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綜合能源產融協同發展,完善綜合能源產業鏈合作、實現綜合能源產業騰飛,推動綜合能源產業創新發展。國網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國網雄安金融科技集團)、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聯合北極星電力網于2019年4月18日在無錫召開中國綜合能源服務產業創新發展大會。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理事長俞振華作題為《儲能在需求側管理及綜合能源服務方面的發展趨勢和應用》的演講。2018年底中國總共儲能31.2GW,抽水需能是96%,電化學儲能是最多的,以鋰電為主,整個電化學儲能裝機去年到年底首次超過1個GW。北極星電力網、電力頭條APP對大會進行全程直播。如需北極星電力網直播會議,請聯系微信號:13146670735。
直播地址:2019中國綜合能源服務產業創新發展大會
“以下為會議實錄:”
儲能在需求側管理及綜合能源服務方面的發展趨勢和應用
俞振華 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理事長
感謝主辦方,我覺得今天一個是分享儲能技術的動態變化,另一方面也是對我們非常好的機會,就是探討儲能在綜合能源領域的模式應用,希望未來能有更多的交流機會。
剛開始還是跟大家講一下背景,因為儲能目前情況也是技術種類繁多,物理儲能、化學儲能、電子儲能各種的,這里只是舉了幾個代表,我們定義了13類。但是基本來說目前現在把儲能看成三個跑道:
第一個跑道是能源型鋰電,能量型的儲能應用,包括鋰電,包括鉛炭,包括鈉離子電池,都是能量級的應用,大家比的都是成本。
第二個跑道是工藝型和混合型儲能應用,像調頻各種短時間的應用。這里面是儲能技術,但是基本來說也是圍繞著供應型鋰電作為一個標桿,也是形成一個跑道,更多是圍繞應用,不是儲能技術本身。
第三個跑道我們說的是儲氫,儲熱就不算了,包括空氣燃料電池,是構建另外一個生態系統。
這三個跑道可以作為一個標桿,但是標桿基本來說把鋰電還有燃料電池作為參照標準。
這也是一個行業背景,是全球儲能市場規模,這是到2018年底16.47GW總裝機,647個GW里面2018年是超一半的新項目都是2018年的建,3.544GW,可見發展是在加速的。
全球所有的儲能項目里面也是用戶側最多的32%,右邊是各類的技術,大家可以看到離子電池,這個應該也是受益于電動汽車這塊,動力電池帶動離子電池大規模的產能擴張,然后產品下降,所以鋰離子電池成為各位應用的標桿技術,其他技術都是在具體應用在里面進行比較。
這是中國的,這是到去年底的沖擊數據,到2018年底中國總共儲能31.2GW,抽水需能是96%,這也在逐年在下降,因為前幾年都是98%、99%,現在已經96%。在之外電化學儲能是最多的,以鋰電為主,整個電化學儲能裝機去年到年底首次超過1個GW。去年的這1個GW有超過600兆瓦都是2018年新建項目,明顯是一個在增速。這個跟全球有點類似,超過一半都是去年新車。
國內各個應用領域是用戶側是項目最多47%,這個其實也是跟我們目前中國特色,中國是電力市場這塊還沒有建立起來。在電力系統沒有建立起來,現在主要是依靠差價,支撐的用戶側的儲能項目。其他幾類都是在伴隨著電力市場輔助服務、電網側和發電側在成長。
這個就是回到具體項目應用,我們待會兒去分享一下。在儲能應用領域,大家關注比較高的,發電側火電側、電源側的調峰,輔助服務側的調頻,電網側作為基礎設施擴容和解決節點堵塞。新能源電網側還是限電國家儲能項目,解決限電存儲。
其他有綜合的效益,實際上在具體的項目里面收益這塊并不能被充分體現,剛才提到幾塊是能體現的點。最后是用戶側,用戶側實際上最主要的價值還是在分時電價,本身也能提供一個收益來源。
在綜合能源里面實際就是用戶側的,回到用戶側,這個是用戶側細分領域的統計。用戶側到2018年也是一個小高潮,2018年的投運規模到479兆瓦,比2017年翻倍,增長99%,沒有其他的電網側增長快。
用戶側是有區域特點的,江蘇、廣東、北京、上海因為這幾個地方差價相對地區來說是高,只有這幾個地方出現了用戶側立項,其他地方很困難。
用戶側另外技術這塊鋰電跟謙鉛蓄這兩種技術,鋰電是43%,鉛蓄56%。因為在2018年之前鉛蓄單純從度電成本投資來說,還是一個優勢的。
用戶側實際上是一個模式,這兒把光伏+儲能,因為目前光伏+儲能,從光伏端你是看不到這種效益的,就是在分布式里面儲能會獨立存在的模式。現在大家能夠被普遍認可就是分母差價,這列了一些差價,然后提高光伏發電的收益,減少停電損失,提高電能收益質量。
但是在實際運營過程中,這種綜合效益被用戶認可是非常困難的事。所以說絕大多數用戶側的項目,或者99%的用戶側的項目還是依靠分母差價。如果能夠同時認可兩種收益,這就是優質項目,但實際過程中來說很困難的。
在單一收益情況下,它的投資回報期是過長的,7-9年,待會兒有一個項目的簡單分享。收益從一個新技術來說,變化中的新技術有存在技術風險的階段來說,收益回報其實是太長。但是這么長的收益回報期為什么大家還是愿意去投?原因是在潛力盈利點,包括參與需求相應。這些收益點,大家認為是未來遲早會被確認,這是現在為什么收益比較差的情況,大家還是愿意在這邊做進一步的投入。
這是用戶側的收益的模型,這個不細講就是定量分析的東西,后面舉一個具體項目可能更清晰的。這是北京的一個項目2.5兆瓦的電池,北京電價比較好,在北京的情況下,平時一天一次,夏季的時候因為空調產生兩次尖峰,所以電池掉兩次,在這個場景下比單純做一個要好。
因為這個項目,實際項目投資實際是600萬,大家想象的如果從比如說一塊三每瓦時系統投資算肯定比這個高,最終項目不是單純的設備投資,還包括一些現場的施工,項目開發方面的。這是做一個調節修整421萬之后,這個是實際的情況。
所以說結論就是在用戶側的項目,收益能夠建立這種模式,但是這個收益目標并不高,所以過去的發展模式都是投資加運營,參與運營,參與投資上市公司做擔保,這樣的話能夠接受8-10用戶側的匯報,這個東西應該說在技術發展過程中,這是很難支撐新技術的回報點。但是未來這個機會在哪?因為未來的話長期肯定是要看電力市場,電力市場作為一個能夠提供電力市場輔助業務優質服務的設備和資源的話,是能夠享受到額外收益的。
短期這個是電力市場很長,還是比較漫長的,慢慢發展過程中,短期看到的點就是電力需求側的補償還有地方補貼,現在的一些項目,用戶側項目落地的點。然后這個需求側,這是聯盟當時有一個項目,2015年的項目,在北京,北京2015年當時搞過一個電力需求側的試點,有一個北京市的補償政策,根據他的符合,然后是按著千瓦一百塊錢每年去調,根據出現夏季空調用電尖峰或者霧霾去調。
做完一年之后發現效果不太明確,因為一百塊錢每千瓦對儲能項目會有額外收益,但是這個效益我們當時的評價,是項目的刺激程度是不夠的,原因就是一百塊錢每千瓦,基于這種項目不用做投資,直接做符合調整,比如說節能,這是最效益明顯,投資少,對于儲能項目的話和做技改的項目,當時聯盟計算過一個數字,說是375每千瓦,只能產生一個正向的效果。
當時原因也是這個,因為儲能本身這個需求側的選取是有關系的,儲能是永遠符合轉移的裝置,而且在需求側里面是優質,主動的快速的準確的優質的需求側管理資源,但是目前這個需求側一些,很多地方沒有需求側補償的,如果有需求側補償的話,是不是體現出儲能優質資源特點,這是未來要體現的,能夠對他有比較好的方向。
我們再回到政策這塊,剛才講行業一些痛點和問題,政策2017年10月出臺儲能指導意見,這個10月正式發文的,這個應該是未來5-10年,十三五、十四五一個綱領性的指導文件,現在看得很多產業布局都可以往這個文件上套,是從各個方面,從五個領域具體項目,包括定義是做一個系統的闡述。
為什么說綱領文件,在政策出臺之間,實際上是有課題,包括政策收尾,發展路線,技術經濟性還有商業模式,電力行業的一些特點,做支撐政策然后出臺的一個依托。但是這個政策實際上核心的觀點,并沒有補貼,但是核心觀點是支持電力市場和一些電力市場機制的試點,去支持儲能在發電側,在電網側,在用電側的發展。
新能源的側的儲能,接入電網的話電網是不能拒絕的,而這個補償機制是一定要有的,各地要去股息做,所以很多儲能項目給了背書,大家如果要去考慮一些新模式,其實可以從政策中找到依據去做推動。
國家級政策雖然沒有給補償政策,實際上指導意見是鼓勵地方因地制宜,根據地方的情況出臺一些具體政策,指導意見出臺之后包括江西,包括大連,包括江蘇跟北京都出臺了具體的政策。
北京實際上是基本的思想,還是圍繞三個點,一個點是電力市場構建,第二點是消納,第三點是電力需求側,在考慮儲能補貼和相關政策的時候,從這三個點和三個維度衡量綜合價值,然后去設定這種,包括地標現在也在出,包括支撐力度,跟這個相關。
這是國外的情況,國外是這個,分享兩個國外的例子,也不能說太多,因為時間有限。Solar City它的最大意義,美國光伏+儲能的商業模式。我覺得最大意義是應該是行業的先驅,把儲能作為電力資產,然后做資產的研發。
當然,它的依托是美國有電力市場,美國在光伏金融有很成熟的模式。所以說在模式創新這塊是從項目公司、合資公司進到那塊資源,然后創建的一個模式。
這是歐洲的Sonnen公司,實際上也是跟光伏相關,因為國外的用戶側項目最大的推動力還是分布式光伏推動用戶側儲能的發展,所以說基本上跟光伏相關。Sonnen公司有兩個產品,一個是Sonnen Flat對個人用戶的,還有一個Sonnen Community是一個儲能的平臺。
通過配合光伏+儲能,去增加光伏和用戶電費節省兩塊效益,在當地的電力市場情況下,當然這種推動點和這個點也是在有電力市場,然后用戶電價真實反映能源真實價格,這樣儲能效率能提上來。
Sonnen Community實際上平臺的效益,用戶通過平臺的固定費用然后參與到平臺里面,這個平臺能為用戶在分布式光伏之外可以用戶之間相互購電。咱們國內還需要做很多的工作,它能夠提供比電網偏離25%的電力價格,給平臺的用戶,這都是未來可以看到比較遠的。
聯盟每年都會更新一次的行業預測,2019年聯盟預計電化學的裝機會到1.92GW,年增速89%,2021年電化學儲能市場延續超過70%的增長速度,這個速度一直在增長,還是會延續。2020年儲能市場累計的裝機容量是45.16GW,電化學會占比到7.3%不斷增加電化學的占比比例。
2022年的電化學儲能的容量會超過10個GW,當然這個的預測也是根據行業很多專家包括廠商在一起,也算是共同觀點。
對來目前來看光伏跟儲能是高度緊密結合的,光伏的快速發展會帶動儲能的進入。剛才預測實際上有一個不確定的點,未來的全面市場化什么時候開始?全面市場化如果是提前的話,實際上儲能的速度會明顯的增加,就是電力系統帶能儲能的快速發展。
所以說在現有的政策市場上能看到還是依靠地方的少量補貼和系統效益,或者當地地方性的政策,短期還是跟這個有關系。到中期基本上來說大家能夠算準綜合效應,包括供電領域性,增值配售的服務增值。這些會把儲能的可知性模式支撐起來,長期就是全面市場化。
直播地址:2019中國綜合能源服務產業創新發展大會
“以下為會議實錄:”
儲能在需求側管理及綜合能源服務方面的發展趨勢和應用
俞振華 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理事長
感謝主辦方,我覺得今天一個是分享儲能技術的動態變化,另一方面也是對我們非常好的機會,就是探討儲能在綜合能源領域的模式應用,希望未來能有更多的交流機會。
剛開始還是跟大家講一下背景,因為儲能目前情況也是技術種類繁多,物理儲能、化學儲能、電子儲能各種的,這里只是舉了幾個代表,我們定義了13類。但是基本來說目前現在把儲能看成三個跑道:
第一個跑道是能源型鋰電,能量型的儲能應用,包括鋰電,包括鉛炭,包括鈉離子電池,都是能量級的應用,大家比的都是成本。
第二個跑道是工藝型和混合型儲能應用,像調頻各種短時間的應用。這里面是儲能技術,但是基本來說也是圍繞著供應型鋰電作為一個標桿,也是形成一個跑道,更多是圍繞應用,不是儲能技術本身。
第三個跑道我們說的是儲氫,儲熱就不算了,包括空氣燃料電池,是構建另外一個生態系統。
這三個跑道可以作為一個標桿,但是標桿基本來說把鋰電還有燃料電池作為參照標準。
這也是一個行業背景,是全球儲能市場規模,這是到2018年底16.47GW總裝機,647個GW里面2018年是超一半的新項目都是2018年的建,3.544GW,可見發展是在加速的。
全球所有的儲能項目里面也是用戶側最多的32%,右邊是各類的技術,大家可以看到離子電池,這個應該也是受益于電動汽車這塊,動力電池帶動離子電池大規模的產能擴張,然后產品下降,所以鋰離子電池成為各位應用的標桿技術,其他技術都是在具體應用在里面進行比較。
這是中國的,這是到去年底的沖擊數據,到2018年底中國總共儲能31.2GW,抽水需能是96%,這也在逐年在下降,因為前幾年都是98%、99%,現在已經96%。在之外電化學儲能是最多的,以鋰電為主,整個電化學儲能裝機去年到年底首次超過1個GW。去年的這1個GW有超過600兆瓦都是2018年新建項目,明顯是一個在增速。這個跟全球有點類似,超過一半都是去年新車。
國內各個應用領域是用戶側是項目最多47%,這個其實也是跟我們目前中國特色,中國是電力市場這塊還沒有建立起來。在電力系統沒有建立起來,現在主要是依靠差價,支撐的用戶側的儲能項目。其他幾類都是在伴隨著電力市場輔助服務、電網側和發電側在成長。
這個就是回到具體項目應用,我們待會兒去分享一下。在儲能應用領域,大家關注比較高的,發電側火電側、電源側的調峰,輔助服務側的調頻,電網側作為基礎設施擴容和解決節點堵塞。新能源電網側還是限電國家儲能項目,解決限電存儲。
其他有綜合的效益,實際上在具體的項目里面收益這塊并不能被充分體現,剛才提到幾塊是能體現的點。最后是用戶側,用戶側實際上最主要的價值還是在分時電價,本身也能提供一個收益來源。
在綜合能源里面實際就是用戶側的,回到用戶側,這個是用戶側細分領域的統計。用戶側到2018年也是一個小高潮,2018年的投運規模到479兆瓦,比2017年翻倍,增長99%,沒有其他的電網側增長快。
用戶側是有區域特點的,江蘇、廣東、北京、上海因為這幾個地方差價相對地區來說是高,只有這幾個地方出現了用戶側立項,其他地方很困難。
用戶側另外技術這塊鋰電跟謙鉛蓄這兩種技術,鋰電是43%,鉛蓄56%。因為在2018年之前鉛蓄單純從度電成本投資來說,還是一個優勢的。
用戶側實際上是一個模式,這兒把光伏+儲能,因為目前光伏+儲能,從光伏端你是看不到這種效益的,就是在分布式里面儲能會獨立存在的模式。現在大家能夠被普遍認可就是分母差價,這列了一些差價,然后提高光伏發電的收益,減少停電損失,提高電能收益質量。
但是在實際運營過程中,這種綜合效益被用戶認可是非常困難的事。所以說絕大多數用戶側的項目,或者99%的用戶側的項目還是依靠分母差價。如果能夠同時認可兩種收益,這就是優質項目,但實際過程中來說很困難的。
在單一收益情況下,它的投資回報期是過長的,7-9年,待會兒有一個項目的簡單分享。收益從一個新技術來說,變化中的新技術有存在技術風險的階段來說,收益回報其實是太長。但是這么長的收益回報期為什么大家還是愿意去投?原因是在潛力盈利點,包括參與需求相應。這些收益點,大家認為是未來遲早會被確認,這是現在為什么收益比較差的情況,大家還是愿意在這邊做進一步的投入。
這是用戶側的收益的模型,這個不細講就是定量分析的東西,后面舉一個具體項目可能更清晰的。這是北京的一個項目2.5兆瓦的電池,北京電價比較好,在北京的情況下,平時一天一次,夏季的時候因為空調產生兩次尖峰,所以電池掉兩次,在這個場景下比單純做一個要好。
因為這個項目,實際項目投資實際是600萬,大家想象的如果從比如說一塊三每瓦時系統投資算肯定比這個高,最終項目不是單純的設備投資,還包括一些現場的施工,項目開發方面的。這是做一個調節修整421萬之后,這個是實際的情況。
所以說結論就是在用戶側的項目,收益能夠建立這種模式,但是這個收益目標并不高,所以過去的發展模式都是投資加運營,參與運營,參與投資上市公司做擔保,這樣的話能夠接受8-10用戶側的匯報,這個東西應該說在技術發展過程中,這是很難支撐新技術的回報點。但是未來這個機會在哪?因為未來的話長期肯定是要看電力市場,電力市場作為一個能夠提供電力市場輔助業務優質服務的設備和資源的話,是能夠享受到額外收益的。
短期這個是電力市場很長,還是比較漫長的,慢慢發展過程中,短期看到的點就是電力需求側的補償還有地方補貼,現在的一些項目,用戶側項目落地的點。然后這個需求側,這是聯盟當時有一個項目,2015年的項目,在北京,北京2015年當時搞過一個電力需求側的試點,有一個北京市的補償政策,根據他的符合,然后是按著千瓦一百塊錢每年去調,根據出現夏季空調用電尖峰或者霧霾去調。
做完一年之后發現效果不太明確,因為一百塊錢每千瓦對儲能項目會有額外收益,但是這個效益我們當時的評價,是項目的刺激程度是不夠的,原因就是一百塊錢每千瓦,基于這種項目不用做投資,直接做符合調整,比如說節能,這是最效益明顯,投資少,對于儲能項目的話和做技改的項目,當時聯盟計算過一個數字,說是375每千瓦,只能產生一個正向的效果。
當時原因也是這個,因為儲能本身這個需求側的選取是有關系的,儲能是永遠符合轉移的裝置,而且在需求側里面是優質,主動的快速的準確的優質的需求側管理資源,但是目前這個需求側一些,很多地方沒有需求側補償的,如果有需求側補償的話,是不是體現出儲能優質資源特點,這是未來要體現的,能夠對他有比較好的方向。
我們再回到政策這塊,剛才講行業一些痛點和問題,政策2017年10月出臺儲能指導意見,這個10月正式發文的,這個應該是未來5-10年,十三五、十四五一個綱領性的指導文件,現在看得很多產業布局都可以往這個文件上套,是從各個方面,從五個領域具體項目,包括定義是做一個系統的闡述。
為什么說綱領文件,在政策出臺之間,實際上是有課題,包括政策收尾,發展路線,技術經濟性還有商業模式,電力行業的一些特點,做支撐政策然后出臺的一個依托。但是這個政策實際上核心的觀點,并沒有補貼,但是核心觀點是支持電力市場和一些電力市場機制的試點,去支持儲能在發電側,在電網側,在用電側的發展。
新能源的側的儲能,接入電網的話電網是不能拒絕的,而這個補償機制是一定要有的,各地要去股息做,所以很多儲能項目給了背書,大家如果要去考慮一些新模式,其實可以從政策中找到依據去做推動。
國家級政策雖然沒有給補償政策,實際上指導意見是鼓勵地方因地制宜,根據地方的情況出臺一些具體政策,指導意見出臺之后包括江西,包括大連,包括江蘇跟北京都出臺了具體的政策。
北京實際上是基本的思想,還是圍繞三個點,一個點是電力市場構建,第二點是消納,第三點是電力需求側,在考慮儲能補貼和相關政策的時候,從這三個點和三個維度衡量綜合價值,然后去設定這種,包括地標現在也在出,包括支撐力度,跟這個相關。
這是國外的情況,國外是這個,分享兩個國外的例子,也不能說太多,因為時間有限。Solar City它的最大意義,美國光伏+儲能的商業模式。我覺得最大意義是應該是行業的先驅,把儲能作為電力資產,然后做資產的研發。
當然,它的依托是美國有電力市場,美國在光伏金融有很成熟的模式。所以說在模式創新這塊是從項目公司、合資公司進到那塊資源,然后創建的一個模式。
這是歐洲的Sonnen公司,實際上也是跟光伏相關,因為國外的用戶側項目最大的推動力還是分布式光伏推動用戶側儲能的發展,所以說基本上跟光伏相關。Sonnen公司有兩個產品,一個是Sonnen Flat對個人用戶的,還有一個Sonnen Community是一個儲能的平臺。
通過配合光伏+儲能,去增加光伏和用戶電費節省兩塊效益,在當地的電力市場情況下,當然這種推動點和這個點也是在有電力市場,然后用戶電價真實反映能源真實價格,這樣儲能效率能提上來。
Sonnen Community實際上平臺的效益,用戶通過平臺的固定費用然后參與到平臺里面,這個平臺能為用戶在分布式光伏之外可以用戶之間相互購電。咱們國內還需要做很多的工作,它能夠提供比電網偏離25%的電力價格,給平臺的用戶,這都是未來可以看到比較遠的。
聯盟每年都會更新一次的行業預測,2019年聯盟預計電化學的裝機會到1.92GW,年增速89%,2021年電化學儲能市場延續超過70%的增長速度,這個速度一直在增長,還是會延續。2020年儲能市場累計的裝機容量是45.16GW,電化學會占比到7.3%不斷增加電化學的占比比例。
2022年的電化學儲能的容量會超過10個GW,當然這個的預測也是根據行業很多專家包括廠商在一起,也算是共同觀點。
對來目前來看光伏跟儲能是高度緊密結合的,光伏的快速發展會帶動儲能的進入。剛才預測實際上有一個不確定的點,未來的全面市場化什么時候開始?全面市場化如果是提前的話,實際上儲能的速度會明顯的增加,就是電力系統帶能儲能的快速發展。
所以說在現有的政策市場上能看到還是依靠地方的少量補貼和系統效益,或者當地地方性的政策,短期還是跟這個有關系。到中期基本上來說大家能夠算準綜合效應,包括供電領域性,增值配售的服務增值。這些會把儲能的可知性模式支撐起來,長期就是全面市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