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科學家近日將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轉化效率提高到了20%并使其更耐用,有望使這種太陽能電池更快投入商業應用。這一成果發表在新一期美國《科學》雜志上。
目前太陽能電池普遍采用硅材料,其光電轉化效率可以高達25%,但硅材料太陽能電池生產成本高、大量消耗能源且污染環境,重量和硬度等問題也沒有得到很好解決。相較而言,價格低廉、重量輕的鈣鈦礦材料就備受青睞。
鈣鈦礦材料2009年首次應用于光伏發電,短短幾年間,實驗室中光電轉換效率就已經從3%提高到了20%,被視為極具競爭力、最有希望實現低成本發電的光伏技術之一。
然而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商業化的一個限制在于,材料在陽光下容易性能衰減。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在接收太陽光之后,會產生電子和電子空穴,此時就需要一種高效的媒介把它們傳輸到電極上。目前的媒介材料造價高且不穩定,所以尋找性能穩定和低廉的媒介材料就成了關鍵。
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的這項研究發現,硫氰酸亞銅可作為一種廉價、穩定的媒介材料。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如果涂覆上60納米厚的硫氰酸亞銅涂層,在60攝氏度高溫下暴曬長達1000小時的加速老化試驗中,性能損耗小于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