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外媒報道,LG化學已與Kidman Resources Ltd.(以下簡稱“基德曼”)簽署諒解備忘錄,根據內容,基德曼將在未來十年內向LG化學供應12000噸/年的氫氧化鋰。
據了解,基德曼是一家鋰電池原材料開發商,其氫氧化鋰年產量為22600噸。此次雙方合作,LG化學購買了超過基德曼一半年產量的氫氧化鋰,可見LG化學布局原材料端的野心。
事實上,2018年以來,將手伸向原材料端的動力電池相關企業并不在少數。
原材料購買熱情高漲
動力電池企業方面,2018年3月,行業“排頭兵”寧德時代動靜最大。其孫公司加拿大時代收購了吉恩國際持有的北美鋰業36,592,364股股權,交易后加拿大時代持有北美鋰業67,763,782股普通股,成為了其控股股東;隨后又收購了普邦循環,并與天華超凈成立合資公司。寧德時代正在逐步完善其上游原材料版圖。
韓國企業也沒閑著,SK、LG化學同樣在上游原材料端“占地盤”。
材料企業方面,格林美、贛鋒鋰業、天齊鋰業頻頻出手,只為強化自身儲備力量。
業內普遍觀點認為,動力電池相關企業獲取上游鎳、鈷等資源戰略供應,無疑是為了在原材料緊缺的現實情況下,保障及穩固后期爆發式增長的市場需求。
充分競爭才能走得更好
固然合作意味著商機,但也會增加競爭壓力。在我國動力電池產業“游戲”中,“規則制定者”越發希望以開放的姿態刺激產業發展。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聯合發布《市場準入負面清單(2018年版)》。這意味著無論國企、民企,內資、外資,或是大中小企業,都將一視同仁,享有同等的市場準入條件待遇。換句話說,未來市場將規則平等、權利平等、機會平等。
《市場準入負面清單(2018年版)》的發布雖然看似與動力電池產業無關,但實則有意。
國門開放,未來國內動力電池企業將迎來更多外企的挑戰。寧德時代、格林美等動力電池相關企業裝填“彈藥”,應該說正是為將來的拼殺做足準備。
有業內人士認為,動力電池企業只有以市場為導向,研發為核心,并充分利用已有優秀的精細管理能力,才能博出出路。
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基金新能源汽車創業投資子基金合伙人兼總裁方建華也認為,市場競爭中,淘汰是必然的。但其實只有在充分的競爭之下,我國動力電池產業才能走得更穩,走得更好。
原國家863電動車重大專項動力電池測試中心主任,現任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副秘書長王子冬表示,事實上,動力電池企業向上游產業鏈延伸的做法在幾年前就已經開始了。“就外資企業而言,企業控制原材料資源是為了緩解由于電池生產成本過高導致的壓力,他們的目光關注的是全球市場,而未必只看重中國市場。”
據了解,基德曼是一家鋰電池原材料開發商,其氫氧化鋰年產量為22600噸。此次雙方合作,LG化學購買了超過基德曼一半年產量的氫氧化鋰,可見LG化學布局原材料端的野心。
事實上,2018年以來,將手伸向原材料端的動力電池相關企業并不在少數。
原材料購買熱情高漲
動力電池企業方面,2018年3月,行業“排頭兵”寧德時代動靜最大。其孫公司加拿大時代收購了吉恩國際持有的北美鋰業36,592,364股股權,交易后加拿大時代持有北美鋰業67,763,782股普通股,成為了其控股股東;隨后又收購了普邦循環,并與天華超凈成立合資公司。寧德時代正在逐步完善其上游原材料版圖。
韓國企業也沒閑著,SK、LG化學同樣在上游原材料端“占地盤”。
材料企業方面,格林美、贛鋒鋰業、天齊鋰業頻頻出手,只為強化自身儲備力量。
業內普遍觀點認為,動力電池相關企業獲取上游鎳、鈷等資源戰略供應,無疑是為了在原材料緊缺的現實情況下,保障及穩固后期爆發式增長的市場需求。
充分競爭才能走得更好
固然合作意味著商機,但也會增加競爭壓力。在我國動力電池產業“游戲”中,“規則制定者”越發希望以開放的姿態刺激產業發展。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聯合發布《市場準入負面清單(2018年版)》。這意味著無論國企、民企,內資、外資,或是大中小企業,都將一視同仁,享有同等的市場準入條件待遇。換句話說,未來市場將規則平等、權利平等、機會平等。
《市場準入負面清單(2018年版)》的發布雖然看似與動力電池產業無關,但實則有意。
國門開放,未來國內動力電池企業將迎來更多外企的挑戰。寧德時代、格林美等動力電池相關企業裝填“彈藥”,應該說正是為將來的拼殺做足準備。
有業內人士認為,動力電池企業只有以市場為導向,研發為核心,并充分利用已有優秀的精細管理能力,才能博出出路。
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基金新能源汽車創業投資子基金合伙人兼總裁方建華也認為,市場競爭中,淘汰是必然的。但其實只有在充分的競爭之下,我國動力電池產業才能走得更穩,走得更好。
原國家863電動車重大專項動力電池測試中心主任,現任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副秘書長王子冬表示,事實上,動力電池企業向上游產業鏈延伸的做法在幾年前就已經開始了。“就外資企業而言,企業控制原材料資源是為了緩解由于電池生產成本過高導致的壓力,他們的目光關注的是全球市場,而未必只看重中國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