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氫能是無污染、零排放的綠色能源,常被委以“減碳加氫”“改變能源結構”的重任。殊不知,決定能否改變能源結構的并不是氫,而是拿什么來制氫。
自然界并不天然存在氫。因此即便氫是高效的能量載體,它也不能與一次能源相提并論。要利用氫能,首先要制氫。如用電解水的方法制氫,就需要以消耗電力為代價——如果是煤電,意味著還是要燒煤;如果是可再生能源發電,就等于利用了可再生能源。所以即便是使用氫能,也是由“用什么來制氫”影響著能源結構。這也是為什么多年來人人皆知氫是好的能量載體,但始終沒有得到大規模利用的原因。
有觀點提出能源結構轉型本質上是燃料的“減碳加氫”,細究此言恐怕不夠全面。從燃料由煤到油再到天然氣的變遷來看,的確是減碳加氫的過程。但也應注意到,能源轉型的另外一個重要的方向是“減碳不加氫”。如風、光、水及核能、地熱能等都是減碳而不加氫的。全面地說,能源的低碳轉型一類是化石能源的減碳加氫,一類是向非化石能源轉型。當然,非化石能源也可以用來制氫。
提到氫能利用規模,冰島是個特例——這個僅有33萬人口的島國幾乎全部機動車和漁船均使用氫燃料作為動力。這是為什么?冰島幾乎100%的電力來自水力和地熱能,這些可再生能源對于冰島來說足夠“便宜”,因此冰島得以有條件大規模制氫。
中國目前滿不滿足這個條件?十幾年前,有人看到“冰島模式”,宣稱人類要進入“氫經濟時代”。這是對能源的復雜性認識不夠。中國要規模用氫,首先要解決規模制氫問題。如果用高碳排放的方式制氫,顯然就違背了用氫的初心。要發展氫能,首先要有足夠的可再生能源。
我國現在太陽能、風能等清潔能源的發電量還很少,還不夠便宜。不過,個別地區有時候太陽能、風能超過了上網負荷,只好棄掉,非常可惜。這部分能量其實可以拿去用來電解水制氫,不失為一個解決“上網難”的辦法。
當然棄風、棄光甚至棄水的問題背后還存在電網對新能源電力不夠“友好”的情況,這其中既有技術原因,也有體制上、地方利益方面的一些問題。所以說能源革命既有技術革命,也有體制革命,這就是另外一個話題了。總之,只有大規模地、便宜地發展可再生能源,中國才能走向用氫的道路。
最后談一下用氫。在氫能利用上,氫燃料電池被提及最多。氫燃料電池固然是一種非常好的用氫方式,但也并非只有這一條渠道,比如液化氫也可以直接用作能源。這涉及到氫的液化、儲存、運輸等具體的技術問題,相信技術上能夠解決。
自然界并不天然存在氫。因此即便氫是高效的能量載體,它也不能與一次能源相提并論。要利用氫能,首先要制氫。如用電解水的方法制氫,就需要以消耗電力為代價——如果是煤電,意味著還是要燒煤;如果是可再生能源發電,就等于利用了可再生能源。所以即便是使用氫能,也是由“用什么來制氫”影響著能源結構。這也是為什么多年來人人皆知氫是好的能量載體,但始終沒有得到大規模利用的原因。
有觀點提出能源結構轉型本質上是燃料的“減碳加氫”,細究此言恐怕不夠全面。從燃料由煤到油再到天然氣的變遷來看,的確是減碳加氫的過程。但也應注意到,能源轉型的另外一個重要的方向是“減碳不加氫”。如風、光、水及核能、地熱能等都是減碳而不加氫的。全面地說,能源的低碳轉型一類是化石能源的減碳加氫,一類是向非化石能源轉型。當然,非化石能源也可以用來制氫。
提到氫能利用規模,冰島是個特例——這個僅有33萬人口的島國幾乎全部機動車和漁船均使用氫燃料作為動力。這是為什么?冰島幾乎100%的電力來自水力和地熱能,這些可再生能源對于冰島來說足夠“便宜”,因此冰島得以有條件大規模制氫。
中國目前滿不滿足這個條件?十幾年前,有人看到“冰島模式”,宣稱人類要進入“氫經濟時代”。這是對能源的復雜性認識不夠。中國要規模用氫,首先要解決規模制氫問題。如果用高碳排放的方式制氫,顯然就違背了用氫的初心。要發展氫能,首先要有足夠的可再生能源。
我國現在太陽能、風能等清潔能源的發電量還很少,還不夠便宜。不過,個別地區有時候太陽能、風能超過了上網負荷,只好棄掉,非常可惜。這部分能量其實可以拿去用來電解水制氫,不失為一個解決“上網難”的辦法。
當然棄風、棄光甚至棄水的問題背后還存在電網對新能源電力不夠“友好”的情況,這其中既有技術原因,也有體制上、地方利益方面的一些問題。所以說能源革命既有技術革命,也有體制革命,這就是另外一個話題了。總之,只有大規模地、便宜地發展可再生能源,中國才能走向用氫的道路。
最后談一下用氫。在氫能利用上,氫燃料電池被提及最多。氫燃料電池固然是一種非常好的用氫方式,但也并非只有這一條渠道,比如液化氫也可以直接用作能源。這涉及到氫的液化、儲存、運輸等具體的技術問題,相信技術上能夠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