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頭們動輒就出動“百萬雄師”,看來動力電池市場競爭已經開啟“大兵團作戰模式”。
在新能源補貼退坡和全球化加速的背景下,動力電池市場硝煙彌漫,戰況不斷升級,正從“春秋”逐漸走向“戰國”。
萬向好屌,SKI更屌
最近,動力電池業有不少大動作。萬向猛砸680億元在浙江杭州啟動萬向創新聚能城電池和儲能項目,將引進全自動電池生產線,達產后將形成80GWh電池產能。這么大手筆,可見其志不在小,萬向這一野心勃勃的“騷操作”,讓電池中國網行業交流群的某位業內人士不禁感嘆“萬向好屌”!
“我們會建設一個超級生產基地,其中將會包含世界一流的電池制造工廠,世界一流的研發設施。”萬向一二三電池股份公司全球執行總經理彼得·賽里諾表示,此次開工項目將滿足如捷豹路虎、沃爾沃、寶馬、奧迪和上汽集團等企業的需求。萬向不僅“不差錢”,其客戶也都是重量級。
萬向確實挺屌,不過還有更屌的。前不久,據境外媒體報道,韓國鋰電池巨頭SKI也發威了,據說是為對抗寧德時代、特斯拉/松下和LG化學,計劃到2025年將鋰電池產能提升至100GWh!
據了解,按照SKI的規劃,將在2019年年底將產能從目前的5GWh提升至20GWh,而在2020年將升至40GWh,并且在2025年達成100GWh的總產能。這項計劃將主要依仗SKI位于美國的新工廠,投資額可能高達50億美元,到2025年僅該工廠產能就將達50GWh。
那么,SKI將要對抗的寧德時代、特斯拉/松下和LG化學的產能規劃目前有多少呢?
據了解,寧德時代目前擁有電池產能約30GWh,預計2019年度將達到45.9GWh,2020年產能將達到54GWh。今年年初,寧德時代擬提高在德國工廠產能,預計到2026年實現100 GWh產能。那么,屆時寧德時代的總產能將超過150Wh;而特斯拉/松下在建工廠和規劃中的總產能也在100GWh以上;LG化學目前在全球范圍內擁有韓國、中國、波蘭和美國四座電池工廠,計劃到2020年確保擁有年產110GWh電池的生產能力。
巨頭們動輒就出動“百萬雄師”,看來動力電池市場競爭已經開啟“大兵團作戰模式”。據悉,比亞迪已經投產和規劃的動力電池產能也達到了100GWh,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在年前曾對外宣稱,比亞迪計劃在2022年年底前讓電池子公司獨立上市,不難預計未來比亞迪的產能將會有巨大爆發。
而“財大氣粗”的恒大集團自入股卡耐新能源后,表示將迅速擴大卡耐新能源生產規模,計劃在10年內建設“多個”年產能達60GWh的超級工廠;這“多個”是多少還不清楚,不過就算是兩個,這規模也是100GWh量級的。
瓜分5640億元973GWh大市場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電池巨頭們如此大規模擴充產能,是基于對未來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巨大需求的感知和判斷。
中國是目前全球最大且增長最快的動力電池市場,其產業發展也最具代表性。據動力電池應用分會研究部統計數據,2018全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裝機總量為56.89GWh,同比增長56.88%。據渤海證券預計2019年、2020年和2021年國內動力電池裝機量分別為77GWh、113GWh和158GWh,根據測算今后三年國內動力電池行業市場規模將超過3400億元。
而未來全球動力電池市場的規模將更龐大。據瑞士銀行(UBS)發布的研究報告,全球新能源電動汽車的銷量將從2018年的180萬輛提升至2025年的1750萬輛。而全球電動汽車電池的需求量將增長9.5倍,預計從2018年的93GWh提升至2025年的973GWh。與之相應的,鋰離子電池企業的營業收入也將從2018年的23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540億元),增長至2025年的84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640億元)。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既然有大把的錢賺,干嘛不加足馬力生產呢?
規模效應降成本、增實力
除了市場需求因素的驅使,電池企業擴大產能形成規模效應后,可以有效地降低成本。據了解,動力電池降成本,一是采用新材料體系(NCM811等)提高能量密度,二是通過規模效應。從目前電池材料的發展進程來看,開發新材料不僅難度大且速度慢。所以通過規模效應降成本是最現實的路徑。根據業內機構評估,在整個動力電池的成本中有 70%是可以通過規模化來降低的。
另外,電池企業還可以通過擴大規模增強抗風險能力。動力電池作為新型產業,在迅速發展中機遇與風險并存,新能源藍海中不時澎湃著驚濤駭浪,而只有達到足夠體量的企業,才不至于輕易翻船。“市場將進一步向優勢企業集中,小型低水平的動力電池企業將在競爭中被淘汰。”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表示。
近年來,動力電池行業的毛利率一直呈下降趨勢。從多方反饋信息顯示,2018年國內動力電池企業毛利率普遍大幅下滑,甚至有的企業動力電池業務平均毛利率不足10%,國際市場毛利也在走低。業內分析指出,電池市場受上游原材料價格波動和新能源補貼政策退坡影響,動力電池價格逐年下降,“以量補價”是當下行業發展的重要邏輯。
可以預見,隨著電池巨頭之間“軍備競賽”的逐漸升級,市場洗牌加劇,動力電池行業在巨頭效應下將加快兩極分化,未來全球動力電池格局也將迎來巨變。
春秋時諸侯國百家,小者戰車千乘,大者戰車萬乘;戰國時諸侯,萬乘之國僅七家。據瑞士銀行預測,未來全球電池市場寡頭格局將進一步加強,前五大供應商將占據80%的市場份額,動力電池市場也將進入“戰國時代”。
在新能源補貼退坡和全球化加速的背景下,動力電池市場硝煙彌漫,戰況不斷升級,正從“春秋”逐漸走向“戰國”。
萬向好屌,SKI更屌
最近,動力電池業有不少大動作。萬向猛砸680億元在浙江杭州啟動萬向創新聚能城電池和儲能項目,將引進全自動電池生產線,達產后將形成80GWh電池產能。這么大手筆,可見其志不在小,萬向這一野心勃勃的“騷操作”,讓電池中國網行業交流群的某位業內人士不禁感嘆“萬向好屌”!
“我們會建設一個超級生產基地,其中將會包含世界一流的電池制造工廠,世界一流的研發設施。”萬向一二三電池股份公司全球執行總經理彼得·賽里諾表示,此次開工項目將滿足如捷豹路虎、沃爾沃、寶馬、奧迪和上汽集團等企業的需求。萬向不僅“不差錢”,其客戶也都是重量級。
萬向確實挺屌,不過還有更屌的。前不久,據境外媒體報道,韓國鋰電池巨頭SKI也發威了,據說是為對抗寧德時代、特斯拉/松下和LG化學,計劃到2025年將鋰電池產能提升至100GWh!
據了解,按照SKI的規劃,將在2019年年底將產能從目前的5GWh提升至20GWh,而在2020年將升至40GWh,并且在2025年達成100GWh的總產能。這項計劃將主要依仗SKI位于美國的新工廠,投資額可能高達50億美元,到2025年僅該工廠產能就將達50GWh。
那么,SKI將要對抗的寧德時代、特斯拉/松下和LG化學的產能規劃目前有多少呢?
據了解,寧德時代目前擁有電池產能約30GWh,預計2019年度將達到45.9GWh,2020年產能將達到54GWh。今年年初,寧德時代擬提高在德國工廠產能,預計到2026年實現100 GWh產能。那么,屆時寧德時代的總產能將超過150Wh;而特斯拉/松下在建工廠和規劃中的總產能也在100GWh以上;LG化學目前在全球范圍內擁有韓國、中國、波蘭和美國四座電池工廠,計劃到2020年確保擁有年產110GWh電池的生產能力。
巨頭們動輒就出動“百萬雄師”,看來動力電池市場競爭已經開啟“大兵團作戰模式”。據悉,比亞迪已經投產和規劃的動力電池產能也達到了100GWh,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在年前曾對外宣稱,比亞迪計劃在2022年年底前讓電池子公司獨立上市,不難預計未來比亞迪的產能將會有巨大爆發。
而“財大氣粗”的恒大集團自入股卡耐新能源后,表示將迅速擴大卡耐新能源生產規模,計劃在10年內建設“多個”年產能達60GWh的超級工廠;這“多個”是多少還不清楚,不過就算是兩個,這規模也是100GWh量級的。
瓜分5640億元973GWh大市場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電池巨頭們如此大規模擴充產能,是基于對未來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巨大需求的感知和判斷。
中國是目前全球最大且增長最快的動力電池市場,其產業發展也最具代表性。據動力電池應用分會研究部統計數據,2018全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裝機總量為56.89GWh,同比增長56.88%。據渤海證券預計2019年、2020年和2021年國內動力電池裝機量分別為77GWh、113GWh和158GWh,根據測算今后三年國內動力電池行業市場規模將超過3400億元。
而未來全球動力電池市場的規模將更龐大。據瑞士銀行(UBS)發布的研究報告,全球新能源電動汽車的銷量將從2018年的180萬輛提升至2025年的1750萬輛。而全球電動汽車電池的需求量將增長9.5倍,預計從2018年的93GWh提升至2025年的973GWh。與之相應的,鋰離子電池企業的營業收入也將從2018年的23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540億元),增長至2025年的84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640億元)。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既然有大把的錢賺,干嘛不加足馬力生產呢?
規模效應降成本、增實力
除了市場需求因素的驅使,電池企業擴大產能形成規模效應后,可以有效地降低成本。據了解,動力電池降成本,一是采用新材料體系(NCM811等)提高能量密度,二是通過規模效應。從目前電池材料的發展進程來看,開發新材料不僅難度大且速度慢。所以通過規模效應降成本是最現實的路徑。根據業內機構評估,在整個動力電池的成本中有 70%是可以通過規模化來降低的。
另外,電池企業還可以通過擴大規模增強抗風險能力。動力電池作為新型產業,在迅速發展中機遇與風險并存,新能源藍海中不時澎湃著驚濤駭浪,而只有達到足夠體量的企業,才不至于輕易翻船。“市場將進一步向優勢企業集中,小型低水平的動力電池企業將在競爭中被淘汰。”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表示。
近年來,動力電池行業的毛利率一直呈下降趨勢。從多方反饋信息顯示,2018年國內動力電池企業毛利率普遍大幅下滑,甚至有的企業動力電池業務平均毛利率不足10%,國際市場毛利也在走低。業內分析指出,電池市場受上游原材料價格波動和新能源補貼政策退坡影響,動力電池價格逐年下降,“以量補價”是當下行業發展的重要邏輯。
可以預見,隨著電池巨頭之間“軍備競賽”的逐漸升級,市場洗牌加劇,動力電池行業在巨頭效應下將加快兩極分化,未來全球動力電池格局也將迎來巨變。
春秋時諸侯國百家,小者戰車千乘,大者戰車萬乘;戰國時諸侯,萬乘之國僅七家。據瑞士銀行預測,未來全球電池市場寡頭格局將進一步加強,前五大供應商將占據80%的市場份額,動力電池市場也將進入“戰國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