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準備好了!”
在日前舉行的大眾汽車品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媒體溝通會上,大眾汽車品牌中國首席執行官馮思翰,為即將到來的大眾汽車品牌在華新能源汽車攻勢吹響了沖鋒號。
■劍指新能源車市首選品牌
在今年年初的大眾汽車品牌媒體溝通會上,馮思翰曾表示,未來兩三年間,大眾汽車品牌將依靠包括SUV化、電動化以及全面互聯化這三大支柱,實現品牌的轉型再造,并擴大大眾汽車品牌的領先優勢,進而更好地服務中國消費者。
根據中國的相關規劃,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將達到700萬輛左右,占整體乘用車銷量的1/4。因此,電動化將成為大眾汽車品牌在華未來轉型工作的主要發力點。
“作為我們‘眾前行·致未來’品牌戰略的重要部分,新能源汽車將成為大眾汽車品牌在華的下一個關鍵。中國消費者在挑選新能源汽車時,將能選購到真正的大眾汽車品牌車型。”馮思翰在此次媒體溝通會上表示。
馮思翰介紹道,大眾汽車品牌未來的電動化汽車戰略分為三個階段:在首個階段通過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率先切入中國市場,并亮相了6款插電式混合動力全新車型,分別是帕薩特插電式混合動力版、途觀L插電式混合動力版、探岳GTE Concept、邁騰GTE Concept、蔚攬旅行轎車GTE、混合動力版全新一代途銳。此外,大眾汽車品牌還將持續亮相多款新能源車型。
隨著多款車型的純電動版本陸續推出和后續引進中國國產,大眾汽車品牌在第二階段,即2020年將繼續擴大新能源車型投入,推出不少于10款車型,并且計劃至2020年在華生產新能源汽車達30萬輛。第三階段,在2020或2021年之后,大眾汽車品牌將推出基于全新設計的MEB純電動平臺打造的純電動車型。
在這“三步曲”之后,大眾汽車品牌希望至2025年,新能源汽車產量達到100萬輛,實現成為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首選品牌的目標。同時,在此過程中,為保障目標的順利達成,大眾汽車品牌還將在華新建7個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并增加兩個擁有生產MEB純電動平臺車型資質的工廠,其中包括一汽-大眾佛山和上汽大眾安亭的專屬MEB工廠。用馮思翰的話講,未來大眾在中國新能源領域的投入將會“全力以赴、不遺余力”。
■三款全新插混產品齊亮相
本次發布會上,除了已經上市的上汽大眾帕薩特插電式混合動力版、途觀L插電式混合動力版和進口大眾蔚攬旅行轎車GTE之外,大眾汽車品牌還首次亮相了混合動力版全新一代途銳、一汽-大眾邁騰GTE Concept和探岳GTE Concept 3款新車。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發布會公布的6款車型中,一汽-大眾的兩款車型和蔚攬旅行轎車GTE都是以“GTE”為后綴,而上汽大眾的車型和途銳還是繼續沿用了PHEV(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后綴。而帶有“GTE”后綴名稱的大眾汽車品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在歐洲市場已經投放多年,一直以來都是作為大眾汽車品牌插混車型的專有名稱存在。從此次“南北大眾”投放車型后綴名稱的區別來看,一汽-大眾未來有望擔負打造大眾“GTE”品牌形象重任。
此外,根據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商務副總經理、一汽-大眾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董修惠的介紹,“GT”代表著高性能,而“E”則意味著電動化。由此,大眾汽車品牌在“南北大眾”投放產品后綴名稱不同,似乎也顯示出大眾汽車品牌根據不同的產品調性以示區分的用意。
■從插混到純電動車全覆蓋
在大眾汽車品牌2018年上半年業績媒體溝通會上,馮思翰曾表示:“在中國市場深耕多年的大眾汽車,出于對中國市場的深刻了解,以及對消費者消費需求的精準研判,在新能源汽車成為未來汽車發展大趨勢下,作為中國消費者的首選汽車品牌,大眾汽車品牌將一如既往地為中國市場與消費者提供更豐富的車型產品與出行解決方案。”正基于此,大眾汽車品牌在中國市場的新能源汽車戰略就采取了由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與純電動車型產品同時推進的路線。
至于為什么要首先從插電式混動車型開始投放,原因則是多方面的。大眾汽車方面認為,相比普通混合動力車型,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擁有更大的電池組容量,而且可外接充電,在純電續駛里程上很有優勢。超過50公里的純電續駛里程在像北京這樣的限購城市還可以使用新能源汽車指標來購買,對消費者而言也是一個極大的便利。
現階段,MQB平臺具有很大的先進性與靈活性,既可以搭載內燃機,也可以將它與電機系統相配合打造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而且也適用于純電動車的生產。在MQB平臺為新能源汽車生產打下扎實的基礎后,在今后兩三年間,大眾汽車品牌還將在華引入MEB平臺,為純電動車打造一個定制化的平臺。“從MQB到MEB的布局,我們已經做好了準備,并且相信我們在中國將會成為領軍的新能源汽車品牌。”馮思翰說。
在日前舉行的大眾汽車品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媒體溝通會上,大眾汽車品牌中國首席執行官馮思翰,為即將到來的大眾汽車品牌在華新能源汽車攻勢吹響了沖鋒號。
■劍指新能源車市首選品牌
在今年年初的大眾汽車品牌媒體溝通會上,馮思翰曾表示,未來兩三年間,大眾汽車品牌將依靠包括SUV化、電動化以及全面互聯化這三大支柱,實現品牌的轉型再造,并擴大大眾汽車品牌的領先優勢,進而更好地服務中國消費者。
根據中國的相關規劃,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將達到700萬輛左右,占整體乘用車銷量的1/4。因此,電動化將成為大眾汽車品牌在華未來轉型工作的主要發力點。
“作為我們‘眾前行·致未來’品牌戰略的重要部分,新能源汽車將成為大眾汽車品牌在華的下一個關鍵。中國消費者在挑選新能源汽車時,將能選購到真正的大眾汽車品牌車型。”馮思翰在此次媒體溝通會上表示。
馮思翰介紹道,大眾汽車品牌未來的電動化汽車戰略分為三個階段:在首個階段通過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率先切入中國市場,并亮相了6款插電式混合動力全新車型,分別是帕薩特插電式混合動力版、途觀L插電式混合動力版、探岳GTE Concept、邁騰GTE Concept、蔚攬旅行轎車GTE、混合動力版全新一代途銳。此外,大眾汽車品牌還將持續亮相多款新能源車型。
隨著多款車型的純電動版本陸續推出和后續引進中國國產,大眾汽車品牌在第二階段,即2020年將繼續擴大新能源車型投入,推出不少于10款車型,并且計劃至2020年在華生產新能源汽車達30萬輛。第三階段,在2020或2021年之后,大眾汽車品牌將推出基于全新設計的MEB純電動平臺打造的純電動車型。
在這“三步曲”之后,大眾汽車品牌希望至2025年,新能源汽車產量達到100萬輛,實現成為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首選品牌的目標。同時,在此過程中,為保障目標的順利達成,大眾汽車品牌還將在華新建7個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并增加兩個擁有生產MEB純電動平臺車型資質的工廠,其中包括一汽-大眾佛山和上汽大眾安亭的專屬MEB工廠。用馮思翰的話講,未來大眾在中國新能源領域的投入將會“全力以赴、不遺余力”。
■三款全新插混產品齊亮相
本次發布會上,除了已經上市的上汽大眾帕薩特插電式混合動力版、途觀L插電式混合動力版和進口大眾蔚攬旅行轎車GTE之外,大眾汽車品牌還首次亮相了混合動力版全新一代途銳、一汽-大眾邁騰GTE Concept和探岳GTE Concept 3款新車。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發布會公布的6款車型中,一汽-大眾的兩款車型和蔚攬旅行轎車GTE都是以“GTE”為后綴,而上汽大眾的車型和途銳還是繼續沿用了PHEV(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后綴。而帶有“GTE”后綴名稱的大眾汽車品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在歐洲市場已經投放多年,一直以來都是作為大眾汽車品牌插混車型的專有名稱存在。從此次“南北大眾”投放車型后綴名稱的區別來看,一汽-大眾未來有望擔負打造大眾“GTE”品牌形象重任。
此外,根據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商務副總經理、一汽-大眾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董修惠的介紹,“GT”代表著高性能,而“E”則意味著電動化。由此,大眾汽車品牌在“南北大眾”投放產品后綴名稱不同,似乎也顯示出大眾汽車品牌根據不同的產品調性以示區分的用意。
■從插混到純電動車全覆蓋
在大眾汽車品牌2018年上半年業績媒體溝通會上,馮思翰曾表示:“在中國市場深耕多年的大眾汽車,出于對中國市場的深刻了解,以及對消費者消費需求的精準研判,在新能源汽車成為未來汽車發展大趨勢下,作為中國消費者的首選汽車品牌,大眾汽車品牌將一如既往地為中國市場與消費者提供更豐富的車型產品與出行解決方案。”正基于此,大眾汽車品牌在中國市場的新能源汽車戰略就采取了由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與純電動車型產品同時推進的路線。
至于為什么要首先從插電式混動車型開始投放,原因則是多方面的。大眾汽車方面認為,相比普通混合動力車型,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擁有更大的電池組容量,而且可外接充電,在純電續駛里程上很有優勢。超過50公里的純電續駛里程在像北京這樣的限購城市還可以使用新能源汽車指標來購買,對消費者而言也是一個極大的便利。
現階段,MQB平臺具有很大的先進性與靈活性,既可以搭載內燃機,也可以將它與電機系統相配合打造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而且也適用于純電動車的生產。在MQB平臺為新能源汽車生產打下扎實的基礎后,在今后兩三年間,大眾汽車品牌還將在華引入MEB平臺,為純電動車打造一個定制化的平臺。“從MQB到MEB的布局,我們已經做好了準備,并且相信我們在中國將會成為領軍的新能源汽車品牌。”馮思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