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平至今無法忘卻一年前的那一幕。
那是去年8月末一個周日的凌晨,蘇州高新區四周萬籟俱靜,當地協鑫光伏切片廠一車間內卻燈火通明:隨著技術員比對完所有數據,宣布改造后的硅片切割機——MB271正式達到金剛線專機的水平,整個車間霎時沸騰,劉建平和另幾位金剛線技改團隊成員跳起身來緊緊擁抱,周圍歡呼不斷、掌聲如雷……
身為保利協鑫切片事業部的副總裁、砂漿機金剛線切割改造技術攻關小組的組長,劉建平有理由如此激動:在之前的三年中,協鑫這家全球最大的太陽能硅片制造商已先后三次立項進行傳統砂漿切片機的金剛線切割改造,卻全部以失敗告終;而競爭對手、單晶巨頭隆基卻早在2015年末就將所有硅片切割設備置換成了金剛線專機,在這場步步驚心的對局中占得先手。
“這就好像一輪‘生死時速’:如果第四次技改還是失敗,或是晚幾個月才成功的話,那我們也只能將1200臺傳統砂漿機全部淘汰。這不僅造成巨大的浪費,且就算重新訂購新的金剛線專機,供應商也一下造不出那么多,至少要耽誤兩到三年的時間。”劉建平慨嘆。
他沒說出口的是,這兩到三年很可能會改寫光伏市場的整個版圖。
就如同向平滑如鏡的湖面丟入一枚小石塊便會激得鳥驚魚駭,金剛線這一革命性技術的出現也讓表面風平浪靜的光伏“江湖”泛起了陣陣漣漪。包括很多資深光伏人都不曾料到,一根與發絲差不多粗細、表面鑲嵌了金剛石微粉的電鍍金剛線,竟成為今后若干年光伏競爭的“勝負手”。
由于用金剛線切割可大幅降本增效,國內光伏企業已爭先恐后趕搭新技術“快車”,傳統砂漿切割則在這場突如其來的行業變局中一敗涂地。一時間,產能儲備嚴重不足的金剛線竟而在市面上“一線難求”,傳統單多晶市場的平衡被悄然打破,老牌大廠驚恐萬狀、疲于奔命,新興勢力橫空出世、劍拔弩張,即便是協鑫這樣飽經風浪的行業巨頭亦忙不迭另起爐灶、自我救贖。
更重要的是,隨著整個光伏制造出現巨大的潛在降本空間,平價上網時點也有望大大提前,行業內開始彌漫空前亢奮的情緒,甚至在原本屬于淡季的后“6·30”時期又爆發一輪罕見的市場狂熱……
所有這些都或多或少與這根細線有關!
從砂漿到金剛線:突如其來的行業嬗變
數周前的一個下午,記者在位于江陰的海潤光伏硅片二廠車間內首次見到了金剛線切割專機的真容。
海潤光伏硅片二廠車間內的金剛線切割專機
只見這座年深日久、四壁斑駁的廠房中央,五臺如巨型冰柜般的嶄新專機一字排列,每臺前部都懸掛著一塊大型顯示屏,上面跳躍著各種數字和圖形。機器側面有一扇透明的觀察窗,從窗口望進去,只見一個表面覆裹著無數根細線的圓筒正在高速旋轉。這些密密麻麻的細線閃閃發亮、金光耀眼,正是大名鼎鼎的金剛線。
圓筒共分兩段,一段較窄的部分是儲線筒,用于補充消耗掉的金剛線;另一段較寬的部分則是繞線筒,金剛線就是從這個線筒出來再經過兩個導輪進入機器中間的一個線網,與機器另一側的繞線筒相接。機器運行時,隨著兩側的繞線筒反復收放,線網線槽上排列的2000多圈金剛線就在中部切割室內的硅錠或硅棒表面來回拉鋸,很快就將粗大的硅錠切成一片片薄如蟬翼的硅片。
“這一卷金剛線一共50公里,切一刀會用掉3.8公里。”車間內一位技術人員對上證報記者說,之前砂漿切割的鋼線直徑是0.12毫米,而金剛線的直徑則只有0.07毫米。以切割一公斤硅錠為例,前者只能切50片不到,后者則可切到60片左右。
與海潤一城之隔的另一家光伏巨頭天合光能集團副總裁印榮方告訴上證報記者,用金剛線切出的片數多,損耗小,有助于降低成本。為此,天合也在全面導入金剛線切片。
“金剛線切割可以大范圍降本,總體上比砂漿切割的效率提升達到50%,切割成本可減少0.5-0.8元(人民幣,下同)/片,不僅速度快,時間短,且切的片數多。”保利協鑫副總裁呂錦標進一步向上證報記者解釋了金剛線切片降本的原理:只因砂漿切割用的鋼線已無法做得更細,但金剛線卻可越做越細,而且兩者的切割原理不同,前者是鋸,后者更類似磨,這樣切的縫隙小,切出的片數就多。片數增加后,意味著每一片的損耗也少,由此可大大節省硅料。
不僅如此,傳統的砂漿切割方式需要用到切割液、碳化硅等輔料,且有大量砂漿需要回收處理。而金剛線工藝無需砂漿,只需要水或水基冷卻液,輔料成本低且環保。
據業內機構SOLARZOOM新能源智庫的測算,采用金剛線切片后,硅片不含稅的成本將下降0.8元/片。對過去成本每降低一毛錢都足以讓整個業界歡呼雀躍的光伏業來說,這樣驚人的降本幅度無疑有著巨大的誘惑。
在呂錦標看來,這是過去幾年中光伏技術最大的變革。
但就如同液晶取代CRT、手機取代尋呼機,人類歷史上每一輪革命性的技術進步都會伴隨舊技術的沒落與消亡。過去十多年一直占據主流的砂漿切割技術,如今在金剛線技術摧枯拉朽般的替代浪潮下已然時日無多。
“過去,多晶硅片主要用切割線和砂漿切割,現在金剛線切割開始普及。據我所知,蘇南這里原先做砂漿切割的廠家現在都開始了轉型。預計從下半年開始,最晚明年,市場上就看不到砂漿切割的硅片了。”海潤光伏總裁邱新對上證報記者說。
劉建平則透露,9月份市場上砂漿切割的硅片就已開始堆積,“下個月估計就沒人要了”。
隆基董事長的憤怒
盡管金剛線切片技術如今可謂風光無限,但在過去十多年間,卻鮮有國內企業愿意投用,其原因就在于高昂的置換成本以及原輔料被海外企業壟斷。直到4年前,國內單晶龍頭隆基股份才充當了第一個“吃螃蟹者”。
“單晶成本高、價格貴,用金剛線打破盈虧平衡點的時間更早,有動力優先采用金剛線。”劉建平對此解釋說。
印榮方也認為,自從單晶應用了金剛線切割和PERC技術,每片成本的確開始具有競爭優勢。
但在隆基股份董事長鐘寶申心中,這一轉型過程的艱辛坎坷卻是冷暖自知。他告訴上證報記者,早在2012年時,公司就發現傳統砂漿技術已沒有更多降本空間,為此需要尋找一種新的顛覆性技術“革掉”砂漿技術的“命”。
從2013年起,隆基開始引入金剛線切割,第一年買了10臺專機。但當時國產金剛線技術尚未突破,進口線成本高昂,導致隆基用金剛線切出的每一片硅片都要虧六七毛錢。
切割完畢的一排排硅片
“當時我們決定一個月切六七百萬片,相當于每個月要虧三四百萬元。按我們的估算,這個項目一年虧4000萬以內都是可以接受的。畢竟,這是一個過程,需要長期的經驗積累。可以說,隆基在為金剛線這個產業打通上下游、推廣普及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承受了很大犧牲。”鐘寶申說。
也就在那時,日本有家金剛線龍頭企業的負責人在與隆基洽談時表達了對中國企業技術的輕視——其不愿把金剛線賣給隆基,原因竟然是擔心隆基工藝技術水平不行會影響到他們在行業內的口碑。
“他的話讓我感到非常惱火。我們更下定決心,即便虧損也要把金剛線項目繼續下去。”鐘寶申至今仍難掩心中的憤懣。
此后,國產金剛線技術獲得突破,金剛線切割的原輔料瓶頸終于得以解決,推動成本明顯下降。從2014年一季度末開始,隆基金剛線項目開始盈虧持平。到了當年二季度末,公司高層的思路變得清晰,認為金剛線一定是個方向,便開始一個車間、一個車間的大規模更替:將舊的砂漿切片機賣掉,換成新的金剛線專機。直到2015年年底,公司基本完成了切割設備的置換,擁有了200臺左右的金剛線專機。
“當時我們有點像壯士斷腕,主動把砂漿機都賣了,逼著自己改用金剛線切片機。”隆基另一位內部人士對記者說。
但也有業內知情人士稱,隆基是由于2015年的單晶硅片實在賣得不好,庫存太高,故此一咬牙全部上金剛線設備。
無論如何,這種決心和堅持如今已然收到回報。年報顯示,隆基股份2015年的太陽能級硅片庫存量為1.48億片,同比增加了78.66%。但到了2016年,公司硅片庫存量卻僅為5327萬片,比上年減少了64.16%。
“如果沒有我們的嘗試和培育,國內這個行業可能根本就子虛烏有。”鐘寶申表示,他最近測算發現,在采用金剛線切片后,國內整個光伏業每年可節省約120億元。
與臺積電專家的一場賭賽
也就在那段時間,原先份額已被擠壓到很小的單晶陣營開始了對多晶陣營的一輪逆襲。據鐘寶申介紹,國內單晶產品的市場份額過去三年來連續提升,從2014年的5%提到2015年的15%,去年提高到25%,今年則有望超過30%。
“這永遠是成本和技術的賽跑。”印榮方說,10年前,這個行業主要都是單晶,但隨著后來多晶技術的革命,多晶替代了單晶。現在,隨著單晶技術重新突破,兩者又開始了新一輪賽跑。
不過,對擁有全球最大多晶硅片產能的保利協鑫來說,這樣的賽跑卻多了幾分悲情和殘酷,甚至接近于一場“生死時速”。這是由于協鑫擁有全球最多的1200臺砂漿切片機,一旦市場上成本更低、價格更便宜的金剛線硅片開始普及而協鑫又沒能及時供應的話,公司巨大的砂漿切片產能以及這1200臺機器都將成為沉重的累贅。
事實上,就在去年年中時,業內已有人開始猜測協鑫這一光伏界的“龐然大物”會不會轟然倒塌?更有人在暗地里偷笑:協鑫切片用不了金剛線,恐怕快不行了。
在當時協鑫召開的一次內部會議上,公司董事長朱共山也明確表態,要趕快向金剛線切割轉型。
按照朱共山當時的想法,這1200臺砂漿切片機要全部淘汰,換成新的金剛線專機。
但在那次會后從會場走出時,劉建平心里卻犯了嘀咕,“我想那哪行,這么多都淘汰的話浪費太大,動動腦筋說不定還能救回來。”
據他透露,協鑫這1200臺砂漿切片機的原值是80億元,經過幾年折舊后的凈值還剩30億。如果全部淘汰的話,相當于浪費了30億。
“但其實不止,因為財務上這30億是按10年折舊來算的,實際上可以用更久。”劉建平說。
于是,他和團隊主動立了項,開始了過去三年來的第四輪改造計劃。
在此之前,協鑫內部曾三次立項進行傳統砂漿機的金剛線切割改造,卻全部宣告失敗。
“當時很多人都覺得沒戲了,業界很多廠也都在改,最后也都失敗。我們是抱著死馬當作活馬醫的心態,想反正都要扔了,就試試。”劉建平苦笑。
即便如此,他還是在改造之初就給自己設定了低成本改造的目標——單臺改造費用要控制在20萬以內,因為不如此就無法與每臺200~350萬的國產金剛線專機對決。而保利協鑫切片事業部總裁鄭雄久在聽說改造成本如此低后也當即拍板:“干脆整兩臺。”
“這是個非常英明的決策,因為有了兩臺機器同時改造,我們就可通過對比發現很多問題。”劉建平說。
也就在外界都覺得協鑫快不行之時,技改竟奇跡般地突破,于是有了本文開頭那一幕。
在此期間還發生了一段小插曲。當時,由于技改團隊對改造方案心里并沒有十足把握,急需一位能人來指點迷津。正好在一次研討會上,劉建平遇到了杭州西子研究院的一位臺積電退休專家。
“我們馬上把他請到協鑫來看第四版改造方案。看完后,他搖著頭說你們肯定失敗,隨后又在黑板上畫下幾個神秘的符號,說等你們失敗了再來找我,到時我幫你們調整方案就能成功。”劉建平說。
當時,雙方還打了個賭:如果協鑫的技改團隊自己做成功了就讓那個專家請客吃飯,不成功的話就由技改團隊請他。結果在改造真正成功后,他們給那個專家打電話時,對方卻不來了。
金剛線“一線難求”
隨著難題一個個被攻克,劉建平和他的團隊最后用了一個非常巧妙且非常便宜的方法就實現了傳統砂漿切片機的改造,成本只有專機的十分之一不到,且改造速度特別快。
“改造后的切片機無論切單晶還是切多晶,都不比專機差——裝載量更大、耗線量一樣、良率有時還更高、每個片子表面的光滑度更好。”劉建平說。
金剛線專機繞線室內的一個繞線筒和儲線筒
但方案通過并不意味可以馬上推廣。此后,又經過數月的優化改進和可靠性測試,直到今年春節前后,他們才真正啟動大規模改造。
在那天,劉建平帶著團隊和相關人員20多人一起冒著嚴寒到附近一家店吃了頓羊肉,算是開了場慶功宴。
“還行吧,這在業界算是件大事,因為協鑫是行業龍頭,要擔起這個責任。”在劉建平看來,改造成功對社會也是件大好事,只因包括協鑫在內,國內共有3000多臺傳統砂漿切片機面臨報廢,意味著巨大的浪費。而隨著協鑫技改成功,其他廠家或很快效仿,將就此挽回大量損失。
他同時坦陳,這么做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因為沒辦法,對協鑫來說算是一次自我救贖。如果改造沒有突破,就要去買專機,但當時很多設備都被訂光了,而且沒有一家廠能很快造出1200臺機器,光造就需要兩三年。
顯然,對機遇稍縱即逝、殘酷猶如戰場的商場來說,一旦錯過這兩三年,就意味著市場優勢不復存在、行業地位拱手相讓。這也是協鑫上下將過去這年視為“生死時速”的原因所在。
相比之下,如今對傳統砂漿機進行改造的話,協鑫已可實現一天8臺的改造速度。到今年8月底,協鑫已經完成了全部448臺MB271機型的改造,金剛線切硅片的產量已超過50%,年底這個比例則將超過90%。
也正由于改造速度太快,甚至超過所有人的預期,導致目前市場上竟出現金剛線“一線難求”的局面。
鐘寶申預計,金剛線這種供不應求的狀態至少還要維持一年多。
而隨著協鑫技改突破的消息開始在業內紛傳,一些專業切割設備制造商也變得惴惴不安。當時,海外一家專業切割設備龍頭廠商的兩位中國區老總在聽說協鑫改造成功后,追著要見劉建平一面。正巧那段時間劉本人忙得不可開交,最后借著一次在太倉開會的機會,約了對方中午一起在食堂吃飯。
飯桌上,對方小心翼翼地發問:“劉總,我們也是老朋友了,你就給個準話,到底你們改好了沒有?”劉建平淡淡地答道,“改好了,水平不比你們的專機差。”
一聽這話,兩位老總的臉色頓時變了,其中一位還拿出了心臟病藥吃了起來。
“后來我才得知,他其實每天中午都要吃藥,倒不是因為我說的話。不過,這樣一來,他們回去后也只能馬上調整預算,因為他們心里很清楚,只要我們改造成功,專機肯定就賣不動了。”劉建平說。
果然,這家公司今年在中國幾乎沒賣出一臺機器。
而在協鑫的帶領下,一場轟轟烈烈的改造行動正在國內各大多晶硅片廠全面鋪開。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這不僅是協鑫的自我救贖,更是整個多晶陣營的一次絕地反擊。
“隨著多晶硅切片廠的金剛線切割開始普及,單多晶又回到同一起跑線上。”呂錦標說。
或許,這場“生死時速”般的對決才剛剛開始!
值得注意的是,劉建平最近又開始針對B5機型啟動了新一輪改造——據說這個機型的改造難度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