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鎮江電網儲能電站工程正式并網投運。公開資料顯示,作為國內迄今規模最大的電網儲能電站項目,該電站總功率超過10萬千瓦,總容量接近20萬千瓦時。業內普遍認為,鎮江儲能項目建成后,勢必對打造高端電網、構建新一代電力系統帶來深遠影響。
日前,一個超大型“充電寶”在江蘇鎮江成功并網投運。隨著這一國內規模最大的電池儲能電站項目落地開花,也意味著模塊化預裝儲能電站技術正式進入大規模應用階段。
迎峰度夏,與氣溫一起攀升的,還有用電負荷。作為全國GDP大省,江蘇用電量連續第二年破億,同時最高負荷增量或超過1000萬千瓦,增量相當于南京市的用電負荷。根據國網江蘇電力預測,今年夏天,江蘇電網最高調度用電負荷同比增長近10%。供需平衡緊張的大背景下,也催生了儲能需求響應市場。
儲能電站作為大規模源網荷儲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打造新一代電力系統的關鍵。選取磷酸鐵鋰電池作為儲能元件,鎮江儲能電站利用8處退役變電站場地建設完成。5座電池艙和1座智能總控艙建設在空余場地內,變電站隨即變身一座儲能電站。采用“兩充兩放”的模式參與到電網運行中,即每天充電兩次。據悉,該儲能電站總功率超過9.89萬千瓦,總容量接近19.67萬千瓦時。作為國網江蘇電力迎峰度夏的重點工程,鎮江電網儲能電站有效緩解今年夏季鎮江東部電網供電壓力。
作為“新一代”電網設備,儲能電站就像“能源海綿”,在用電低谷時當作用電負荷充滿電力,在用電高峰時當作發電電源釋放電力,有效填補電力缺口。該項目建成后,可以為電網運行提供調峰、調頻、備用、黑啟動、需求響應等多種服務,促進鎮江地區電網削峰填谷。鎮江電網儲能電站可在不新建發電廠的情況下,為鎮江地區每天多提供近40萬千瓦時的電力供應,可滿足17萬居民生活用電。
與電網常規控制方式相較,該項目更精準更快捷,不到1秒即可實現電能靈活調節和精確控制。就是說10萬千瓦的儲能項目能夠發揮出20萬千瓦的響應能力,儲能系統能夠瞬間從用電狀態變為發電狀態,用戶變成了發電廠,比一般的負荷響應能力高出一倍。對此,眾多業界人士指出,該項目投運無疑具備示范意義,并有利于改變原有以抽水蓄能電站為主的儲能方式,大大降低儲能成本。此外,電站將以商業化運營模式,利用工業用電峰谷差,讓儲能的價值真正變成企業效益。
鎮江電網儲能電站的投運,也為緩解用電高速發展與電網高質量發展帶來的電力供需矛盾提供了新的舉措。即電能的大規模存儲和快速釋放功能,能夠填補電網常規控制方法的盲區。而這等同于減少了一座裝機容量20萬千瓦的火力發電廠。但如若建設一座同等容量的發電廠,則需要投資8億元,而且每天有效運行只有1—2小時。這也實現了清潔能源利用從“靠天吃飯”向“靠自己吃飯”的轉變。
不僅在江蘇,在穩步推進的第八個年頭,如今儲能商業化運行已然明朗化。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全國在建和規劃建設的儲能項目共有23個,其中電池儲能的項目達10個。而隨著智能電網建設、綜合能源服務的推進,儲能勢將成為能源供給變革的重要支撐。
日前,一個超大型“充電寶”在江蘇鎮江成功并網投運。隨著這一國內規模最大的電池儲能電站項目落地開花,也意味著模塊化預裝儲能電站技術正式進入大規模應用階段。
迎峰度夏,與氣溫一起攀升的,還有用電負荷。作為全國GDP大省,江蘇用電量連續第二年破億,同時最高負荷增量或超過1000萬千瓦,增量相當于南京市的用電負荷。根據國網江蘇電力預測,今年夏天,江蘇電網最高調度用電負荷同比增長近10%。供需平衡緊張的大背景下,也催生了儲能需求響應市場。
儲能電站作為大規模源網荷儲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打造新一代電力系統的關鍵。選取磷酸鐵鋰電池作為儲能元件,鎮江儲能電站利用8處退役變電站場地建設完成。5座電池艙和1座智能總控艙建設在空余場地內,變電站隨即變身一座儲能電站。采用“兩充兩放”的模式參與到電網運行中,即每天充電兩次。據悉,該儲能電站總功率超過9.89萬千瓦,總容量接近19.67萬千瓦時。作為國網江蘇電力迎峰度夏的重點工程,鎮江電網儲能電站有效緩解今年夏季鎮江東部電網供電壓力。
作為“新一代”電網設備,儲能電站就像“能源海綿”,在用電低谷時當作用電負荷充滿電力,在用電高峰時當作發電電源釋放電力,有效填補電力缺口。該項目建成后,可以為電網運行提供調峰、調頻、備用、黑啟動、需求響應等多種服務,促進鎮江地區電網削峰填谷。鎮江電網儲能電站可在不新建發電廠的情況下,為鎮江地區每天多提供近40萬千瓦時的電力供應,可滿足17萬居民生活用電。
與電網常規控制方式相較,該項目更精準更快捷,不到1秒即可實現電能靈活調節和精確控制。就是說10萬千瓦的儲能項目能夠發揮出20萬千瓦的響應能力,儲能系統能夠瞬間從用電狀態變為發電狀態,用戶變成了發電廠,比一般的負荷響應能力高出一倍。對此,眾多業界人士指出,該項目投運無疑具備示范意義,并有利于改變原有以抽水蓄能電站為主的儲能方式,大大降低儲能成本。此外,電站將以商業化運營模式,利用工業用電峰谷差,讓儲能的價值真正變成企業效益。
鎮江電網儲能電站的投運,也為緩解用電高速發展與電網高質量發展帶來的電力供需矛盾提供了新的舉措。即電能的大規模存儲和快速釋放功能,能夠填補電網常規控制方法的盲區。而這等同于減少了一座裝機容量20萬千瓦的火力發電廠。但如若建設一座同等容量的發電廠,則需要投資8億元,而且每天有效運行只有1—2小時。這也實現了清潔能源利用從“靠天吃飯”向“靠自己吃飯”的轉變。
不僅在江蘇,在穩步推進的第八個年頭,如今儲能商業化運行已然明朗化。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全國在建和規劃建設的儲能項目共有23個,其中電池儲能的項目達10個。而隨著智能電網建設、綜合能源服務的推進,儲能勢將成為能源供給變革的重要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