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媒稱,美國杜克大學26日公布一份研究報告稱,中國、印度和阿拉伯半島是全世界太陽能設施投入最多的國家和地區,也是受污染影響導致產能下降最嚴重的地區。
據埃菲社6月26日報道,這一由杜克大學土木工程和環境學教授邁克爾·伯金領導的研究對受空氣中顆粒污染的太陽能板收集太陽能能力的下降進行了測量。報告稱,盡管空氣中很多污染來自灰塵,但包括碳離子在內的人為污染產生的顆粒更小,會導致更大的能量流失,并阻擋更多的光線。
“人為產生的顆粒更小、更具吸附性,因此也更難清除,唯一的解決方法似乎只能是更頻繁地清潔太陽能板,但這又會帶來損壞它們的風險。”伯金指出。
從阿拉伯半島、印度北部和中國東部等地區觀測到的結果看,在每月清潔一次太陽能板的情況下,能量流失仍可達17%至25%,如果每兩個月才清潔一次太陽能板,能量流失比例就上升至25%至35%。
研究表明,阿拉伯半島因灰塵流失的太陽能更多,中國和印度則更受人為污染的影響。
“我們一直都知道這些污染物對人類健康和氣候變化有害,但現在我們得以證明它們對太陽能也不利,”伯金表示,“這也又一次說明,全世界決策者都應當為減排付出更多努力”。
【延伸閱讀】外媒:韓國新總統整治空氣污染 明年暫時關閉10座燃煤電廠
外媒稱,文在寅宣布明年暫時關閉,并在其任期結束前永久關閉十座30年以上的燃煤電廠,以平息民眾對空氣污染的憤怒。
據英國《金融時報》5月16日報道,韓國新任總統將目標對準了韓國令人窒息的污染問題,下令關閉老舊的燃煤電廠,試圖平息愈演愈烈的公眾憤怒。
文在寅(Moon Jae-in)15日宣布明年暫時關閉國內10座30年以上(含)的燃煤電廠,接著會在其五年任期結束前永久關閉這些燃煤電廠。
此舉出爐之際,這個東亞國家的公民正遭遇著一輪又一輪曠日持久的有毒細粉塵(又名PM2.5的細小顆粒物)困擾。這種細粉塵會深入人的呼吸系統,導致包括癌癥在內的各種疾病。
今年到目前為止,韓國當局已發出92次細粉塵警告,超過了去年同期的64次。
急劇上升的污染水平,引發了公眾日益加劇的恐慌情緒。在上周文在寅當選之前,這個問題成了熱門話題。
韓國總統府青瓦臺(Blue House)一名發言人表示:“文在寅總統停止燃煤電廠運營的命令,顯示了他通過將細粉塵問題擺上國家議程、拿出該問題根本解決方案的強烈意志。”
這位發言人還表示,文在寅還下令成立一個細粉塵特別工作組,由他親自掛帥。
韓國許多人將該國遇到的污染問題歸咎于從中國工業區和荒漠地區飄來的細粉塵。
但是燃煤是另一個關鍵的污染排放來源,而上屆政府曾承諾要再建20座燃煤電廠,以補充正在運營的59座燃煤電廠。
韓國發電量的大約40%來自燃燒這種化石燃料。
與此同時,在一系列丑聞之后,出于安全方面的擔憂,韓國核電所占份額已經從2005年的40%降至如今的30%。
文在寅還承諾關閉一系列老舊的核反應堆。這一舉措再加上燃煤電廠的關閉,可能引發對該國發電規劃的質疑。
(2017-05-16 10:58:48)
【延伸閱讀】韓排放標準30年沒修訂 韓媒:政府放任污染 霧霾來了賴中國
韓媒稱,4月20日是谷雨節氣,雖然韓國南部等地區普遍為陰雨天氣,但韓國的可吸入顆粒物的濃度依然是“差”水平。韓國市民失望地表示,“即使雨過天晴之后也很難看到藍天”。
據韓國《中央日報》4月21日報道,據韓國國立環境科學院空氣質量統合預報中心稱,今年1-3月,細顆粒物平均濃度達到近三年來的最差值。上個月,韓國環境部發表分析報告稱,國內可吸入顆粒物的“國外影響”最大達到86%,實際上將中國指定為“罪魁禍首”。之前,韓國環境部一直表示,來自中國的可吸入顆粒物的影響平時為30-50%,在濃度高非常嚴重時為60-80%。
問題在于,韓國并沒有充分的理由將責任歸咎于中國。韓國亞洲大學預防醫學系教授兼環境運動聯合代表張栽然表示,“韓國政府聲稱原因在于中國的依據只有‘刮西風時,濃度會逐漸上升’。若以此為由向中國提出抗議,這簡直就是在國際上丟臉”。韓中兩國2014年簽訂《關于環境合作的諒解備忘錄》并進行共同研究,但也僅限于確認中國國內的可吸入顆粒物情況。
韓國環境部還未公開研究成果。若想要掌握中國的可吸入顆粒物如何抵達韓國,就需要各種數據。例如,中國工廠的位置、汽車燃料、尾氣和小型餐館的污染排放系數等數據。中國國內的學者已從數十年前開始研究中國全境的可吸入顆粒物擴散程度并正在國際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但韓國學界的研究卻尚未達到這一水平。而且韓國從未在國際學術期刊上發表過韓國出現可吸入顆粒物的原因的相關研究成果。
最近,韓國環境財團代表崔冽(65歲)等七人對韓國和中國政府提起了可吸入顆粒物損害賠償訴訟。對此,中國網友在微博等社交媒體上表示,“韓國聲稱本國的大氣污染是因為中國,這種說法真荒唐。”專家表示,若沒有可證明中國責任的具體資料或研究成果,即使提起訴訟,未來也不會有什么幫助。
韓國國際環境法專家、亞洲大學法學專業研究生院教授蘇秉天表示,“現在我們沒有資料來證明來自中國的可吸入顆粒物程度以及國民健康因此受損到什么程度,因此不便進行法律應對”。而且韓國首爾市立大學大氣環境工程系教授金信道也表示,“韓國政府曾發布稱可吸入顆粒物的85%來自汽車尾氣,今年稱是因為中國”。他還接著主張稱,“污染原因不明確,但遭受損失是事實,因此要從實際上進行處理。若韓國政府無法順利進行分析,那么就要向國內學者們透明公開原始數據,一起商討解決方案”。
韓國慶熙大學環境工程系教授金東述表示,“韓國政府在近20年間只集中于減少汽車尾氣”。此外,擱置了30多年的韓國國內污染排放規則基準也是個問題。按照現行的規定,工廠等企業排放的“灰塵粒子不得超過500微米”,因此韓國政府正放任可吸入顆粒物和細顆粒物排放。也就是說,因為針對中國的“外部影響論”,韓國政府逐漸疏忽在本國國內改善可吸入顆粒物和細顆粒物排放的問題。
2015年,在韓國255家可吸入顆粒物測定所中,達到環境標準(100毫克/立方米)的只有10.7%。對于灰塵粒子大小的環境基準也是自1983年制定法規以來從未修訂過,而且直到32年后的2015年才追加了細顆粒物基準。美國在1997年便已將可吸入顆粒物囊括至環境基準內。
金東述教授還補充說道,“因學術界的研究活動消極、企業遺忘社會責任以及政府的安逸態度,韓國的空氣質量基礎研究被忽視。韓國要從現在開始尋找中長期的解決方法”。
【延伸閱讀】韓國人因霧霾起訴中韓政府索賠 外媒:污染主要來自韓本土
外媒稱,韓國首爾連日來霧霾籠罩,有韓國人在4月5日針對北京與首爾政府提起了損失賠償訴訟,這是韓國首次出現就可吸入顆粒物污染問題起訴兩國政府要求賠償損失。
據韓國《中央日報》網站4月6日報道,訴訟的原告是韓國環境基金會代表崔洌(音)和律師安卿在(音)等七人,韓國前任農林部部長金成勛和國會議員助理也參與了訴訟。他們向首爾中央地方法院提出訴狀,主張“韓國與中國政府應對蒙受損失的原告每人賠償300萬韓元”。
崔洌等人就此次起訴的目的表示,“此舉是為了找到可吸入顆粒物污染的確切原因”。他們在訴狀中寫道,“現在大韓民國的可吸入顆粒物污染已經達到難以忍受的程度,但我們卻不知道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作為大韓民國的主人,我們不能對這一問題坐視不管,特此提起訴訟”。訴狀中還針對中國寫道,“訴訟的目的在于找到可吸入顆粒物污染的確切原因,為兩國相互合作共同努力開創亞洲新時代打下基礎,希望中國能就此問題作出詳盡解釋,并拿出相關資料作出說明”。
安卿在介紹了自己的癥狀后說,“我的肺活量向來很好,但3月27日登上鳳儀山瞭望臺后,竟突然發生了哮喘癥狀”。他還說,“當時霧氣很大,可吸入顆粒物濃度很高,4月4日我去醫院檢查,醫院診斷是不明原因的哮喘”,并提交了一份寫有“不明原因哮喘”診斷記錄的診斷書。
此前據英國《金融時報》3月29日報道,有害煙霧最近已連續數周覆蓋在首爾上空,這座城市現在在每日排名中名列全球三大污染最嚴重城市之一。
報道稱,有越來越多的擔心認為有毒空氣的根源是在韓國國內,而不像韓國政府所稱的在中國。據估計有毒空氣每年要耗費韓國政府高達90億美元。韓國當局今年已經發布了85次超細粉塵警告,比去年同期41次公告高出了100%以上。這種肉眼不可見的納米顆粒被稱為PM2.5,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一級致癌物。
報道稱,許多韓國人指責這些污染物是從中國飄來的,但專家表示大部分污染是“國產貨”。首爾市立大學環境工程教授Kim Shin-do表示:“政府一邊將責任推諉給中國,一邊坐視不管。”專家表示應先處理好自己的空氣污染問題。
報道稱,韓國大部分污染物來自車輛排放和建筑工地或工業場所,電廠也起到了關鍵作用,而韓國的能源官員還在推動發展更多燃煤電廠。韓國政府現運營53座燃煤電廠,且計劃在未來5年再增加20座。到2025年前將關閉10座老化的電廠。2005年至去年,韓國燃煤電廠產能增長近95%。燃煤發電約占韓國發電量40%,這種礦物燃料的燃燒是二氧化碳排放和煙霧的來源之一。
慶熙大學教授Kim Dong-sul表示:“大多數污染物來自我們的生活環境,但韓國政府多年來一直怪罪到汽車、中國,甚至烹飪鯖魚頭上。”
【延伸閱讀】英媒稱印度空氣污染應對不如中國:新德里污染爆表
英媒稱,14日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稱,印度即將超過中國成為全球空氣污染致死人數最多的國家。空氣污染是世界頭號環境殺手。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2月14日報道,美國健康效應研究所(HEI)發現,2015年中印兩國均有約110萬人因空氣污染而過早死亡,印度只比中國少1.8萬人。
在印度,家庭使用固體燃料做飯、燃煤發電、焚燒秸稈、工業排放和汽車尾氣等因素相結合,導致該國空氣中的顆粒物濃度位居世界前列。
報道稱,多年來,中國的PM2.5污染致死人數被認為比其他任何國家都要多。但HEI的報告稱,過去十年里中國的空氣污染相關死亡人數略有下降,印度的數字卻有所上升,從2005年的約90萬人增加到2015年的略低于110萬人。
從全球范圍來看,2015年空氣污染導致約420萬人死亡,比十年前增加了7.5%。
在印度,最嚴重的污染往往出現在該國首都新德里,這是氣候條件、車輛猛增和周邊重工業共同作用的結果。印度科學和環境中心的研究發現,該市的巴達爾布爾燃煤發電站是全國污染最嚴重企業之一。去年10月的排燈節慶祝活動也導致新德里連續數日煙霧繚繞、污染爆表。
報道稱,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顯示,從2011年到2015年,新德里空氣中的粗顆粒物濃度達到迄今為止世界特大城市的最高值,是北京的兩倍以上。
有專家表示,北京的空氣質量有所改善的部分原因在于,空氣污染在那里已被當作危機事件,如果預計空氣中的顆粒物濃度將在一段時間內保持在高位,政府可以下令讓車輛限行、學校停課、工廠停工。
但在新德里,應對措施仍斷斷續續。在去年11月的嚴重霧霾期間,該市當局下令學校停課三天,建筑和拆遷停工五天,巴達爾布爾燃煤發電站關閉十天,但沒有再度實施之前曾試行過的車輛單雙號限行,雖然研究發現此舉有助于遏制顆粒物排放量的上升勢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