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 年到 2015 年,太陽能產業突飛猛進,產業規模擴增為 7 倍,產業界預期能源儲存將是下一個復制這種快速成長的產業,彭博新能源財經也所見略同,于 2017 年 11 月預期,全球能源儲存市場年規模將在 2016 到 2030 年之間擴大為 6 倍,將使得全球能源儲存累積總容量,從現有的不到 500 萬度,至 2030 年將累積到總計 3 億度儲存容量,125 吉瓦(gigawatts)輸出容量,產業界投注的資金將高達 1,030 億美元。
彭博新能源財經認為,這波大成長的主因,是因受到電動車產業帶動電池規模量產的結果,電池成本以及其他電池系統相關成本快速下降,彭博新能源財經預期,2016 年電網級能源儲存電池系統的價格為每度電 700 美元,到 2030 年將下降到低于每度電 300 美元。
彭博新能源財經對能源儲存成本下降的看法可說與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IEA)2017 年 11 月發布的“2017 年能源展望”(Energy Outlook 2017)報告所見略同,國際能源署統計自 2010 年以來,太陽能電池成本降低 7成,風能降低 25%,而儲能電池成本降低 4 成。在成本降低帶動下,國際能源署認為至 2040 年,全球投入于可再生能源的資金將達能源開支的三分之二,使得可再生能源提供全球多達 4 成的能源。
國際能源署 2017 年 5 月發布的能源儲存報告則指出,2016 年全年,抽蓄水力發電以外的能源儲存系統,全球僅安裝了 500 百萬瓦,但是在 2016 年下半年宣布的新計劃就多達 1 吉瓦,其中 9 成為鋰電池儲能系統,其他電池如氧化還原液流電池與鉛酸電池占 5%,飛輪、高壓空氣儲能等所有其他技術占剩下的 5%。
彭博新能源財經預期有 8 個國家將引領這波能源儲存的大成長,分別是美國、中國、日本、印度、德國、英國、澳洲、韓國,這 8 國將占 2030 年時全球 7 成的需求,主要成長原因,是這些國家引進越來越多可再生能源,為了搭配可再生能源,維持電網穩定,因此將有強大需求建立大規模能源儲存,各國大力興建可再生能源,將使得風力與太陽最大的時候,發電量超過全國總用電需求,發生必須對外輸出能源,或是棄風棄光的情況。
電池生產瓶頸應只是一時
國際能源署預期至 2025 年,可再生能源發展與各國能源政策造成全球能源儲存需求家高達 21 吉瓦,若要滿足這樣的規模,各國能源政策都必須有相當大的改造,才能促使產業如此積極推動能源除存。
預計在 2030 年,英國將發生 1% 棄風棄光,德國 3%,到 2040 年,英國將達 3%、德國 16%,這些多余能源白白放棄十分可惜,將成為能源儲存以及最大的商機,彈性發電方式如燃氣發電以及“虛擬能源儲存”需求反應也將因此興旺,例如智慧調控電動車充電時間,以及動態調整工業用電負載等需求端管理技術能很快穩定電網。而相對的,必須隨時發出一樣電力或發電量調控緩慢的基載發電方式如核能與燃煤,在電力過剩時間將可能面臨負電價,而遭遇重大挑戰。
不過,彭博新能源財經對鋰電池的樂觀預期,可能碰上現實面的陰影,其樂觀預期是建立在鋰電池產能大規模開出之上,但鋰電池產能的開出可能不見得如此順利,以產業領頭羊特斯拉(Tesla)為例, 2015 年特斯拉宣布推出能源儲存產品 Powerwall 與 Powerpack ,但 2 年過后,交貨的狀況可說十分不穩定,許多客戶延遲數個月才收到電池,特斯拉與合作電力公司結束合作,又不接受建商訂單,南澳洲的能源儲存系統采用三星產品而非自家電池,Model 3 出貨也因為 Gigafactory 電池生產瓶頸而延遲,許多狀況都顯示電池產能不如當初宣傳的那么順暢。
特斯拉表示,Powerwall 與 Powerpack 交貨延遲的原因之一是為了支持波多黎各風災,送出數百具 Powerwall 系統前往波多黎各。然而,從各方面都顯現出 Gigafactory 產能恐怕與當初的宣傳有所落差。盡管特斯拉應會逐漸開出新產能,但特斯拉為了維持現金流,也一直推出新產品,例如發布最新的電動半掛式卡車,將有 500 英里續航能力,載重卡車又要續航 500 英里,所需的電池數量一定相當驚人,很可能將再度拖累其他能源儲存產品的出貨。
盡管如此,但電池出貨瓶頸很可能只是一時的現象,雖然可能拖延能源儲存產業發展的時間,但瓶頸終將解決,能源儲存或許不一定能達到彭博新能源財經 6 倍增的預期,不過倍數成長仍然相當可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