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浙江電力現貨市場啟動模擬試運行,初期主要面向浙江省統調電廠、110千伏及以上大用戶、售電公司,這是國家電網公司供電區域范圍內能源凈輸入省份的第一個電力現貨市場,標志著浙江電力體制改革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是我國電力市場建設的又一重要進展。
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先行地和首批電力現貨市場建設試點地區之一,浙江電力現貨市場建設備受關注。
■■ ■
可是電力現貨市場到底是什么?
“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現貨市場
在普通消費者的概念里,現貨市場可以通俗地理解為“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一般商品交易都是從現貨市場開始。隨著市場經濟發展和壯大,大商戶、大宗買賣開始出現,也就逐漸發展出了中長期交易市場,即買賣雙方以現貨交易的價格為定價基礎,通過合約確立長期買賣關系,到期“拿錢拿貨”即可。
但買賣雙方任何一方的經營風險,都會波及交易關聯方。如何更好地規避中長期市場的風險?于是又產生了金融衍生品,比如期貨交易,參與對手更多,避險能力也就更強了。
但是,電力商品顯著區別于一般商品,交易規則必然不同。
◆首先,電能“即發即用”,不能大規模存儲,發電、輸電、配電、用電需在瞬時同步完成,因此電力交易的前提是必須確保時刻保持供需平衡。
◆其次,電能輸送不能超過電網最大送電能力,否則會導致設備損壞、電網失去穩定甚至崩潰,因此電力交易必須時刻滿足電網安全約束。
◆再者,電力傳輸的電量和路徑由物理規律決定,不跟“合同”走,不能簡單的“一對一”“點對點”實現總量匹配。這也就是電力市場建設的難點所在。
電力市場建設是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而建立電力市場首先必須還原電力的商品屬性,其中關鍵一步,也是難度最大的一步就是電力現貨市場。同時,浙江電網是典型的受端電網,外來電占比高,交直流混聯大電網運行復雜。也因此,浙江電力市場建設必須從國情、省情、網情出發,以“安全、經濟、綠色”為目標,按照“先進、穩妥、統籌”的原則,科學平穩有序推進。
讓“馬大嫂”以更合理價格及時買到菜的電力現貨市場
和一般商品一樣,電力這一商品也有時序價格和位置信號。
好比“馬大嫂”買菜。
早市的蔬菜新鮮,價格通常會高一些,而休市前菜販就會降價處理,也就是說不同時間段的商品價格不同。
如果“馬大嫂”跑出城,直接找菜農買菜,價格肯定又比家門口的菜市場便宜,不過買菜成本得算上來回路費。
電力商品也像蔬菜商品一樣,在不同時間跨度、不同地理位置,會產生不同的價格成本。
浙江電力現貨市場以半小時為結算周期,發電側采用節點電價,用戶側采用統一加權平均電價,通過電能量市場與輔助服務市場聯合出清,可以保障市場出清最優化。
通俗地說,每隔半個小時,電價會根據供需關系發生變化,也就是說每天24小時會產生48個不同的電價。此外,全省不同地理位置的發電廠上網電價,也因為電網通道擁堵程度不同而有所區分。
當然,如果“馬大嫂”家大業大,需要購買大量蔬菜,她就可以找不同的菜農或菜販,通過雙邊協商、集中競價、掛牌交易等方式,按周、月、季、年,甚至多年,簽訂合約,這就是合約市場。同樣,她也可以按照每天實際所需蔬菜,就近去菜市場“補貨”,這就是現貨市場。因此,浙江電力市場還設計了不同時間序列的多種合約市場品種,能有效銜接現貨市場,確保市場穩定高效運行。而“馬大嫂”在簽訂合約時的定價,必然要以現貨市場的價格為評估依據。
◆總的來說,建立電力現貨市場,是發現電力價格的需要,有助于讓電價有效反映電力供需情況,科學引導投資和消費,促進競爭、降低成本,優化資源配置。
◆同時,可以彌補中長期交易與實際運行之間的偏差,讓買賣雙方根據實際需求及時“補貨”或是“賣貨”,電力用戶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和市場行情,實時調整購電計劃,讓用能成本控制在最經濟的區間。
◆同時,現貨市場比中長期合約市場更適應新能源出力波動的特點,有利于擴大新能源消納空間。
充分吸收借鑒國外經驗教訓,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電力市場化改革可以追溯到上世紀90年代。當時,電力工業市場化改革“忽如一夜春風來”,成為國際潮流,包括中國在內的很多國家都在積極探索適合本國國情的市場化電力改革之路。
有成功的經驗,也有慘烈的教訓,美國加州電力危機“慘案”是其中繞不開的研究課題。
1996年,加州電力系統進行機構重組,至1998年3月31日正式開始市場運營。2年后的2000年6月延續至今,加州電力市場出現了大問題,批發上網電價暴漲,配售電公司嚴重虧損瀕臨倒閉,聯邦和州政府不得不出面干預。2001年1月中下旬,加州經歷了二次大戰以來的首次強制性分區輪流停電,上百萬人受到影響,對加州乃至美國經濟整體的影響引起廣泛關注。這也是全球范圍內電力市場首次遭受重大挫折。
分析認為,加州電力市場設計之初就有兩大敗筆。
一是交易模式不完善。加州電力市場采用“雙邊+多邊交易模式”,禁止電力公司與發電公司簽訂可作緩沖并起調節和穩定作用的中長期合同,使得發電商可以放大其行使的市場力,導致批發電價任由發電商“漫天要價”。
二是價格傳導機制出現問題。加州電力市場不允許電力公司將高購電成本轉嫁用戶,也就是銷售電價由政府封頂,而不是與批發上網平均電價聯動,電價也就失去了調節供需的杠桿作用。隨著發電側批發上網電價的一路飆升,配售電公司只能高價買進低價賣出,一步步陷入嚴重虧損。
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在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國家電網公司和浙江省委省政府等有關方面高度關注和大力支持下,浙江省發改委、省能源局、省能監辦、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和省能源集團等單位通力合作,通過國際招標引進具有國際成熟電力市場建設運營經驗的咨詢團隊,深化市場建設關鍵問題研究,吸收借鑒經驗教訓,并結合浙江實際,大膽探索,匯聚多方智慧,初步形成了具有浙江特色的市場規則體系。
此外,國網浙江電力勇擔重任,組織國內頂尖開發團隊,歷時一年半,高質量建設了數據統一、流程貫通的基于云架構的浙江電力市場技術支持系統。這是市場主體參與電力現貨交易的公共平臺,也是市場運行的關鍵要素,事關市場有效運營和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目前,技術支持系統已通過多輪功能測試和全流程聯調,具備模擬試運行條件。
該系統平臺包括注冊申報、合約市場、現貨市場、市場結算、信息發布等86項功能模塊,實現了主要功能的一體化平臺支撐,構建了平臺樞紐型市場電費結算體系,并優化數據處理和相關算法,在國內率先實現電能市場與輔助服務市場聯合出清等技術,確保市場快速準確出清、結算安全公正高效、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系統還支持市場靜態模擬推演和多種典型場景的動態推演,為完善市場規則和健全風險防控體系提供決策依據。
擁抱改革,未來更美好
改革從來不是一蹴而就。
身處改革開放先行地,浙江電力工業市場化改革起步早,經歷了大量的探索與實踐,積累了較為豐富的市場建設和運營經驗。
1994年8月1日,浙江電網模擬電力市場開始試運行;1995年1月1日正式運行。
模擬電力市場的建立,改變了浙江省發供電企業原有的內部利潤核算格局,開始用經濟手段和商業化運營模式,進行內部電力商品交易結算。
1998年,浙江省電力公司被列為“廠網分開、競價上網”市場化改革試點之一。2000年1月1日,浙江發電側電力市場正式投入試運營。
至此,浙江電力工業開始進入引入競爭機制、建立競爭性電力市場的改革新階段。
到2003年7月2日,由于浙江電網電力市場供求關系持續嚴重不平衡,根據電力市場規則,發電側電力市場暫停運營。
至此,浙江發電側電力市場總共運行1227.33天,市場運行率達97.02%,競價機組容量占全省統調容量的70.03%,市場交易上網電量1282.67億千瓦時,實際結算平均電價比競價前每兆瓦時下降5.68元。
自2015年啟動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以來,浙江電力體制改革在各方推動下全面有序開展、落地見效,電力市場建設及輸配電價、增量配電等改革全面推進。
2016年5月,浙江電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注冊成立,電力交易業務規范開展。
2017年9月,浙江省政府印發《浙江省電力體制改革綜合試點方案》(浙政發〔2017〕39號),正式啟動浙江電力市場建設。
2019年4月,浙江首個混合所有制增量配網公司在長興掛牌運營。
此外,浙江電力直接交易規模也在不斷擴大。2019年,交易規模將達到1400億千瓦時,預計年可降低企業用能成本40億元。
我國電力體制改革已進入關鍵時期,電力市場建設是當前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關鍵環節,是深入推進售電側改革的基礎,也是發用電計劃有序放開和交易中心市場化運營的前提。加快推進浙江電力市場建設,有利于凝聚各方共識,順利推進改革試點工作。
浙江電力現貨交易市場啟動模擬試運行,對高質量平穩推進浙江電力市場建設,助推浙江社會經濟發展,乃至對全國電力體制改革走向縱深都將帶來深遠影響。
根據計劃,浙江將進一步優化現貨市場交易機制,逐步擴大市場范圍,有序放開零售市場競爭,豐富合約市場交易品種,到2022年逐步過渡到中期電力市場,逐步建立面向更廣泛市場主體的的成熟電力市場體系。
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先行地和首批電力現貨市場建設試點地區之一,浙江電力現貨市場建設備受關注。
■■ ■
可是電力現貨市場到底是什么?
“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現貨市場
在普通消費者的概念里,現貨市場可以通俗地理解為“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一般商品交易都是從現貨市場開始。隨著市場經濟發展和壯大,大商戶、大宗買賣開始出現,也就逐漸發展出了中長期交易市場,即買賣雙方以現貨交易的價格為定價基礎,通過合約確立長期買賣關系,到期“拿錢拿貨”即可。
但買賣雙方任何一方的經營風險,都會波及交易關聯方。如何更好地規避中長期市場的風險?于是又產生了金融衍生品,比如期貨交易,參與對手更多,避險能力也就更強了。
但是,電力商品顯著區別于一般商品,交易規則必然不同。
◆首先,電能“即發即用”,不能大規模存儲,發電、輸電、配電、用電需在瞬時同步完成,因此電力交易的前提是必須確保時刻保持供需平衡。
◆其次,電能輸送不能超過電網最大送電能力,否則會導致設備損壞、電網失去穩定甚至崩潰,因此電力交易必須時刻滿足電網安全約束。
◆再者,電力傳輸的電量和路徑由物理規律決定,不跟“合同”走,不能簡單的“一對一”“點對點”實現總量匹配。這也就是電力市場建設的難點所在。
電力市場建設是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而建立電力市場首先必須還原電力的商品屬性,其中關鍵一步,也是難度最大的一步就是電力現貨市場。同時,浙江電網是典型的受端電網,外來電占比高,交直流混聯大電網運行復雜。也因此,浙江電力市場建設必須從國情、省情、網情出發,以“安全、經濟、綠色”為目標,按照“先進、穩妥、統籌”的原則,科學平穩有序推進。
讓“馬大嫂”以更合理價格及時買到菜的電力現貨市場
和一般商品一樣,電力這一商品也有時序價格和位置信號。
好比“馬大嫂”買菜。
早市的蔬菜新鮮,價格通常會高一些,而休市前菜販就會降價處理,也就是說不同時間段的商品價格不同。
如果“馬大嫂”跑出城,直接找菜農買菜,價格肯定又比家門口的菜市場便宜,不過買菜成本得算上來回路費。
電力商品也像蔬菜商品一樣,在不同時間跨度、不同地理位置,會產生不同的價格成本。
浙江電力現貨市場以半小時為結算周期,發電側采用節點電價,用戶側采用統一加權平均電價,通過電能量市場與輔助服務市場聯合出清,可以保障市場出清最優化。
通俗地說,每隔半個小時,電價會根據供需關系發生變化,也就是說每天24小時會產生48個不同的電價。此外,全省不同地理位置的發電廠上網電價,也因為電網通道擁堵程度不同而有所區分。
當然,如果“馬大嫂”家大業大,需要購買大量蔬菜,她就可以找不同的菜農或菜販,通過雙邊協商、集中競價、掛牌交易等方式,按周、月、季、年,甚至多年,簽訂合約,這就是合約市場。同樣,她也可以按照每天實際所需蔬菜,就近去菜市場“補貨”,這就是現貨市場。因此,浙江電力市場還設計了不同時間序列的多種合約市場品種,能有效銜接現貨市場,確保市場穩定高效運行。而“馬大嫂”在簽訂合約時的定價,必然要以現貨市場的價格為評估依據。
◆總的來說,建立電力現貨市場,是發現電力價格的需要,有助于讓電價有效反映電力供需情況,科學引導投資和消費,促進競爭、降低成本,優化資源配置。
◆同時,可以彌補中長期交易與實際運行之間的偏差,讓買賣雙方根據實際需求及時“補貨”或是“賣貨”,電力用戶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和市場行情,實時調整購電計劃,讓用能成本控制在最經濟的區間。
◆同時,現貨市場比中長期合約市場更適應新能源出力波動的特點,有利于擴大新能源消納空間。
充分吸收借鑒國外經驗教訓,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電力市場化改革可以追溯到上世紀90年代。當時,電力工業市場化改革“忽如一夜春風來”,成為國際潮流,包括中國在內的很多國家都在積極探索適合本國國情的市場化電力改革之路。
有成功的經驗,也有慘烈的教訓,美國加州電力危機“慘案”是其中繞不開的研究課題。
1996年,加州電力系統進行機構重組,至1998年3月31日正式開始市場運營。2年后的2000年6月延續至今,加州電力市場出現了大問題,批發上網電價暴漲,配售電公司嚴重虧損瀕臨倒閉,聯邦和州政府不得不出面干預。2001年1月中下旬,加州經歷了二次大戰以來的首次強制性分區輪流停電,上百萬人受到影響,對加州乃至美國經濟整體的影響引起廣泛關注。這也是全球范圍內電力市場首次遭受重大挫折。
分析認為,加州電力市場設計之初就有兩大敗筆。
一是交易模式不完善。加州電力市場采用“雙邊+多邊交易模式”,禁止電力公司與發電公司簽訂可作緩沖并起調節和穩定作用的中長期合同,使得發電商可以放大其行使的市場力,導致批發電價任由發電商“漫天要價”。
二是價格傳導機制出現問題。加州電力市場不允許電力公司將高購電成本轉嫁用戶,也就是銷售電價由政府封頂,而不是與批發上網平均電價聯動,電價也就失去了調節供需的杠桿作用。隨著發電側批發上網電價的一路飆升,配售電公司只能高價買進低價賣出,一步步陷入嚴重虧損。
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在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國家電網公司和浙江省委省政府等有關方面高度關注和大力支持下,浙江省發改委、省能源局、省能監辦、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和省能源集團等單位通力合作,通過國際招標引進具有國際成熟電力市場建設運營經驗的咨詢團隊,深化市場建設關鍵問題研究,吸收借鑒經驗教訓,并結合浙江實際,大膽探索,匯聚多方智慧,初步形成了具有浙江特色的市場規則體系。
此外,國網浙江電力勇擔重任,組織國內頂尖開發團隊,歷時一年半,高質量建設了數據統一、流程貫通的基于云架構的浙江電力市場技術支持系統。這是市場主體參與電力現貨交易的公共平臺,也是市場運行的關鍵要素,事關市場有效運營和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目前,技術支持系統已通過多輪功能測試和全流程聯調,具備模擬試運行條件。
該系統平臺包括注冊申報、合約市場、現貨市場、市場結算、信息發布等86項功能模塊,實現了主要功能的一體化平臺支撐,構建了平臺樞紐型市場電費結算體系,并優化數據處理和相關算法,在國內率先實現電能市場與輔助服務市場聯合出清等技術,確保市場快速準確出清、結算安全公正高效、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系統還支持市場靜態模擬推演和多種典型場景的動態推演,為完善市場規則和健全風險防控體系提供決策依據。
擁抱改革,未來更美好
改革從來不是一蹴而就。
身處改革開放先行地,浙江電力工業市場化改革起步早,經歷了大量的探索與實踐,積累了較為豐富的市場建設和運營經驗。
1994年8月1日,浙江電網模擬電力市場開始試運行;1995年1月1日正式運行。
模擬電力市場的建立,改變了浙江省發供電企業原有的內部利潤核算格局,開始用經濟手段和商業化運營模式,進行內部電力商品交易結算。
1998年,浙江省電力公司被列為“廠網分開、競價上網”市場化改革試點之一。2000年1月1日,浙江發電側電力市場正式投入試運營。
至此,浙江電力工業開始進入引入競爭機制、建立競爭性電力市場的改革新階段。
到2003年7月2日,由于浙江電網電力市場供求關系持續嚴重不平衡,根據電力市場規則,發電側電力市場暫停運營。
至此,浙江發電側電力市場總共運行1227.33天,市場運行率達97.02%,競價機組容量占全省統調容量的70.03%,市場交易上網電量1282.67億千瓦時,實際結算平均電價比競價前每兆瓦時下降5.68元。
自2015年啟動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以來,浙江電力體制改革在各方推動下全面有序開展、落地見效,電力市場建設及輸配電價、增量配電等改革全面推進。
2016年5月,浙江電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注冊成立,電力交易業務規范開展。
2017年9月,浙江省政府印發《浙江省電力體制改革綜合試點方案》(浙政發〔2017〕39號),正式啟動浙江電力市場建設。
2019年4月,浙江首個混合所有制增量配網公司在長興掛牌運營。
此外,浙江電力直接交易規模也在不斷擴大。2019年,交易規模將達到1400億千瓦時,預計年可降低企業用能成本40億元。
我國電力體制改革已進入關鍵時期,電力市場建設是當前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關鍵環節,是深入推進售電側改革的基礎,也是發用電計劃有序放開和交易中心市場化運營的前提。加快推進浙江電力市場建設,有利于凝聚各方共識,順利推進改革試點工作。
浙江電力現貨交易市場啟動模擬試運行,對高質量平穩推進浙江電力市場建設,助推浙江社會經濟發展,乃至對全國電力體制改革走向縱深都將帶來深遠影響。
根據計劃,浙江將進一步優化現貨市場交易機制,逐步擴大市場范圍,有序放開零售市場競爭,豐富合約市場交易品種,到2022年逐步過渡到中期電力市場,逐步建立面向更廣泛市場主體的的成熟電力市場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