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新的開始。2018年,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我國電力行業將從怎樣的起點、以怎樣的姿態出發?觀往而知來。隨著我國經濟各領域最新統計數據陸續公布,本報梳理分析過去一年電力行業的運行情況,即日起特推出“2018春季電力報告”系列報道,分別從用電需求、電力市場、電網建設、電源發展等方面進行分析,敬請關注。
2017年,中國經濟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邁出堅實步伐———全年GDP同比增長6.9%,實現了自2011年以來的首次增長加速,經濟結構發生重大變革,經濟運行穩中有進、穩中向好、好于預期。
作為反映經濟運行的重要晴雨表,2017年全國電力消費需求增長同樣超出預期水平,在需求總量和消費結構上與GDP增幅形成呼應。國家能源局和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全社會用電量延續平穩較快增長態勢,以6.3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6%,增速同比提高1.6個百分點的“成績”完美收官。全國電力需求呈現增速同比提高、新動能正在生成、消費結構持續優化的特征。
展望2018年全國電力需求,業內機構和專家預測,電力消費仍將延續2017年的平穩較快增長水平。綜合考慮宏觀經濟、服務業和居民用電發展趨勢、大氣污染治理、電能替代等各方面因素,在平水年、沒有大范圍極端氣溫影響的情況下,中電聯預計2018年全國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5.5%左右。
電力消費新動能逐步形成
分析認為,全國全社會用電量在2016年同比 增長5%的基礎上繼續攀高,實現2017年全國用電量同比增長6.6%的亮眼成績,是多重因素綜合作用使然。一方面,宏觀經濟運行穩中向好,用電結構調整持續優化。分產業看,2017年第一產業用電量115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3%;第二產業用電量44413億千瓦時,增長5.5%;第三產業用電量8814億千瓦時,增長10.7%;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8695億千瓦時,增長7.8%。
第三產業用電量延續2016年以來的兩位數增長態勢,其搶眼勢頭毋庸置疑,顯示出服務業消費拉動我國經濟增長作用突出。據中電聯《2017~2018年度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分析預測報告》顯示,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用電延續近年來的快速增長勢頭,同比增長14.6%。在貴州、內蒙古等西部省份,隨著大數據綜合試驗區等逐步建成和投運,其信息業用電量呈爆發式增長。另外,得益于電動汽車在城市公共交通領域快速推廣、電氣化鐵路運輸快速增長以及電商零售業等新業態的高速增長,第三產業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用電量同比增長13.3%,體現出新興業態 服務業用電的強勢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素有“用電壓艙石”之稱的第二產業用電增長總體平穩,為2017年電力消費需求平穩較快增長筑底夯實。橫向分析來看,與第三產業及居民生活用電增速較2016年分別收窄0.5和3個百分點相比,2017年工業用電量增幅較2016年擴大2.6個百分點,顯示出工業用電對全年全社會用電量增幅的拉動作用顯著增強。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全國工業產能利用率在經歷2011~2016年持續走低后,呈現出明顯的觸底反彈曲線,2017年全國工業產能利用率為77.0%,達到近5年最高,比上年回升3.7個百分點。
另一方面,電力消費新動能正在生成,高技術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等用電高速增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效凸顯,國家創新發展持續發力,為2017年電力消費催生出新的用電增長點。第二產業中的制造業用電量增長5.8%,比上年提高3.4個百分點,增速達到2014年以來最高水平。其中,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技術產業、裝備制造業等新興產業快速發展,用電量持續快速增長,具有代表性的 通用及專用設備制造業、交通運輸/電氣/電子設備制造業、醫藥制造業用電量分別增長10.3%、10.3%和8.2%,增速均比上年提高。與其相對應的,傳統四大高耗能行業合計用電量增長4.0%,增速逐季回落。
此外,在工業、交通、居民生活等領域推廣的電能替代成效明顯,再加上去年夏季長時間極端高溫天氣的推動,顯著拉動了2017年全社會用電量的快速增長。
電力消費結構持續調整優化
電力消費增速提高的同時,電力消費結構調整優化的積極成果也在顯現。中電聯數據顯示,與2016年相比,2017年第二產業占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為69.6%,同比下降0.6個百分點,主要是受四大高耗能行業用電占比下拉的影響。而隨著服務業持續快速發展,第三產業持續高于兩位數的增速使其在全社會用電中的比重逐年提升,2017年提高至14.2%,同比提高0.5個百分點。
2018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我國經濟發展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2017年GDP增速6.9%的背后,是我國經濟運行質量、效益、結構的提升與改善。從產業結構看,中國經濟從過去主要依靠工業拉動,轉為工業、服務業共同拉動;從需求結構看,中國經濟從主要依靠投資拉動轉為投資和消費共同拉動。
推動高質量發展,我國還將繼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破除無效供給,擴大優質增量供給,加快培育新動能。無疑,全社會多層次多樣化高質量用電需求,為新時代電力供應提出新任務新要求。
中電聯預計,2018年電力消費仍將延續2017年的平穩較快增長水平,全社會用電量預計同比增長5.5%左右。
中電聯行業發展與環境資源部副主任葉春分析認為,2017年全社會用電 量增幅最終鎖定在6.6%的水平,主要是國內國際經濟增長的強勁拉動所致,再加上夏季極端高溫天氣拉高了1個百分點,用電消費情況基本與年初中電聯的預測趨勢一致。2018年,我國經濟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仍將是對用電消費需求作以樂觀判斷的重要依據,此外,“一帶一路”政策拉動、外貿出口環境向好、電動汽車及電氣化鐵路運輸等新動能持續增加、城鎮化水平提高等方面也是有利因素。但與此同時,我們也要看到,隨著結構調整效應持續顯現,新舊動能轉換持續加快,電力經濟關系也將發生深刻變化。環保要求導致的京津冀高耗能企業停產或減產舉措,房地產政策及燃油汽車購置稅的調整,高質量發展對于用電效率提升的要求等,也都會影響到電力消費需求的變化。
2017年,全國電力供需延續總體寬松態勢,區域間供需“東穩西進”,形勢差異較大。其中,華北區域電力供需平衡偏 緊,華中區域電力供需基本平衡,華東和南方區域電力供需平衡有余,東北和西北區域電力供應能力富余較多。中電聯《2017~2018年度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分析預測報告》顯示,2017年我國東、中、西部和東北地區用電量增速分別為5.2%、7.3%、9.1%和4.6%;其中,西部地區受高耗能行業用電恢復性增長以及上年低基數因素影響,用電增速比上年提高5.6個百分點。中電聯預計,全國電力供需總體寬松、部分地區富余的情況在2018年不會有明顯的改觀,預計東北、西北區域電力供應能力富余較多;華東、華中區域電力供需總體平衡,個別省份在迎峰度夏、度冬用電高峰時段供需偏緊;華北區域電力供需總體平衡,河北南網電力供需偏緊;南方區域電力供需總體平衡,但省級電網間平衡差異較為突出。未來,隨著“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及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進一步推進,區域間用電消費需求將會達到慢慢均衡的狀態。
2017年,中國經濟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邁出堅實步伐———全年GDP同比增長6.9%,實現了自2011年以來的首次增長加速,經濟結構發生重大變革,經濟運行穩中有進、穩中向好、好于預期。
作為反映經濟運行的重要晴雨表,2017年全國電力消費需求增長同樣超出預期水平,在需求總量和消費結構上與GDP增幅形成呼應。國家能源局和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全社會用電量延續平穩較快增長態勢,以6.3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6%,增速同比提高1.6個百分點的“成績”完美收官。全國電力需求呈現增速同比提高、新動能正在生成、消費結構持續優化的特征。
展望2018年全國電力需求,業內機構和專家預測,電力消費仍將延續2017年的平穩較快增長水平。綜合考慮宏觀經濟、服務業和居民用電發展趨勢、大氣污染治理、電能替代等各方面因素,在平水年、沒有大范圍極端氣溫影響的情況下,中電聯預計2018年全國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5.5%左右。
電力消費新動能逐步形成
分析認為,全國全社會用電量在2016年同比 增長5%的基礎上繼續攀高,實現2017年全國用電量同比增長6.6%的亮眼成績,是多重因素綜合作用使然。一方面,宏觀經濟運行穩中向好,用電結構調整持續優化。分產業看,2017年第一產業用電量115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3%;第二產業用電量44413億千瓦時,增長5.5%;第三產業用電量8814億千瓦時,增長10.7%;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8695億千瓦時,增長7.8%。
第三產業用電量延續2016年以來的兩位數增長態勢,其搶眼勢頭毋庸置疑,顯示出服務業消費拉動我國經濟增長作用突出。據中電聯《2017~2018年度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分析預測報告》顯示,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用電延續近年來的快速增長勢頭,同比增長14.6%。在貴州、內蒙古等西部省份,隨著大數據綜合試驗區等逐步建成和投運,其信息業用電量呈爆發式增長。另外,得益于電動汽車在城市公共交通領域快速推廣、電氣化鐵路運輸快速增長以及電商零售業等新業態的高速增長,第三產業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用電量同比增長13.3%,體現出新興業態 服務業用電的強勢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素有“用電壓艙石”之稱的第二產業用電增長總體平穩,為2017年電力消費需求平穩較快增長筑底夯實。橫向分析來看,與第三產業及居民生活用電增速較2016年分別收窄0.5和3個百分點相比,2017年工業用電量增幅較2016年擴大2.6個百分點,顯示出工業用電對全年全社會用電量增幅的拉動作用顯著增強。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全國工業產能利用率在經歷2011~2016年持續走低后,呈現出明顯的觸底反彈曲線,2017年全國工業產能利用率為77.0%,達到近5年最高,比上年回升3.7個百分點。
另一方面,電力消費新動能正在生成,高技術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等用電高速增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效凸顯,國家創新發展持續發力,為2017年電力消費催生出新的用電增長點。第二產業中的制造業用電量增長5.8%,比上年提高3.4個百分點,增速達到2014年以來最高水平。其中,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技術產業、裝備制造業等新興產業快速發展,用電量持續快速增長,具有代表性的 通用及專用設備制造業、交通運輸/電氣/電子設備制造業、醫藥制造業用電量分別增長10.3%、10.3%和8.2%,增速均比上年提高。與其相對應的,傳統四大高耗能行業合計用電量增長4.0%,增速逐季回落。
此外,在工業、交通、居民生活等領域推廣的電能替代成效明顯,再加上去年夏季長時間極端高溫天氣的推動,顯著拉動了2017年全社會用電量的快速增長。
電力消費結構持續調整優化
電力消費增速提高的同時,電力消費結構調整優化的積極成果也在顯現。中電聯數據顯示,與2016年相比,2017年第二產業占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為69.6%,同比下降0.6個百分點,主要是受四大高耗能行業用電占比下拉的影響。而隨著服務業持續快速發展,第三產業持續高于兩位數的增速使其在全社會用電中的比重逐年提升,2017年提高至14.2%,同比提高0.5個百分點。
2018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我國經濟發展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2017年GDP增速6.9%的背后,是我國經濟運行質量、效益、結構的提升與改善。從產業結構看,中國經濟從過去主要依靠工業拉動,轉為工業、服務業共同拉動;從需求結構看,中國經濟從主要依靠投資拉動轉為投資和消費共同拉動。
推動高質量發展,我國還將繼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破除無效供給,擴大優質增量供給,加快培育新動能。無疑,全社會多層次多樣化高質量用電需求,為新時代電力供應提出新任務新要求。
中電聯預計,2018年電力消費仍將延續2017年的平穩較快增長水平,全社會用電量預計同比增長5.5%左右。
中電聯行業發展與環境資源部副主任葉春分析認為,2017年全社會用電 量增幅最終鎖定在6.6%的水平,主要是國內國際經濟增長的強勁拉動所致,再加上夏季極端高溫天氣拉高了1個百分點,用電消費情況基本與年初中電聯的預測趨勢一致。2018年,我國經濟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仍將是對用電消費需求作以樂觀判斷的重要依據,此外,“一帶一路”政策拉動、外貿出口環境向好、電動汽車及電氣化鐵路運輸等新動能持續增加、城鎮化水平提高等方面也是有利因素。但與此同時,我們也要看到,隨著結構調整效應持續顯現,新舊動能轉換持續加快,電力經濟關系也將發生深刻變化。環保要求導致的京津冀高耗能企業停產或減產舉措,房地產政策及燃油汽車購置稅的調整,高質量發展對于用電效率提升的要求等,也都會影響到電力消費需求的變化。
2017年,全國電力供需延續總體寬松態勢,區域間供需“東穩西進”,形勢差異較大。其中,華北區域電力供需平衡偏 緊,華中區域電力供需基本平衡,華東和南方區域電力供需平衡有余,東北和西北區域電力供應能力富余較多。中電聯《2017~2018年度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分析預測報告》顯示,2017年我國東、中、西部和東北地區用電量增速分別為5.2%、7.3%、9.1%和4.6%;其中,西部地區受高耗能行業用電恢復性增長以及上年低基數因素影響,用電增速比上年提高5.6個百分點。中電聯預計,全國電力供需總體寬松、部分地區富余的情況在2018年不會有明顯的改觀,預計東北、西北區域電力供應能力富余較多;華東、華中區域電力供需總體平衡,個別省份在迎峰度夏、度冬用電高峰時段供需偏緊;華北區域電力供需總體平衡,河北南網電力供需偏緊;南方區域電力供需總體平衡,但省級電網間平衡差異較為突出。未來,隨著“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及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進一步推進,區域間用電消費需求將會達到慢慢均衡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