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車用MCU、IGBT、二極管、MOSFET、電容等元器件紛紛漲價、缺貨情況十分嚴重,其中IGBT、MOSFET等最高漲幅超過40%,而MLCC(多層片式陶瓷電容器)漲幅更是超過十幾倍。
據數據統計顯示,新能源汽車用電子元器件、半導體的價格已經接近傳統汽車的兩倍。其中,插電混合動力汽車所需MLCC數量大約是1.2萬顆,而純電動汽車所需MLCC數量約為1.8萬顆。
在補貼下降、成本控制的關鍵時期,車用MCU、IGBT、MOSFET等大部分電子元器件漲價、缺貨,必然給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相關企業帶來一定的成本壓力,特別是BMS、MCU(電機控制器)、VCU(整車控制器)等電子元器件使用較多的控制單元。
此前,高工電動車曾分析了IGBT等電子元器件漲價對電機控制器企業所產生的影響(詳情戳此鏈接)。接下來,高工電動車還將分析,電子元器件漲價對BMS企業、充電樁企業等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企業產生的影響。
BMS企業:價格重壓下再添難題
近兩年,受補貼下降影響,BMS市場價格戰已經趨于白熱化。根據此前調查數據顯示,單是2017年,BMS的價格就比2016年下降了20%左右,最高下降了50%以上;而2018年補貼持續下滑,BMS的價格再度下降20%以上。
另外,受多方勢力“搶食”影響,第三方BMS企業的市場份額已經由2016年的60%下降到不足30%,行業洗牌持續加快。
顯然,在價格博弈激烈、市場空間持續被擠壓的大背景下,電子元器件等原材料的持續漲價,對于原本就承受多重壓力的BMS企業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據了解,BMS主要原材料有PCB板及芯片、電容等電子元器件,有BMS企業人士透露,一個BMS產品大約需要用十幾個芯片,成本大約占60%左右,而PCB板占總成本的10%左右。
對此,高工電動車致電多家BMS企業獲悉,受電子元器件、覆銅板、PCB板等原材料價格雙雙漲價及缺貨影響,BMS企業的綜合成本普遍上漲了10%-20%之間,導致不少企業的成本壓力巨大,甚至到達“崩潰”邊緣。
國新動力副總經理鄧杰坦言,國新動力的BMS用芯片及電子元器件大部分采自國外進口,單是美元匯率就上漲了6%左右,加上元器件本身的價格上漲,公司的成本控制增加了不少壓力。
“隨著補貼退坡,BMS領域價格博弈極為嚴重,加上多方勢力的加速搶食,不少BMS企業已經面臨了巨大的生存危機。”有企業人士表示,“如今,原材料上漲,產品單價不斷下滑,BMS的利潤空間真的非常小了!”
另外,由于BMS用芯片、傳感器、電子元器件等原材料還存在缺貨、斷貨等現象,不少BMS企業需要至少提前半年下單、備貨。“此前,BMS用芯片一般交貨期使2-3個月,如今交貨周期最快得半年。”上述企業人士補充說道。
充電樁企業:MOSFET模塊等采購成本大增20%。
多位充電樁生產企業負責人向高工電動車網表示,MOSFET、IGBT等價格一路高漲,導致充電樁綜合成本大幅上漲超20%,加上充電樁售價不斷下降,充電樁生產企業的成本壓力劇增。
MOSFET、IGBT是新能源汽車驅動控制系統和充電樁電源模塊的核心零部件。雖然IGBT在大功率、高耐壓等具備優勢,但現階段出于成本、技術等方面考慮,國內大部分充電樁企業主要使用MOSFET作為開關電源模塊的核心器件。
據了解,在充電樁的原材料采購中,MOSFET模塊的采購成本占比最高,大約占整個充電樁生產成本的50%左右。現階段,MOSFET價格持續上漲,其所占的采購成本再次提升。
“此前,一塊20kW的MOSFET模塊大約在4000元左右,一臺120kW的充電樁需要用到6個20kW的MOSFET模塊,采購價格就至少需要2.4萬元。”有業內人士透露,“如今MOSFET等電子元器件漲價,綜合采購成本大幅提升,一臺20kW的充電樁售價也僅有5萬元左右啊!”
此外,受上游8寸晶圓產能不足、價格上漲影響,MOSFET、IGTB的價格不僅一路高漲,交貨期也已經從8-12周拉長至52周以上。
為此,上述多位充電樁生產企業坦言,現階段充電樁企業的生存壓力非常大,一邊是成本居高不下,一邊是整個產業大環境的盈利困境,預計今年市場洗牌將加速,將有越來越多企業退出該市場。
事實上,受資金投入大、盈利難等因素影響,容一電動已經宣布解散,而充電樁上市公司富電綠能也宣布了退市。
VCU:受漲價影響較小
目前,VCU(整車控制器)產品大部分由車企自己研發生產。相對于BMS企業、電機控制器企業及充電樁企業來說,VCU產品受電子元器件持續漲價的影響相對較小。
多位車企相關人士表示,盡管電動汽車用半導體的價格已經接近傳統汽車的兩倍,但是由于車企采購電子元器件的量相對較大,加上整車廠的成本管控更加嚴格,目前受漲價的影響還較小。
據數據統計顯示,新能源汽車用電子元器件、半導體的價格已經接近傳統汽車的兩倍。其中,插電混合動力汽車所需MLCC數量大約是1.2萬顆,而純電動汽車所需MLCC數量約為1.8萬顆。
在補貼下降、成本控制的關鍵時期,車用MCU、IGBT、MOSFET等大部分電子元器件漲價、缺貨,必然給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相關企業帶來一定的成本壓力,特別是BMS、MCU(電機控制器)、VCU(整車控制器)等電子元器件使用較多的控制單元。
此前,高工電動車曾分析了IGBT等電子元器件漲價對電機控制器企業所產生的影響(詳情戳此鏈接)。接下來,高工電動車還將分析,電子元器件漲價對BMS企業、充電樁企業等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企業產生的影響。
BMS企業:價格重壓下再添難題
近兩年,受補貼下降影響,BMS市場價格戰已經趨于白熱化。根據此前調查數據顯示,單是2017年,BMS的價格就比2016年下降了20%左右,最高下降了50%以上;而2018年補貼持續下滑,BMS的價格再度下降20%以上。
另外,受多方勢力“搶食”影響,第三方BMS企業的市場份額已經由2016年的60%下降到不足30%,行業洗牌持續加快。
顯然,在價格博弈激烈、市場空間持續被擠壓的大背景下,電子元器件等原材料的持續漲價,對于原本就承受多重壓力的BMS企業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據了解,BMS主要原材料有PCB板及芯片、電容等電子元器件,有BMS企業人士透露,一個BMS產品大約需要用十幾個芯片,成本大約占60%左右,而PCB板占總成本的10%左右。
對此,高工電動車致電多家BMS企業獲悉,受電子元器件、覆銅板、PCB板等原材料價格雙雙漲價及缺貨影響,BMS企業的綜合成本普遍上漲了10%-20%之間,導致不少企業的成本壓力巨大,甚至到達“崩潰”邊緣。
國新動力副總經理鄧杰坦言,國新動力的BMS用芯片及電子元器件大部分采自國外進口,單是美元匯率就上漲了6%左右,加上元器件本身的價格上漲,公司的成本控制增加了不少壓力。
“隨著補貼退坡,BMS領域價格博弈極為嚴重,加上多方勢力的加速搶食,不少BMS企業已經面臨了巨大的生存危機。”有企業人士表示,“如今,原材料上漲,產品單價不斷下滑,BMS的利潤空間真的非常小了!”
另外,由于BMS用芯片、傳感器、電子元器件等原材料還存在缺貨、斷貨等現象,不少BMS企業需要至少提前半年下單、備貨。“此前,BMS用芯片一般交貨期使2-3個月,如今交貨周期最快得半年。”上述企業人士補充說道。
充電樁企業:MOSFET模塊等采購成本大增20%。
多位充電樁生產企業負責人向高工電動車網表示,MOSFET、IGBT等價格一路高漲,導致充電樁綜合成本大幅上漲超20%,加上充電樁售價不斷下降,充電樁生產企業的成本壓力劇增。
MOSFET、IGBT是新能源汽車驅動控制系統和充電樁電源模塊的核心零部件。雖然IGBT在大功率、高耐壓等具備優勢,但現階段出于成本、技術等方面考慮,國內大部分充電樁企業主要使用MOSFET作為開關電源模塊的核心器件。
據了解,在充電樁的原材料采購中,MOSFET模塊的采購成本占比最高,大約占整個充電樁生產成本的50%左右。現階段,MOSFET價格持續上漲,其所占的采購成本再次提升。
“此前,一塊20kW的MOSFET模塊大約在4000元左右,一臺120kW的充電樁需要用到6個20kW的MOSFET模塊,采購價格就至少需要2.4萬元。”有業內人士透露,“如今MOSFET等電子元器件漲價,綜合采購成本大幅提升,一臺20kW的充電樁售價也僅有5萬元左右啊!”
此外,受上游8寸晶圓產能不足、價格上漲影響,MOSFET、IGTB的價格不僅一路高漲,交貨期也已經從8-12周拉長至52周以上。
為此,上述多位充電樁生產企業坦言,現階段充電樁企業的生存壓力非常大,一邊是成本居高不下,一邊是整個產業大環境的盈利困境,預計今年市場洗牌將加速,將有越來越多企業退出該市場。
事實上,受資金投入大、盈利難等因素影響,容一電動已經宣布解散,而充電樁上市公司富電綠能也宣布了退市。
VCU:受漲價影響較小
目前,VCU(整車控制器)產品大部分由車企自己研發生產。相對于BMS企業、電機控制器企業及充電樁企業來說,VCU產品受電子元器件持續漲價的影響相對較小。
多位車企相關人士表示,盡管電動汽車用半導體的價格已經接近傳統汽車的兩倍,但是由于車企采購電子元器件的量相對較大,加上整車廠的成本管控更加嚴格,目前受漲價的影響還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