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正成為時下最火的細分市場之一,剛落幕的深港澳車展已在名字中冠上了“新能源及智能汽車博覽會”的抬頭。最近幾年來,新能源汽車在車展中的比重已經日益攀升。隨著新車市場增長逐步放緩,國家政策在新能源領域的紅利釋放也激勵了不少車企加大新能源電動車的生產投入,在這場鏖戰中,合資品牌和自主品牌之爭,無疑成為了業界最關心的話題。
車企“加速度”布局新能源市場
來自科技部的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年底,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量突破50萬輛,保有量超過100萬輛,在全球占比達50%。目前,各地在建的新能源汽車項目超過30個,新能源汽車生產廠家170余家。按照國內今年批復的項目及各大車企發布的產能規劃估算,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產能有望達到500萬輛,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已經駛入高速成長期。
自主品牌對于政策的響應往往是最快的。6月5日晚,廣汽集團第四屆董事會第47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設立廣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的議案》,同意廣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項目設立方案。根據方案,廣汽設立全資子公司廣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暫定名,以工商登記為準),投資總額6億元,注冊資本6億元,其中首期注冊資本3億元,后續資金根據項目需求增資解決。
不僅有廣汽集團在新能源汽車上繼續加碼,吉利汽車斥資35億元建設的湘潭基地新能源SUV項目已竣工。此前就有消息稱,這個項目將于明年5月實現SUV整車量產。新項目將對標沃爾沃技術、程序和標準,年產能達30萬,生產渦輪增壓節能汽油SUV、插電式混合動力SUV等。
合資品牌方面,戴姆勒、大眾、通用以及豐田汽車就對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十分重視。戴姆勒與北汽簽署了在新能源領域合作的框架協議,江淮和大眾已經獲得了發改委的批復,江淮大眾將以合資的形式生產電動汽車。通用和豐田汽車則是計劃與其合資公司加強在新能源汽車車型上的研發和引進。
福特的計劃是要能夠提供所有在產車型的電動版本。預計到2025年時,70%的車型將實現電動化。想要在中國市場贏得一席之地,必須能夠在正確的時間里拿出最符合消費者需求的產品才行。”福特亞太產品開發副總裁特里沃˙沃辛頓(TrevorWorthington)說。
合資VS自主,孰勝孰負
今年前4月銷售突破萬輛的新能源乘用車企業有3家,按銷量排名依次為比亞迪15023輛、吉利14022輛、北汽新能源11463輛。通過新能源汽車的銷售數據可以看到,目前自主品牌在銷量表現上幾乎取得了壓倒性勝利。
盡管如此,面對未來的新能源市場,有業內人士指出,合資品牌在新能源領域的策略是“養肥了再吃肉”,讓自主品牌調動中國消費群體的熱情,之后大批進入,憑借強大的品牌號召力收割市場,完成對自主品牌的圍剿。
“在新能源方面,自主品牌優勢在于應對市場速度快,”廣汽三菱汽車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杜志堅認為,雖然目前自主品牌表現強勁,但合資品牌在新能源領域方面,在技術、經銷商網絡以及品牌認可度上也有著明顯的優勢。未來等到新能源汽車市場成熟后,在同樣的價格之下,消費者也許會更傾向于選擇合資車型,這也是合資品牌勝在品牌公信力的優勢。但提到合資品牌與自主品牌相爭是否會彎道超車時,杜志堅認為現在就預測最終的成敗勝負還言之尚早。
全國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在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表示,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必定出現群雄爭霸的局面,這也將成為中國汽車工業及中國自主品牌提升進化的一大轉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