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番政策微風,吹縐一池春水。尤其值得關注的是,尤其是《關于促進儲能技術與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指導意見》中明確提出要研究儲能補貼機制和價格政策。這對儲能行業來說,無疑是個利好。
然而,新能源汽車騙補的前車之鑒,讓業內人對補貼憂心忡忡,擔心騙補發生。儲能到底需不需要補貼?如何補貼?儲能政策遲遲無法落地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決?在前不久召開的國際儲能峰會上,索英電氣董事長王仕城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然而,新能源汽車騙補的前車之鑒,讓業內人對補貼憂心忡忡,擔心騙補發生。儲能到底需不需要補貼?如何補貼?儲能政策遲遲無法落地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決?在前不久召開的國際儲能峰會上,索英電氣董事長王仕城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一個產業是否需要補貼,身處業內多年的資深企業最為明白。索英電氣在過去的八年當中,探索園區微電網和風光儲大型示范工程等項目,目前已經有50兆瓦的光伏、15兆瓦和18兆瓦時的儲能項目實現商業化應用。這些實踐為索英電氣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也讓王仕城對儲能行業有了深入的理解。
儲能必需政策干預
“未必所有產業都需要政策刺激,但儲能產業一定需要政策干預。”王仕城如是說。在他眼中,儲能市場是一個政策型市場。他解釋道,創新意味著對某種現有制度、方式和模式的打破。任何一個新興產業和傳統既有利益博弈的時候,總會需要某些方面的突破,包括政策的突破和商業模式的突破。對于儲能,政府需要開綠燈放行。
創新并不意味著替代。王仕城認為,電化學儲能更多的是對現有電力系統的一種融合,是在既有能源體系中增加了更為靈活的新元素。儲能需要被認可,從傳統條例中松綁,這直接影響到儲能產業的進步。
政府出臺了許多儲能的鼓勵性政策,尤其是與新能源的融合,但目前為止,仍未有真正可落地的細化條目。王仕城舉例,政策鼓勵三北地區調峰,但具體誰去執行?如何執行?收益標準如何計算?這些問題都沒有得到解決。儲能需要有一個參考對象,在現有條例的層面進行類比或者補充,這個產業才能真正起步。
長期補貼利于產業發展
國家能源局能源節約和科技裝備司副司長修炳林在峰會上透露,《指導意見》已完成征求階段,目前正在進行修改完善,爭取盡快發布。這意味著,儲能補貼政策也將出臺。自《指導意見》意見征求稿發布之后, “如何補貼?”成為業內持續不斷的火熱話題。
對于儲能補貼,尤其是初投資的補貼,王仕城持相對謹慎的看法。他認為,未必所有場合都需要儲能補貼。簡單的一次性補貼,容易導致行業內一些鉆空子的現象發生,破壞產業的健康發展。與此相比,根據長期收益來進行補貼,能夠讓投資人和參與者真正為長期效果負責,更加有利于儲能產業健康成長。
介入目標市場需政府引導
即便是補貼政策出臺,補貼退坡也會來臨,尋覓能夠盈利的商業模式,才是產業健康發展的關鍵。目前,儲能遲遲無法大規模商業化應用,其原因和解決辦法,值得深思。
王仕城認為,在運行調度層面,需要將儲能和其他調頻服務同等看待。與海外電網不同,目前我國電力系統中,電網無需為調頻支付額外的費用。但新能源往往存在波動性,有調頻服務的需求。這之間的矛盾,需要政府將相關方集中起來商談,進行引導。當擁有介入目標市場的制度保障和適當額收益保障時,儲能市場才可能向前邁進一步。
此外,政策并不能一蹴而就,產業發展也不能單純指望政府。王仕城指出,中國有很多大型央企、國企,不缺乏執行力。但政策的落地,需要很多相關細致的工作,需要各個市場主體之間形成利益妥協,共同實現未來的目標。
“光伏+儲能”為重要應用模式
儲能是一個電力存貯裝置,而非發電源,因而不像光伏、風電等新能源發電一樣,與傳統火電之間存在更替。業內普遍認為,儲能將彌補新能源發電波動問題,促進新能源行業發展。其中光伏+儲能,未來將有較大發展前景。
在提及光伏和儲能之間相互影響時,王仕城表示,光伏+儲能需要從發電側和配用電側兩個方面來考慮。在發電側,尤其是大型地面電站,儲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緩解西部的棄光問題,拉動新能源發電。在配用電側,分布式光伏增加儲能以后,能適度抑制因為天氣、工作日等對配網的沖擊。這兩方面,均有利于光伏的發展,光伏+儲能將會成為未來能源互聯網一個重要的應用模式。
2020年價格將下降30%
目前,大量儲能項目仍處于示范階段,未有規模化應用。這意味著儲能商業化的道路困難重重,但同時也表明,儲能市場未來有很大發展空間,有更多商業模式值得探究。
王仕城提到,過去十多年中,電池成本下降了約50%,循環壽命提升了一倍,換算到每一個吞吐,綜合成本大概下降了70~80%。他預期,到2020年左右,儲能價格會繼續下降30%左右,循環壽命提升50%以上。儲能,尤其是鋰電儲能擁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王仕城指出,隨著產業發展,市場逐步打開,各種技術同步提升自己的性能,尋找到適合的應用。規模的提升刺激技術進步、成本降低和資本投入,成為一個正向循環。當第一腳踢開,隨后而來的市場機會會通過市場機制讓用戶獲得更好的儲能服務和用電體驗,讓大眾真正感受到清潔能源。