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我國水電事業發展勢頭穩中向好,新增投產規模超“十三五”規劃進度。中電聯《2017~2018年度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分析預測報告》顯示,我國2017年新增水電裝機1287萬千瓦,完成“十三五”規劃總規模目標的21.29%,比2016年提高1.87個百分點。
截至2017年底,我國水電總裝機容量約3.4億千瓦,約占電力總裝機的20%、非化石能源裝機的50%以上。在火電、風電、核電投資同時大幅下降、電力總投資同比下降9.3%的環境下,水電投資扭轉連續4年下降的頹勢,完成投資618億元。
多項針對性政策密集出臺,我國棄水狀況得以大幅緩解。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規模以上電廠水電發電量11945億千瓦時,同比增加1.7%,在2017年來水好于2016年的情況下,我國水能利用率達到96%左右。
隨著政策利好不斷釋放,水電發展后續動能也將繼續發力。2018年,水電行業發展將更趨協調,水電開發、電網建設和電力市場將進一步得以統籌。調節性水庫電站和抽水蓄能電站建設加快,電源建設結構持續優化,解決水電棄水問題仍將是工作重點。以“一帶一路”建設為統領,水電“走出去”將在裝備、技術、標準和工程服務等方面不斷深化。
多項政策密集出臺
緩解西南棄水壓力
解決棄水問題、積極促進西南地區水電消納是2017年水電工作的重頭戲。年初,棄水問題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報告要求抓緊解決機制和技術問題,優先保障可再生能源發電上網,有效緩解棄水、棄風、棄光狀況。隨后,一系列政策方案密集出臺,解決棄水頑疾的制度支撐體系得以強化。
2017年6月,國家能源局下發關于征求對《關于減輕可再生能源領域涉企稅費負擔的通知》意見的函,其中將水電增值稅率由17%下調至13%,將100萬千瓦以上大型水電現行的“增值稅實際稅負超過12%的部分即征即退”政策延續至2020年結束,增值稅按照13%征收、1%退稅,這一舉措將大幅降低大型水電企業的現金流壓力。中型水電在含稅上網電價不變的條件下,不含稅上網電價將提高3.54%,即營業收入約提高3.54%。
進入第四季度,《關于促進西南地區水電消納的通知》《解決棄水棄風棄光問題實施方案》相繼發布,涵蓋加強規劃統籌、加快規劃內水電送出通道建設、建立健全市場化消納機制等11項措施。
根據《關于促進西南地區水電消納的通知》要求,大型水電基地的配套送出通道將加快建設,“十三五”期間將爭取新增四川送電能力2000萬千瓦以上、新增云南送電能力1300萬千瓦以上。
2030年前,藏東南水電開發3000萬千瓦,可全部外送。2030年后,重點開發雅魯藏布江“大拐彎”的大型水電,部分送電東中部,部分作為四川、云南和貴州西電東送接續電源。
可以預見,政策利好作用將進一步釋放,在如此大規模的外送通道建設規劃下,未來水電外送通道將逐步充裕,外送通道起落點、配套電源方案、跨區輸電經濟性等問題將成為行業持續關注的焦點。
水火置換,通過市場化交易降低購電成本的方式,同樣成為促進水電消納的積極舉措。9月12日,廣州電力交易中心云貴水火置換首次掛牌交易完成,發電側上網電量6.2億千瓦時全額成交,由14家云南水電廠競得。
通過此次水火置換,用電方廣東省進一步降低了購電成本。置換后廣東側電價為0.34762元/千瓦時,相比2017年西電東送框架協議價格廣東落地電價,降低約0.11元/千瓦時,節約購電成本達0.682億元。出讓方貴州省為今冬明春兩個季節的電力供應提前增加存煤35萬噸。受讓方云南省增加水電消納6.2億千瓦時,相當于減排二氧化碳49萬噸,有效緩解棄水問題。
云南水電和貴州火電之間首次以市場化方式相互置換,突破了西電東送原有交易機制和格局。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副秘書長張博庭表示:“西南水電的消納,不應只靠‘西電東送’,還應加強‘南北互聯’,讓北方的煤電與南方的水電實現更好互補,在更大范圍內實現電力優化配置。”
適應綠色發展新形勢
全產業鏈“出海”步伐加快
習近平總書記在提出“能源革命”時強調,“從國家發展和安全的戰略高度,審時度勢,借勢而為,找到順應能源大勢之道”。過去一年,水電行業主動適應綠色發展的新形勢、新要求,多項水電重大項目有序推進,水電 “十三五”規劃總裝機容量超過28576萬千瓦的十三大水電基地中,現已建成裝機容量12599萬千瓦,在建裝機容量5444萬千瓦。
過去一年的水電事業取得多項亮眼成績。新核準開工金沙江白鶴灘、巴塘,瀾滄江托巴等3個大型水電項目,總裝機容量1815萬千瓦。其中,裝機規模世界第二的白鶴灘水電站百萬千瓦水輪機組自主研發成功,有力推動了國家制造強國戰略的實施。引領全球大壩智能化建設的溪洛渡電站榮獲“菲迪克工程項目杰出獎”。國家“西電東送”戰略工程烏東德電站建設有序推進。西藏首座大型水電站藏木電站通過專項驗收。
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理事長張野表示,“民生水電、平安水電、綠色水電、和諧水電”理念已成水電行業的共識,未來水電開發將更加高度重視移民環保、生態安全問題。
可以預見,水電行業將繼續科學有序開發大型水電、嚴格控制中小水電,更加重視水電管理,加快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完善水電開發和建設管理體制,提升流域綜合管理水平。水電開發利益共享機制將逐步建立,移民安置政策和水電開發政策也將不斷完善。
水電 “走出去”驅動海外投資規模增長。在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指引下,已形成規劃、設計、施工、裝備制造以及運行管理等完整產業鏈。中國水電加快“走出去”步伐,持續保持對亞洲、非洲等傳統市場優勢地位,對南美洲地區水電業務的開發規模日益擴大,與80多個國家建立了水電開發等多形式合作關系,約占國際水電在建市場份額的70%。2018年,水電行業將重點研究建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與國際接軌的中國水電技術標準體系,水電行業的“中國標準”將逐步推向國際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抽水蓄能新增裝機為200萬千瓦,僅完成“十三五”抽水蓄能新增投產規模任務的11.79%,但近兩年我國抽水蓄能建設進程明顯加快。
2017年底,國家電網公司開建河北易縣、內蒙古芝瑞、浙江寧海、浙江縉云、河南洛寧、湖南平江6座總裝機840萬千瓦的抽蓄電站。位于浙江舟山、廣東汕頭、福建寧德等8個建設條件相對較好的海水抽蓄電站被確認為下一步研究重點,海水抽水蓄能相關試點項目有望逐步推出。未來幾年,隨著規劃項目建設周期的階段性進展,抽水蓄能后續動能不容小窺。
截至2017年底,我國水電總裝機容量約3.4億千瓦,約占電力總裝機的20%、非化石能源裝機的50%以上。在火電、風電、核電投資同時大幅下降、電力總投資同比下降9.3%的環境下,水電投資扭轉連續4年下降的頹勢,完成投資618億元。
多項針對性政策密集出臺,我國棄水狀況得以大幅緩解。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規模以上電廠水電發電量11945億千瓦時,同比增加1.7%,在2017年來水好于2016年的情況下,我國水能利用率達到96%左右。
隨著政策利好不斷釋放,水電發展后續動能也將繼續發力。2018年,水電行業發展將更趨協調,水電開發、電網建設和電力市場將進一步得以統籌。調節性水庫電站和抽水蓄能電站建設加快,電源建設結構持續優化,解決水電棄水問題仍將是工作重點。以“一帶一路”建設為統領,水電“走出去”將在裝備、技術、標準和工程服務等方面不斷深化。
多項政策密集出臺
緩解西南棄水壓力
解決棄水問題、積極促進西南地區水電消納是2017年水電工作的重頭戲。年初,棄水問題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報告要求抓緊解決機制和技術問題,優先保障可再生能源發電上網,有效緩解棄水、棄風、棄光狀況。隨后,一系列政策方案密集出臺,解決棄水頑疾的制度支撐體系得以強化。
2017年6月,國家能源局下發關于征求對《關于減輕可再生能源領域涉企稅費負擔的通知》意見的函,其中將水電增值稅率由17%下調至13%,將100萬千瓦以上大型水電現行的“增值稅實際稅負超過12%的部分即征即退”政策延續至2020年結束,增值稅按照13%征收、1%退稅,這一舉措將大幅降低大型水電企業的現金流壓力。中型水電在含稅上網電價不變的條件下,不含稅上網電價將提高3.54%,即營業收入約提高3.54%。
進入第四季度,《關于促進西南地區水電消納的通知》《解決棄水棄風棄光問題實施方案》相繼發布,涵蓋加強規劃統籌、加快規劃內水電送出通道建設、建立健全市場化消納機制等11項措施。
根據《關于促進西南地區水電消納的通知》要求,大型水電基地的配套送出通道將加快建設,“十三五”期間將爭取新增四川送電能力2000萬千瓦以上、新增云南送電能力1300萬千瓦以上。
2030年前,藏東南水電開發3000萬千瓦,可全部外送。2030年后,重點開發雅魯藏布江“大拐彎”的大型水電,部分送電東中部,部分作為四川、云南和貴州西電東送接續電源。
可以預見,政策利好作用將進一步釋放,在如此大規模的外送通道建設規劃下,未來水電外送通道將逐步充裕,外送通道起落點、配套電源方案、跨區輸電經濟性等問題將成為行業持續關注的焦點。
水火置換,通過市場化交易降低購電成本的方式,同樣成為促進水電消納的積極舉措。9月12日,廣州電力交易中心云貴水火置換首次掛牌交易完成,發電側上網電量6.2億千瓦時全額成交,由14家云南水電廠競得。
通過此次水火置換,用電方廣東省進一步降低了購電成本。置換后廣東側電價為0.34762元/千瓦時,相比2017年西電東送框架協議價格廣東落地電價,降低約0.11元/千瓦時,節約購電成本達0.682億元。出讓方貴州省為今冬明春兩個季節的電力供應提前增加存煤35萬噸。受讓方云南省增加水電消納6.2億千瓦時,相當于減排二氧化碳49萬噸,有效緩解棄水問題。
云南水電和貴州火電之間首次以市場化方式相互置換,突破了西電東送原有交易機制和格局。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副秘書長張博庭表示:“西南水電的消納,不應只靠‘西電東送’,還應加強‘南北互聯’,讓北方的煤電與南方的水電實現更好互補,在更大范圍內實現電力優化配置。”
適應綠色發展新形勢
全產業鏈“出海”步伐加快
習近平總書記在提出“能源革命”時強調,“從國家發展和安全的戰略高度,審時度勢,借勢而為,找到順應能源大勢之道”。過去一年,水電行業主動適應綠色發展的新形勢、新要求,多項水電重大項目有序推進,水電 “十三五”規劃總裝機容量超過28576萬千瓦的十三大水電基地中,現已建成裝機容量12599萬千瓦,在建裝機容量5444萬千瓦。
過去一年的水電事業取得多項亮眼成績。新核準開工金沙江白鶴灘、巴塘,瀾滄江托巴等3個大型水電項目,總裝機容量1815萬千瓦。其中,裝機規模世界第二的白鶴灘水電站百萬千瓦水輪機組自主研發成功,有力推動了國家制造強國戰略的實施。引領全球大壩智能化建設的溪洛渡電站榮獲“菲迪克工程項目杰出獎”。國家“西電東送”戰略工程烏東德電站建設有序推進。西藏首座大型水電站藏木電站通過專項驗收。
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理事長張野表示,“民生水電、平安水電、綠色水電、和諧水電”理念已成水電行業的共識,未來水電開發將更加高度重視移民環保、生態安全問題。
可以預見,水電行業將繼續科學有序開發大型水電、嚴格控制中小水電,更加重視水電管理,加快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完善水電開發和建設管理體制,提升流域綜合管理水平。水電開發利益共享機制將逐步建立,移民安置政策和水電開發政策也將不斷完善。
水電 “走出去”驅動海外投資規模增長。在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指引下,已形成規劃、設計、施工、裝備制造以及運行管理等完整產業鏈。中國水電加快“走出去”步伐,持續保持對亞洲、非洲等傳統市場優勢地位,對南美洲地區水電業務的開發規模日益擴大,與80多個國家建立了水電開發等多形式合作關系,約占國際水電在建市場份額的70%。2018年,水電行業將重點研究建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與國際接軌的中國水電技術標準體系,水電行業的“中國標準”將逐步推向國際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抽水蓄能新增裝機為200萬千瓦,僅完成“十三五”抽水蓄能新增投產規模任務的11.79%,但近兩年我國抽水蓄能建設進程明顯加快。
2017年底,國家電網公司開建河北易縣、內蒙古芝瑞、浙江寧海、浙江縉云、河南洛寧、湖南平江6座總裝機840萬千瓦的抽蓄電站。位于浙江舟山、廣東汕頭、福建寧德等8個建設條件相對較好的海水抽蓄電站被確認為下一步研究重點,海水抽水蓄能相關試點項目有望逐步推出。未來幾年,隨著規劃項目建設周期的階段性進展,抽水蓄能后續動能不容小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