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七屆中國國際儲能大會在蘇州香格里拉酒店圓滿召開,來自中、美、英、德、澳、日、韓等國家的1400余位嘉賓到場參會。大會共邀請140余位行業專家與企業代表,圍繞產業熱點話題,發表了一系列精彩演講,中國儲能網將向讀者傳遞本次大會最具價值的聲音。
大會期間,恩力能源首席技術官車勇先生在“先進儲能技術專場”,以《水系離子電池技術及應用》為題發表演講,現將演講主要內容發布,以饗讀者。
車勇:大家下午好,我是恩力能源的車勇。根據麥肯錫預計,儲能在2020年將是達到一個萬億的市場。我們也相信隨著光伏和風能在中國成為一個裝機量最大的國度,未來儲能在2025年預計我們將是儲能的第一大國。這個會上也有很多來自光伏行業的同仁,大家都說你們這個儲能已經喊了很多年了,到底真實的市場在哪里。
剛才溫老師介紹了十大儲能項目,我覺得日本做的比較早,利用鈉硫電池做了很多實際的應用。我這里羅列了一些最近的大的項目,比如說去年8月份在英國有一個500兆瓦時級別的用于發電站調頻,這個是相當大的規模。
南澳在今年的3月份有400兆瓦時的一個項目,下面這個是位于美國加州的特斯拉鋰電廠,第一批產品沒有用到車上,而是用到了一個80兆瓦時的電站儲能項目,用于峰值需求的補給。這些應用基本上用的都是鋰離子電池,就是說我們這個市場在哪里,漸漸的可以看到一些比較實際的項目在世界各地展開。
另外就是有一個比較潛在的―德國最早推廣光伏應用,應該是領先的一個國家,他們在戶用光伏方面的普及率非常高,但是德國政府給予的補貼在2020年將會結束。有很多戶用型的光伏需要儲能的設備來滿足,需求至少是30個GWh,這些都是儲能行業的同仁認為這個市場的爆發在即的原因。
在這次會議上,大家都是從比較廣義的角度來看儲能,那邊的會場還有動力電池。廣義的說,儲能就是把能量給放在一個小的空間里面存起來,是從最早移動通訊開始,鋰離子電池的應用從1991年索尼最早做出一款圓柱形電池以后,首先在筆記本電腦這些市場,就是移動通訊市場驅動鋰離子電池的高速發展。
現在從通訊發展到動力車,每一個電池或者每一臺車的使用量是以幾十度為單位的,和早期我們手機里面用的這個電池的量完全不同。再接下來這種儲能應用就發展到了兆瓦級,甚至是上百兆瓦級。最大的不同就是,通常我們是有一個技術、有了一個電池,再找它的應用,是用在車上還是用在儲能。
往往實際上當儲能要用電池這件事情出現了以后,也讓我們來重新思考,就是說不同的技術適合于各種各樣不同的儲能,應用方式、場景也各不相同。
儲能里面還有細分的不同的應用場景,就是哪一類的電池是更適合于不同場景的儲能應用,這是另外一種思維,不是說我有了一種技術怎么來用,而是說有了這樣的使用之后應該怎么去設計這個電池。
我本人從90年代開始從事電池行業,也是先從鋰離子電池開始,所以還是先從鋰電池說這個事。鋰離子電池已經是收獲了非常大的商業成功了,過去20多年,去年的產值是300億美元的規模,不同的應用加起來300億美元。
鋰離子電池還要繼續發展,要解決比如說在動力電池上能量密度的問題,要充電快,要提高功率,還要解決安全性。每一個這種課題,或者每一個這種性能都要有一些相應的不同的手段。但這個問題就是說你要想實現現在單位成本,這個度電成本的下降,需要提高能量密度。
但是提高能量密度以后循環壽命會降低,同時安全隱患也許會加大。這個里面就是說這些個特性要同時實現,這個很具有挑戰。今天上午在另外一個會議室,河南電科院的一位老師講的非常好,是有關鋰離子電池的梯次利用。
我們聽上去就是說隨著這個電池規模的越來越大,要從我們說的這個車用電池如果再擴展到儲能用的電池的話,這個電池的規模越來越多,未來肯定你要對環境負責,環保也好還是這個可持續性也好,這個電池用過了以后怎么辦?這個可能是一開始就需要考慮的問題。梯次運用有很多復雜的因素,就是在安全的環境下怎么能夠有效的、有價值的回收鋰離子電池還是一個很大的難題。
我們這里所提供的一個方案,應該說是方案之一,就是這次我要介紹的水系離子電池,也俗稱為鹽水電池。最大的區別就是把易燃易爆的電解液從有機項改成鹽水。最前面的這個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通過這種鹽水電池,簡單來說就是犧牲了這兩個特性,你要在一個電池里面把剛才這些特性全部做到的話非常具有挑戰。
就是說基于儲能這么一個特殊的應用,就是說不用搬著這個電池跑來跑去,我先把這個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如果說是用于太陽能這種光伏的運用,應該說這個功率密度也不是非常重要,如果把這兩個東西暫時犧牲一下,我比較極致的來追求安全性、循環、成本以及可持續性,就是所謂的回收利用,在材料的選擇上選擇非常低的成本,在工藝上也在一個比較開放的環境里面,可以低成本的生產。
最后就是我們希望這些材料有它的回收價值,就是收回來還可以用,它有價值,不是說要花很多錢、很多成本去回收。就是說在早期的設計上就做到回收起來非常容易。
這個水系離子電池也不是憑空冒出來的一個東西,也有長期研發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94年。這個研發從那個時候開始就持續不斷,一直到最近為止都有這個水系離子電池的研發,但是這個產業化的進程比較滯后。
如果去查鋰離子電池的專利,估計可以查出上十萬件,但是要查這個水系離子電池的專利的話還真不多。最早是由于這個加拿大的著名的鋰離子電池的科學家申請了這個方面第一個專利,是1995年,這個專利已經過了20年,已經過期了。后面在2005年由復旦大學的兩位教授發了一個專利,這個也比較早。
接下來是在美國的CMU,這個大學的教授也發了專利,在中國和美國都申請了專利。這個大學的教授得到了比爾蓋茨和KPCB著名的風投投資,并在美國進行了水系電池的產業化。恩力能源是跟復旦大學的夏教授、王永剛教授合作,我們現在是一種合作關系,并在2005年從復旦大學獲得獨家專利,然后開始了研發和產業化的道路。
大會期間,恩力能源首席技術官車勇先生在“先進儲能技術專場”,以《水系離子電池技術及應用》為題發表演講,現將演講主要內容發布,以饗讀者。
車勇:大家下午好,我是恩力能源的車勇。根據麥肯錫預計,儲能在2020年將是達到一個萬億的市場。我們也相信隨著光伏和風能在中國成為一個裝機量最大的國度,未來儲能在2025年預計我們將是儲能的第一大國。這個會上也有很多來自光伏行業的同仁,大家都說你們這個儲能已經喊了很多年了,到底真實的市場在哪里。
剛才溫老師介紹了十大儲能項目,我覺得日本做的比較早,利用鈉硫電池做了很多實際的應用。我這里羅列了一些最近的大的項目,比如說去年8月份在英國有一個500兆瓦時級別的用于發電站調頻,這個是相當大的規模。
南澳在今年的3月份有400兆瓦時的一個項目,下面這個是位于美國加州的特斯拉鋰電廠,第一批產品沒有用到車上,而是用到了一個80兆瓦時的電站儲能項目,用于峰值需求的補給。這些應用基本上用的都是鋰離子電池,就是說我們這個市場在哪里,漸漸的可以看到一些比較實際的項目在世界各地展開。
另外就是有一個比較潛在的―德國最早推廣光伏應用,應該是領先的一個國家,他們在戶用光伏方面的普及率非常高,但是德國政府給予的補貼在2020年將會結束。有很多戶用型的光伏需要儲能的設備來滿足,需求至少是30個GWh,這些都是儲能行業的同仁認為這個市場的爆發在即的原因。
在這次會議上,大家都是從比較廣義的角度來看儲能,那邊的會場還有動力電池。廣義的說,儲能就是把能量給放在一個小的空間里面存起來,是從最早移動通訊開始,鋰離子電池的應用從1991年索尼最早做出一款圓柱形電池以后,首先在筆記本電腦這些市場,就是移動通訊市場驅動鋰離子電池的高速發展。
現在從通訊發展到動力車,每一個電池或者每一臺車的使用量是以幾十度為單位的,和早期我們手機里面用的這個電池的量完全不同。再接下來這種儲能應用就發展到了兆瓦級,甚至是上百兆瓦級。最大的不同就是,通常我們是有一個技術、有了一個電池,再找它的應用,是用在車上還是用在儲能。
往往實際上當儲能要用電池這件事情出現了以后,也讓我們來重新思考,就是說不同的技術適合于各種各樣不同的儲能,應用方式、場景也各不相同。
儲能里面還有細分的不同的應用場景,就是哪一類的電池是更適合于不同場景的儲能應用,這是另外一種思維,不是說我有了一種技術怎么來用,而是說有了這樣的使用之后應該怎么去設計這個電池。
我本人從90年代開始從事電池行業,也是先從鋰離子電池開始,所以還是先從鋰電池說這個事。鋰離子電池已經是收獲了非常大的商業成功了,過去20多年,去年的產值是300億美元的規模,不同的應用加起來300億美元。
鋰離子電池還要繼續發展,要解決比如說在動力電池上能量密度的問題,要充電快,要提高功率,還要解決安全性。每一個這種課題,或者每一個這種性能都要有一些相應的不同的手段。但這個問題就是說你要想實現現在單位成本,這個度電成本的下降,需要提高能量密度。
但是提高能量密度以后循環壽命會降低,同時安全隱患也許會加大。這個里面就是說這些個特性要同時實現,這個很具有挑戰。今天上午在另外一個會議室,河南電科院的一位老師講的非常好,是有關鋰離子電池的梯次利用。
我們聽上去就是說隨著這個電池規模的越來越大,要從我們說的這個車用電池如果再擴展到儲能用的電池的話,這個電池的規模越來越多,未來肯定你要對環境負責,環保也好還是這個可持續性也好,這個電池用過了以后怎么辦?這個可能是一開始就需要考慮的問題。梯次運用有很多復雜的因素,就是在安全的環境下怎么能夠有效的、有價值的回收鋰離子電池還是一個很大的難題。
我們這里所提供的一個方案,應該說是方案之一,就是這次我要介紹的水系離子電池,也俗稱為鹽水電池。最大的區別就是把易燃易爆的電解液從有機項改成鹽水。最前面的這個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通過這種鹽水電池,簡單來說就是犧牲了這兩個特性,你要在一個電池里面把剛才這些特性全部做到的話非常具有挑戰。
就是說基于儲能這么一個特殊的應用,就是說不用搬著這個電池跑來跑去,我先把這個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如果說是用于太陽能這種光伏的運用,應該說這個功率密度也不是非常重要,如果把這兩個東西暫時犧牲一下,我比較極致的來追求安全性、循環、成本以及可持續性,就是所謂的回收利用,在材料的選擇上選擇非常低的成本,在工藝上也在一個比較開放的環境里面,可以低成本的生產。
最后就是我們希望這些材料有它的回收價值,就是收回來還可以用,它有價值,不是說要花很多錢、很多成本去回收。就是說在早期的設計上就做到回收起來非常容易。
這個水系離子電池也不是憑空冒出來的一個東西,也有長期研發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94年。這個研發從那個時候開始就持續不斷,一直到最近為止都有這個水系離子電池的研發,但是這個產業化的進程比較滯后。
如果去查鋰離子電池的專利,估計可以查出上十萬件,但是要查這個水系離子電池的專利的話還真不多。最早是由于這個加拿大的著名的鋰離子電池的科學家申請了這個方面第一個專利,是1995年,這個專利已經過了20年,已經過期了。后面在2005年由復旦大學的兩位教授發了一個專利,這個也比較早。
接下來是在美國的CMU,這個大學的教授也發了專利,在中國和美國都申請了專利。這個大學的教授得到了比爾蓋茨和KPCB著名的風投投資,并在美國進行了水系電池的產業化。恩力能源是跟復旦大學的夏教授、王永剛教授合作,我們現在是一種合作關系,并在2005年從復旦大學獲得獨家專利,然后開始了研發和產業化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