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銅銦鎵硒(CIGS)薄膜太陽能聯盟23日舉行座談會,計劃在不久的未來針對CIGS專利(IP)問題建立CIGS-IP平臺,不過,在研討會內容中,相關會員也針對臺灣CIGS產業現況進行討論,認為中、小規模的業者想要切入CIGS領域的難度高,一直到目前都有不得其門而入的感覺。
國際CIGS廠均擁有諸多IP,考量到近年來臺灣各電子產業國際IP訴訟頻繁,因此由工業局導主辦CIGS產業聯盟,舉行研討會,探討未來規劃CIGS- IP平臺,收集各國際CIGS IP各類資料,未來讓業者得以方便查詢及閃避已存在的IP以免受侵權之擾,也期在已存在的IP上創造創新的技術。
據了解,2011年將是CIGS-IP平臺試運作的1年,尤其臺灣專長走向代工領域,專利平臺的建立成為迫切性。工研院綠能所組長蔡松雨表示,對CIGS技術領域了解更深的方式之一即是廣讀國際專利,尤其是引進「專利地圖」觀點,讓有意投入CIGS領域的業者能更快速了解該產業的各類技術布局。
雖然CIGS-IP平臺的建構讓相關CIGS業者十分感興趣,不過,相關CIGS業者表示,目前臺灣CIGS領域分成多頭馬車在進行,還有很多問題待解決。目前臺灣CIGS產業除了大廠包括臺積電、華新麗華等已透過入股國際CIGS廠投入CIGS領域,但其它臺灣中、小企業目前對切入CIGS仍有相當的難度。
CIGS業者指出,尤其臺灣相關材料及設備業者基本上都是中、小企業業者,若要與已投入CIGS產業鉅子合作,則必須依這些產業鉅子的要求,為其「專屬」打造相關的材料或設備的支持業者,才有合作的機會。
產業鉅子的考量主要即是擔心本身的技術或競爭優勢會因供應商的通路而被其它競爭對手所學習;而產業鉅子的要求,也讓諸多有意投入CIGS領域的中、小企業考量到未來發展的廣度將受限而怯步。
CIGS業者透露,這將導致外圍CIGS設備及材料業者目前沒有1個真正的平臺,可以檢試本身的技術是否被接受,因為1條CIGS量產業約需新臺幣15億元左右的成本,恐怕不是一般業者可以自設1條產線自己研發運作。
當然諸多業者認為,由于全球CIGS的技術及生產方式仍在初步成長的階段,各家自認擁有技術競爭優勢者也不愿意輕易曝光,這也導致產業運作多頭馬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