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白色的襯衣拽進淺灰色的西裝褲,還是在巨大顯示屏前的來回走動和侃侃而談,在老紅眼中,7月29日剛剛登上“漢瓦發布會”講臺的李河君,和去年7月2日漢能太陽汽車發布會上的李河君,從形象到思維,好像沒有什么變化。
![](http://www.hutangcun.com/skin/zxskin/image/lazy.gif)
“漢瓦發布會”講臺上的李河君
沒有變化,是老紅最擔心的。去年參加太陽能汽車發布會后,老紅寫了一篇《漢能太陽能汽車 讓子彈飛一會》,暗指此舉不接地氣。旁觀了一年,好不容易半個月前才剛剛寫了一篇《漢能越來越接地氣了》,難道半個月后,漢能又是“動輒驚天地泣鬼神的舉措”作秀的老一套?老紅又要打自己的臉?
但是,當屏幕上出現了一個巨大的紅色“勢”字、屏幕前的李河君說了誰都不能改變“勢”的時候,老紅知道,李河君變了。因為過去的李河君,是要改變一切的。
如果說這種變化過于抽象,那就說點具象的。比較兩次發布會,本次發布會有著路人都能看明白的變化。
一個變化是“從汽車到房子”。
人們習慣用“衣食住行”來概括平頭百姓的日常生活,這個概括,既包括了人們生活的主要要素,又構成了這些要素輕重緩急的排序。從汽車到房子,從“行”到“住”,漢能在“接地氣”的路上又往前邁了一步。
另一個變化是“從價格到訂貨”。
每平方米1390元,這是李河君報出的“漢瓦”銷售價格,同時宣布:今天既是“漢瓦”產品的發布會,又是“漢瓦”產品的訂貨會。來參加會議的,既有200位“漢瓦”的銷售市場合作者,又有一位“漢瓦”的已經使用者。而在一年前的太陽能汽車發布會上,李河君是沒有說出這些數據的。當然,估計那時也說不出這些數據。
![](http://www.hutangcun.com/skin/zxskin/image/lazy.gif)
漢瓦應用效果圖
這些微小而重要的變化,總算沒有讓《漢能越來越接地氣了》的讀者覺得被騙了。
選擇“變與不變”來觀察漢能,不止老紅一人。發布會后,華夏能源網的分析文章題目就是《李河君之變與未變》。一位與老紅聊起“漢瓦”的光伏大佬關注的也是漢能的變與不變,并且碰巧也是“瓦片比漢能汽車靠譜”的看法。
大家關注漢能的變與不變,其實是關注漢能有沒有進步、進步多少的另一種說法。因為漢能“520”的發生,不是無緣無故的。漢能停牌兩年多,也一定不全是港交所的錯。對此,所有真正關心、愛護漢能的人都希望,李河君需要反思,漢能需要進步。
發布會上,當臺上的李河君說:隨著時間的推移,嘲笑他的人越來越少了。不知為什么,坐在臺下的老紅總覺得這是在說自己。因為兩次參加漢能的發布會,老紅總是帶著一種苛刻的眼光。
看到媒體對“漢瓦”的一片贊美之詞,老紅要說三年前曾和他們一樣。在《如果沒有了漢能》一文中,更是把漢能比作特斯拉一樣了不起的創想型公司。現在為什么不一樣了?眼光為什么變得苛刻了?
這是因為過去三年,特斯拉有被“看空”更有被消費者排隊購買的劃時代產品推出;這是因為經過了“520”,對李河君的要求不一樣了。就像面對班里一個最優秀的同學,當你對他期望值越高的時候,對他的要求就會越高,對他的缺點就越發不能容忍。
一個人如果嘲笑自己熱愛的產業中最重視的企業,那就是嘲笑自己。而李河君所說“嘲笑”他的人,可能恰恰就是最關心漢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