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清華四川能源互聯網研究院——能源戰略與低碳發展研究中心在蓉揭牌。作為清華大學能源戰略與低碳發展團隊首次在京外設立的“產學研”基地,這對于正在創建國家清潔能源示范省的四川而言,無疑又多一大智力支撐。
“把發展清潔低碳能源作為調整能源結構的主攻方向,增強清潔能源供應保障能力”——“十三五”期間,清潔能源被四川委以重任。去年,得到國家能源局復函支持,四川創建國家清潔能源示范省工作被列入國家“十三五”能源發展規劃。
從清潔能源大省到清潔能源示范省,四川如何打造樣本、引領發展?揭牌現場,本報記者就此采訪了多位業內人士。
“作為清潔能源大省,四川正處在工業化、城鎮化進程的關鍵階段,清潔能源帶來巨大挑戰的同時,也是在新一輪競爭中,趕超其他發達省份的重要機遇。”談及四川清潔能源發展,國家發改委一位主要負責人如是說。而這,也是四川落實能源發展“四個革命、一個合作”戰略思想,順應能源發展大勢的充分體現。
截至“十二五”末,四川清潔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達到43.1%,比2010年提高11.1個百分點。而此數值,有望在2020年增至54%,比2015年提升10.9個百分點。創建全國優質清潔能源基地和國家清潔能源示范省,成為四川省“十三五”能源發展的首要目標。
因地制宜做好“加減法”
清潔能源“示范者”的使命,并非誰都可以擔當。記者查閱有關資料獲悉,目前只有浙江與四川兩省,被正式列入國家清潔能源示范省的創建范疇。僅此兩席,四川省如何一舉入選?
四川省能源局局長雷開平告訴記者,四川的水電裝機容量、發電量,及頁巖氣資源儲量、可開采量等,目前均居全國首位。且在現有經濟技術條件下,可開發的風電、光伏、生物質能、地熱能等資源也很充足。“四川既是清潔能源資源大省、生產大省、銷售大省,也是全國清潔能源資源最集中、特色最鮮明的省份。”
以2016年為例,四川省清潔能源裝機規模占電力總裝機的80%以上,非化石能源及天然氣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分別達34.9%和 11.9%,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隨著能源結構的優化調整,單位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下降46%以上。
“從2016年算起,我省計劃利用三年時間,完成原本五年的煤炭‘去產能’任務,擬退出關閉煤礦215處左右,化解產能3303萬噸左右。”四川省能源局綜合處處長劉守輝補充。“十二五”末,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從2010年的56.17%降至2016年的34.07%。截至2017年5月底,四川省累計化解煤炭產能2111萬噸,完成目標任務的64%。
而在煤電行業,四川省主動“自我加壓”,在國家明確其不屬于緩和、緩建煤電省份的情況下,停、緩建了華能南充電廠等多個項目。通過加快淘汰煤電落后產能、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等措施,2016年共淘汰落后煤電小機組31萬千瓦,燃煤火電裝機僅占全省總裝機的15.6%。
突破棄水、能效低等瓶頸
坐擁獨特能源稟賦,四川省把發展清潔能源作為調整能源結構的主攻方向,大力創建全國優質清潔能源基地和國家清潔能源示范省。在大幅降低煤炭消費比重的同時,力爭提高天然氣和非化石能源消費。到2020年,煤炭消費比重較2015年下降14個百分點,天然氣和非石化能源占比分別達到16.2%、37.8%,比2015年提高4.8和6.2個百分點。
不過,在清華低碳經濟研究院院長、能源戰略與低碳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政看來,創建之路并不平坦。“四川雖具備發展清潔能源的條件與潛力,但其資源并未得到充分利用,這成為當前‘卡脖子’的問題。水電裝機集中投產和天然氣開采產能不斷增加的同時,清潔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費結構和終端用能結構中有待提升。”
劉守輝也坦言,四川仍面臨有調節性能水電站占比、煤炭用于集中清潔發電比例均不夠高等問題。目前,全省有調節能力的龍頭水庫電站僅占水電裝機規模的34%,建設相對滯后。隨著在建水電站陸續并網投產,棄水電量也在逐年增大,水電消納矛盾日益突出。此外,由于小煤礦數量多、落后產能比重大,20萬千瓦級及以下煤電裝機還剩230萬千瓦,淘汰任務艱巨。
另據《四川省“十三五”能源發展規劃》指出,四川能源系統整體效率不高。因能源粗放式利用未得到根本轉變,能源加工轉換、儲運和終端利用綜合效率較低。電力統籌調度整體效率不高,電力運行峰谷差較大,電網所需備用容量較高;天然氣儲氣調峰設施不足,用氣高峰、低谷時段不均衡,調峰壓力較大;水電送出線路距離長、線損高、利用小時數低。
最大化用好清潔能源
“以棄水問題為例,解決不能僅看四川一地,而應放在全國范圍、從全時空角度出發進行研究。”隨著能源戰略與低碳發展研究中心的成立,李政和他的團隊開始為四川“把脈”。在理解四川現有電力裝機和需求的基礎上,建立了基于區域能源特征的電力優化結構模型,并將給出未來全國不同區域間的電力輸送格局。
李政表示,四川省目前仍處工業化中期的后半階段,經濟增長的驅動因素仍依靠資源及能源投入來拉動。與我國發達省份相比,四川流出產品能耗強度仍處于較高水平,利用能源資源驅動經濟增長的方式還需從高能耗、低產出向低能耗、高產出方向轉變。
上述發改委人士則對四川能源建設提出三點建議:一是在實現清潔能源生產中心的同時,努力建設清潔能源消費大省。二要依托科技創新——作為清潔能源大省,四川也是清潔能源技術需求最為迫切的地區之一。而離開了資金支持的技術是沒有生命力的,因此,第三還應力爭打造全國甚至全球的能源投資中心。
同樣關注清潔能源發展的,還有多個川企。大唐四川發電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十三五”期間,公司將加大水電、風電等可再生能源的投資力度,著重布局四川省巴中、甘孜、宜賓等地的清潔能源開發,包括廣元區域風電產業集群、涼山州普格縣百萬風電基地等重點項目。“爭取在年內建成區域集控中心和成都集控中心,優化水庫聯合調度,最大程度避免棄水棄風,最大化用好清潔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