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由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國網電動汽車服務有限公司主辦的“2017第二屆中國電動汽車充換電服務創新高峰論壇”在北京召開。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出席會議并致辭。
演講內容如下:
陳清泰:第一次工業革命,煤替代了木炭,誕生了蒸汽機;第二次工業革命,石油替代了煤炭,出現了汽車。當前,可再生能源加能源互聯網,與汽車互動,正在推動一場能源革命和汽車革命。它將以人們想象不到的程度造福人類。可喜的是我們在可再生能源,在互聯網,在電動汽車方面都處于全球的第一梯隊,如果把握得好,我相信我們可能成為全球最大的贏家。下面我想講三點想法跟大家一起討論。
第一,根據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節能與新能源技術路線圖的預測,到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達到200萬輛,之后將進入高速增長階段。到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大約在800萬輛左右;到203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將達到汽車總量的40%,也就是大約1500萬輛左右。如果要做到這一點,我們需要在兩個環節進行進一步突破:一個是動力電池,另一個是充電的技術時間方便性和商業模式。
第二,近年來,歐洲一些國家紛紛出臺或制定了限制傳統燃油車銷售的相關計劃。這里的傳統燃油車,我的理解是指沒有動力電池、完全靠燃油驅動的汽車,不包括混合動力或者插電式等。在去年年終,荷蘭、挪威宣布到2025年禁售傳統燃油車;法國、英國也宣布到2040年將禁售燃油車。對業界轟動最大的是德國,宣布到2030年禁止傳統燃油車的銷售。印度也跟隨其后,宣布了它的時間表。
這些國家為什么這么著急作出這樣一個安排?個人分析大概有幾個原因:第一是為了兌現巴黎協定的減排要求。最近歐盟提出議案,要求到2030年,所用電力中可再生能源的比例要從原來的27%提高到35%;另一個議案要求汽車的二氧化碳排放要再減少30%,而要實現這樣一個目標,汽車向電動化轉型這是必須要進行的。此外,一些國家開始提出去煤電的時間表,有23個國家已經提出了去煤電的時間安排。如英國就要求到2025年取消所有的煤電。第二個原因是要倒逼汽車企業的轉型。汽車在歐洲是一個巨大的產業,特別是在德國。歐盟的一個副秘書長曾表示,汽車一百多年前在歐洲誕生,是歐盟的產業支柱,涉及到巨大的產業鏈和就業,不能把汽車產業拱手讓給中國——也就是說歐洲在這一輪的汽車變革當中不能落后。第三個原因,就是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發展需要電動汽車的儲能和回饋的支持,使可再生能源和電動汽車形成協同發展。這個發展趨勢和我國考慮的是非常相似的,也是非常值得我們注意的。工信部辛國斌副部長也提出,我國將制定禁售燃油車時間表,在業內也產生了很大的反響。由此可見,禁售燃油車是大勢所趨。
第三,隨著可再生能源技術的進步和應用的擴大,發電成本在迅速下降。2015年起,全球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容量首次超過常規能源發電裝機的總量,這表明全球電力系統的建設正在發生結構性轉變。在德國等國家,可再生能源已經逐漸成為主流能源,并成為國家能源轉型、低碳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預計,2020年到2025年期間,電動汽車的性價比主要是里程成本比將超過燃油車,光伏發電的成本優勢將超過煤電,雙雙進入了快速發展的過程。但是,電動汽車的綠色減排效果,依托的是可再生能源。當間歇式能源超過電力總量一定比例的時候,必須把傳統電網升級為智能電網,并在其中有相當的存儲能力。例如2016年盡管我國太陽能風能裝機全球第一,但是如上兩個條件并不具備,棄風、棄光、棄水達到1500億千瓦時,如果能將其充分利用,可以滿足一億輛電動汽車一年的需求。汽車車載電池在智能電網中是一個個移動的微電源,也是一個個移動的微儲能電站。大多數電動汽車特別是私家車停駛的時間在95%以上。這個時候車載電池可以接入交互式電網,當電價降低的時候,它儲電;當電價高企的時候,它回饋,從中可以獲得電價差的收益。比亞迪已經進行了成功的探索,特斯拉作出了典范。電動汽車因其數量龐大,總體有強大的平衡間歇式能源儲電的能力,這個能力來自兩個方面。一個是車載電池,我們可以設想,如果到2030年,中國保有八千萬輛電動車,平均每車搭載50千瓦時的電池,總的電池容量就達到40億千瓦時。如果平均有四分之一的電動車接入智能電網,就有10億點容量參與平衡間歇式能源。第二個是由退役的電池組成儲能電站。如果車載電池使用十年,儲電能力降到80%的時候退役,可以儲能兩億多千瓦。2015年,全球的抽水電站的總裝機只有1.54億千瓦。在新能源與電動汽車協同發展方面,國內外已經做了較多的研究和示范。荷蘭政府在2009年啟動了一個為期三年的示范項目,旨在探索電動汽車的儲能回饋的功能與大規模風電的互動效應。以此來評估可再生能源發電與汽車儲能他們的系統關聯性。
美國特拉華大學有一項研究,研究的結果是假如美國交通部門中有四分之一的車輛為電汽動車,則電動汽車充放電總功率將超過美國全國發電裝機容量,完全有能力接入電網,為電力系統提供服務。研究的結論是不同類型的電動汽車,比如純電動、燃料電池,他們適用不同類型的輔助服務。雖然經濟性各不相同,但是不存在不可克服的技術障礙。在研究未來充電基礎設施的時候,必須把可再生能源的發展與電動汽車的發展一并考慮,不能顧此失彼。
本次論壇專題就充電基礎設施開展研討,行業領軍的車企、樁企、電池企業、充電運營商、互聯網企業全部到場。特別是國家能源局、國家電網公司領導到場,這樣提高了會議的層次。我相信通過跨界的深度交流,一定會促進中國充電產業的健康發展。謝謝大家!
(本文根據發言整理,未經本人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