光伏資源豐富的得天獨厚優勢,加快電力市場建設,做好市場組織,為促進西北新能源消納,服務能源綠色轉型,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